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教学浅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语文“生活化”就是要帮助学生沟通语文思维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要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延伸,与活动互补,让学生不断地丰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善于品味生活,让学生真正地走向语文,在生活的大课堂中用语文,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课文变成具体形象的生活化内容,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运用。
   在教学《〈论语〉十二章》时,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生活距离太远,因此我担心学生学起来困难,于是我先创设两个生活化的场景,然后由学生用文中原句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场景1:有一次有一个陌生的远道朋友,慕名来与孔子及其弟子探讨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孔子带领弟子在热情接待朋友时,由衷地发表感慨说:__________。(此时孔子说了一句什么话?)
   场景2:一次孔子及其弟子围坐在一起,思考如何解决某一疑难问题时,起初都无好办法,忽然孔子弟子中平时较差的一位说出了令孔子吃惊的好办法,于是,孔子感慨地说:_______。(此时孔子说了一句什么话?)
   同学们思考了片刻,然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答出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答案,并且还能模仿孔子的语气、语调来回答,而且纷纷都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和推理过程。我见同学们讨论热情高涨,于是我要求学生为每一则论语创设生活化场景,并说明创设理由,看谁的场景更有创意,更体现水平,更有启发性。几分钟后,一个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站起来说:“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一道研讨,为弟子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弟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钻研,于是说:_____________。请同学回答。”接着马上有同学回答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并且说明了推理理由。课堂上热闹非凡,人人都积极地参与,铃响了,同学们还兴致盎然地不愿下课。课后我考查同学们学习本文的效果,惊奇地发现,同学们学得太好了,而且人人都做到能背能讲能用。
   这堂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真实”场景,使枯燥的文言语言变成了有形可感的生活化内容,同学们在愉快的、充满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创设场景、回答讲解、分析推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吃透了原文,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如果让语文教学巧妙自然地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活的舞台,学生就能尽情投入,全面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打破课内与课外、古代与现代、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同时也缩短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
   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并走进生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内容相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亲情、青少年学习生活、自然,完全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在讲解《羚羊木雕》时,是这样设计拓展延伸题的:“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万芳,你还会做我的好朋友吗?站在父母的角度,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才更妥当?”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论异常激烈,想象十分丰富,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还教授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与父母交流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推荐给同学们三篇好文章: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学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舒婷《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学习朋友之间的沟通)、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才使得语文课堂如一渠活水。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们还可以运用仿写、续写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的拓展延伸:领悟到文章深刻内涵之后,你将会留意生活中哪些看似平凡却又感人的情景?学生有的写奶奶剥荔枝,有的写妈妈盖被子,有的写爷爷的轻声叹息,有的写父亲的忙碌奔波……学生深刻体会到亲情的真实和感人,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个体认识,也促使学生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开展各类语文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认识。教师要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充当生活的角色,将语文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后,我就设计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课后实践练习题,组织学生利用星期天开展环保考察活动:看一看周围有哪些污染源,污染程度怎样,还有哪些人为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想一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或改善环境,并要求学生结合当前开展的“五水共治”活动写出考察报告和作文一篇。
   通过调查走访,学生写出了真实的报告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a.开展“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废旧物品重新再利用。
   b.自办小报,将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做成展板,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进行“爱我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义务宣传。
   c.给环保部门写建议信:严格立法,保护水资源。
   d.以童话形式的作文:再现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如《一条小鱼的遭遇》……
   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从而使学生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积极性。我在上《羚羊木雕》这堂课时,提出问题:“在这场家庭矛盾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但说法不一,此时,我灵机一动,大家对这场家庭矛盾的争议都很大,这样,我们就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代表“应该要回来”,反方代表“不应该要回来”,进行课堂辩论。双方都十分投入,说得十分精彩,同学们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惊!正、反两方都说得很有道理,不分胜负。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辩论的能力。
   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利用语文与生活的关联性,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师,现居浙江浦江。
其他文献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相传为战国时代列御寇所作。列御寇生活于东周威烈王时期,与郑穆公同时代,迟于孔子,早于庄子,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市)人。是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他是上承老子下启庄子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
阅读鉴赏一篇文言文,理解、疏通大量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是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言文学习主要就是死记硬背海量的文言常见、常考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死记硬背是少不了的,但更多的时候则需要“活学活记”,需要创新和发现。  关于创新和发现,新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
当前,农村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文课上,作文题布置下去,学生大多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一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状,写出来的作文也是东拼西凑,千人一面,干巴巴毫无生活气息。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该如何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面貌?农村作文教学该向何处觅一股“活水”?   《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模式不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且其无可比拟的动态优势大大增加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教学核心内容,全面提升学习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正在不断大力引入微课模式。  微课的主要表现方式為课堂视频教学。当然其教学方式中也包含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教学的设计与思路、学生的评价与反馈等。微课与传统教学相比
众所周知,《木兰诗》的原创,乃北魏时鲜卑民歌。其作为少数民族民歌,在中华民族胡汉文化融合中,始由南朝文人乐师改编为鼓角横吹曲,方为南梁乐府曲辞,后经隋唐五代至宋,历数百年,广为流传。最后,由北宋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定型为如今所见乐府体杂言诗的形貌。  然而,《乐府诗集》对《木兰诗》文本的定格,借势印刷术在宋代以来的高度发展,成版本的权威性,渐行湮没了其它版本的存世流传。这给后世鉴赏、研究该诗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综观我们的教学实践,普遍存在以下两种现状:忽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丰富的教材资源对于写作的例子作用,把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割裂开来进行训练。这一方面造成了语文教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读写训练的重复、低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以读带写,促进初中生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相互转化”的课题研究为依托,对此进行尝试,摸索出了“
陈兴才,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教师基金会重点课题“批判性思维与语文思辨读写”研究组重要成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目的观照下的写作教学内容构建”主持人。致力于批判性思维培养、思辨读写教学研究,近三年发表此类主题论文四十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8篇,出版《语文话题的微观解析》(东北师大)、《方舟集》(中国文联)、
笔者近年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将课堂的重点放在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深挖。而往往忽视语言形式在表达效果与思想内容上的作用。这样“偏离失衡”的课堂,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课给掏空。近日,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俗世奇人 泥人张》一课的授课中,笔者尝试于通过言语形式的变形,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来亲近语言,在感受文字魅力、感知人物形象以及体会作者情感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增”
刘 勇,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教师。  随着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初稿)》的颁布,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赵福楼老师认为它是“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1]。“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加快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推进语文学科建设,完善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
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章首云:“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意思是作者表达头脑中的思想感情,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而形象又需要通过语言来描述——作者的创作要经历由意到象,由象到言的过程。读者要想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意,需要与作者的创作过程反方向而行,即由言明象、由象得意。  王弼的观点对文学文本教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