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探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保护性耕作概述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旱地耕作方式的革新,它主要包括秸杆及地表处理、深松土壤、免耕播种、控制杂草等四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种,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
  
  二、人类耕作历程
  
  人类的耕作历史大致经过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汉代发明铧式犁进入传统人畜力耕作→传统机械化耕作三次革命,但这三次革命都是通过耕作干预自然,带来农业生产的一次次飞跃。特别是机械化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强有力的耕作工具,成为“自然的主人”,可随意改变土地原有状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确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率。使人类能轻松的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实现增产增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了农业机械化和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沙尘暴),当时人们几乎绝望了。后来才意识到是自己错误的耕作方式造成的后果。因此,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涵养土地、还能提高生产率,使农业和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的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于是人们总结和研发出了保护性耕作法,它不仅能扼制沙尘暴的产生,而且可以减少径流,减少土壤中水份的蒸发,有效增加土壤贮水和肥水,还成为了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已基本全部采用了以机械化为支撑的保护性耕作。
  
  三、我县农业概述及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我国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就我县来说,1950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4.2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44万亩,粮食总产量3.05万t,粮食单产平均73.5kg/亩;1980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7.4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4.85万亩,粮食总产12.28万t,粮食单产平均189.5kg/亩;2010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7.9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9.59万亩,粮食总产达28.67万t,粮食单产平均481kg/亩。纵观统计数字,建国60多年来,我县除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占用了一些土地另作他用外,耕地面积仍处在增长之中,粮食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除发展科学种田,推广良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外,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开荒拓地,把土地的利用率挖掘的淋漓尽致也功不可磨。但二十多年的传统机械化耕作,在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的同时,传统的深耕深翻,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地板结沙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最为直观的感觉是每年春季“沙尘暴”的日益频发生和日益猖獗。
  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员、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李晋生曾说:“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是形成京津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农田沙尘源区和风道口,有1600万人口和3450万亩农田受到威胁和危害。”他说:“这些生态问题的解决,除退耕还林,广造防护林以外,采取保护性农业耕作才能彻底解除。而且每亩只需投入30元左右(传统农业耕作农民每亩投资约50元),就可减少水分流失60%,减少土壤流失80%,抑制沙尘暴,同时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20~30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地农业研究员、陕西省农业顾问李立科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三北防护林、环北京防沙林以及退耕还林等,都是采取堵和挡的办法防止沙尘暴和土地沙漠化,不能治本,而在三北地区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还田涵养水源,锁住降水,增加有机肥力,才是治本。如此坚持十几年就可解决干旱问题,土地也会越种越肥。
  我县位于承德市北部,是北京的后花园的一部分,春季干燥多风。就我县农业生产条件看,十年九旱,春旱尤为严重,而传统的深耕深翻在春风的作用下,会加速耕地的失墒程度,也易造成沙尘天气。因此,在我县大力推广保护性耕十分必要性。
  
  四、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在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1992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在山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系统试验,成功总结出了一套中国化的保护性耕作经验,提出了一年一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开发了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2002年,国家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农业部示范项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以来,国家已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施实保护性耕作项目。到目前我国已在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十几个省(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并已组织施实推广。
  
