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是从接触诗歌开始的。《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四篇选文都是流传甚广的名篇。几乎所有的教学参考资料在讲到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时,无一例外地告诉教师们,这一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因此在教学时要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意境来解读诗歌。这一说法或许在方法上并没有什么错,因为很多年来许多教师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这个指导意见总让我有些惶惑。我总觉得它存在一点问题。而这一问题将带来的是一种深远的影响。
既然在方法上没有错,问题在哪里呢?我想是步骤上的问题了。
人类的认知规律一般是从“是什么”,再到“为什么”,最后是“怎么样”。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当他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的好奇,而这种好奇往往是从“是什么”开始的。“妈妈,这个红红的是什么?”,“是苹果,孩子。”这样的对话一定在每个人的人生起步阶段都出现过。当孩子长大一点了,他就不会再满足于知道什么是苹果,而会进一步问母亲:“妈妈,为什么苹果是红红的?”这便是认知的第二阶段。而当他彻底了解苹果的外部特征之后,便会产生想知道苹果的味道的想法,这时候“妈妈,苹果是怎么吃的呢?”才会脱口而出,这便是认知的第三步“怎么样”。学会吃苹果是从了解苹果开始的,了解苹果最终是为了吃苹果,这是一个常态的认知规律。以此类推,问题便出现了。面对一群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孩子,我们急于马上告诉他们如何鉴赏诗歌,这无异于往一个还不了解苹果是什么的牙牙学语的孩子嘴里塞一个大苹果。苹果是好吃,但是孩子会被吓到。我们跳过了一个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的过程。
为什么要读诗?可能很多教了多年语文的教师也从未去想过这个问题。当我们执着钻在上课,批改,讲评的小天地里时,我们的眼里只能看见学生或高或低的分数,分数之外,教些什么便只由着分数考虑了。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潜意识里便会告诉自己:读诗是为了做题,是为了高考。这样,诗歌阅读就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目的下的活动。当孩子在题海中痛不欲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会觉得再优美的诗歌都是一种折磨,当这种阴影埋下之后,可能一个孩子这一生都不会再去接触诗歌,因为这成了他们的负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习惯,就应该让他们对学习的东西产生一种兴趣,明白这种东西对人生的本质需要有什么样的帮助。因此,我认为,在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之前应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读诗。而这“为什么”应该出自一种人生的本质需要。
由此出发,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开始高一诗歌教学之前用了两课时的时间为学生做了一个专题导读——“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我试从三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需要,从而为学生建立一种了解的期望。
首先,诗歌使我们获得情感的慰藉,能够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央视新年新诗会中陈铎先生朗诵的于右任的名篇《望大陆》,问孩子们能不能感受到诗歌中传达出的情感,大部分孩子都说能。于是我又问他们,为什么同学们既没有经历过背井离乡,也没有经历过亲人分离,却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思乡情感呢?很多学生回答说是源自诗人真诚的表达与形象的语言。这或许是一方面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我更进一步为他们指出:其实这是一种人的精神本质上的孤独。从本质上来说,人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焦虑,那便是我们作为一个渺小短暂的个体在永恒宇宙面前的悲哀。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命短暂和力量弱小的悲哀,进入了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我们将无处找寻心灵的依靠之处。曹操曾高歌“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大词人苏轼也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从古至今,一以相承,尤其在当下环境中,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的时期,人们失去信仰,多元价值涌现。我们越来越失去个人精神的自主性,被社会推搡着朝前迈步——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幼儿园;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小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中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大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工作、结婚、生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死亡。正因为如此,或许少年不识愁滋味,但在我们生命过程中必然会有感到空前的压抑的时间段。这种精神的痛苦是无法用物质的手段弥补的。而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剂抚慰精神的良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读诗的目的便是对诗意栖居的追寻。诗歌的节奏是缓慢的,它不可能速读。细细地体会中,时间便被放慢,在诗歌这方纯净的空间里,我们会感到生命被无限地延长。
其次,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在共鸣中获得美的享受。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十六云:“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他不会因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诗歌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有些诗歌能跨越时空吟诵在今人的口中,便是由于它们在表达人类普遍情感上的独特之处。这和学生们喜欢听流行歌曲是一样的,因为这些歌曲把我们郁结在心中,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情感用精巧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表现了出来。诗歌的动人之处也在这里,那些传世的名作往往便是用到了最传神的方式表达出我们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情感。当我们心境不佳时,读读诗歌,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种隔代的共鸣,在它们的美丽语言中排遣自己的心绪。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而诗歌作为这三者的载体,蕴含了人的生命最纯粹的价值。学校里的一位老教师说过:“个人可以离开诗歌,但人类却不可离开,诗歌已把人的生存基因化了,从此,‘诗意’两字就超越诗歌,进入人的内心。”说得太对了。
