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青年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搞好诗歌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诗歌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等有关基础知识,而且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审美这个途径去指导学生感觉作品那跳动于字里行间的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和精湛的艺术魅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施教——把握意象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读诗的基本功,提高诗歌的欣赏水平。
意象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把它作联合短语看,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统一体;另一种是把它作偏正短语看,着重客观之“象”,“意”只是限定“象”的范围。但不管是哪种,它总离不开客观之物象。客观事物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因此,诗的意象主要是表达诗人的感觉和感情,而不是单纯地反映客观事物。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所以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就要把诗中的词语还原成意象,让学生感受到意象所蕴藏着的思想与感情。只有把握了意象,才能再现形象,进入意境,也只有把握了意象,再现了形象,进入了意象,才能真正理解一首诗,欣赏一首诗。
诗的意象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以意象抒发诗人的情怀,一是以意象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意念。以意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就是给情以可视知的外在表现形式,使情对象化、直观化、具象化。情感具有难以言传的特点,诗人要抒发积压在胸中浓烈的感情感染读者,就要借助外物,以实写虚,以意造象。这时所写的物象就成了系在情感上的必然连带物,也是情感的有力表现者,并且,这里的物象并不是作者要写的目的,它只是一个情感的载体,让无形的情变成有形的实的物象,让读者透过物象的可视的某种特点去理解不可视的情感。这种写法实际上就是缘情状物,移情入境的写法,写的是一种“有我之境”。诗歌教学就是要通过对这实体的意象的分析,去领会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中说“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不仅写出了康桥环境的优美,是的,还有什么比新娘更使人留恋的呢?这个清丽的比喻更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曾在康桥生活的留恋,表达了现在离别时那依依不舍的心情。这些意象不仅在描摩景色,更重要的是,它是作者的情感对景物的外射。景着情之色,感情含而不露,感情的内涵得到多向的辐射,情感就更形象生动,丰富感人了。
用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意念,则是诗歌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写法。作者根据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识的某些特征,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载运思想、意识的具体物象来表现,把某种思想、意识“移”到外在客观的物象上加以表现,化抽象为形象。这种写法常常采用象征、比喻、含蓄等手法来表现。
意象的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和意念。诗的主题不明确指出,而是通过意象的象征义揭示出来。如戴望舒的《雨巷》,全诗紧紧围绕着“雨巷”与“丁香般的姑娘”,编织了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意象。“雨巷”是人生道路的象征,“丁香般的姑娘”是“我”在人生道路上追求的“希望”的象征。“我”在“雨巷”里孤独、寂寞、彷徨、惆怅,是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复杂内心世界的流露。所以“丁香般的姑娘”只是梦中飘过,“静静地远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不过,“我”仍在盼望着出现“结着哀怨的姑娘”。这又是诗人对理想、人生和信念的苦苦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的感慨。这是一种“时代的苦闷”,是那个黑暗恐怖时代一部分怀着理想的青年的共同心态。
比喻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诗人为了增强意象的形象性,增强感情的强度,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常常通过新鲜的比喻来扩展和强化他的思想和描述,以便于读者有更清晰深刻的印象。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方面诗人以“沉舟”、“病树”的意象来比喻自己,形象地表现了他“二十三年弃置身”,“命压人头不奈何”的不幸遭遇,使人产生深沉的惆怅、落魄之感;另一方面诗人又没有沉浸在“沉舟”、“病树”的哀伤中,并没有被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压垮,对世事的变迁和宦海的浮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他认为个人沉沦算不了什么,相信社会总会发展,未来总会美好。像“千帆”竟发与“万木”争春这些意象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让读者更深刻地体味到诗人当时的思想和感情。
古人云:“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吴乔《围炉诗话》)诗最忌思想浅露,空泛呼喊,一览无余。诗人的思想、意是常常包容在实的物象中曲折地表现的。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首句写到“君问归期”而诗人答曰“未有期”后,接下去要写的是羁旅的孤独之感和思归不得的愁苦之情,可诗人不直说,而是写道:“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夜雨”一意象就是愁情的寄托物,雨丝不断,愁情不绝,绵绵的秋雨与绵绵的愁情交织在一起,弥漫于巴山的夜空,涨满了秋池。诗中不着一“愁”字,而“愁”味尽含其中。所以“巴山夜雨”及“秋池”这些意象明明在写巴山夜雨,却又明明不仅仅在写巴山夜雨。到此,读者想到的比诗人写的不知要丰富多少倍。这样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现出了意象含蓄的艺术魅力。
