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名家陈茗屋讲述:我曾与中野良子和高仓健有过交集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66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茗屋是海派书画名家,他现居日本。其书法以汉简体见长,劲健古雅,风神洒脱。篆刻宗法秦汉,旁及各家,用刀秀丽中见纯朴,清奇中有变化,神完气足,自具风貌。日前,陈茗屋撰文,讲述了自己因为电影《追捕》而与中野良子及高仓健的一段友情。陈茗屋撰文自述如下。
  电影《追捕》引出的回忆
  前一阵,不知哪一位在日华人的努力,找出电影《追捕》的未删本。这一版影片的发布,一下子涌起一波热潮。二三十年前就来到日本的中老年华人,都有迷恋《追捕》的经历。
  当年,我们在国内看到的《追捕》,其实只有原版的二分之一。原长约两个多小时。剪掉了两个片断和一些情节,也许是为了把时间压成一个多小时吧。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能够上映这样一部高水平的日本电影,情节动人,女主角青春靓丽,男主角演技高超,当然会引起轰动。情节其实并不复杂。一位正直的检察官,怀疑一起案件有内幕,陷入了被诬告的旋涡。为了自证清白,洗清冤枉,开始了边躲避警察的追捕,边查找事件真相的逃亡生活。女主角出现了,她是富家千金,帮助了这位检察官,爱上了他。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曲折又合情理,虽稍有夸张,但绝不是神剧。
  女主人公真由美,成了中国男人几乎人人喜欢的梦中情人,饰演者中野良子成了中国观众心中超一流的大明星。其实她在日本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但当时年轻,表情青涩,日本式的美加上西洋的做派,的确演得成功。男主角由殿堂级的高仓健饰演。演技自然是火候恰到,观众应该仰望的。高仓健的脸相很特别,刀削般的轮廓,冷冷的表情,几乎没有笑容,却处处溢出男性的尊严,是韩式小鲜肉无法望其项背的。中野良子和高仓健是我们中老年难以忘却的记忆。年轻一代可能也有知道高仓健的,因为距《追捕》多年以后,曾出演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也是堪称经典的好影片。
  有幸和两位明星有过交往
  我曾有幸和这两位明星有过一点点交往。先是中野良子,因为当年《追捕》献映,中方邀请她来中国访问。白杨前辈要送中野一枚印章,命我篆刻。我随即篆刻印章一枚。在前辈的安排下,还一起吃了饭。中野送了一张签名的黑白照给我,俏皮地说,这是她唯一的一张漂亮的照片。
  我移居日本以后,她还要我刻过几枚印章。其中一枚是“真由美会”。这是她组织的一个团体,主要是面对我中国影迷的。现在恐怕早已烟消云散。日本的年轻人比我中国青年更不知道,曾经有过一部叫《追捕》的电影。高仓健是我到了日本,住在东京时才有交往的。1 989年,一位和日本众多明星都熟悉的朋友小叶找我,说高仓健见到我为白杨前辈所刻的印章,非常喜欢,想要我刻一个“健”。是我崇拜的大明星,當然十分乐意。即是附图的那一枚。他还招待去一家有名的小店品尝寿司。没有一点点的傲气,对旁边的食客微笑点头,不卑也不亢。小叶在东京留学后去了澳洲,我也搬过许多次家,三十年未通音问。如果相见,真是白发对苍颜了。
  一个古村落的电影情缘
  中野良子和高仓健,因了《追捕》,和中国观众结缘。中野早已息影,住在日本关西。高仓健则已在五年前谢世。《追捕》在中国上映时,虽然家喻户晓,倒也未必万人空巷。一部影片,能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我所知道的,不是外国电影,而是国产片,张艺谋导演的《菊豆》。
  在黄山西南麓叫黟县的小县里的两个村庄西递村和宏村,我1 983年第一次到达那里时,远没有被辟为旅游点,几乎没有光顾者。我请村民割爱,收到过木对联和竹抱柱联,至今还挂在上海的破屋里。真的古董,百余年的资格。那时,那里民风淳朴,一脸真诚。
  当年,我是去黟县县城西南的黄村考察,探访清末大书法篆刻家黄牧甫的故居。刚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县政府的电话是手摇的,看得我目瞪口呆。到黄村不过十六七里路,只能坐一段摇摇晃晃的客车,然后,顺着手扶拖拉机小道步行前往,一脚高,一脚低,好不累人。
  听说黄牧甫的小女儿嫁在三里外的南屏村,还健在,其家存有许多黄氏遗墨。我又踏着田埂前去。那是一个极为宁静的村子,全是明清古屋,保存良好。尤其是明代建的,柱子都是方的,可见用料之讲究。在我之前,很少有外人去惊扰。
  几年后,张艺谋看上了南屏村,特地造了一条通往县城的大道。他率领摄影组,住在县城,每天坐车前往拍摄。那个小村,家家都拿得出和微笑着的巩俐的合影。那部影片,就是《菊豆》。又过了几年,为了答谢南屏的村民,特地在县城为他们放映了一场。后来,眉飞色舞的村民告诉我,南屏村所有的人,除了瘫在床上的,包括刚生好孩子的抱上孩子,全去了。当地农民当时还没有助动车,更遑论小汽车。二十里路,有许多是走着去的。这才叫万人空巷。
  邢大军据《新民晚报》陈茗屋/文整理
其他文献
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官网今日发表的讣告,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专家孙立群教授,于2020年2月10日病逝,享年70岁。孙立群在1950年4月15日出生。1975年,孙立群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并获博士学位。后孙立群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工会主席、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等,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也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工作。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授中国古代史30余
期刊
