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最喜欢、易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中,美术欣赏是培养幼儿艺术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的事物,体验其形式美、内容美,增强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多元化、多途径地提高幼儿的想象、审美、创造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发现了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一、游戏体验让美术欣赏更“趣味”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吸引着幼儿的参与、互动,给予幼儿不同形式的感受。美术欣赏与游戏体验的结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赋予更好的活动魅力,使幼儿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格子画》——瓶子、杯子、盘子、服饰都成为幼儿们创作的对象。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风格比较抽象,然而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本次欣赏活动中,借助游戏“魔法格子布”进行导入。出示白色的格子画,通过幼儿对线条的联想、线与色块的结合观察,自主选择色块装饰,共同制作魔法格子布,初步感知格子画特点及其含义。
接着,以游戏“格子布变变变”进一步感受格子画的变化与美感。利用电子白板,让幼儿现场游戏,通过变换横线、竖线的距离、格子的密度、运用不规则的色块进行填充,观察格子画布中的线条、色块和留白的关系,从而在游戏中感受格子画布色与形构成的美。将丰富多彩的游戏融入美术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在輕松、自然的氛围中熟悉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获得美的体验和艺术感受。
领略蒙德里安格子画的特点和含义后,幼儿的创作活动精彩纷呈。他们共同收集了瓶瓶罐罐、T恤、雨伞、袜子等,通过借鉴蒙德里安的格子风格设计装饰服装和生活用品等,充分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多媒体运用让美术欣赏更“直观”
在实践与尝试中发现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能恰如其分地将形、色、声等融为—体,大大强化了视听效果,常常能把幼儿带入美的氛围,在动态变化中启发幼儿思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金山农民画》——幼儿用金山农民画的方式创作了幼儿园的生活。
为了让幼儿了解金山农民画色彩鲜艳、表现夸张、画面丰富、体现农家乐的独特绘画风格,笔者运用了多媒体赏析。通过视频播放方式将金山农民画中具有典型性的作品进行逐一呈现,如《闹新年》《桃花节》《十二生肖》《葡萄姑娘》等作品,让幼儿在与多媒体的互动交流中,大胆表述对《金山农民画》各种特点的理解与感知,更直观地感受了《金山农民画》的独特风格。接着,在动画FLASH的欣赏中,更深入地体验金山农家乐的丰富多彩、幸福快乐,切实感知中国农民的生活。
《金山农民画》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给予幼儿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激发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色彩鲜艳的画面、夸张的表现手法等方法诠释自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如《操场上》《午睡时分》《升旗仪式》等绘画作品真实再现了幼儿自觉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及内在情感进行的表达与创造。
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多种通道感官中直观体验,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其想象力、创造力的丰富与拓展,让美术欣赏活动真正在幼儿心中生根开花。
《春江晚景》——幼儿运用水墨画的形式。创作表现了《春江晚景》的美丽景色。
同样运用视频动画的又如水墨画美术欣赏活动《春江晚景》。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仅从水墨画的画面进行欣赏与感受远远不够,因此,尝试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水墨画独有的美。如桃花慢慢“长出桃枝——花骨朵——桃花盛开一桃花零星飘落”的景色、河水碧波荡漾、鸭子嬉戏时的动态效果,将动作、神情等都一并在动画中呈现。通过这样的视频赏析法,让幼儿真切感受水墨画的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的特点。
美术欣赏活动是感染幼儿的内心情感、唤醒幼儿对生活感受的基石,通过多媒体的适宜运用以及互动交流,加深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走近自然让美术欣赏更“生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让幼儿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有助于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笔者多次的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发现,走近自然也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途径之一。
《花》——幼儿用油画、写生的形式表现春天的花。
在美国画家欧姬芙《花》的作品欣赏中,将教学现场从教室搬到幼儿园的小花园,让幼儿进行实地观察与欣赏,如对花的局部及整体,从中感受画家观察花的细致和画花时的大胆等。从名画走进自然,让幼儿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感知大师的构图、线条、色彩的运用,丰富幼儿的艺术感受,获得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提高。
