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设备的管理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至关重要。为了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必须保障设备的顺利运行,并且根据现场施工特点,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对于陈旧的设备,要做好相应的定时检查和维修,对于新设备,要做好检测和维护,以实现所有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同时,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实现最佳使用价值,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和健全
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做好内部机械设备的管理,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必不可少。只有机构健全,才能建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不同人员的个人责任,实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些建筑企业中,机械设备存在频繁的变动情况,忽视对机械的管理工作,甚至对一些设备的具体使用状态都不清楚。同时,管理人员配备上比较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部门和直接的操作部门出现严重的职能脱节,造成被动的局面,即设备出现问题无人进行处理,设备被调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出现任何问题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导致设备的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落实。另外,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项目部门无法获取准确的设备明细,设备技术资料和档案无法进行系统的完善,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依,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将管理工作置于被动的局面。
(二)机械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施工中,由于所采购的设备资源在配置中不合理,主要是所采购的设备在性能以及类型方面不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或者所采购的设备的数目不是很合理。很多工程项目往往只追求所购设备的数量,而对施工条件以及技术条件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设备在使用中受到其使用情况的限制而忽略,这样就造成机械设备不能被完全投入使用,很难有效的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使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因为机械设备的数量套多,还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管理的成本费用。另外,因为设备的类型以及性能的限制,很多机械设备不能够被用于工程项目施工中,这样在一定意义上就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也产生影响,因此,也就对成本的控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机械设备陈旧,功能落后、老化
在建筑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保持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立足,建筑企业必须下大力度保证工程的品质和进度。而决定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设备和人才之间产生的竞争。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所拥有的设备十分陈旧和落后,没有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更新,甚至有些企业没有更新的经济实力,使得整体的机械技术价值处于落后的老化时期,阻碍了企业进行某些高端项目的投标,限制了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根据当前的建筑市场的行情看,建筑企业也亟需进行先进设备的引进来节省人力和物力,加快工程进度,提升工程品质。所以,企业应该及时更换陈旧的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设备水平。
(四)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人员变动比较频繁,流动性较大,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实现交接。很多时候,在交接的过程中出现疏忽和漏洞,导致此时期的设备故障等问题无人了解,给后续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设备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层次高低不同,没有树立端正的设备管理理念,整体观念不强,缺乏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投入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在管理人员方面的投入也微乎其微。在缺少先进设备和高素质管理团队的情况下,企业也就很难实现机电一体化和机械自动化的目标。
二、加强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为施工生产服务的基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教育和培训:
(1)对设备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学习并掌握设备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只有了解并熟悉各种规章制度,才能指导设备管理工作。通过集中培训或其它方式,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心和技术业务水平。只有懂设备才能管好设备,才能做到有效管理、及时保养、精准维修。
(2)对设备操作人员。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至关重要。因为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是机械设备能否正常、合理使用,效率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上级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复证、年度审证等机会,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目前,只会开设备,不懂维修知识,不懂操作规程,不会判断基本故障的操作人员大有人在。因此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规范、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的培训与考核势在必行。
(3)对设备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对设备的正常、合理的使用同样非常重要,对设备故障的判断,对设备的修复等都需要有较高的技術水平。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和项目相关部门均要充分认识和培养维修人员的意识,加大培训力度,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提高维修水平,降低维修成本。
(二)加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1)要认真做好设备台帐、履历书等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设备调用频繁,设备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难以做到位,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所在。
(2)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制度》、《配件管理制度》、《维修制度》、《设备保养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等。按规章办事,做到有章可循,使设备管理迈上新台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日常工作中的同时形成保养、维修等相关记录,为完善设备基础资料,查阅设备历史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
(3)要建立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设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行相关技术水平考核,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三)统筹安排机械设备的购置
