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不断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了我们教学中关注的重点,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如何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也将成为我们不断探究与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想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现代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
从教五年多,在不断的课堂教学中我慢慢的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当同一节课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时,你所采取的教法必需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备教案、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还得备学生。只有把准了真实的学情,才能恰当地确立教学的起点。这也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己”为教情,“彼”为学情。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想,我们都会渴望自已做个知己更知人的智慧高明的老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不断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了我们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我们来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与有效,不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个知识点,做了多少道题;而应该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这就需要遵守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备课,以学定教。
对课堂教学,我们往往是按我们的预设在进行,然而课堂是生动的,它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想应的调整。在一次外出交流同课异构的授课中,我也深刻的体验到了以学定教的重要性。按照预设思路,我要讲授的课题是《平行线的判定》,它是初一年级学生的一节新授课,是一节以探讨为主的课程。通过几何画板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实验、大胆猜想、推理验证,让学生体会几何命题论证的过程,领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他们知道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平行线的3个判定方法。然而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状况。状况一:调配学生为近80%的民族学生,与他们沟通时,发现他们连汉语都说得不是很顺畅。状况二:投影设备字迹模糊课件无法正常使用。面对异常的情形我做了以下处理:处理一:由于学生人数少,座位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处理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点放在了学生感知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领会数学的转化思想与判定方法的简单应用。处理三:改变教学方法,用黑板来代替投影,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尽可能的放慢语速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孩子们课堂上受到启发,从开始回答问题的羞涩紧张到主动再到发现问题时的激动,学生开始放松,完全沉浸在问题的不断的思考中,氛围和谐有序,达到了调整之后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束学生自发的为总结发言的同学鼓掌,他们享受着自已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我想,不管是公开课、研讨课或是常规课,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的。而课前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非一层不变,但我们只要真正的把学生放在心中,做到“以学定教”,那这样的课堂一定会生动,会有效,亦是高效。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了解往往会更深入,因此我们的预设通常都能顺利的进行,但课堂上的变数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班级的整体情况,一方面,我们要活用教材,因材定教,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以多媒体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先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集中讲解到位之后再讲解其应用。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还应该关注差异,因才定教。课堂教学中要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开放式的合作探究活动,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差异发展的过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先提出问题: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多少条对角线?而这些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尽而顺势引导学生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在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的同时,再次提出是否有其它的分割方法,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发散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地。
然而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还没能具有高超的以学定教的本领,很多时候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问题,往往也会手足无措,缺乏方法,难以应对。因此,如何提高自己以学定教的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出真知”。对于教师而言,每堂课都是自己的好老师,要善于琢磨,成功处思考成功的奥秘,失败处反思失败的原因。可把自己的课堂录音,利用空闲时间复听课堂录音琢磨优劣;可请领导同事走进自己的课堂,为自己把脉会诊,找到问题所在;也可每堂课后征询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学方法。俗话说留心处皆学问,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活到老,学到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的学习与阅读,才能不断的积累与成长,让自已的专业更扎实,底蕴更丰厚。处理问题时思路更广阔,方式方法也会更灵活,更恰当。
向他人学习。我们的身边总会有很多具有高超的教学技艺、巧妙的教学方法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有着令人信服的教学成果。他们对学生尊重,对学情了解,对学法明了。而这些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技能与期盼达到的目标。总之,把握“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与专业能力,不断的去探索与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那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生动,会有趣,也会高效!
关键词: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想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现代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
从教五年多,在不断的课堂教学中我慢慢的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当同一节课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时,你所采取的教法必需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备教案、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还得备学生。只有把准了真实的学情,才能恰当地确立教学的起点。这也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己”为教情,“彼”为学情。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想,我们都会渴望自已做个知己更知人的智慧高明的老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不断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了我们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我们来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与有效,不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个知识点,做了多少道题;而应该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这就需要遵守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备课,以学定教。
对课堂教学,我们往往是按我们的预设在进行,然而课堂是生动的,它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想应的调整。在一次外出交流同课异构的授课中,我也深刻的体验到了以学定教的重要性。按照预设思路,我要讲授的课题是《平行线的判定》,它是初一年级学生的一节新授课,是一节以探讨为主的课程。通过几何画板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实验、大胆猜想、推理验证,让学生体会几何命题论证的过程,领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他们知道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平行线的3个判定方法。然而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状况。状况一:调配学生为近80%的民族学生,与他们沟通时,发现他们连汉语都说得不是很顺畅。状况二:投影设备字迹模糊课件无法正常使用。面对异常的情形我做了以下处理:处理一:由于学生人数少,座位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处理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点放在了学生感知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领会数学的转化思想与判定方法的简单应用。处理三:改变教学方法,用黑板来代替投影,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尽可能的放慢语速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孩子们课堂上受到启发,从开始回答问题的羞涩紧张到主动再到发现问题时的激动,学生开始放松,完全沉浸在问题的不断的思考中,氛围和谐有序,达到了调整之后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束学生自发的为总结发言的同学鼓掌,他们享受着自已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我想,不管是公开课、研讨课或是常规课,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的。而课前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非一层不变,但我们只要真正的把学生放在心中,做到“以学定教”,那这样的课堂一定会生动,会有效,亦是高效。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了解往往会更深入,因此我们的预设通常都能顺利的进行,但课堂上的变数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班级的整体情况,一方面,我们要活用教材,因材定教,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以多媒体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先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集中讲解到位之后再讲解其应用。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还应该关注差异,因才定教。课堂教学中要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开放式的合作探究活动,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差异发展的过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先提出问题: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多少条对角线?而这些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尽而顺势引导学生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在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的同时,再次提出是否有其它的分割方法,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发散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地。
然而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还没能具有高超的以学定教的本领,很多时候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问题,往往也会手足无措,缺乏方法,难以应对。因此,如何提高自己以学定教的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出真知”。对于教师而言,每堂课都是自己的好老师,要善于琢磨,成功处思考成功的奥秘,失败处反思失败的原因。可把自己的课堂录音,利用空闲时间复听课堂录音琢磨优劣;可请领导同事走进自己的课堂,为自己把脉会诊,找到问题所在;也可每堂课后征询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学方法。俗话说留心处皆学问,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活到老,学到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的学习与阅读,才能不断的积累与成长,让自已的专业更扎实,底蕴更丰厚。处理问题时思路更广阔,方式方法也会更灵活,更恰当。
向他人学习。我们的身边总会有很多具有高超的教学技艺、巧妙的教学方法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有着令人信服的教学成果。他们对学生尊重,对学情了解,对学法明了。而这些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技能与期盼达到的目标。总之,把握“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与专业能力,不断的去探索与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那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生动,会有趣,也会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