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shucheng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统一,要求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积极互动、平等、对话、互惠式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精神的理解、情感的沟通过程中获得新体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一、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与课程是相分离的,二者之间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这实际上将知识和知识产生的过程割裂开来了,教师只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课堂中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之余,主要是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完全是一个简单、封闭的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扮演的是权威的代言人角色,将各种经验、概念、法则或理论编成“问题程序”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直至得到预定答案为止。
  新课程认为教学与课程不是二元分离的,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师不再是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积极建构者。
  
   (一)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在我们周围,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地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如校内教育资源——图书室、实验室的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图书馆、展览馆、工厂、企业、农村等;现代信息资源——校内外计算机网络、远程信息教育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运用好一些隐性教育资源和生成性教育资源,如班级良好的氛围、人与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等。作为教师,就应随时随地开发、利用好这些现有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有人说:“教师像课程的其他作者一样在‘创作’课程,只不过教师是现场‘创作’,而其他作者则是其作品在被阅读。”是的,新课程实施之后,教学不再只是实施既定课程的手段,而是调整、修正既定课程,创造新课程的过程;课程不再是预先设定的,不是封闭、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可调整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情境,适时地调整课程进程及课程结构,形成开放、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要达到以下要求:a.教学目标的多重性;b.教学内容的开放性;c.教学资源的建构性;d.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等。可见,课堂教学弹性之大、要求之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光有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全身心地投入,方能取得成效。
  
   二、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获取知识,培养情感。细细分析,这两种教育观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管理者。新《课标》指引下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咨询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指导学生找准学习、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更主要的是渗透了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体现了时代要求的培养完整的人的价值取向。
  
  三、由裁判学生的“法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在传统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量性的、甄别性的评价方法,甚至直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排列名次。这样未免有点一锤定音之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改变以往教师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激励、唤醒孩子,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促进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是教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操的是儿童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是的,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新时代,新课程,需要一支用新理念武装的,有理想、勤学习、善实践、善创新、高素质的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够顺利地推进新课改的进程,实现教育现代化。
  
其他文献
新课改教学从试行至今,学校一直都在积极鼓励学科教师进行摸索和尝试性教学。从目前新课改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们通过自身不断地探究和学习,都基本上摆脱了理论上的贫困和实践中的困境,新课改终于从“可望不可即”的茫然状态中走了出来,素质教育也终于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全面健康地在农村学校中推展开来。  但通过对新课改教学课的反复观摩和深入了解,笔者认为: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教育者从探究摸
期刊
夏河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全县总面积6273.9平方公里,总人口7.6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6.1万,占总人口的77.6%。全县共有中学4所,在校生1540名,有小学57所,在校生8177名,其中农牧区小学55所,少数民族学生6828名。全县校内外适龄儿童7905名,已入学7668名,入学率97%,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72%。“九五”期间夏河县
期刊
每当凤凰花开、夏蝉齐鸣、骊歌轻唱的时刻,就有来自不同阶段受教育的莘莘学子们,要完成他们的学业。尽管大家都说毕业只是一阶段课业的结束,另一段落学习的开始,但是当学校为他们举办毕业典礼时,这场隆重而感性的活动,将会深深地影响着毕业生的心底,他们在师长亲切而细心的叮咛下,同学相亲相爱切磋琢磨的研习中,满怀着离情要分别了。虽然幼稚园的小朋友对毕业典礼的活动,没有如此深切的认知与感受。但是值得我们肯定的是幼
期刊
从近几年体检情况看,民族地区中学生患肺结核的比例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帮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现将我校各年级学生患肺结核病的状况做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望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的重视。    一、对象与资料来源    1.对象:东乡民族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25个教学班的1263名学生进行透
期刊
一    “说”是一种艺术,能言善道叫有“口才”,人们常把某位中小学校管理者的口才高低作为考察其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不仅仅是“说”,“听”也是对中小学校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是否“善听”,也是一门重要的中小学校管理艺术。中小学校管理者不仅需要“口才”,更需要“耳才”。  我们往往忽略一种技能——倾听。美国学者做过统计,在沟通行为中,40%的时间用于倾听,35%用于交谈,16%用于阅读,9%用于
期刊
文学属于美学的范畴,文学的创作、文学的欣赏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既不实用又极主观。  人类所以异于禽兽,就因为除了吃饭睡觉繁衍后代之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衣服的功用是蔽体御寒,为什么我们要求不同的款式,颜色美丽的设计?语文本是沟通及记载的工具为什么追求文字的修饰及讴歌呕写的诗词歌赋,这是一种精神的活动,这是人类独有的,全无功利的心灵深处的精神活动。创作者发挥着个人的思想感情,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宛如一缕清新的春风,吹进校园,吹进每一位师生的心田。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在新课改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困扰和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步伐。笔者试从存在问题和应对思路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 师资力量的薄弱,使新课改的实施无法得到保
期刊
自1999年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大开发就成为全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系统而浩瀚的工程,任务非常繁重。国家不仅要增加投资对西部自然资源进行开发,而且更要注意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又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正像党的十六大指出的:“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大
期刊
一、英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定位  设计与组织英语教育活动在英语教育整体结构中的位置(详见图1)    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必须使教育目标落实到幼儿的身心发展上。这里有一种转换技术,包含两个步骤:  (1)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本文设计了每个单元的系列教学活动和相应的延伸活动以及每学期结束时的综合活动,供采用或参考。与教学活动相配合的其他活动需要执教教师针对实际情况
期刊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要实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完成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师的高素质至关重要。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将成为空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