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语言电影(nonverbal film),一种纯视觉化的电影,非叙事的,非线性的,因其富于强烈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另类影像风格而格外引人关注。1982年第一部非语言电影《失去平衡的生活》的诞生令世人为之惊叹。这类影片数量不多,而它们的视点却又不约而同地聚焦于以纪录的形式来表现人与自然、文明的关系,警示并反思全人类生存状态。它们另类影像风格的背后所蕴含着关于人类文明的种种哲学命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 科学技术 人类文明 反思
非语言电影简史
自1982年Reggio的第一部《失去平衡的生活》问世后,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与风格标志形成——非语言电影:非叙事的,非线性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配以音乐而创作的另类风格化电影。这种电影风格的创意诞生于1975年。Reggio产生了一个关于电影的想法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电影风格——从真实世界获得富有震撼力的,原生态的,朴实的图像,进而用非线性的电影语言诠释。继Reggio之后。1985年《失去平衡的生活》的摄影Ron Fricke和Mark Magidson拍摄了《Chronos》(《时空》)。1988《生活三部曲》之第二部聚焦南半球人类生活的《变形的生活》上映。1990年影片《Baraka》——穿越历史时空纪录了梵蒂冈,狮身人面像,金字塔以及50多个其他自然和人造景观的变迁。1991年Godfrey Regglo and Philip Glass创作的28分钟影片《Anima Mundi》以富有亲和力的影像蒙太奇展示了超过70种的物种。记录下了世界动物圈的庞大和多样。96年的《微观世界》,2002年《生活三部曲》的完结篇《战争生活》。2004记录哥伦比亚人日常生活的街头电影《Dogara》。这些影片非同其他叙事影片也非同一般纪录片,它们没有情节,没有演员,没有剧本,没有对白。大多是以记录的方式,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或者是表现自然之美,或是表现人类的生活图景。影片中渗透着强烈的哲学意味,将自然、人类、文明、现代化、科技、全球化等等当代全球性的命题以视觉化的方式进行探讨,同时也仿佛是对人类灵魂的一次审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和思辨性是极富有探索的意义和价值的。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一体化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现象。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学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天人既无二,于是亦不必分别我与非我。人与自然。融为一片。“天人一体的宇宙观”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而在上述的非语言电影中。尽管来自西方世界导演,但他们片中却深刻地反映着这一哲学意蕴。在Reggio的《失去平衡地生活中》中以纯粹画面蒙太奇的形式展现了久违的大自然:美丽的大峡谷、无尽的荒漠、飞舞的云朵、明净的高空、有着美丽轮廓的山脊……《变形的生活》中关于南半球人们生活图景的展示: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充满力与美的结合的劳作场面。《时空》里对人类文明痕迹的记录:从埃及的金字塔与人面狮身像、意大利的庞贝古城、法国罗浮宫中的古代雕刻、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与大理石雕、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塞纳河沿岸的风光……《Baraka》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最有代表性的镜头:在一片气流层上,群鸟飞过,远处云浪若隐若现。温泉中的一只猿猴,缓缓闭上双眼,妇女走过一片红花地……镜头上拉出一片瑰丽的梯田。树林中土著小女孩表情凝固的脸……这些画面让观者强烈的感受到人与自然完美的和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时代的机械生活,以及人类在科技驱动力和欲望驱使下,被异化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和原始文明的破坏的图景。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充满了对自然的,原始的,淳朴生活的神圣崇拜与颂扬。正如《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中的一首歌所言:“尽管世界急速变化,如同云形之飘忽,但完美万物,归本于原初。”
现代人总是同自己相遇
在对大自然的瑰丽壮美,浩瀚无边以及那种原始而纯朴的人文风貌予以忠实记录的同时,电影导演们不约而同的以宗教式的关怀。用画面控诉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对人类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忧虑,对科技本质的质疑和人类被异化的行为方式的反思。譬如《失去平衡的生活》中影片没有对主题进行任何说教,而是采取了舒缓的方式进行表达,镜头和音乐开始在表达自然景象时都很缓慢,后来速度逐渐加快。画面出现汽车、飞机和忙碌得像蚂蚁一样到处乱闯的人群。《时空》中影片开头表现古代文明风景闲适的步调,而影片后段转而呈现出现代文明影像:快速前进移动的节奏则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Baraka》中上班族、学生、无所事事的人,在这个城市中像是一个个零件在标准化生产过程的传输带上来去自如,一张张缺乏个性的,呆滞的,焦虑得面孔,被动地机械性的生活着,妥协着。这些影片不断来回穿梭在人烟罕至的大自然以及熙熙攘攘的城市之中,导演们无疑正用电影语言挑战着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质疑与反思。
海德格尔常引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来表述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虽朦胧、含蓄,但有深意。他引用诗人《旅行》中这样两句:“住在靠近本根(ursprung,或本原)的居民,不愿背井离乡。”处于现代文明中人的最大错误就在于他离本原越来越远,还得意忘形的管它叫进步。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科技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伴随着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进入了人类历史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个时代:以科技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科学将人类的梦想逐一变成现实:核能投入生产,人类进入太空,电视、电脑普及到每一个家庭。西方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因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生产大量垃圾,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来说意味着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于是北半球发达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技术入侵不可避免的开始。