意象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把它作联合短语看,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统一体;另一种是把它作偏正短语看,着重客观之“象”,“意”只是限定“象”的范围。但不管是哪种,它总离不开客观之物象。客观事物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因此,诗的意象主要是表达诗人的感觉和感情,而不是单纯地反映客观事物。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所以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就要把诗中的词语还原成意象,让学生感受到意象所蕴藏着的思想与感情。只有把握了意象,才能再现形象,进入意境,也只有把握了意象,再现了形象,进入了意象,才能真正理解一首诗,欣赏一首诗。
诗的意象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以意象抒发诗人的情怀,一是以意象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意念。以意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就是给情以可视知的外在表现形式,使情对象化、直观化、具象化。情感具有难以言传的特点,诗人要抒发积压在胸中浓烈的感情感染读者,就要借助外物,以实写虚,以意造象。这时所写的物象就成了系在情感上的必然连带物,也是情感的有力表现者,并且,这里的物象并不是作者要写的目的,它只是一个情感的载体,让无形的情变成有形的实的物象,让读者透过物象的可视的某种特点去理解不可视的情感。这种写法实际上就是缘情状物,移情入境的写法,写的是一种“有我之境”。诗歌教学就是要通过对这实体的意象的分析,去领会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中说“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不仅写出了康桥环境的优美,是的,还有什么比新娘更使人留恋的呢?这个清丽的比喻更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曾在康桥生活的留恋,表达了现在离别时那依依不舍的心情。这些意象不仅在描摩景色,更重要的是,它是作者的情感对景物的外射。景着情之色,感情含而不露,感情的内涵得到多向的辐射,情感就更形象生动,丰富感人了。
用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意念,则是诗歌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写法。作者根据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识的某些特征,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载运思想、意识的具体物象来表现,把某种思想、意识“移”到外在客观的物象上加以表现,化抽象为形象。这种写法常常采用象征、比喻、含蓄等手法来表现。
意象的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和意念。诗的主题不明确指出,而是通过意象的象征义揭示出来。如戴望舒的《雨巷》,全诗紧紧围绕着“雨巷”与“丁香般的姑娘”,编织了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意象。“雨巷”是人生道路的象征,“丁香般的姑娘”是“我”在人生道路上追求的“希望”的象征。“我”在“雨巷”里孤独、寂寞、彷徨、惆怅,是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复杂内心世界的流露。所以“丁香般的姑娘”只是梦中飘过,“静静地远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不过,“我”仍在盼望着出现“结着哀怨的姑娘”。这又是诗人对理想、人生和信念的苦苦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的感慨。这是一种“时代的苦闷”,是那个黑暗恐怖时代一部分怀着理想的青年的共同心态。
比喻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诗人为了增强意象的形象性,增强感情的强度,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常常通过新鲜的比喻来扩展和强化他的思想和描述,以便于读者有更清晰深刻的印象。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方面诗人以“沉舟”、“病树”的意象来比喻自己,形象地表现了他“二十三年弃置身”,“命压人头不奈何”的不幸遭遇,使人产生深沉的惆怅、落魄之感;另一方面诗人又没有沉浸在“沉舟”、“病树”的哀伤中,并没有被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压垮,对世事的变迁和宦海的浮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他认为个人沉沦算不了什么,相信社会总会发展,未来总会美好。像“千帆”竟发与“万木”争春这些意象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让读者更深刻地体味到诗人当时的思想和感情。
古人云:“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吴乔《围炉诗话》)诗最忌思想浅露,空泛呼喊,一览无余。诗人的思想、意是常常包容在实的物象中曲折地表现的。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首句写到“君问归期”而诗人答曰“未有期”后,接下去要写的是羁旅的孤独之感和思归不得的愁苦之情,可诗人不直说,而是写道:“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夜雨”一意象就是愁情的寄托物,雨丝不断,愁情不绝,绵绵的秋雨与绵绵的愁情交织在一起,弥漫于巴山的夜空,涨满了秋池。诗中不着一“愁”字,而“愁”味尽含其中。所以“巴山夜雨”及“秋池”这些意象明明在写巴山夜雨,却又明明不仅仅在写巴山夜雨。到此,读者想到的比诗人写的不知要丰富多少倍。这样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现出了意象含蓄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