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俄两国在1995年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该协议为中俄高校有效开展合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国内中俄合作教学模式在一些高校中不断形成并有所发展,但是由于中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同时也存在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协商解决,比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衔接、学位证的获得等方面。本文就国内高校中俄联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于提高中俄联合教学水平,明确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俄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联合教学;现状;存在问题
1 国内高校中俄联合国际化办学的现状
当前国际化办学已经成为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发展方向之一,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实现高等国际化教学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有上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及各个斯坦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各领域的学术交流、项目合作、互派留学生、教师海外培训、政府交流项目等等。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广袤地缘优势,双方合作领域广泛,良好的合作传统以及教育领域发展历程的相似性,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中俄高校联合办学迎来了难得一遇的发展契机。
中俄交流方式众多,带给两国学生极大的选择空间,这是中俄联合教学丰硕成果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涉及专业领域繁多,课程内容丰富,促使不同爱好的学生都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有助于俄语专业人才的培養,有助于中俄联合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招收学生增多,就业前景广泛;国际方面,俄罗斯在世界的地位影响着俄语专业学生增减的数量,普京总统执政,俄罗斯经济不断复苏,使得中俄双方经济交流领域不断扩大,俄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了起来。现阶段,中俄两国开展了多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合作,提供来了许多岗位数量。政策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俄交流密切,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在教育领域中俄高校之间合作院校数量增多,交换项目人数显著提高,对于学生全方位培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每年俄语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也在增多,紧接着就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丰硕的发展成果受到世界的高度认可,俄语国家对中国方面需求随着时代潮流慢慢增大,对于俄语专业毕业生来说,无非又诞生了许多新鲜的岗位。
2 国内高校中俄联合国际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课程内容衔接性,难以实现内容连贯性;
政府层面,中国政府每年交换留学人员到俄罗斯高等院校学习、进修或从事科研工作。俄罗斯高校所授课程早已约定俗成,不能也不可能因为听课者自身接受语言的水平或者国内授课模式熟悉度而改变,这就使得听课者一时难以接受所学知识,难以实现课程内容衔接。
高校层面,由于中俄合作院校在教育理念和授课形式的差异性,中国学生大三在国外学习阶段缺乏课程内容衔接性,难以实现内容连贯性,这就致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处于间断性学习状态,这样的间断性使我们不能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不同,知识框架难以衔接,难以达到所学知识的连贯性。
2.2 高校交流学校有限性,学生成群结队严重性;
尽管国内有上百所高校都与俄罗斯的高校之间建立联合教学的友好合作关系,但是国内每一所高校的合作院校有限,并且有明确的交换人数规定,这就使很多本科学生一起交换去俄罗斯学习,成群结队现象严重,不利于口语听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生活,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3 落实口语听力重要性,实践机会难能可贵性;
在日常交际中,说和听是结合在一起的。尽管出国交换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但是由于以大班教学为主,部分学生依然不会主动开发思维,主动张嘴说话,从而在国外交换一学年回来后口语听力没有显著提高。加上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品质尤为重要,一个自觉性很强的学生和一个懒散的学生相比,可想而知,前者进步更大。
2.4 高校评定准则差异性,成绩转换难以公平性
由于国外各个高校评定准则不一致,大学交换生学分转换和成绩认定就会出现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性。如国外部分高校所修课程成绩以百分制的形式给出,那么国内高校就会按照对方学校给出的百分制成绩如实登录。因此,国内同一所高校交换生由于交换院校不同,最后获取的成绩形式不同,要求严苛的院校和要求相对宽松的院校相比,在成绩上显然不占有优势,大四回国后部分学生能够保研,可是由于高校评定准则不一致,学生成绩转化难以实现公平性,这无疑就增大了交换生的学习压力,影响了交换生的正常毕业与就业。
2.5 合作教学较低层次性,布局结构有失平衡性
近年来,尽管有很多中俄联合教学项目,但是合作的层次偏低,布局结构也有失平衡性。国内一些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而降低了招生门槛,出现了较低的联合教学层次,大部分是本科及以下层次的合作,也有研究生及博士的合作,但相对较少。
2.6 交换筛选条件笼统性;负责人员认知不足性
现在的交换筛选条件相对简单,审批的条件相对笼统,并且多所高校出现不同程度的办学为了盈利的现象,负责筛选学生留学交换的工作人员,政治思想观念薄弱,单纯的为了利益,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适应能力。
2.7 人文素养相对匮乏性,学生知识面狭窄性
俄语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具有人文学科的一般属性。著名上海外国语大学郑体武教授写到:“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通义。大学要培养的,首先是人,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人,其次才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近年来,中俄联合教学稍见成效,但是中俄高校着重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严重缺失人文教育,这不仅仅制约了学生的世界观,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等一系列人的基本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相对匮乏性,学生知识面狭窄性,仍然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也会制约俄语语言技能的提升。
3 小结
