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的互见现象浅谈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有一种非常常见的艺术表达手法就是互见现象,主要就是指在进行文本创作的时候要不断的去借鉴前辈文章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意境的表达方式,典故的选取以及所选取的修辞手法。在进行文章主题表达的时候可以进行更好的表现出作者自己的个人价值,文章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主要就是从这一文学现象出发,在唐诗宋词两个不同的文学体裁中进行互见现象的研究,在进行文学差异化的表达上面互见现象往往有其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唐诗宋词;文本互见;文学观念;传播形式;文学现象
  一、文学“互见现象”的介绍
  “互见法”从根源上来说,是司马迁所创造的一种讲述历史的方法,可以叫做旁见侧出法,就是在表现主人公的人物的性格的时候不是直接的去描述,去表现,而是在表现其他人的人物性格的时候来侧面的表现主人公的性格,这样的表现的手法可以更加的深刻的去帮助读者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地可以理解主人公所传递的和表达的精神。
  二、唐诗中的互见现象
  唐诗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绝句、五言诗、七言诗等等类型上来说,唐诗所占的地位是最大的,它的成就也是最令人折服的。当然,在唐诗的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存在互见的现象。并且互见现象在唐诗中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唐诗中的互见现象的产生
  诗的起源比较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在诗的发展过程当中,以唐诗最为著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瑰宝,是极其重要的文学形式,正是因为由此,互见现象在唐诗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文学的现象。
  在唐代,诗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有才华的诗人,也会有大量的佳作的产生,在这些佳作产生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诗歌的作者难以考证,张冠李戴的现象时常发生。在同一类型的诗歌当中,诗歌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在某些层面上是一致的,它的意象的传达方式也是有着相似的一方面综合几个方面,互见现象就在唐诗中产生了。
  (二)唐诗中互见现象的特点
  在唐诗中的互见现象是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同时它又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文学的现象,对于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去了解到诗歌创作的时代的背景,以及历史文化和现象,以及当时的社会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到很多我们很难去进一步在正统的诗歌当中去了解到的东西,唐诗中互见现象的特点有以下:
  1、在唐诗的互见现象当中,由于唐诗中的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几乎一致,诗歌的内容在传达思想感情的也会有相似的地方,还有就是在诗歌的风格上在同时代当中也会有许多相似甚至是相似的地方。从意境这方面来说,在唐诗当中,大多数的诗作当中的意象所代表的含义似乎有着惊人的一致,例如就拿柳枝来说,它代表着挽留的意思;再例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就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但是这些含义所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却是一样的。正是因为由此,在诗人创作诗歌的时候,难免会存在相似的地方,诗歌的作者就会难以考证,所以从上面的论述来看,唐诗中出现互见现象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唐诗互见现象一个显著的特点。在白居易的诗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就运用了韦应物诗中“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歌的意境。
  2、在诗歌发展鼎盛的唐朝,各种类型的作品层出不穷,诗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并且其成熟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从同一时期的诗人来说,他们所接受的文化知识的内容十分的相似,生活的背景环境以及当时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都会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诗人创作的作品难免会有相似的地方,这就会使得诗人的个人风格不明显,没有自己独特之处。
  3、在诗歌发展的过程当中,诗人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的,在这两者之间,我们看到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诗人的成熟和发展进步促进了诗歌的繁荣,诗歌的类型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在某些方面也促进了诗人的发展。诗人数量的大量的增加,在创作的时候新晋的诗人难免会模仿名人大家,这样就会使得大家的作品混淆,这样也会出现互见现象。诗人数量的大量增加也是唐诗互见现象的一个特点。
  (三)唐诗中互见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唐诗当中,会出现互见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现象的产生必然会有其独有的原因存在,这种现象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只是一方面原因就能造成的,造成这一奇特的文学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唐诗的互见现象与唐诗本身的文学形式有很大的关系,唐诗相对于其他的文学形式来说是一个比较严谨的形式,格式严谨,五言诗、七言诗等等不同的古体诗、近体诗都需要不同的创作的方式,要求的严谨性也是很强的,从这一个层面上讲,这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诗人的创作,这就对诗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说,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很难发挥自己的特点,受到得局限比较大,在创作的初期,诗人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去模仿名人大家的作品,这就会受到名人大家作品风格的影响,作品出现相似的特征。