再次,诗歌可以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搏动,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好的诗歌,永远是从诗人的心中流淌出来。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为学生朗诵了食指的《相信未来》,并介绍了写作的背景与那个年代一些其他的诗人。让学生找到他们的共同点。通过对北岛、顾城、食指、海子几位诗人的诗歌的感受,从学生的讨论中进而引出:这些诗歌充满自由精神的英雄主义气息和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个年代,我们并不富裕,但在精神上,我看到了与千年前盛唐同样的自信。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拼搏。这种自信,让那个时代成为我们精神上的盛唐。而现在,我们丢失的,是纯粹,是信仰,是无畏,是坚定。当我们无助时,当我们彷徨时,从已经走远的这些诗人的诗歌里,我们会看到自己生命的颜色。有人说疼痛最能让一个人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诗歌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上的疼痛,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还让我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读诗,从这样的诗歌中发现光芒,感受力量,便能让我们获得维持生命与发展生命的力量。
或许有的一线教师们会认为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教学状态下费口舌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读诗太奢侈了。有这样的时间不如多训练诗歌鉴赏。如此,鉴赏就成了一种任务。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诗歌鉴赏是没有质量的,为做题而进行的诗歌鉴赏也是虚伪的。诗歌是直抵人类灵魂的文学形式,它应该真正留在人们的心中。因此,我认为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之前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为什么需要读诗,只有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需要,才能自主地参与到诗歌鉴赏的活动中来。在这个知道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孩子们体会到诗歌是美的,这远远不够,因为诗歌是人类痛苦灵魂的吟唱,它源自人的生命中许多的悲哀,应该让孩子们从生命本质中感受到诗歌的重要,才是真正地了解我们为什么需要读诗的原因。被应试的高峰障眼而看不到诗歌在这些即将绽放的生命中所起到的长远作用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悲哀。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如果生命有末日,诗才会有末日。到了生命的末日,我们无须顾虑到诗是否存在。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告诉孩子为什么读诗,他们的人生才将会完整。
既然在方法上没有错,问题在哪里呢?我想是步骤上的问题了。
人类的认知规律一般是从“是什么”,再到“为什么”,最后是“怎么样”。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当他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的好奇,而这种好奇往往是从“是什么”开始的。“妈妈,这个红红的是什么?”,“是苹果,孩子。”这样的对话一定在每个人的人生起步阶段都出现过。当孩子长大一点了,他就不会再满足于知道什么是苹果,而会进一步问母亲:“妈妈,为什么苹果是红红的?”这便是认知的第二阶段。而当他彻底了解苹果的外部特征之后,便会产生想知道苹果的味道的想法,这时候“妈妈,苹果是怎么吃的呢?”才会脱口而出,这便是认知的第三步“怎么样”。学会吃苹果是从了解苹果开始的,了解苹果最终是为了吃苹果,这是一个常态的认知规律。以此类推,问题便出现了。面对一群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孩子,我们急于马上告诉他们如何鉴赏诗歌,这无异于往一个还不了解苹果是什么的牙牙学语的孩子嘴里塞一个大苹果。苹果是好吃,但是孩子会被吓到。我们跳过了一个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的过程。
为什么要读诗?可能很多教了多年语文的教师也从未去想过这个问题。当我们执着钻在上课,批改,讲评的小天地里时,我们的眼里只能看见学生或高或低的分数,分数之外,教些什么便只由着分数考虑了。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潜意识里便会告诉自己:读诗是为了做题,是为了高考。这样,诗歌阅读就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目的下的活动。当孩子在题海中痛不欲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会觉得再优美的诗歌都是一种折磨,当这种阴影埋下之后,可能一个孩子这一生都不会再去接触诗歌,因为这成了他们的负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习惯,就应该让他们对学习的东西产生一种兴趣,明白这种东西对人生的本质需要有什么样的帮助。因此,我认为,在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之前应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读诗。而这“为什么”应该出自一种人生的本质需要。
由此出发,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开始高一诗歌教学之前用了两课时的时间为学生做了一个专题导读——“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我试从三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需要,从而为学生建立一种了解的期望。