从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国内中俄联合教学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了俄罗斯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不仅仅充实和发展了国内当前迫切需求的专业领域,而且不断汲取俄罗斯高校的教学经验,真正做到了在教育理念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使国内高校教学模式不断与国际接轨。 然而中俄联合教学任重而道远,政府需要同心协力,高校之间需要携手共进,学生和教师也需要共同努力,不断积累。
作者简介:朱宗珍(1993—),女,甘肃白银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联合教学;现状;存在问题
1 国内高校中俄联合国际化办学的现状
当前国际化办学已经成为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发展方向之一,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实现高等国际化教学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有上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及各个斯坦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各领域的学术交流、项目合作、互派留学生、教师海外培训、政府交流项目等等。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广袤地缘优势,双方合作领域广泛,良好的合作传统以及教育领域发展历程的相似性,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中俄高校联合办学迎来了难得一遇的发展契机。
中俄交流方式众多,带给两国学生极大的选择空间,这是中俄联合教学丰硕成果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涉及专业领域繁多,课程内容丰富,促使不同爱好的学生都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有助于俄语专业人才的培養,有助于中俄联合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招收学生增多,就业前景广泛;国际方面,俄罗斯在世界的地位影响着俄语专业学生增减的数量,普京总统执政,俄罗斯经济不断复苏,使得中俄双方经济交流领域不断扩大,俄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了起来。现阶段,中俄两国开展了多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合作,提供来了许多岗位数量。政策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俄交流密切,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在教育领域中俄高校之间合作院校数量增多,交换项目人数显著提高,对于学生全方位培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每年俄语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也在增多,紧接着就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丰硕的发展成果受到世界的高度认可,俄语国家对中国方面需求随着时代潮流慢慢增大,对于俄语专业毕业生来说,无非又诞生了许多新鲜的岗位。
2 国内高校中俄联合国际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课程内容衔接性,难以实现内容连贯性;
政府层面,中国政府每年交换留学人员到俄罗斯高等院校学习、进修或从事科研工作。俄罗斯高校所授课程早已约定俗成,不能也不可能因为听课者自身接受语言的水平或者国内授课模式熟悉度而改变,这就使得听课者一时难以接受所学知识,难以实现课程内容衔接。
高校层面,由于中俄合作院校在教育理念和授课形式的差异性,中国学生大三在国外学习阶段缺乏课程内容衔接性,难以实现内容连贯性,这就致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处于间断性学习状态,这样的间断性使我们不能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不同,知识框架难以衔接,难以达到所学知识的连贯性。
2.2 高校交流学校有限性,学生成群结队严重性;
尽管国内有上百所高校都与俄罗斯的高校之间建立联合教学的友好合作关系,但是国内每一所高校的合作院校有限,并且有明确的交换人数规定,这就使很多本科学生一起交换去俄罗斯学习,成群结队现象严重,不利于口语听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生活,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3 落实口语听力重要性,实践机会难能可贵性;
在日常交际中,说和听是结合在一起的。尽管出国交换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但是由于以大班教学为主,部分学生依然不会主动开发思维,主动张嘴说话,从而在国外交换一学年回来后口语听力没有显著提高。加上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品质尤为重要,一个自觉性很强的学生和一个懒散的学生相比,可想而知,前者进步更大。
2.4 高校评定准则差异性,成绩转换难以公平性
由于国外各个高校评定准则不一致,大学交换生学分转换和成绩认定就会出现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性。如国外部分高校所修课程成绩以百分制的形式给出,那么国内高校就会按照对方学校给出的百分制成绩如实登录。因此,国内同一所高校交换生由于交换院校不同,最后获取的成绩形式不同,要求严苛的院校和要求相对宽松的院校相比,在成绩上显然不占有优势,大四回国后部分学生能够保研,可是由于高校评定准则不一致,学生成绩转化难以实现公平性,这无疑就增大了交换生的学习压力,影响了交换生的正常毕业与就业。
2.5 合作教学较低层次性,布局结构有失平衡性
近年来,尽管有很多中俄联合教学项目,但是合作的层次偏低,布局结构也有失平衡性。国内一些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而降低了招生门槛,出现了较低的联合教学层次,大部分是本科及以下层次的合作,也有研究生及博士的合作,但相对较少。
2.6 交换筛选条件笼统性;负责人员认知不足性
现在的交换筛选条件相对简单,审批的条件相对笼统,并且多所高校出现不同程度的办学为了盈利的现象,负责筛选学生留学交换的工作人员,政治思想观念薄弱,单纯的为了利益,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适应能力。
2.7 人文素养相对匮乏性,学生知识面狭窄性
俄语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具有人文学科的一般属性。著名上海外国语大学郑体武教授写到:“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通义。大学要培养的,首先是人,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人,其次才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近年来,中俄联合教学稍见成效,但是中俄高校着重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严重缺失人文教育,这不仅仅制约了学生的世界观,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等一系列人的基本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相对匮乏性,学生知识面狭窄性,仍然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也会制约俄语语言技能的提升。
3 小结
从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国内中俄联合教学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了俄罗斯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不仅仅充实和发展了国内当前迫切需求的专业领域,而且不断汲取俄罗斯高校的教学经验,真正做到了在教育理念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使国内高校教学模式不断与国际接轨。 然而中俄联合教学任重而道远,政府需要同心协力,高校之间需要携手共进,学生和教师也需要共同努力,不断积累。
作者简介:朱宗珍(1993—),女,甘肃白银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