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试教学思想指导下,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往往出现认识上的误区: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从“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重欣赏,抓创新”入手,逐步形成了“积累——引导——点评——互改”的互动式作文教学法。
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遵循的教学原则
本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写作能力。它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能为出发点,精讲多练,课堂以学生为本,重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意识和群体的带动作用,整个作文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自主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和“探究性原则”。 将听、说、读、写全面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写作水平。
二、本教学方法的前奏—丰富的积累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注重字、词、句、篇的积累,注重生活观察的积累,注重写作心得的积累,注重写作素材和技巧的积累,注重对个人事、身边事、家庭事、社会事、天下事的积累……于是,学生们手头上都有一本本的摘抄本,而且每一本摘抄本都有各自漂亮的名字:《艺海拾贝》 《淘金者》《采薇》 《智囊》 《智慧背囊》等,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郭沫若先生有著名的创作理念:“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我科学地运用了这一理念,在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后,指导学生先“求其法”,待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求其化”,变通出新,创造出新,于是我就可很自如地实施“互动式作文教学法”了。
三、课堂教学操作形式和课型结构特点
本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教师的“导”为媒体,以学生“动”为主体,以课堂反馈为载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形成“环”式交流。
本教学法,在课堂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1.作文引导课
作文引导课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明白如何审题、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选择写作材料和立意构思、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在作文引导课上着重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和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出示話题,交给学生独立思考,拟出作文提纲,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交流,老师再从另外的角度写出不同的作文提纲,最后抽查一两名即兴口头作文,教师加以指点。课后学生自拟题目,写出作文。在一次指导学生写作《认真》一文中,我从立意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下面四个层次来理解“认真”的内涵:第一层次:“认真”是一种做事的方法;第二层次:“认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第三层次:“认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第四层次:“认真”是一种人生处世的修养境界。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认真来思考“认真”的内涵,选出写作角度,效果很好。
2.作文点评课
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课前指导学生对每天下发的优秀作文进行认真点评,或摘录优秀句子,或在每段内容旁边写旁批,或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和见解,或对全文做总批,或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的修改意见,或模仿优秀作文的评语进行点评。课上则通过教师的示范点评和即兴点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给学生点评的角度、点评的方法、点评的技巧,作学生的榜样;然后让学生点评同学的习作和自己的作文。点评时用学生自己设计的“习作点评表”,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既有书面点评,写出点评意见,也有口头点评,结合文章边欣赏边点评;既点评自己的文章,总结优点和找出不足,也点评同学的习作,从中借鉴他人的写作成功之处;有学生上台宣读点评意见,有介绍自己写作成功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思考,同学之间交流互动,互相点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形成“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作文点评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学生可以从中悟出一篇好文章应如何选材剪裁、如何构思立意、如何谴词造句等,为下一步批改作文和写出优秀作文做了铺垫。
3.作文互改课
每次习作,我都精批细改,让学生从老师的批改中学会从基本观点、行文结构、语言风格、思想感情和文风等方面进行批改文章,学会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外,还能运用说明性、评述性、提示性语言进行旁批。
有了教师对学生平时的熏陶,我就可放手让学生互改作文:阅读全文,把握文意,动手修改,复查阅读,写出评语。最后将批改好的作文返回原学生手中,批改者和被批改者相互交流。同时提醒评改者应以肯定长处为主,眉批、旁批、总批要有针对性,拿不准的小组可以讨论或查工具书。一篇作文,由学生当场完成修改,其好处:一是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把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加深了理解。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多名同学作文,发现别人的长处就加以学习,发现别人的短处就引以为鉴。三是学生批改作文,轮流进行,每次换人,使批的同学有新鲜感,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有被人批改,看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评语,这样会使写作者有写作的积极性、成功感,同时学生之间的研究风气会更浓厚。
四、体现的课改精神和取得的成绩
本作文教学法,在作文教学全程中使作文训练系列化:平时积累打基础,“作文引导课”教师巧于引导,善于开拓学生思维;“作文点评课”让学生动起来,相互点评,互动促进; “作文互改课”发挥学生的作文主体意识,让作文的“静”态批改变成“动”态交流。在一节课中,每位学生均有表现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成了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育部现行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部份对第四学段(7-9年)写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互动式作文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标精神。
最近几年,本人通过此项作文教学改革,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屡次获奖,并且每学期均能自行出版班级学生优秀作文集,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写作实践中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感受到作文写作的快乐,领略到随着年龄增长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成就感。我觉得本作文教学既能培养出写作苗子,又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总体教学成绩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陈再琼《课堂教学互动刍议》
