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壮大。本文立足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剖析,深入研究了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培育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著名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创始人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同时,认定企业核心能力就是一种学识,就是一种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学识。应该说,其二人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但却给了一个极不严密的定义。此后,众多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并形成了诸多流派和不同观点,这些基于不同视角表述的观点尽管不尽相同,但对于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制胜之本,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认定则是一致的。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针对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2.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长期的进步与发展中积累了自身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
2.1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主营业务不太突出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对于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的情况,过于重视眼前利益的获得,而忽视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认为多元化经营是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和分散风险的策略。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在主营业务方面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盲目地实施多元化经营,既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实力,也影响了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2.2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而研发能力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但目前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改进和创新进程缓慢等已严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与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客观来看,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尚不具备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缺乏形成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
2.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文化内涵不够深厚精细
管理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获胜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措施,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无法有效落实。组织内部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搞不清楚。管理思想仍然是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市场开发不能创新,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对员工管理手段简单粗放,缺乏知识性和企业文化内涵性的引导。
3.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3.1 科学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核心競争力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准确把握市场环境的变化,准确预测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做出灵敏的、正确的反应,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应对行业、市场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积累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3.2 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核心技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或寻求对外合作等方式,培育自身核心技术:一是要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造核心产品,以占领和开发市场;二是要注重相互合作,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兼并收购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克服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力不足的局限,将外来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达到培育核心技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及早地预见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二是企业对自身的研发要有高投入和高保证,并注重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是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借助“外脑”来加速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四是建立企业创新评估体系,建立客户信息反馈机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引导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发展方向;五是借鉴领先企业的创新之道,把握最新科技动态,及时获得相关的创新信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3实施先进人才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优势是民营企业建立核心技术的根本,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具体而言,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一套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核心能力形成的机制,尽可能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二是安排布置收集核心能力的研发任务。三是建立核心能力研发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内抓住商机的研发人员,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人才优势的培养,增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活力不是很足,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因此,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改革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营造一种尊重职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培育独特的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民营企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民营企业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陈雯静,《地方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谢旭斌,《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7.
[3]李黎明,秦良州,《中小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作者单位: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处)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培育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著名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创始人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同时,认定企业核心能力就是一种学识,就是一种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学识。应该说,其二人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但却给了一个极不严密的定义。此后,众多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并形成了诸多流派和不同观点,这些基于不同视角表述的观点尽管不尽相同,但对于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制胜之本,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认定则是一致的。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针对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2.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长期的进步与发展中积累了自身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
2.1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主营业务不太突出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对于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的情况,过于重视眼前利益的获得,而忽视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认为多元化经营是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和分散风险的策略。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在主营业务方面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盲目地实施多元化经营,既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实力,也影响了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2.2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而研发能力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但目前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改进和创新进程缓慢等已严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与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客观来看,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尚不具备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缺乏形成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
2.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文化内涵不够深厚精细
管理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获胜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措施,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无法有效落实。组织内部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搞不清楚。管理思想仍然是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市场开发不能创新,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对员工管理手段简单粗放,缺乏知识性和企业文化内涵性的引导。
3.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3.1 科学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核心競争力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准确把握市场环境的变化,准确预测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做出灵敏的、正确的反应,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应对行业、市场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积累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3.2 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核心技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或寻求对外合作等方式,培育自身核心技术:一是要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造核心产品,以占领和开发市场;二是要注重相互合作,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兼并收购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克服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力不足的局限,将外来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达到培育核心技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及早地预见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二是企业对自身的研发要有高投入和高保证,并注重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是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借助“外脑”来加速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四是建立企业创新评估体系,建立客户信息反馈机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引导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发展方向;五是借鉴领先企业的创新之道,把握最新科技动态,及时获得相关的创新信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3实施先进人才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优势是民营企业建立核心技术的根本,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具体而言,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一套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核心能力形成的机制,尽可能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二是安排布置收集核心能力的研发任务。三是建立核心能力研发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内抓住商机的研发人员,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人才优势的培养,增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活力不是很足,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因此,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改革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营造一种尊重职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培育独特的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民营企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民营企业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陈雯静,《地方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谢旭斌,《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7.
[3]李黎明,秦良州,《中小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作者单位: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