浅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历史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推进学生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知行能力去推进学生在新时代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育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知行能力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发展。学校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应充分发挥突显学科特色,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为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发现教育中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结果。深思之余不由感慨我们的历史教育者完全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本人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中学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有其自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俗语说“忘记过去就 意味着背叛。”一个民族的教育中绝不 能淡化自己国家的 历史教育。虽然当今时代是 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历史学科的教育不能带来直接而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历史教育在 民族发展和崛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软力量。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财富。另外从个人角度来说,历史学习能提升个人内涵和素养,完善人格,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的才华和综合能力。所以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能缺少不能轻视不能替代的重要内容。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的原因,历史学科的教学仍处于比较典型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在 相当 大 的 程度上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左右。但社会时代发展要求我们除认真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和社会为目的的教育外,我认为在当今我们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应更好的突显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 德育教育
  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素质让人质疑。平时的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缺乏感恩的心理,在集体和家庭中缺乏奉献精神;甚至在升国旗时满脸的嬉笑或随意动作还不以为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我们的教育失误的责任。德育教育不光是政治课的责任,历史课程中也有很好的素材能在教学中推进德育教育。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上,过多急功近利地追求眼前的厉害上。反思之际我们 的历史课教学中要潜移默化不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厚德载物”都在说明在我国的价值观评判中个人的品德在综合素质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只要我们应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利用挖掘历史课程中的德育素材,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与历史教学中,和风细雨般地慢慢渗透,就 一定能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也你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就慢慢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中几乎每节课都能挖掘出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如战争方面的内容,留名史册的人物等等。日积月累地培养 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也能从历史的鲜活素材中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当今社会中 把握自己做 一个新 时代的 优秀有用的人才,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二 早中学历史教学中 要培养 学生开拓进取创新精神。
  社会和时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我们 的 财富,同时也应认识到学习历史不是只知道“往后看”,更主要的意义是通过“往后看”而达到更好更远更准确地“往前看”。“一个人能往过去看多远就能往未来看多远”。浩淼史海中 我们学到许多储存在脑子中的知识,但我们必须要学会在学习继承历史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要不断进取,有创新地为自己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做出贡献。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
  三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行能力。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且现代传媒通讯如此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历史学习的记忆任务。但知识更新快,所以在中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多主动,多思考,多提问,多讨论,多查阅,多让学生解决自己 碰到的学习问题。授学生与“渔”,这样才能 终生收益,也 达到了中学 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的最终教学效果是看学习的内容有没有导致学习者的行为的变化。而不是我们光看到的课堂上能回答问题,考试时能写出答案就可以的。所以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让学生有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新时代的历史教学既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又要具备人文精神素养。高尚的品质,科学的实践创新精神,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学生素质,达到以史育人 的 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上下五千年》
  [2]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
  [3]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使用的教和学的手段。教学方法用得是否科学,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关系大,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
本文通过对人物速写课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作为造型基础科目速写的重要性。在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上,提出了速写要强化动态,创新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中能获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时下,歌唱界盛行一种模仿风,即要求初学者挑选适合自己的歌手、歌曲进行模仿,各种新人也因为模仿得惟妙惟肖而成为红极一时的“模仿秀”。写作作为一种心智技能,它和唱歌一样,模仿不失为一种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只有模仿到了家,才能全面了解模仿对象的特点、优势和缺陷,才能有创新的可能。因此在习作初始阶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仿写指导,用仿写打开作文成功的大门。  一、模仿范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
对目前比较受关注的Gd5Si2Ge2系合金室温磁制冷工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其磁制冷性能改进的复合化和合金化的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未来Gd5Si2Ge2系稀土磁制冷材
倾听是对信息的高效接受,也是一种能力和素质,一个人的重要因素就是要学会倾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的不同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就是指调动与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必须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持久而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  [关键词] 激励 人力资源 管理    激励是一种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能,引导其走向成功的特殊活动。有关激励的定义,古今中外的学者给出过许多不同的解释,这里仅引用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纳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不但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的要求,具体的途径有哪些呢?  一、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成为
汉语教学是科学的,更是艺术的。一名汉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会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