走进自然不仅让幼儿们对名画加深了了解,意犹未尽之余,他们联系实际生活创作表现了“春天的花”。《美丽的紫藤花》《薰衣草》《桃花飘飘》等,每一张幼儿的画作中都透露着幼儿对名画的理解、自身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及大胆展现。
在凡·高的《向日葵》等美术欣赏活动中,也采用了走出教室,走近自然的方法策略。在自然的环境中,萌发幼儿对美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自然界中的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四、音美结合让美术欣赏更“灵动”
音乐和美术同为艺术领域,使之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基本思想和原则。两者都能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感,两者都是发挥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因此,运用音乐激发幼儿对于美术欣赏的理解与感受,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圆之舞》——幼儿尝试将圆点元素融入各种创作之中。
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创作了作品《圆之舞》,尝试让人们能够用耳朵去聆听绘画,用眼睛去描绘音乐。因此,本次欣赏活动将音乐和美术进行有机整合。在欣赏作品之前,运用集体舞《圆舞曲》进行激趣,让幼儿在表演与互动中体验音乐节奏的欢快和跳圆圈舞的快乐,想象画面中跳动的泡泡精灵。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音乐声画同步,让幼儿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圆”的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组合,体验作品中的音乐性。
欣赏活动后,幼儿仍饶有兴致,大胆尝试《圆之舞》绘画风格并运用到服饰、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开展了“圆之舞时装秀”“圆之舞小舞台”等活动,真正让美术欣赏活动在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中得以延续与升华,发挥了美术欣赏的教育价值。
其实,提高美术欣赏活动质量的方法策略还有很多,除了名画名家欣赏,同伴创作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欣赏感知,相同经验能引发共鸣,对作品的解析、理解更到位。此外,如画家保罗克利的画作《猫与鸟》,美术欣赏通过绘本的解读,幼儿从故事情节层层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特点与内涵,打破了幼儿和艺术的距离。
众所周知,美术欣赏的目的并不是增长幼儿的美术知识,而是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开阔幼儿的生活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体验,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今后的实践中,笔者还将不断探索、创新求异,用幼儿喜欢的方式、用自己的视角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与幼儿共同携手开启一段美轮美奂、趣味盎然的艺术之旅!
一、游戏体验让美术欣赏更“趣味”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吸引着幼儿的参与、互动,给予幼儿不同形式的感受。美术欣赏与游戏体验的结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赋予更好的活动魅力,使幼儿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格子画》——瓶子、杯子、盘子、服饰都成为幼儿们创作的对象。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风格比较抽象,然而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本次欣赏活动中,借助游戏“魔法格子布”进行导入。出示白色的格子画,通过幼儿对线条的联想、线与色块的结合观察,自主选择色块装饰,共同制作魔法格子布,初步感知格子画特点及其含义。
接着,以游戏“格子布变变变”进一步感受格子画的变化与美感。利用电子白板,让幼儿现场游戏,通过变换横线、竖线的距离、格子的密度、运用不规则的色块进行填充,观察格子画布中的线条、色块和留白的关系,从而在游戏中感受格子画布色与形构成的美。将丰富多彩的游戏融入美术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在輕松、自然的氛围中熟悉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获得美的体验和艺术感受。
领略蒙德里安格子画的特点和含义后,幼儿的创作活动精彩纷呈。他们共同收集了瓶瓶罐罐、T恤、雨伞、袜子等,通过借鉴蒙德里安的格子风格设计装饰服装和生活用品等,充分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多媒体运用让美术欣赏更“直观”
在实践与尝试中发现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能恰如其分地将形、色、声等融为—体,大大强化了视听效果,常常能把幼儿带入美的氛围,在动态变化中启发幼儿思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金山农民画》——幼儿用金山农民画的方式创作了幼儿园的生活。
为了让幼儿了解金山农民画色彩鲜艳、表现夸张、画面丰富、体现农家乐的独特绘画风格,笔者运用了多媒体赏析。通过视频播放方式将金山农民画中具有典型性的作品进行逐一呈现,如《闹新年》《桃花节》《十二生肖》《葡萄姑娘》等作品,让幼儿在与多媒体的互动交流中,大胆表述对《金山农民画》各种特点的理解与感知,更直观地感受了《金山农民画》的独特风格。接着,在动画FLASH的欣赏中,更深入地体验金山农家乐的丰富多彩、幸福快乐,切实感知中国农民的生活。
