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丫头子个个都好看
乌鲁木齐的方言里,女孩叫做丫头子,这里的丫头子无论维汉,几乎个个都漂亮。
乌鲁木齐的美女高鼻深目,皮肤雪白,身形凹凸有致,浑身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像随时可以舞蹈起来。
新疆是个多元的人种博物馆,地处亚洲深处,东西方人种在此交流融合,进行着不断的基因重组,这里的丫头子兼顾东西之美,轮廓分明,又温柔多情。
维族姑娘灵动的眉眼如鸦翅般黑,如果迎面走来一个维族姑娘,她浓黑的眉眼会第一时间闯入你的视线,然后整张美丽的脸孔就像一幅画深深钉在了你的心里。
不少维族姑娘的眉毛在眉心处相连,会让外地人深感奇怪。在维族习俗里,女孩两条眉毛隔得远就预示着嫁得远,于是女儿出生七天后,母亲便用促进毛发生长的奥斯曼草汁涂抹她的双眉,并将两侧眉毛在眉心处相连,希望女儿长大后不要远嫁。
每年4月奥斯曼草上市时,乌鲁木齐的维族姑娘三五成群上街购买,她们将奥斯曼草搓成团后挤压出汁液,再用棉签蘸了草汁涂在眉毛和睫毛上,甚至还会根据脸形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眉形。据说正是奥斯曼草汁使维族姑娘眉目如画,而不少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汉人姑娘,因为和维族姑娘生长在同样的地理环境,加之类似的饮食习惯,也生得浓眉大眼,常会被外地人误以为是少数民族。
1980年,在新疆出土一具距今约四千年历史的女性干尸,被称为“楼兰美女”,她虽已香消玉殒数千年,但人们仍能从她的轮廓上看到当年风姿——黄棕色的头发长一尺有余,又高又窄的鼻梁,深深的眼窝,微微翘起的下巴,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考古学家根据女尸的颅骨,复原了她的容颜,这位成熟秀丽的楼兰美女穿越远古的隧道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在惊艳的同时也不禁联想到如今的乌鲁木齐美女——那是来自遥远的楼兰美女的基因吗?
逛巴扎
“巴扎”(Bazaar)是波斯语,意为集市,新疆城乡各地都有巴扎,有的地方有专门的巴扎日,到了那天,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来逛巴扎。商贩们卖日用百货,农民卖自家生产的瓜果禽类、手工艺品,再加上卖酸奶卖烤馕卖肉串的小摊,巴扎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作家刘亮程在散文《在新疆》里生动描绘了逛巴扎的情景:“每个巴扎都是一个盛大节日。女人在巴扎上主要为了展示自己的服饰和美丽,买东西只是个小小的借口。女人买东西,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挑,从街这头到那头,穿过整个巴扎,再转回来,手里才拿着一点点东西。年轻小伙上巴扎主要看漂亮女人。没事干的男人,希望在巴扎上碰到一个熟人,握握手,停下来聊半天。再往前走,又遇到一个熟人,再聊半天,一天就过去了。聊高兴时说不定被拉到酒馆里,吃喝一顿。”
乌鲁木齐有个世界第一大的“国际大巴扎”,比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巴扎要多9000平方米,几乎天天营业,也天天热闹得不得了。和你熟稔的本地人却会悄悄告诉你,那里东西贵,要买新疆特产就去二道桥吧。
二道桥在过去是一座木质桥梁,之所以称为二道桥,是因为在河上游还一座叫头道桥的木质桥。早在清末宣统年间,二道桥及附近的商业街南关就已是西域的第二大商业中心,各地商贩牵着驼队,带着货物接踵而至。当年,桥两侧店铺林立,其中属黄金加工的最多,各色宝石镶嵌在黄金上格外抢眼,于是便有了“打金一条街”,此外还有工艺品一条街、拉条子一条街、地毯一条街、民族服饰一条街等等。
在二道桥逛巴扎的维族人虽多,但大都不是去买东西,而是去“逛”,很多人在巴扎待上一天,也许什么也不卖,什么也不买,却能看到、听到、谈到很多东西。他们像需要水的树木一样在巴扎中吸取养料,巴扎,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丝绸古道上的骆铃已走远,二道桥上依旧人声鼎沸、吆喝震天,随时可以让人回到那个与西域行商交易的时代。
吃货的天堂
对于吃货来说,乌鲁木齐最好的季节是9、10月份,因为这时节,无花果、葡萄、石榴、苹果、梨子、西瓜、哈密瓜……以应接不暇的速度成批上市,干旱少雨的气候,较大的昼夜温差,让这里的水果甜美多汁,水果摊旁边常有蜜蜂环绕。提起一串马奶子葡萄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就在唇舌间炸裂,感觉不是吃水果,而是在吃一种含有果汁的糖,薄薄的葡萄皮就是它似有似无的糖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乌鲁木齐的任何水果只要吃上一遍,多年后,你都会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
瓜果之外,还有大盘鸡、羊肉串、拉条子、酸奶、烤馕、烤包子、抓饭、哈萨克的马肉肠等等让人食指大动的美食,不少来到乌鲁木齐的外地人纷纷感慨,原以为这里是山穷水远的蛮荒之地,到了后才发现明明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美食之都,吃货们更是扑在美食上大快朵颐,只恨自己少长个胃少长张嘴。
新疆菜里鼎鼎大名的大盘鸡其实源自汉餐,最初只是用辣子炒鸡,颇有几分川菜风格,在汤汁里加入面条则是哈萨克人的吃法,最后由维吾尔族餐馆推广至全国各地。一道风靡中华的大盘鸡,倒是从各个方面上体现了民族融合。
到了乌鲁木齐,千万别错过烤馕。这种源于中东的面饼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时候,它被称为“胡饼”,先以麦面或玉米面发酵,揉成面坯再在馕坑中烤熟。加了羊油的叫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做馅儿的叫肉馕;和了牛奶的叫奶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林林总总总有二十多样。馕含水分少,储存时间长,便于携带,也是过去维族人出远门携带的方便食品。如今生活在新疆的很多个民族都会将它当作主食,不过吃的时候可别出洋相,不要拿起一张馕就啃,正确的吃法是,掰碎后放在奶茶或肉汤里泡软食用。
哪怕你走遍全世界,也许只有在乌鲁木齐机场才可以看到这种景象:卖水果干果的店比卖名牌包的还多,离开的乘客一半以上大包小包地提着各式水果、干果、烤馕、牛羊肉,因为害怕托运过程弄坏娇嫩的水果,他们大都是小心翼翼将其提在手里,好让品尝者能完整地感受到西域美味的醉人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