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111-0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渐强调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解决,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升。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中的体现
(1)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一些专业素养就是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活而言,帮助其建立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行动力、适应力、知识理解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主要体现,属于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其中,行动力是指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逐步了解了学科知识内容和特点,并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知识理解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后可以具有更高的知识理解能力。适应力指的是在学生所表现出的社会大环境适应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许多数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是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目的,可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提升学生思维的可塑性,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和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逻辑能力等是学生学习数学所需要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也体现在学生的问题分析和判断能力上,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予以有效的指导。为了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2.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要求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教师素质等职业能力进行提升。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讲学是主要的途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依据这一途径,教师的职业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直接受到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首先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并通过积极地学习对自身职业能力予以不断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基础的知识的掌握进行巩固。在教学中保持小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逐步将数学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2)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小学生核心素养建设工作中,需要将兴趣作为导向,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育并不成熟,难以有效集中注意力,从而容易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反感的情绪。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没有确保学生的兴趣,教学效率也就无法保证,难以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突出其主体地位。
(3)创新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应采用因材施教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并对教学方式予以创新。在以往小学教学工作中,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单纯说教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被动,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学习活动过于依赖教师,对于教师讲述的内容,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教师可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对传统教学方式予以创新和改进,重视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知识”部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进行圆形图形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会用到圆规,同时,也能对圆的特点予以了解。对自己制作的圆形的面积、周长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4)做好教学反思。教师应对教学进行总结,保障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最后的步骤就是教师的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和总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以得到有效的巩固。在教学反思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围绕数学知识重点进行针对性讲解。
(5)加强教学技能锻炼。小学数学中,基本概念就是核心素养,数学规则、性质、法则、定量、公式等共同构成了小学数学知识内容。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并合理的构建数学教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认知过程中,对其数学思维模式进行培养,从而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和结构的关系,在正确数学思维的指导下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加以运用,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小学数学中“乘法的初步认识”部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在游乐场中,有一辆拥有3节车厢的火车,每节车厢可以容纳5名学生,问这辆火车可以同时容纳多少名学生?”教师可以制作与题目场景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题目内容,并通过计算来掌握问题思路。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举一反三,多引入相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计算,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6)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他们跟成人一样,希望得到肯定,希望被赞赏,一味的批评和惩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容易让他们产生消极的心理,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多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信心,积极乐观的生活。
多对学生进行鼓勵,是指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真正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进而激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喜欢数学,享受被夸赞的乐趣。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状态,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7)增强学生视野,创建数学学习氛围。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讲解时,也要在过程中渗透数学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当学习到圆形的时候,可以介绍中国古代以来是如何对圆进行面积估算,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创建数学学习氛围,是指教师通过与每一个学生的互动进行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听听其他同学的数学解题思路,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小学数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渐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开展实际教学,逐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兴留.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2017.14(29):166-168
[2]邓庭贵.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9):168
[3]董艳.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9):129
[4]吴荣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7(3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