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统一,要求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积极互动、平等、对话、互惠式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精神的理解、情感的沟通过程中获得新体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一、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与课程是相分离的,二者之间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这实际上将知识和知识产生的过程割裂开来了,教师只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课堂中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之余,主要是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完全是一个简单、封闭的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扮演的是权威的代言人角色,将各种经验、概念、法则或理论编成“问题程序”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直至得到预定答案为止。
新课程认为教学与课程不是二元分离的,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师不再是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积极建构者。
(一)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在我们周围,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地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如校内教育资源——图书室、实验室的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图书馆、展览馆、工厂、企业、农村等;现代信息资源——校内外计算机网络、远程信息教育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运用好一些隐性教育资源和生成性教育资源,如班级良好的氛围、人与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等。作为教师,就应随时随地开发、利用好这些现有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有人说:“教师像课程的其他作者一样在‘创作’课程,只不过教师是现场‘创作’,而其他作者则是其作品在被阅读。”是的,新课程实施之后,教学不再只是实施既定课程的手段,而是调整、修正既定课程,创造新课程的过程;课程不再是预先设定的,不是封闭、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可调整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情境,适时地调整课程进程及课程结构,形成开放、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要达到以下要求:a.教学目标的多重性;b.教学内容的开放性;c.教学资源的建构性;d.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等。可见,课堂教学弹性之大、要求之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光有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全身心地投入,方能取得成效。
二、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获取知识,培养情感。细细分析,这两种教育观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管理者。新《课标》指引下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咨询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指导学生找准学习、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更主要的是渗透了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体现了时代要求的培养完整的人的价值取向。
三、由裁判学生的“法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在传统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量性的、甄别性的评价方法,甚至直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排列名次。这样未免有点一锤定音之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改变以往教师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激励、唤醒孩子,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促进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是教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操的是儿童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是的,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新时代,新课程,需要一支用新理念武装的,有理想、勤学习、善实践、善创新、高素质的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够顺利地推进新课改的进程,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与课程是相分离的,二者之间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这实际上将知识和知识产生的过程割裂开来了,教师只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课堂中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之余,主要是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完全是一个简单、封闭的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扮演的是权威的代言人角色,将各种经验、概念、法则或理论编成“问题程序”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直至得到预定答案为止。
新课程认为教学与课程不是二元分离的,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师不再是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积极建构者。
(一)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在我们周围,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地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如校内教育资源——图书室、实验室的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图书馆、展览馆、工厂、企业、农村等;现代信息资源——校内外计算机网络、远程信息教育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运用好一些隐性教育资源和生成性教育资源,如班级良好的氛围、人与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等。作为教师,就应随时随地开发、利用好这些现有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有人说:“教师像课程的其他作者一样在‘创作’课程,只不过教师是现场‘创作’,而其他作者则是其作品在被阅读。”是的,新课程实施之后,教学不再只是实施既定课程的手段,而是调整、修正既定课程,创造新课程的过程;课程不再是预先设定的,不是封闭、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可调整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情境,适时地调整课程进程及课程结构,形成开放、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要达到以下要求:a.教学目标的多重性;b.教学内容的开放性;c.教学资源的建构性;d.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等。可见,课堂教学弹性之大、要求之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光有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全身心地投入,方能取得成效。
二、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获取知识,培养情感。细细分析,这两种教育观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管理者。新《课标》指引下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咨询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指导学生找准学习、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更主要的是渗透了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体现了时代要求的培养完整的人的价值取向。
三、由裁判学生的“法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在传统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量性的、甄别性的评价方法,甚至直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排列名次。这样未免有点一锤定音之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改变以往教师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激励、唤醒孩子,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促进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是教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操的是儿童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是的,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新时代,新课程,需要一支用新理念武装的,有理想、勤学习、善实践、善创新、高素质的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够顺利地推进新课改的进程,实现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