工程中设备的管理首先就需要从设备的采购中对其进行管理,减少资金从源头上对其进行制约,这也是减少设备闲置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制定设备的购置计划之前,需要对自身已经有的设备进行考虑,再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购置计划。每一种机械都有其自身的性能和结构特征,企业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对机械设备合理的利用,有效充分的发挥其机械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相对需要新购置的设备来讲,相关的设备管理部门需要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租赁以及企业自购两种方案进行有效的对比预算,制定出最佳以及合理的配置方案。对于最终确定的需要购买的设备一定要上报相关部门经批准之后方可购买,同样,在设备的购买中需要加强考虑设备的质量以及价格因素,防止给企业增加一些可以避免的成本。
(四)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在正常使用中所出现的磨损是有益的,给企业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利润,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无形磨损对于企业来讲是有害的,通常无形磨损要比有形磨损要大。同时因为施工单位的自身特征,机械设备必然会出现无形磨损,导致其机械设备产生闲置的情况,所以,降低无形磨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通常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在企业内部按照企业当前具有的机械设备,建立完善的灵活的内部调剂使用制度,在企业内部或者关联企业之间建立互相租赁制度,将闲置的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从根本上减少资金的投入;企业也可以实行闲置设备的社会租赁,将闲置的设备租赁给一些公司或者机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自身租赁机械的使用计划,避免出现需要使用到的机械已经租赁出去的情况,影响建设工程的进度;或者将一些闲置以后用不到的设备转让出去,回收设备资金。
(五)加强设备现场管理
加强设备现场检查,提高安全运行意识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关键。努力把设备的早期故障隐患以及不安全操作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是设备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现场管理应该做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管、用、调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分工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1)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遵章守纪、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对现场的设备使用运行情况、保养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督促及时解决。
(3)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形成相关记录,落实整改结果。通过有效的检查手段,最大限度的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设备的备件管理
合理的储备必要的设备配件,是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基础。储备设备配件缩短了设备配件的采购时间,减少设备因故障停滞的时间,从而提高功效,降低成本。
(七)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
对进场设备进行验收时, 应按机械设备的技术规范和产品特点进行, 而且还应检查外观质量、部件机构和设备行驶情况,易损件(特别是四轮一带)的磨损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做好详细的验收记录和必要的设备移交手续。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主要是定期对机械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排除故障、更换磨损失效的零件, 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由于设备某些零件润滑不良、调整不当或存在个别损坏等原因,往往会缩短设备部件的使用时间, 进而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管理过程一般将维护保养工作统一归纳为“调整、紧固、润滑、防腐、清洁”十字作业法。日常维护保养可以分为每班保养和定期保养两大类, 每班保养是指班前班后的保养, 主要是: 清洁零部件,补充燃油和润滑油、补充冷却水, 检查紧固零件, 检查操纵、转向与制动系统是否灵活可靠,并做适当调整;而定期保养是根据机械使用时间长短而分阶段进行的常规保养, 通常情况分为新车走合期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应大力提倡“以养代修”(即以维护、保养替代短时间间隔的设备维修), 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对于已有的机械设备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正常的使用、維修、保养、入库和报废,而应该动态地看待管理过程,在充分市场化的今天,机械设备是资本,应该想方设法增加其流动性,提高其运动速度。要在资本运动中提高经济效益,抓住设备的特点,进行各种形式的分类管理,掌握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特点、使用周期、价值变化规律等,设备或使用,或出租,或租赁,或转让都应考虑收益最好,费用最低。尽可能优化、调整自有设备的数量和品种,有些淘汰快或使用维护费高的设备,通过适当转让来调整,对于维护费用低,出租收益高,未来公司经营中可能使用较多的设备,可保留或增加。对于社会上大量存在,租赁方便的物资和设备,应寻求以租赁为主的方式,以减少资金占用,简化管理。
(八)提高设备更新率
对一些已使用年限较长,损耗大的设备要尽早处理。及时引进先进设备,不断充实自己的实力。机械装备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装备效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危及企业的兴衰存亡。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人员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施工中设备的效能,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对企业长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九)树立安全意识
近些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仅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人们对于安全生产意识越来越重视,建筑单位也纷纷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使其能够真正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建筑单位应该制定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施工人员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来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坚决不允许随意使用机械设备,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阻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此外,建筑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在机械设备运行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结语
机械设备管理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成本的增加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很多时候都很隐蔽甚至不可预见, 因此施工企业领导要对机械设备管理高度重视, 加大管理力度,合理控制好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韦在柱.地质工程机械管理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1(06)
[2]张伽.浅谈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今日科苑.2009(06)