《金山农民画》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给予幼儿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激发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色彩鲜艳的画面、夸张的表现手法等方法诠释自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如《操场上》《午睡时分》《升旗仪式》等绘画作品真实再现了幼儿自觉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及内在情感进行的表达与创造。
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多种通道感官中直观体验,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其想象力、创造力的丰富与拓展,让美术欣赏活动真正在幼儿心中生根开花。
《春江晚景》——幼儿运用水墨画的形式。创作表现了《春江晚景》的美丽景色。
同样运用视频动画的又如水墨画美术欣赏活动《春江晚景》。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仅从水墨画的画面进行欣赏与感受远远不够,因此,尝试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水墨画独有的美。如桃花慢慢“长出桃枝——花骨朵——桃花盛开一桃花零星飘落”的景色、河水碧波荡漾、鸭子嬉戏时的动态效果,将动作、神情等都一并在动画中呈现。通过这样的视频赏析法,让幼儿真切感受水墨画的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的特点。
美术欣赏活动是感染幼儿的内心情感、唤醒幼儿对生活感受的基石,通过多媒体的适宜运用以及互动交流,加深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走近自然让美术欣赏更“生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让幼儿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有助于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笔者多次的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发现,走近自然也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途径之一。
《花》——幼儿用油画、写生的形式表现春天的花。
在美国画家欧姬芙《花》的作品欣赏中,将教学现场从教室搬到幼儿园的小花园,让幼儿进行实地观察与欣赏,如对花的局部及整体,从中感受画家观察花的细致和画花时的大胆等。从名画走进自然,让幼儿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感知大师的构图、线条、色彩的运用,丰富幼儿的艺术感受,获得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提高。
走进自然不仅让幼儿们对名画加深了了解,意犹未尽之余,他们联系实际生活创作表现了“春天的花”。《美丽的紫藤花》《薰衣草》《桃花飘飘》等,每一张幼儿的画作中都透露着幼儿对名画的理解、自身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及大胆展现。
在凡·高的《向日葵》等美术欣赏活动中,也采用了走出教室,走近自然的方法策略。在自然的环境中,萌发幼儿对美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自然界中的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四、音美结合让美术欣赏更“灵动”
音乐和美术同为艺术领域,使之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基本思想和原则。两者都能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感,两者都是发挥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因此,运用音乐激发幼儿对于美术欣赏的理解与感受,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圆之舞》——幼儿尝试将圆点元素融入各种创作之中。
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创作了作品《圆之舞》,尝试让人们能够用耳朵去聆听绘画,用眼睛去描绘音乐。因此,本次欣赏活动将音乐和美术进行有机整合。在欣赏作品之前,运用集体舞《圆舞曲》进行激趣,让幼儿在表演与互动中体验音乐节奏的欢快和跳圆圈舞的快乐,想象画面中跳动的泡泡精灵。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音乐声画同步,让幼儿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圆”的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组合,体验作品中的音乐性。
欣赏活动后,幼儿仍饶有兴致,大胆尝试《圆之舞》绘画风格并运用到服饰、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开展了“圆之舞时装秀”“圆之舞小舞台”等活动,真正让美术欣赏活动在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中得以延续与升华,发挥了美术欣赏的教育价值。
其实,提高美术欣赏活动质量的方法策略还有很多,除了名画名家欣赏,同伴创作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欣赏感知,相同经验能引发共鸣,对作品的解析、理解更到位。此外,如画家保罗克利的画作《猫与鸟》,美术欣赏通过绘本的解读,幼儿从故事情节层层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特点与内涵,打破了幼儿和艺术的距离。
众所周知,美术欣赏的目的并不是增长幼儿的美术知识,而是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开阔幼儿的生活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体验,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今后的实践中,笔者还将不断探索、创新求异,用幼儿喜欢的方式、用自己的视角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与幼儿共同携手开启一段美轮美奂、趣味盎然的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