这个春节有些艰难,即便宅在家中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但自己总得找点儿事情去做吧。  在追剧、画画、做饭等流行程序被轮番操作了N次后,猛然想起搁下了好几年的“创意木工小制作”。于是翻出半年多前停留在速写本上纸上谈兵的“车载挪车电话牌”设计图,决定先拿它热热身,恢复一下小木工制作的功力。  近些年,看到不少房地产名人都心甘情愿当一名“小木匠”,当然人家的做工条件是咱比不上的,一水儿的现代化进口木工设备,
期刊
每当穿上防护服,牛景就又开始了一次和时间的赛跑。寻找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24小时是每一场“病毒追踪战”的时限,无论黑白,无论远近,无论是排查数十人,还是追踪上百人,都不能打折扣。因为,每追踪到一个密切接触者,就最大可能地保护了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生命健康。  牛景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疾控中心艾防科副科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就一直以一个流行病学调查员的身份,奔跑在抗疫的第一线。148万人的
期刊
2月9日22点,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的盈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一间厂房内,灯火通明。不同于以往都是多名员工协同作业,如今在这偌大的厂房里,就只有一个人在忙碌着。  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跳动,企业生产负责人袁传伟脚步不停,桌上的饭盒甚至来不及打开。傍晚,刚把最新一批完成生产的过氧化氢消毒器零部件送到无锡的组装工厂,袁传伟又忙着在赶下一批工了。“这批消毒器是送往湖北抗疫一线的,早一天完成,就能早一
期刊
她是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荣获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中,有90多年都在中国度过,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胜利,一家六代都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缘。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伊莎白教授。  不解情缘  伊莎白-柯鲁克,1915出生于中国成都,1 943年加入英国共产党,1948年参加中国革命工作,并留在中国终生从事外语教学。
期刊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退休教师孔雯不能去社区义务讲“国学”了。  他都没跟老伴儿商量,自己向社区报了名,要做一名志愿者,跟著去排查,或去守大门。人家社区当场给他回复:您老只要管好自己及全家不被感染就好了,“闷”着,就是对社区最大的贡献了。  哪儿都去不成,孔老郁闷至极。好在他手机玩得挺利索,便将讲稿一磨再磨、精益求精,一张张拍成照片,顺利发布于“国学学子群”里了,一天天就这么“耗”过来了。  在《诗经
期刊
北京医疗队首批医护人员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房,接诊“新冠肺炎”患者。额头上顶着“有事找我”4个大字的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世纪坛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队长丁新民备受瞩目。记者采访了他,电话那头,丁新民不停地喝着水。忙碌一整天,晚上把自己扔回一个“密闭”的宿舍内,才有了喝水时间。  工作时心无旁骛  作为北京世纪坛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队长,抵达武汉后,丁新民不断调快工作生活指针。“每天有那
期刊
1月31日17點23分,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即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科主管护师王冰收到了一条微信好友验证通过的消息,安放在大脑中的记忆瞬间鲜活,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13岁少年的模样,他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地拨出了语音通话……王冰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山东来到湖北的他会在医疗队重逢13年前抢救过自己生命的刘清岳大夫。而且两人还成了抗击疫情
期刊
如果告诉大家我六岁时就能背诵普希金的诗,会不会被赞为神童呢?还真不必,因为我能背诵的诗只是普希金的戏作。那首诗是普希金写的公文:飞蝗飞呀飞,飞来就落定,落定一切都吃光,从此飞蝗无音讯。  听我父亲讲了一次,觉得有趣,就记住了。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我父亲是学俄语的,自然熟悉他。所以他给幼儿时的我讲故事少不了普希金,除了以上那首顺口溜,还有一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讲述一个老头儿捕到一
期刊
中国人固有的诚信,是一种无可动摇的坚守。一个“诚”字,贯穿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捧在‘首’心,‘诚’心爱你!”作为一名企业领头人,他凭着勤劳、智慧,敢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带领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用“从种子到筷子”的产业链运营模式,让拥有航天品质的健康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用领军人才,他一直在为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精准农业、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