  2、唐诗中的互见现象与诗人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盛唐时期,诗作的风格多以歌颂大好河山为主,多是歌颂性质的风格类型,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多以赞美为主,充满慷慨激昂,气壮沙河的情感思想。与之相反的是,在晚唐时期,政治、文化、经济都与盛唐时期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晚唐时期诗歌风格与盛唐时期的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充分证明了诗人生活背景与自己作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宋词中的互见现象
  (一)宋词互见现象的兴起与产生
  词在宋代的发展十分的快速到达了鼎盛的时期,所以在宋词当中互见现象是很频繁的,是十分常见的,一方面是这些词的作者难辨,或许是由于复杂的历史的原因或是由于词的著作比较多,难以考证和考察,从另一方面来说内容或是意境的表达都十分的接近,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背景的相似性使得作品的相似的程度比较高,所以就这两方面来说,就产生了互见现象的产生。综合这几方面的特点就会使得互见现象在宋词中变得十分的常见。   (二)宋词互见现象的特点
  宋词中互见现象十分的常见,我们通过总结可以有许多相同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我们找到很多优秀的词的作品,从这些词的作品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等等许多方面的发展特征以及作者所想要传递的信息。互见现象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在宋词的互见词当中,词的内容比较相似,类型相对比较的集中,风格上都是比较的一致的,还有所表达的意象也比较的相同,在意境的表达上面词中相似的意境也比较的多,他们所展现和熏染的氛围很是相同。内容上面的相似性使得词人独特的风格难以得到有效的确认,这就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词的互见现象的产生。在词的类型上,词人多多少少会受到五代词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影响会使的词人的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从而使得宋代词在类型上的一致性。就词的所渲染的意境来说多幽怨婉美、清新自然,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里的词,在这几句的描写当中,也很好的体现了互见,主要体现在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这几句里。
  2、在宋词发展的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词人,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佳作,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在词坛名家方面,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有大量流传的作品。在这些流传的作品当中互见现象也会时有出现。我们在李白的诗中读到“解道澄江静如练”,这句诗中的后五字完全是谢朓的原句;在王安石词中说“至今商女,隔江犹唱,后庭遗曲”,其实也是来自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诗词互见现象表现的十分明显的两个例子。
  (三)宋词中互见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两宋词坛上,出现了大量的互见词,在名家和大家的作品当中也有大量的互见词,这样的原因有多种,不是单一的原因可以决定的,是综合原因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互见词的产生与作者自身的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这类词的体裁风格、作者的主旨兴趣等等这些原因都是互见词产生的重要的原因。就单单从一个简单的词牌名来看,例如《蝶恋花》这一词牌名,有许多的词人用它写过词,尽管这些词人生活的年代时间不同,但是对于断肠词这一词的类别来说所表达的内容却是近乎一样。词人的生活的背景,生活的经历和自己的职业经历的关系也有相同的地方以及作者的文化的修养素养等等,再加上词牌名这一主题的体现,这样就会使得词的内容变得相近。
  2、在宋词中互见现象的产生和出现与传统的文学形式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词在最初的时候是受文人墨客所轻视的,是一种蔑视的心态来看待词这种新兴的文学的形式。在最初的时候,词只是出现在街头的一种传诵的形式,是供大家来消遣的,它最初的作用是用来娱乐大家的,是一种寒暄的方式。它的价值只是娱乐大家仅此而已。与当时那种正统的文学来说,那种可以文以载道的文学来说是不入流的。正是因为词与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正统文学所表达和传递的东西有所差异所以由此来说,词的地位一直是受到士人大夫的蔑视和轻视的。
  四、总结
  针对于互见现象这一文学现象,我们主要是在唐诗、宋词这两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当中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这种现象的兴起、特点、产生的原因做出了简单的研究。
  唐诗和宋词的互见现象在兴起上有着相同的方面,都是因为词和诗歌的快速的发展所引起来的,在某些层面上来讲,正是因为宋词和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才会是得互见现象有机会发生。在唐诗和宋词的意境和意象的表达方面也会有较为相似的特点,某些意象所代表的意义甚至是一样的。诗人和词人的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唐诗和宋词一个较为显著地特点。作品和作者的存在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作品类型的不断地丰富会促进诗人数量的不断地增加,诗人和词人数量的不断地增加又可以促进作品类型的不断地丰富,这个特点是一个十分显著地特点。
  就互见现象的产生原因来看,唐诗和宋词在产生的原因上也有相同的特点,都是与文学体裁自身有关、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素质以及当时时代的背景和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唐诗、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要求,严谨的程度以及传播者的自身的素质也有关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一个作家的影响是很大的,社会政治的条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的接受的方式和内容,这些相似的原因都会促进互见现象的产生。
  本文就宋词和唐诗的互见现象的表现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研究,从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一步的做了研究,希望对互见现象的研究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宋词四考·后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2]唐圭璋.全宋词·编订说明[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欧阳修.归田录[M].北京.中华书局.