  五、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1.秸秆覆盖技术
  利用机械将秸秆和残茬粉碎还田留在地表做覆盖物。达到保土、保水的作用。
  2.深松技术
  用深松机对秸秆粉碎还田覆盖的土壤进行全面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深松的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创造利于作物生长的水、气、肥、热小环境。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避免了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一般深松效果一次可保持3~5年。根据土壤具体情况每四到五年轮深松一次,以创高产。
  3.免耕播种技术
  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
  4.杂草防治技术
  为使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免草害影响,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在覆盖、深松、原茬播种施肥完毕的基础上,播后苗前期喷施除草剂,实现作物整个生育期内不铲、不趟,靠除草剂或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六、我县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环境
  我县春季干旱多风,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留茬覆盖,能起到挡风固土的作用,大面积实施可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防治沙尘暴。秸秆还田技术,还能避免农民焚烧秸秆,污染大气。
  2.有利于改善土壤性状
  秸秆覆盖和深松技术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对于保墒保苗有重要作用。长期实施秸秆还田作业,能增加土壤腐植质数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团粒结构,减少土壤板结和退化,使耕地能可持续利用。
  3.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保护性耕作采用机械化免耕的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劳力,降低成本。长期实施可有效减少农田用水量和施肥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七、推广好保护性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民培训
  一是培训技术;二是培训观念。
  2.对农机手培训
  一是新机械的使用培训;二是其他技能的培训。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减少了耕、耙、旋等好几项农田作业,农机手收入因此少了很多,短期内会造成他们的不适应,甚至抵触,这就要做好他们思想和就业培训。
  3.政府要做好政策和资金扶持工作
  耕作制度的变革是一场农业革命,不是单纯的农业新品种推广,而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耕作方式为内容的社会性事业,因此,推广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各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否则只靠农业部门是难以完成的。
其他文献
岫岩县位于辽东半岛北部腹地,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及东南与凤城市、东港市毗连,西与大石桥市、盖州市为邻,南与庄河市相接,北及西北与海城市、辽阳县接壤。地处北纬40~40.49°,东经122.52~123.41°,总面积4507km2。  岫岩境内全县地形北高南低,平均海拨79.6m,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小块冲积平原和盆地。低山占全县总面积的44%,丘陵占22%。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东部低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耕作制度、种植模式的改变,大豆田出现了大豆羞萎病、大豆根绒粉蚧、豆小卷叶蛾等新病虫危害,且发生面积逐年加大,为害越来越重,对北安市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据我们调查,大豆羞萎病危害严重地块发病率达70%,减产50%左右;大豆根绒粉蚧危害株比正常株荚少10~14个、株高矮5~10㎝,秕荚率占10%左右,减产10%~35%;豆小卷叶蛾危害后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条,严重影响
期刊
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成了农机管理部门的历史使命。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经验探讨我国基层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
期刊
在闽西北山区的建宁县是著名的“中国黄花梨之乡”黄花梨适应山坡或半山坡地,每年的防虫、治病、施肥、除草等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业量,因此,“FT-3WZB系列动力喷雾机”在当地倍受欢迎,目前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该机器,笔者就该系列产品使用中集累的点滴经验供参考:    一、FT-3WZB系列动力喷雾机的优点    (1)FT-3WZB系列动力喷雾机型号品种齐全。就目前该系列机器品牌型号繁多,适应各类劳动
期刊
[摘要] 根据今年北安农作物病虫草鼠有效越冬基数、作物种植结构、气象分析及历史资料,综合预测出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程度,为指导农民提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2011年;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趋势  根据我市2010年病虫草鼠害冬前越冬基数调查结果、农作物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技术措施及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测2011年全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    一、突发性及杂食性害
期刊
根据师党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的思路,师市相继出台了“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关于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决定”和“师市标准化精品园建设”实施办法。我团于2007年在四连种植精品红富士果园1000亩,经过一年的运行,精品园目前存在的现状主要是:    一、好的方面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精品园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指导,使精品园的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通过近几年
期刊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影响产量和品质。做好二化螟的防治,促进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条件  1.农药使用不当,加重了二化螟的危害  自80年代初期推广杀虫双大粒剂和水剂防治螟虫,80年代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mL,防效可达80%以上,而近两年亩用18%杀虫双水剂500mL,防效也
期刊
农业机械由于受到季节性的限制每年工作时间很短如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等一年工作时间不到一个月休息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在休息时不能很好的呵护造成的损坏往往超过正常工作期间的损坏。  农用机械在休息时间的损坏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金属件的锈蚀;二是橡胶件的老化;三是木制件的腐蚀和破裂;四是纺织品类的腐烂;五是一些零部件的变形,如弹簧、皮带、轮胎等。六是电气配件的损坏。具体措施如下:  1.认真阅读产品使
期刊
[摘 要] 我国北方山地是山楂的主产区,山楂罐头、果脯、山楂糖等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品,有着广阔的市场。但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去核工艺,一直是手工操作,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加工(存储)时间长,这样就限制了山楂加工的产量。为了充分利用北方山区的资源,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山楂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山楂去核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我们研制了6ZT-120山楂捅核机。[关键词] 6
期刊
昌图位于辽宁最北部,地处松辽平原,辽、吉、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全县区域面积4324km2,辖39个乡镇场、425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人,农业人口83万人,全县有耕地面积419万亩。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WTO的加入,花生深加工企业相继落户昌图,花生价格一路攀升,农民种植花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县委、县政府把资源优势强,区位优势大,市场前景好的花生做为产业开发的切入点。形成以风沙区为核心,傅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