并且肆无忌惮的蔓延。在影片《变形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科技和工业机械化对于南半球国家那种原始文明的入侵和消磨。从更深的层面讲。也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原始的世界的一种消耗与变形。科技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也正在把现代人推向地狱。海德格尔认为:凡事物都有四重性,事物之所以称其为事物完全在于他是天地人神四元的汇合或交汇。然而现代科技却打乱了四元一体的结构,使事物不再成为事物,这便是异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人的欲望不断膨胀,人性在这一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异化,变形。就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的时代丧失了许多价值意识的原因,人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海森伯格说:“现代人总是同自己相遇。”这才是当代人类文明总危机的深刻根源所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距,很难再构成我行我素的封闭空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背后,都站着整个人类直接的,普遍的和日常的活动对象,它已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自身。”
镜像:人类生存状态的折射与反思
“镜子阶段折射了个体对自身的时间与空间形式的确认,并最终映现成了个体的具体历史。由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阶段中的分裂、异化与想象而折射出的这一个体历史,正是个体在社会中具体境遇的体现,然而,这一具体境遇远远不是科学尚未大步前进、宗教尚未衰微之前的前现代式的境遇,却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在这一现代境遇里弥漫着的是个体生存的茫然、无措、恐惧、焦虑与绝望。”拉康的镜子阶段恰恰成为现代性个体实存的映照,它是现代人对自身历史境遇所进行的阐述与表达。在《生活三部曲》、《Baraka》、《时空》这几部片子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从宗教到文明变迁,从都市到乡野,从战争到和平,从历史到现今,每个镜头都在展示全人类的生存状态:城市——人类的城市是繁杂而快速变动的,人们如昆虫般布满空间。工厂一切都是机械化,工人,机器,还有那些流水线上被随意抛扔的东西。文明——土著人特殊的仪式与咏唱,他们的肢体语言与鲜艳的脸。历史—遗迹在背景的斗转星移中。变换光影。信仰——都市里摇铃缓步的僧人,麦加朝圣的人海,恒河边的人群。战争——被废弃的集中营,成堆的枯骨。平地上蔓延的硝烟与烈火。电影《Baraka》的最后,是清真寺及天主教的穹顶,是希腊城与夜空中繁星点点的宇宙穹顶,这就是我们所生存世界的图景,人与自然与文明的三角关系,这些纯视觉化的纪录电影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射了人类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我们人类自己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做了些什么和正在做些什么。反思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审视人类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睁开人类的眼睛,通过电影这面折射现实的镜子看清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在电影中完成人类的一次自我救赎。
关键词:天人合一 科学技术 人类文明 反思
非语言电影简史
自1982年Reggio的第一部《失去平衡的生活》问世后,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与风格标志形成——非语言电影:非叙事的,非线性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配以音乐而创作的另类风格化电影。这种电影风格的创意诞生于1975年。Reggio产生了一个关于电影的想法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电影风格——从真实世界获得富有震撼力的,原生态的,朴实的图像,进而用非线性的电影语言诠释。继Reggio之后。1985年《失去平衡的生活》的摄影Ron Fricke和Mark Magidson拍摄了《Chronos》(《时空》)。1988《生活三部曲》之第二部聚焦南半球人类生活的《变形的生活》上映。1990年影片《Baraka》——穿越历史时空纪录了梵蒂冈,狮身人面像,金字塔以及50多个其他自然和人造景观的变迁。1991年Godfrey Regglo and Philip Glass创作的28分钟影片《Anima Mundi》以富有亲和力的影像蒙太奇展示了超过70种的物种。记录下了世界动物圈的庞大和多样。96年的《微观世界》,2002年《生活三部曲》的完结篇《战争生活》。2004记录哥伦比亚人日常生活的街头电影《Dogara》。这些影片非同其他叙事影片也非同一般纪录片,它们没有情节,没有演员,没有剧本,没有对白。大多是以记录的方式,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或者是表现自然之美,或是表现人类的生活图景。影片中渗透着强烈的哲学意味,将自然、人类、文明、现代化、科技、全球化等等当代全球性的命题以视觉化的方式进行探讨,同时也仿佛是对人类灵魂的一次审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和思辨性是极富有探索的意义和价值的。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一体化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现象。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学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天人既无二,于是亦不必分别我与非我。人与自然。融为一片。“天人一体的宇宙观”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而在上述的非语言电影中。尽管来自西方世界导演,但他们片中却深刻地反映着这一哲学意蕴。在Reggio的《失去平衡地生活中》中以纯粹画面蒙太奇的形式展现了久违的大自然:美丽的大峡谷、无尽的荒漠、飞舞的云朵、明净的高空、有着美丽轮廓的山脊……《变形的生活》中关于南半球人们生活图景的展示: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充满力与美的结合的劳作场面。《时空》里对人类文明痕迹的记录:从埃及的金字塔与人面狮身像、意大利的庞贝古城、法国罗浮宫中的古代雕刻、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与大理石雕、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塞纳河沿岸的风光……《Baraka》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最有代表性的镜头:在一片气流层上,群鸟飞过,远处云浪若隐若现。温泉中的一只猿猴,缓缓闭上双眼,妇女走过一片红花地……镜头上拉出一片瑰丽的梯田。树林中土著小女孩表情凝固的脸……这些画面让观者强烈的感受到人与自然完美的和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时代的机械生活,以及人类在科技驱动力和欲望驱使下,被异化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和原始文明的破坏的图景。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充满了对自然的,原始的,淳朴生活的神圣崇拜与颂扬。正如《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中的一首歌所言:“尽管世界急速变化,如同云形之飘忽,但完美万物,归本于原初。”
