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化和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对化学课堂教学也有着新的要求,尤其是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化学作为实验性特别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要求较强,在实验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中要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而且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实验教学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借助实验教学发挥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是一门源于实验,注重实验的学科。通过参与实验的设计、设置实验装置、识别添加化学试剂、最后检验生成物并记录以及最终计算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整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书本上较为抽象的、晦涩的、难以理解的理论概念和结论。同时,动手操作的课程相对于枯燥的文化课更加生动有趣味,这是化学学科本身的学科魅力。对于青春好奇的初中学生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化学学科理论课与实验课,使学生充分领略到化学的趣味与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就疏通了知识传播的道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效率与呈现的结果也十分可观。 例如:在刚开学的课堂上可以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心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只红色蝴蝶,再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
新课程提倡以科研探索为中心的多形式学习模式,只有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方能增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方能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化学实验营造了独有的学习氛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种种问题,很多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但是还是容易忘记,或理解错。只有通过化学实验,将客观经验通过自身实验转化成自身经验才能牢牢掌握知识。只有在这一独有的氛围中感受、学习化学知识,建造自身对化学科知识的体悟。
二、创新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开展和创新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体的实验课。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大部分只是老师在叙述实验,学生在背诵实验现象,并没有达到化学实验的内在要求,也没有把实验真正的探究性和功能性体现出来,因此在新课程下,需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模式,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中,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作了简单介绍,只是让学生了解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但没有设计现象明显的实验证明二者真能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看不见”的化学反应时缺乏感性认识,较难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可以利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常温下,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克,而碳酸钠基本不溶)。将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难溶于乙醇的碳酸钠。这个实验操作简单且现象明显,非常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和进行分组实验,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视觉上的惊喜,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到“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能发生反应,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究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还应让学生作为实验课的主体,不断加大学生自主实验的比例。因为在实验课中只有学生成为实验课真正的主人后,才可以对实验拥有一个从宏观到细则的全方位的掌握,才可以更好的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三、创新实验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化学实验已成为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引起化学教师的重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可灵活采用多种实验活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氧气》时,为了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我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前,我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有人负责设计实验方案、有人负责准备实验物品、有人负责记录实验现象,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达到实验操作的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讲解完安全注意事项后,放手让他们去尝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同时化学实验的地点不一定局限于实验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活动方式,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带有社会问题调查性的问题,例如学习《燃烧和灭火》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題,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这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又可以让学生将化学学科知识和应用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林.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J].中学数理化,2012(7).
[2]李素霞、苏琼.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7.
[3]田薇. 浅析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而且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实验教学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借助实验教学发挥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是一门源于实验,注重实验的学科。通过参与实验的设计、设置实验装置、识别添加化学试剂、最后检验生成物并记录以及最终计算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整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书本上较为抽象的、晦涩的、难以理解的理论概念和结论。同时,动手操作的课程相对于枯燥的文化课更加生动有趣味,这是化学学科本身的学科魅力。对于青春好奇的初中学生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化学学科理论课与实验课,使学生充分领略到化学的趣味与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就疏通了知识传播的道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效率与呈现的结果也十分可观。 例如:在刚开学的课堂上可以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心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只红色蝴蝶,再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
新课程提倡以科研探索为中心的多形式学习模式,只有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方能增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方能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化学实验营造了独有的学习氛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种种问题,很多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但是还是容易忘记,或理解错。只有通过化学实验,将客观经验通过自身实验转化成自身经验才能牢牢掌握知识。只有在这一独有的氛围中感受、学习化学知识,建造自身对化学科知识的体悟。
二、创新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开展和创新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体的实验课。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大部分只是老师在叙述实验,学生在背诵实验现象,并没有达到化学实验的内在要求,也没有把实验真正的探究性和功能性体现出来,因此在新课程下,需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模式,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中,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作了简单介绍,只是让学生了解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但没有设计现象明显的实验证明二者真能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看不见”的化学反应时缺乏感性认识,较难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可以利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常温下,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克,而碳酸钠基本不溶)。将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难溶于乙醇的碳酸钠。这个实验操作简单且现象明显,非常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和进行分组实验,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视觉上的惊喜,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到“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能发生反应,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究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还应让学生作为实验课的主体,不断加大学生自主实验的比例。因为在实验课中只有学生成为实验课真正的主人后,才可以对实验拥有一个从宏观到细则的全方位的掌握,才可以更好的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三、创新实验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化学实验已成为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引起化学教师的重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可灵活采用多种实验活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氧气》时,为了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我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前,我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有人负责设计实验方案、有人负责准备实验物品、有人负责记录实验现象,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达到实验操作的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讲解完安全注意事项后,放手让他们去尝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同时化学实验的地点不一定局限于实验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活动方式,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带有社会问题调查性的问题,例如学习《燃烧和灭火》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題,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这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又可以让学生将化学学科知识和应用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林.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J].中学数理化,2012(7).
[2]李素霞、苏琼.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7.
[3]田薇. 浅析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