[3]和春杰.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8(27)
[4]赵炜.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的模块化管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02)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和健全
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做好内部机械设备的管理,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必不可少。只有机构健全,才能建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不同人员的个人责任,实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些建筑企业中,机械设备存在频繁的变动情况,忽视对机械的管理工作,甚至对一些设备的具体使用状态都不清楚。同时,管理人员配备上比较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部门和直接的操作部门出现严重的职能脱节,造成被动的局面,即设备出现问题无人进行处理,设备被调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出现任何问题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导致设备的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落实。另外,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项目部门无法获取准确的设备明细,设备技术资料和档案无法进行系统的完善,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依,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将管理工作置于被动的局面。
(二)机械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施工中,由于所采购的设备资源在配置中不合理,主要是所采购的设备在性能以及类型方面不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或者所采购的设备的数目不是很合理。很多工程项目往往只追求所购设备的数量,而对施工条件以及技术条件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设备在使用中受到其使用情况的限制而忽略,这样就造成机械设备不能被完全投入使用,很难有效的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使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因为机械设备的数量套多,还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管理的成本费用。另外,因为设备的类型以及性能的限制,很多机械设备不能够被用于工程项目施工中,这样在一定意义上就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也产生影响,因此,也就对成本的控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机械设备陈旧,功能落后、老化
在建筑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保持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立足,建筑企业必须下大力度保证工程的品质和进度。而决定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设备和人才之间产生的竞争。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所拥有的设备十分陈旧和落后,没有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更新,甚至有些企业没有更新的经济实力,使得整体的机械技术价值处于落后的老化时期,阻碍了企业进行某些高端项目的投标,限制了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根据当前的建筑市场的行情看,建筑企业也亟需进行先进设备的引进来节省人力和物力,加快工程进度,提升工程品质。所以,企业应该及时更换陈旧的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设备水平。
(四)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人员变动比较频繁,流动性较大,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实现交接。很多时候,在交接的过程中出现疏忽和漏洞,导致此时期的设备故障等问题无人了解,给后续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设备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层次高低不同,没有树立端正的设备管理理念,整体观念不强,缺乏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投入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在管理人员方面的投入也微乎其微。在缺少先进设备和高素质管理团队的情况下,企业也就很难实现机电一体化和机械自动化的目标。
二、加强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为施工生产服务的基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教育和培训:
(1)对设备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学习并掌握设备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只有了解并熟悉各种规章制度,才能指导设备管理工作。通过集中培训或其它方式,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心和技术业务水平。只有懂设备才能管好设备,才能做到有效管理、及时保养、精准维修。
(2)对设备操作人员。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至关重要。因为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是机械设备能否正常、合理使用,效率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上级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复证、年度审证等机会,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目前,只会开设备,不懂维修知识,不懂操作规程,不会判断基本故障的操作人员大有人在。因此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规范、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的培训与考核势在必行。
(3)对设备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对设备的正常、合理的使用同样非常重要,对设备故障的判断,对设备的修复等都需要有较高的技術水平。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和项目相关部门均要充分认识和培养维修人员的意识,加大培训力度,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提高维修水平,降低维修成本。
(二)加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1)要认真做好设备台帐、履历书等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设备调用频繁,设备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难以做到位,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所在。
(2)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制度》、《配件管理制度》、《维修制度》、《设备保养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等。按规章办事,做到有章可循,使设备管理迈上新台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日常工作中的同时形成保养、维修等相关记录,为完善设备基础资料,查阅设备历史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
(3)要建立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设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行相关技术水平考核,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三)统筹安排机械设备的购置