现代人总是同自己相遇
在对大自然的瑰丽壮美,浩瀚无边以及那种原始而纯朴的人文风貌予以忠实记录的同时,电影导演们不约而同的以宗教式的关怀。用画面控诉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对人类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忧虑,对科技本质的质疑和人类被异化的行为方式的反思。譬如《失去平衡的生活》中影片没有对主题进行任何说教,而是采取了舒缓的方式进行表达,镜头和音乐开始在表达自然景象时都很缓慢,后来速度逐渐加快。画面出现汽车、飞机和忙碌得像蚂蚁一样到处乱闯的人群。《时空》中影片开头表现古代文明风景闲适的步调,而影片后段转而呈现出现代文明影像:快速前进移动的节奏则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Baraka》中上班族、学生、无所事事的人,在这个城市中像是一个个零件在标准化生产过程的传输带上来去自如,一张张缺乏个性的,呆滞的,焦虑得面孔,被动地机械性的生活着,妥协着。这些影片不断来回穿梭在人烟罕至的大自然以及熙熙攘攘的城市之中,导演们无疑正用电影语言挑战着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质疑与反思。
海德格尔常引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来表述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虽朦胧、含蓄,但有深意。他引用诗人《旅行》中这样两句:“住在靠近本根(ursprung,或本原)的居民,不愿背井离乡。”处于现代文明中人的最大错误就在于他离本原越来越远,还得意忘形的管它叫进步。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科技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伴随着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进入了人类历史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个时代:以科技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科学将人类的梦想逐一变成现实:核能投入生产,人类进入太空,电视、电脑普及到每一个家庭。西方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因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生产大量垃圾,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来说意味着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于是北半球发达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技术入侵不可避免的开始。并且肆无忌惮的蔓延。在影片《变形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科技和工业机械化对于南半球国家那种原始文明的入侵和消磨。从更深的层面讲。也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原始的世界的一种消耗与变形。科技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也正在把现代人推向地狱。海德格尔认为:凡事物都有四重性,事物之所以称其为事物完全在于他是天地人神四元的汇合或交汇。然而现代科技却打乱了四元一体的结构,使事物不再成为事物,这便是异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人的欲望不断膨胀,人性在这一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异化,变形。就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的时代丧失了许多价值意识的原因,人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海森伯格说:“现代人总是同自己相遇。”这才是当代人类文明总危机的深刻根源所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距,很难再构成我行我素的封闭空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背后,都站着整个人类直接的,普遍的和日常的活动对象,它已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自身。”
镜像:人类生存状态的折射与反思
“镜子阶段折射了个体对自身的时间与空间形式的确认,并最终映现成了个体的具体历史。由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阶段中的分裂、异化与想象而折射出的这一个体历史,正是个体在社会中具体境遇的体现,然而,这一具体境遇远远不是科学尚未大步前进、宗教尚未衰微之前的前现代式的境遇,却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在这一现代境遇里弥漫着的是个体生存的茫然、无措、恐惧、焦虑与绝望。”拉康的镜子阶段恰恰成为现代性个体实存的映照,它是现代人对自身历史境遇所进行的阐述与表达。在《生活三部曲》、《Baraka》、《时空》这几部片子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从宗教到文明变迁,从都市到乡野,从战争到和平,从历史到现今,每个镜头都在展示全人类的生存状态:城市——人类的城市是繁杂而快速变动的,人们如昆虫般布满空间。工厂一切都是机械化,工人,机器,还有那些流水线上被随意抛扔的东西。文明——土著人特殊的仪式与咏唱,他们的肢体语言与鲜艳的脸。历史—遗迹在背景的斗转星移中。变换光影。信仰——都市里摇铃缓步的僧人,麦加朝圣的人海,恒河边的人群。战争——被废弃的集中营,成堆的枯骨。平地上蔓延的硝烟与烈火。电影《Baraka》的最后,是清真寺及天主教的穹顶,是希腊城与夜空中繁星点点的宇宙穹顶,这就是我们所生存世界的图景,人与自然与文明的三角关系,这些纯视觉化的纪录电影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射了人类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我们人类自己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做了些什么和正在做些什么。反思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审视人类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睁开人类的眼睛,通过电影这面折射现实的镜子看清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在电影中完成人类的一次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