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带动相关研究的深入,而且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沂蒙精神、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的融合教育,从育人导向、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加强改革创新,从而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头脑。
【关键词】沂蒙精神;民俗;育人;融合
民俗是特定群体共享的传承文化,它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活的文化现象[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沂蒙山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生活着汉、回、满、壮等44个民族,由于交通落后、地域闭塞,这里慢慢孕育了一系列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我国的早期文明——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历经千年封建社会,沂蒙民俗被不断丰富充实、拓展延伸并传承至今;改革开放后,多数民众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情感已经逐步淡漠。在外来文化强力冲击下,沂蒙地区许多传统民风民俗不断消淡,各种节庆活动也日趋减少;再加上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开发不足,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彰显,致使不少民间艺术陷入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的困境。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有必要强化民俗文化教育,从而不断推进沂蒙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加强沂蒙民俗教育的必要性
1.1研究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民俗文化多数是特定族群传承与发展的共享文化,因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往往结合一定的地域开展工作,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民俗教育等方面,以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有关沂蒙民俗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刘德龙(2008)等在山东民俗与沂蒙文化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忠元(2009)对沂蒙俗文学做过大量的研究;马静(2009)对
沂蒙方言做过一系列调查;于爱水(2009)结合课题对临沂民俗做过初步整理。
当前,沂蒙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资料整理也不太全面,再加上传承过程中面临的艰难困境,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可全面整理沂蒙传统文化资料,不断充实《沂蒙精神》、《红色旅游》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领会沂蒙精神产生的根源、背景及沂蒙人民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1.2 传承沂蒙精神的需要
沂蒙精神和沂蒙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可以说沂蒙传统文化是沂蒙精神的根,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传统文化的魂。因而,在开设的沂蒙精神课程、红色旅游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及沂蒙民俗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融入课程和课堂,使那些“勤劳、睿智、刚毅”的沂蒙品格不断传承和发扬,并结合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形成良好的品格品行。同时也不断拓展沂蒙精神方面研究领域,丰富教学内容,并探究以劳苦大众为主体形成的沂蒙精神的起源。
1.3 发掘社会经济价值的需要
随着世界各地对本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期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遗余力地推动民俗旅游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当地民众真正认识到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并在开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从而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行列,进而增强了民俗文化自我延续与发展的能力。
2.强化措施
2.1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的育人导向的融合
沂蒙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和规范功能,是沂蒙人民宝贵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在育人导向方面,可以说沂蒙精神是精髓和灵魂,它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在和平建设年代又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的硕果;沂蒙传统文化是内涵丰厚的知识殿堂,它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的健全人格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红色旅游资源是教育后人的载体,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品味到血雨腥风的年代沂蒙人民的顽强,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三种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再加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展现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2 沂蒙精神、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教学内容的融合
沂蒙精神不能脱离沂蒙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文化的升华,脱离了丰富多彩的沂蒙传统文化显得过于单调;同时,沂蒙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又需要载体,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厚历史记忆的红色旅游景点,因而可以说沂蒙精神、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是相互包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教学内容的融合,组建课程群,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内涵丰厚、内容精彩,便于学生接受。此外,传统文化中还包含许多和谐成分,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可增进和谐校园和平安沂蒙建设。
2.3 创新教学方法,发掘传承人才
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常用的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还注意采用田野调查法、走访法等新方法,利用学生周末或假期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让学生了解沂蒙民俗的赋存状态、发展情况及传承与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利于发现在这方面有一定天赋,并乐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奉献自己才智的优秀学子。乡土艺术人才的匮乏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由于当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少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以致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出现人才真空。为此,要积极挖掘和培养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发掘相关人才,使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扭转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人才匮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玉东.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困境与出路[J].新西部,2009,(4):91-92..
[2]夏世龙.对中国民俗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J].民俗研究,2006,(2):38-39.
项目来源:山东省社科联重点科研课题成果,课题编号:09-ZZ-WH-15。
【关键词】沂蒙精神;民俗;育人;融合
民俗是特定群体共享的传承文化,它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活的文化现象[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沂蒙山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生活着汉、回、满、壮等44个民族,由于交通落后、地域闭塞,这里慢慢孕育了一系列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我国的早期文明——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历经千年封建社会,沂蒙民俗被不断丰富充实、拓展延伸并传承至今;改革开放后,多数民众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情感已经逐步淡漠。在外来文化强力冲击下,沂蒙地区许多传统民风民俗不断消淡,各种节庆活动也日趋减少;再加上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开发不足,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彰显,致使不少民间艺术陷入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的困境。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有必要强化民俗文化教育,从而不断推进沂蒙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加强沂蒙民俗教育的必要性
1.1研究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民俗文化多数是特定族群传承与发展的共享文化,因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往往结合一定的地域开展工作,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民俗教育等方面,以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有关沂蒙民俗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刘德龙(2008)等在山东民俗与沂蒙文化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忠元(2009)对沂蒙俗文学做过大量的研究;马静(2009)对
沂蒙方言做过一系列调查;于爱水(2009)结合课题对临沂民俗做过初步整理。
当前,沂蒙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资料整理也不太全面,再加上传承过程中面临的艰难困境,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可全面整理沂蒙传统文化资料,不断充实《沂蒙精神》、《红色旅游》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领会沂蒙精神产生的根源、背景及沂蒙人民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1.2 传承沂蒙精神的需要
沂蒙精神和沂蒙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可以说沂蒙传统文化是沂蒙精神的根,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传统文化的魂。因而,在开设的沂蒙精神课程、红色旅游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及沂蒙民俗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融入课程和课堂,使那些“勤劳、睿智、刚毅”的沂蒙品格不断传承和发扬,并结合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形成良好的品格品行。同时也不断拓展沂蒙精神方面研究领域,丰富教学内容,并探究以劳苦大众为主体形成的沂蒙精神的起源。
1.3 发掘社会经济价值的需要
随着世界各地对本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期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遗余力地推动民俗旅游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当地民众真正认识到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并在开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从而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行列,进而增强了民俗文化自我延续与发展的能力。
2.强化措施
2.1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的育人导向的融合
沂蒙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和规范功能,是沂蒙人民宝贵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在育人导向方面,可以说沂蒙精神是精髓和灵魂,它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在和平建设年代又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的硕果;沂蒙传统文化是内涵丰厚的知识殿堂,它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的健全人格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红色旅游资源是教育后人的载体,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品味到血雨腥风的年代沂蒙人民的顽强,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三种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再加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展现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2 沂蒙精神、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教学内容的融合
沂蒙精神不能脱离沂蒙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文化的升华,脱离了丰富多彩的沂蒙传统文化显得过于单调;同时,沂蒙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又需要载体,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厚历史记忆的红色旅游景点,因而可以说沂蒙精神、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是相互包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教学内容的融合,组建课程群,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内涵丰厚、内容精彩,便于学生接受。此外,传统文化中还包含许多和谐成分,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可增进和谐校园和平安沂蒙建设。
2.3 创新教学方法,发掘传承人才
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常用的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还注意采用田野调查法、走访法等新方法,利用学生周末或假期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让学生了解沂蒙民俗的赋存状态、发展情况及传承与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利于发现在这方面有一定天赋,并乐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奉献自己才智的优秀学子。乡土艺术人才的匮乏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由于当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少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以致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出现人才真空。为此,要积极挖掘和培养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发掘相关人才,使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扭转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人才匮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玉东.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困境与出路[J].新西部,2009,(4):91-92..
[2]夏世龙.对中国民俗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J].民俗研究,2006,(2):38-39.
项目来源:山东省社科联重点科研课题成果,课题编号:09-ZZ-WH-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