首先,诗歌使我们获得情感的慰藉,能够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央视新年新诗会中陈铎先生朗诵的于右任的名篇《望大陆》,问孩子们能不能感受到诗歌中传达出的情感,大部分孩子都说能。于是我又问他们,为什么同学们既没有经历过背井离乡,也没有经历过亲人分离,却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思乡情感呢?很多学生回答说是源自诗人真诚的表达与形象的语言。这或许是一方面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我更进一步为他们指出:其实这是一种人的精神本质上的孤独。从本质上来说,人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焦虑,那便是我们作为一个渺小短暂的个体在永恒宇宙面前的悲哀。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命短暂和力量弱小的悲哀,进入了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我们将无处找寻心灵的依靠之处。曹操曾高歌“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大词人苏轼也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从古至今,一以相承,尤其在当下环境中,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的时期,人们失去信仰,多元价值涌现。我们越来越失去个人精神的自主性,被社会推搡着朝前迈步——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幼儿园;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小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中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上大学;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工作、结婚、生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必须死亡。正因为如此,或许少年不识愁滋味,但在我们生命过程中必然会有感到空前的压抑的时间段。这种精神的痛苦是无法用物质的手段弥补的。而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剂抚慰精神的良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读诗的目的便是对诗意栖居的追寻。诗歌的节奏是缓慢的,它不可能速读。细细地体会中,时间便被放慢,在诗歌这方纯净的空间里,我们会感到生命被无限地延长。
其次,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在共鸣中获得美的享受。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十六云:“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他不会因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诗歌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有些诗歌能跨越时空吟诵在今人的口中,便是由于它们在表达人类普遍情感上的独特之处。这和学生们喜欢听流行歌曲是一样的,因为这些歌曲把我们郁结在心中,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情感用精巧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表现了出来。诗歌的动人之处也在这里,那些传世的名作往往便是用到了最传神的方式表达出我们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情感。当我们心境不佳时,读读诗歌,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种隔代的共鸣,在它们的美丽语言中排遣自己的心绪。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而诗歌作为这三者的载体,蕴含了人的生命最纯粹的价值。学校里的一位老教师说过:“个人可以离开诗歌,但人类却不可离开,诗歌已把人的生存基因化了,从此,‘诗意’两字就超越诗歌,进入人的内心。”说得太对了。
再次,诗歌可以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搏动,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好的诗歌,永远是从诗人的心中流淌出来。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为学生朗诵了食指的《相信未来》,并介绍了写作的背景与那个年代一些其他的诗人。让学生找到他们的共同点。通过对北岛、顾城、食指、海子几位诗人的诗歌的感受,从学生的讨论中进而引出:这些诗歌充满自由精神的英雄主义气息和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个年代,我们并不富裕,但在精神上,我看到了与千年前盛唐同样的自信。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拼搏。这种自信,让那个时代成为我们精神上的盛唐。而现在,我们丢失的,是纯粹,是信仰,是无畏,是坚定。当我们无助时,当我们彷徨时,从已经走远的这些诗人的诗歌里,我们会看到自己生命的颜色。有人说疼痛最能让一个人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诗歌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上的疼痛,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还让我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读诗,从这样的诗歌中发现光芒,感受力量,便能让我们获得维持生命与发展生命的力量。
或许有的一线教师们会认为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教学状态下费口舌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读诗太奢侈了。有这样的时间不如多训练诗歌鉴赏。如此,鉴赏就成了一种任务。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诗歌鉴赏是没有质量的,为做题而进行的诗歌鉴赏也是虚伪的。诗歌是直抵人类灵魂的文学形式,它应该真正留在人们的心中。因此,我认为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之前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为什么需要读诗,只有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需要,才能自主地参与到诗歌鉴赏的活动中来。在这个知道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孩子们体会到诗歌是美的,这远远不够,因为诗歌是人类痛苦灵魂的吟唱,它源自人的生命中许多的悲哀,应该让孩子们从生命本质中感受到诗歌的重要,才是真正地了解我们为什么需要读诗的原因。被应试的高峰障眼而看不到诗歌在这些即将绽放的生命中所起到的长远作用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悲哀。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如果生命有末日,诗才会有末日。到了生命的末日,我们无须顾虑到诗是否存在。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告诉孩子为什么读诗,他们的人生才将会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