工程中设备的管理首先就需要从设备的采购中对其进行管理,减少资金从源头上对其进行制约,这也是减少设备闲置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制定设备的购置计划之前,需要对自身已经有的设备进行考虑,再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购置计划。每一种机械都有其自身的性能和结构特征,企业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对机械设备合理的利用,有效充分的发挥其机械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相对需要新购置的设备来讲,相关的设备管理部门需要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租赁以及企业自购两种方案进行有效的对比预算,制定出最佳以及合理的配置方案。对于最终确定的需要购买的设备一定要上报相关部门经批准之后方可购买,同样,在设备的购买中需要加强考虑设备的质量以及价格因素,防止给企业增加一些可以避免的成本。
(四)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在正常使用中所出现的磨损是有益的,给企业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利润,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无形磨损对于企业来讲是有害的,通常无形磨损要比有形磨损要大。同时因为施工单位的自身特征,机械设备必然会出现无形磨损,导致其机械设备产生闲置的情况,所以,降低无形磨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通常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在企业内部按照企业当前具有的机械设备,建立完善的灵活的内部调剂使用制度,在企业内部或者关联企业之间建立互相租赁制度,将闲置的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从根本上减少资金的投入;企业也可以实行闲置设备的社会租赁,将闲置的设备租赁给一些公司或者机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自身租赁机械的使用计划,避免出现需要使用到的机械已经租赁出去的情况,影响建设工程的进度;或者将一些闲置以后用不到的设备转让出去,回收设备资金。
(五)加强设备现场管理
加强设备现场检查,提高安全运行意识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关键。努力把设备的早期故障隐患以及不安全操作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是设备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现场管理应该做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管、用、调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分工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1)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遵章守纪、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对现场的设备使用运行情况、保养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督促及时解决。
(3)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形成相关记录,落实整改结果。通过有效的检查手段,最大限度的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设备的备件管理
合理的储备必要的设备配件,是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基础。储备设备配件缩短了设备配件的采购时间,减少设备因故障停滞的时间,从而提高功效,降低成本。
(七)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
对进场设备进行验收时, 应按机械设备的技术规范和产品特点进行, 而且还应检查外观质量、部件机构和设备行驶情况,易损件(特别是四轮一带)的磨损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做好详细的验收记录和必要的设备移交手续。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主要是定期对机械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排除故障、更换磨损失效的零件, 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由于设备某些零件润滑不良、调整不当或存在个别损坏等原因,往往会缩短设备部件的使用时间, 进而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管理过程一般将维护保养工作统一归纳为“调整、紧固、润滑、防腐、清洁”十字作业法。日常维护保养可以分为每班保养和定期保养两大类, 每班保养是指班前班后的保养, 主要是: 清洁零部件,补充燃油和润滑油、补充冷却水, 检查紧固零件, 检查操纵、转向与制动系统是否灵活可靠,并做适当调整;而定期保养是根据机械使用时间长短而分阶段进行的常规保养, 通常情况分为新车走合期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应大力提倡“以养代修”(即以维护、保养替代短时间间隔的设备维修), 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对于已有的机械设备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正常的使用、維修、保养、入库和报废,而应该动态地看待管理过程,在充分市场化的今天,机械设备是资本,应该想方设法增加其流动性,提高其运动速度。要在资本运动中提高经济效益,抓住设备的特点,进行各种形式的分类管理,掌握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特点、使用周期、价值变化规律等,设备或使用,或出租,或租赁,或转让都应考虑收益最好,费用最低。尽可能优化、调整自有设备的数量和品种,有些淘汰快或使用维护费高的设备,通过适当转让来调整,对于维护费用低,出租收益高,未来公司经营中可能使用较多的设备,可保留或增加。对于社会上大量存在,租赁方便的物资和设备,应寻求以租赁为主的方式,以减少资金占用,简化管理。
(八)提高设备更新率
对一些已使用年限较长,损耗大的设备要尽早处理。及时引进先进设备,不断充实自己的实力。机械装备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装备效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危及企业的兴衰存亡。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人员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施工中设备的效能,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对企业长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九)树立安全意识
近些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仅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人们对于安全生产意识越来越重视,建筑单位也纷纷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使其能够真正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建筑单位应该制定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施工人员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来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坚决不允许随意使用机械设备,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阻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此外,建筑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在机械设备运行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结语
机械设备管理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成本的增加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很多时候都很隐蔽甚至不可预见, 因此施工企业领导要对机械设备管理高度重视, 加大管理力度,合理控制好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韦在柱.地质工程机械管理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1(06)
[2]张伽.浅谈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今日科苑.2009(06)
[3]和春杰.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8(27)
[4]赵炜.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的模块化管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