[3]张利云、袁水林《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遵循的教学原则
本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写作能力。它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能为出发点,精讲多练,课堂以学生为本,重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意识和群体的带动作用,整个作文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自主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和“探究性原则”。 将听、说、读、写全面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写作水平。
二、本教学方法的前奏—丰富的积累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注重字、词、句、篇的积累,注重生活观察的积累,注重写作心得的积累,注重写作素材和技巧的积累,注重对个人事、身边事、家庭事、社会事、天下事的积累……于是,学生们手头上都有一本本的摘抄本,而且每一本摘抄本都有各自漂亮的名字:《艺海拾贝》 《淘金者》《采薇》 《智囊》 《智慧背囊》等,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郭沫若先生有著名的创作理念:“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我科学地运用了这一理念,在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后,指导学生先“求其法”,待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求其化”,变通出新,创造出新,于是我就可很自如地实施“互动式作文教学法”了。
三、课堂教学操作形式和课型结构特点
本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教师的“导”为媒体,以学生“动”为主体,以课堂反馈为载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形成“环”式交流。
本教学法,在课堂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1.作文引导课
作文引导课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明白如何审题、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选择写作材料和立意构思、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在作文引导课上着重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和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出示話题,交给学生独立思考,拟出作文提纲,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交流,老师再从另外的角度写出不同的作文提纲,最后抽查一两名即兴口头作文,教师加以指点。课后学生自拟题目,写出作文。在一次指导学生写作《认真》一文中,我从立意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下面四个层次来理解“认真”的内涵:第一层次:“认真”是一种做事的方法;第二层次:“认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第三层次:“认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第四层次:“认真”是一种人生处世的修养境界。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认真来思考“认真”的内涵,选出写作角度,效果很好。
2.作文点评课
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课前指导学生对每天下发的优秀作文进行认真点评,或摘录优秀句子,或在每段内容旁边写旁批,或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和见解,或对全文做总批,或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的修改意见,或模仿优秀作文的评语进行点评。课上则通过教师的示范点评和即兴点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给学生点评的角度、点评的方法、点评的技巧,作学生的榜样;然后让学生点评同学的习作和自己的作文。点评时用学生自己设计的“习作点评表”,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既有书面点评,写出点评意见,也有口头点评,结合文章边欣赏边点评;既点评自己的文章,总结优点和找出不足,也点评同学的习作,从中借鉴他人的写作成功之处;有学生上台宣读点评意见,有介绍自己写作成功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思考,同学之间交流互动,互相点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形成“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作文点评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学生可以从中悟出一篇好文章应如何选材剪裁、如何构思立意、如何谴词造句等,为下一步批改作文和写出优秀作文做了铺垫。
3.作文互改课
每次习作,我都精批细改,让学生从老师的批改中学会从基本观点、行文结构、语言风格、思想感情和文风等方面进行批改文章,学会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外,还能运用说明性、评述性、提示性语言进行旁批。
有了教师对学生平时的熏陶,我就可放手让学生互改作文:阅读全文,把握文意,动手修改,复查阅读,写出评语。最后将批改好的作文返回原学生手中,批改者和被批改者相互交流。同时提醒评改者应以肯定长处为主,眉批、旁批、总批要有针对性,拿不准的小组可以讨论或查工具书。一篇作文,由学生当场完成修改,其好处:一是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把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加深了理解。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多名同学作文,发现别人的长处就加以学习,发现别人的短处就引以为鉴。三是学生批改作文,轮流进行,每次换人,使批的同学有新鲜感,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有被人批改,看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评语,这样会使写作者有写作的积极性、成功感,同时学生之间的研究风气会更浓厚。
四、体现的课改精神和取得的成绩
本作文教学法,在作文教学全程中使作文训练系列化:平时积累打基础,“作文引导课”教师巧于引导,善于开拓学生思维;“作文点评课”让学生动起来,相互点评,互动促进; “作文互改课”发挥学生的作文主体意识,让作文的“静”态批改变成“动”态交流。在一节课中,每位学生均有表现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成了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育部现行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部份对第四学段(7-9年)写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互动式作文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标精神。
最近几年,本人通过此项作文教学改革,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屡次获奖,并且每学期均能自行出版班级学生优秀作文集,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写作实践中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感受到作文写作的快乐,领略到随着年龄增长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成就感。我觉得本作文教学既能培养出写作苗子,又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总体教学成绩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陈再琼《课堂教学互动刍议》
[3]张利云、袁水林《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