其他文献
【摘要】:明治初期,日本政府积极学习西方,努力推行国家的近代化。以此为契机,日本社会上倡导女性解放的运动和言论频出不绝。但是,日本政府致力于“贤妻良母”的培育。此时,日本女性的形象虽混入了西方近代女性的形象,但尚未脱离传统女性框架,女性仍需抑制自我的需求,行为中规中矩。在此双重文化的影响下,不止女性的行为异常,她们的精神世界也出现危机。有岛武郎(1878—1923)的《一个女人》便是这样一部描写跨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章程被赋予高校“宪法”的地位。每一所高校都应该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并且严格依照高等学校章程进行治理。高等学校章程涉及的问题极其广泛,其中高等学校学术权力机构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高等学校内部的学术管理,需要由相应的学术管理机构来承担。我国学术权力机构即学术委员会发展中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而言,美国评议会制度历史悠久,制度也比较完善;对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学术评议
期刊
一、《春香传》的形成过程及故事梗概  春香传这个故事最早产生于十四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直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李朝英、正时期[1]才最后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先后出现过全州土版《烈女春香守节歌》、京版《春香传》、汉文版《水山广寒楼记》、《汉文春香传》和抄本《古本春香传》等多种不同版本。1954年,朝鲜作家同盟出版社以《烈女春香守节歌》为底本进行整理、校注,题名《春香传》出版。  《春香传》分上、
期刊
【摘要】:学界有种说法是翻译是再造巴别塔的行为。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翻译又是在摧毁巴别塔。本文就从翻译文本与源文文本的意义不对等,翻译如何增加倒塌了的巴别塔的碎片以及翻译文本与源文文本不可能同步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翻译;巴别塔;源文文本;翻译文本   把翻译看成是再造巴别塔的行为,是因为有人认为翻译试图消除人与人之间语言的障碍,实现全世界人的沟通。翻译从功能上来说是为了沟通,从这
期刊
【摘要】:色彩的运用是动画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画片的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对角色的形象塑造、性格刻画以及场景气氛的营造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九色鹿》在对色彩的把握和运用上风格独特,传统色彩的融入,使得动画片极具中国特色。《九色鹿》中对自然色和主观色的运用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设计一幅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作品。  【关键词】:敦煌壁画;九色鹿;自然色;纤维壁挂  国产动画片《九色鹿》
期刊
一、背景介绍  石榴婆报告这个公众号从2013年3月申请公众号作为个人号,于2015年10月15日完成认证,认证主体为上海静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媒体人成功转型为自媒体人的石榴婆报告运营者程燕,复旦科班出身,出色的英文和,又有美国大扎实的文笔功底,加之美国大选等国外采访经历,她把这个公号内容附加值放大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石榴婆报告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日推公众号,因为石榴婆本人程艳,周末不推送,
期刊
【摘要】: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女性意识上的体现比较明显,夏洛特·勃朗特和曹雪芹两位作者不同的“女性主义”意识具体表现于简爱和林黛玉的形象中,就使这两个人物在安身立命的方式和自身内外的资质上形成鲜明对比。简·爱可以凭借“自力”实现独立,黛玉则缺少“自立”的能力,更没有独立的基础和条件。简·爱外表矮小平庸,然而灵魂却格外美丽。黛玉则是才情卓绝,貌压群芳,秀外慧中。  【关键词】:女性主义;独立;封建礼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纯”音乐的叙事性: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中的身份认证和差异》的精读,从框架、属性、主旨方面用自己的理解写了本文章,不但学到了有关音乐本身的一些知识,也对音乐的人文、历史、社会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纯”音乐;叙事性;身份认证和差异  这篇文章选自露丝·索莉的《音乐学与差异:音乐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和性》,一本专门论述音乐学和“差异”理论的人类学文集,也是第一本探
期刊
【摘要】:城市道路绿化带是城市的带状地被系统,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城市的意象,尤其是民族特色显著的地区,通常是通过城市的街道景观而获得的,道路绿地景观还能反映城市民族特色人文,也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道路绿化的景观构成对城市的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从道路绿化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道路绿化带树种选择的原则,道路带状绿化设计,现代道路景观的营造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
期刊
巴金,出生在1904年,于2005年去世。他的人生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长度,也取得了不凡的“宽度”。巴金原名李荛棠,字芾甘。在他的童年时期,他所生活的社会是处于封建统治时期的中国,在他青年时期,我国又动荡不安,巴金晚年的时候,祖国和谐开放统一。在我眼中,他不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而更多的是一段传奇。从他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他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见证了中华的崛起。  一、巴金的生平  “巴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