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的提问是一门科学的学问,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利用特定的提问方法提出恰当的问题,这样才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师 课堂提问技能 现状 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组织、指导以及实现教学目标,一个好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故此,教师提问技能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一些数学教师的提问技能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下文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问题
(1)教师对设问技能不够重视。
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准备问题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设计好的问题仅占了一节课所提问题的一小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临时想的;另一方面,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当。例如针对例题:一共有36棵树苗,分给3个班级,求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教师直接提问:“你能算出是多少棵树苗吗?请列式计算。”有的学生会列式计算,而有的学生不会计算甚至还没弄懂题意。显然,教师并没有做到由低到高、逐层提问。
(2)教师对发问技能的使用不够恰当
教师的发问比较乏味,很少变换提问方式,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新课时,教师总会问:“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时间久了,这样的提问会显得很单调。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以理解型和记忆型的为主,尤其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基本上提出的都是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从书本中或者经过简单的思考和计算就能得出结果,且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3)教师对导答技能的掌握不扎实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出现障碍时,教师并未及时给予适当的导疑。虽然部分教师能够做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引导方式比较单一,比如:教师习惯性地引导学生将之前所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并未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引导。由于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他们对之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数学又是一个联系性比较强的学科,这样就会导致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更加困难。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对策
(1)创设愉快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投入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当中,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我们进行课堂提问,应该追求一个最佳的提问状态,那就是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且在心理上达到“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开动脑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把一些学生熟悉的和喜欢的内容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如设计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等,这样就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根据教学内容,预设有效提问
所谓的好问题是,根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不同层次上预设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密切相关。在课前设置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来设计问题。要保证设计的难度适中,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要注意一定程度的難度。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明确而深刻的提问,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考。如:教“图形的运动-旋转”时,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片(各为指针旋转一圈;荡秋千;风筝;电风扇),问一个问题:“你判断哪一个图形移动旋转?”有的说荡秋千的运动不是旋转,有的说是。此时,所有的学生都想知道旋转的性质、欲望的特征,突然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还有课堂效率的提高。
(3)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数学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例如,在学习“图形拼接”时,当我们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做了各种拼接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还可以用颜色不同的三角形拼接出什么图案呢?这样的问题就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们就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形象能力。
(4)课堂提问要遵循提问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古人常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易后难,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反之,若是提问一味地求难求异,学生经过努力一旦回答不出,就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这与我们提问的初衷就大相径庭了,提出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们无法一下回答出来,那么教师就应该把这些问题进行分解,使之变为几个学生容易回答的小问题,然后一点点地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5)根据提问反馈,给予有效评价
及时有效的评价对课堂提问有着积极的作用,带动整个课堂的良好气氛。没有评价,将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注意听学生的回答,以最快的时间内理解学生要表达意思,并合理、有效地及时做出评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的教学艺术,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和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的问题难易度在学生的理解能力允许范围之内,能诱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永玲.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22).
[2]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2).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师 课堂提问技能 现状 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组织、指导以及实现教学目标,一个好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故此,教师提问技能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一些数学教师的提问技能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下文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问题
(1)教师对设问技能不够重视。
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准备问题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设计好的问题仅占了一节课所提问题的一小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临时想的;另一方面,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当。例如针对例题:一共有36棵树苗,分给3个班级,求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教师直接提问:“你能算出是多少棵树苗吗?请列式计算。”有的学生会列式计算,而有的学生不会计算甚至还没弄懂题意。显然,教师并没有做到由低到高、逐层提问。
(2)教师对发问技能的使用不够恰当
教师的发问比较乏味,很少变换提问方式,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新课时,教师总会问:“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时间久了,这样的提问会显得很单调。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以理解型和记忆型的为主,尤其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基本上提出的都是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从书本中或者经过简单的思考和计算就能得出结果,且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3)教师对导答技能的掌握不扎实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出现障碍时,教师并未及时给予适当的导疑。虽然部分教师能够做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引导方式比较单一,比如:教师习惯性地引导学生将之前所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并未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引导。由于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他们对之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数学又是一个联系性比较强的学科,这样就会导致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更加困难。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对策
(1)创设愉快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投入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当中,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我们进行课堂提问,应该追求一个最佳的提问状态,那就是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且在心理上达到“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开动脑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把一些学生熟悉的和喜欢的内容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如设计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等,这样就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根据教学内容,预设有效提问
所谓的好问题是,根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不同层次上预设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密切相关。在课前设置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来设计问题。要保证设计的难度适中,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要注意一定程度的難度。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明确而深刻的提问,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考。如:教“图形的运动-旋转”时,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片(各为指针旋转一圈;荡秋千;风筝;电风扇),问一个问题:“你判断哪一个图形移动旋转?”有的说荡秋千的运动不是旋转,有的说是。此时,所有的学生都想知道旋转的性质、欲望的特征,突然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还有课堂效率的提高。
(3)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数学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例如,在学习“图形拼接”时,当我们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做了各种拼接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还可以用颜色不同的三角形拼接出什么图案呢?这样的问题就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们就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形象能力。
(4)课堂提问要遵循提问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古人常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易后难,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反之,若是提问一味地求难求异,学生经过努力一旦回答不出,就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这与我们提问的初衷就大相径庭了,提出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们无法一下回答出来,那么教师就应该把这些问题进行分解,使之变为几个学生容易回答的小问题,然后一点点地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5)根据提问反馈,给予有效评价
及时有效的评价对课堂提问有着积极的作用,带动整个课堂的良好气氛。没有评价,将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注意听学生的回答,以最快的时间内理解学生要表达意思,并合理、有效地及时做出评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的教学艺术,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和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的问题难易度在学生的理解能力允许范围之内,能诱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永玲.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22).
[2]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