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有十分明显的性格特点,他们喜欢探索,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可以让他们释放自己的天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养成科学求知的习惯。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研究进行具体说明,其中包括文章问题的提出、目前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生活化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86
幼儿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如果在科学活动中产生问题就会影响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重视科学活动的开展,将科学活动和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找到科学活动的乐趣。幼儿的年龄很小,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只能依靠自己的感知,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积累经验,丰富他们的认知。
一、问题提出
(一)对科学活动生活化的认识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应该秉持生活化的理念,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不仅仅是将游戏与科学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在生活发现科学。
(二)研究意义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通常会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生活化方式是教师选取素材最容易的一种,也是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一种。如果科学活动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无关,那么就无法真正促进幼儿的学习,科学活动会逐渐变得形式化。只有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生活化的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将科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在科学活动中涵盖了多层次,多领域的知识,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大自然。教师想要有效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效率,就应该改变自身的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改革[1]。
二、目前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教学目标不符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前应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活动方案时也要围绕教学目标。科学教学活动实施主要有两大途径,第一种,顺应生成途径,主要指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发进行探究。第二种,预设转化途径,主要指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后,在实施过程中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时,不会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这样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完成后不能完成教学目标[2]。
(二)与幼儿年龄不符
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方案前应该了解幼儿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是科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也是贯彻教学指南要求的基础。我们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该适度,可以具有挑战性,但是不能过难,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选择科学教学活动的内容时与幼儿的年龄不符,这样不但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反而会降低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材料不够
幼儿在接触外界时主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认知,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主要通过活动材料让幼儿进行探索,从而积累经验,增加见识。我们在组织科学教学活动时通常会使用幼儿园现有的材料,很少会自己制作,所以科学活动的材料有重复性,时间久了,他们对活动材料的注意力会逐渐降低,而且活动材料的不足会影响科学活动的开展。部分教师认为科学活动的材料应该由幼儿园购买,但是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批量订购材料,这就造成了材料种类的单一性,甚至在实施科学活动时会过于形式化,他们没有动手的机会,这会降低科学活动的效率。
(四)缺少活动总结
好的活动总结会增加活动的意义,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活动中的问题和幼儿的不足进行总结,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教师也可以通过活动总结,让他们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也可以进行自我总结,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分享自己的收获。但是在目前的科学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教师会进行活动总结,他们不会将活动总结展示给幼儿,甚至一些教师不会在科学活动后进行总结,这对以后的教学是不利的[3]。
(五)教师的能力不足
在幼儿园中,部分教师不是教育专业,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师培训,所以他们不能掌握幼儿的发展和兴趣爱好,也无法根据班级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教师的各项能力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在活动中不能积极调动氛围,这会影响科学活动的开展。
(六)教师对幼儿的认识不够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探究能力。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开朗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让他们积极探讨问题,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特点,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但是在目前科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认识不够,所以不能制订合适他们的活动方案[4]。
三、针对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生活化问题的对策
(一)创设教学氛围
在科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氛围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活动,创设教学氛围在科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作为科学活动的引领者,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接受科学活动知识,应该为他們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开问题,走出困惑。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可以鼓励他们,但是不能批评他们,我们该采取正确的评判方式,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科学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二)选择内容生活化,与幼儿年龄相符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该引用幼儿熟悉的生活和事物,这样让可以让他们全天候的沉浸在科学环境中,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生活中应该善于捕捉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组织科学活动。科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幼儿,但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水平不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很少,只能依赖过往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主动探索。例如,科学活动《吹泡泡》《拍皮球》《万能的肥皂》等,这些都是幼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东西十分熟悉。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活动让幼儿对这些东西有更好的认识,从而进行整理归纳。我们在开展科学活动时,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这样才能让幼儿深入了解科学,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三)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丰富活动材料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该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从不同方面感受科学。为了降低科学活动的成本,我们尽可能使用生活中的物品,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废物进行改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幼儿产生尝试的欲望。科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他们在生活中充满了好奇与疑问,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活动解决他们的问题。
(四)进行活动总结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看教师的操作,然后自己动手,他们会对科学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他们理解的并不规范,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分享结果后对他们进行评论,也应该进行活动总结,让他们知道活动的目的和结果,这样他们可以掌握核心的科学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自我总结,拓展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加科学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第一,教师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定期阅读科学类书籍,收看科学类电视。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阅读有趣的科学小故事,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时,可以进行记录,之后在活动中给幼儿演示。第三,我们可以向其他教师借鉴,学习别人优秀的科学活动方案,不断完善自己的活动方案。
(六)活动形式生活化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开展科学教学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在过去的科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他们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了解科学知识背后的含义,这种教学方式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将活动形式变得生活化,可以让幼儿对事物形成自己的见解,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活动中,不断开发自身的思维,提高自身的科学水平。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活动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如幼儿可以进行自主观察、自主实验、小组实验、调查访问等,从而在不同的科学活动中得到启蒙,促进自身的发展。
(七)科学活动过程体现个性化
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要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该针对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效率。在他们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在他们完成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鼓励。我们应该在整个科学活动中体现个性化,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师应该明确生活化教学在科学活动中的意义。其次,教师应该找到目前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教学氛围,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更加生活化,每次科学活动完成后进行活动总结,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将科学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提高科学活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戴莉丽.浅谈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06.
[2]云燕.论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策略[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2019.
[3]顾青青.幼儿园科学活动开展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9(3):97.
[4]趙斌洁.游戏让科学活动“动”起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232.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86
幼儿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如果在科学活动中产生问题就会影响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重视科学活动的开展,将科学活动和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找到科学活动的乐趣。幼儿的年龄很小,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只能依靠自己的感知,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积累经验,丰富他们的认知。
一、问题提出
(一)对科学活动生活化的认识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应该秉持生活化的理念,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不仅仅是将游戏与科学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在生活发现科学。
(二)研究意义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通常会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生活化方式是教师选取素材最容易的一种,也是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一种。如果科学活动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无关,那么就无法真正促进幼儿的学习,科学活动会逐渐变得形式化。只有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生活化的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将科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在科学活动中涵盖了多层次,多领域的知识,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大自然。教师想要有效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效率,就应该改变自身的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改革[1]。
二、目前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教学目标不符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前应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活动方案时也要围绕教学目标。科学教学活动实施主要有两大途径,第一种,顺应生成途径,主要指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发进行探究。第二种,预设转化途径,主要指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后,在实施过程中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时,不会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这样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完成后不能完成教学目标[2]。
(二)与幼儿年龄不符
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方案前应该了解幼儿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是科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也是贯彻教学指南要求的基础。我们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该适度,可以具有挑战性,但是不能过难,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选择科学教学活动的内容时与幼儿的年龄不符,这样不但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反而会降低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材料不够
幼儿在接触外界时主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认知,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主要通过活动材料让幼儿进行探索,从而积累经验,增加见识。我们在组织科学教学活动时通常会使用幼儿园现有的材料,很少会自己制作,所以科学活动的材料有重复性,时间久了,他们对活动材料的注意力会逐渐降低,而且活动材料的不足会影响科学活动的开展。部分教师认为科学活动的材料应该由幼儿园购买,但是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批量订购材料,这就造成了材料种类的单一性,甚至在实施科学活动时会过于形式化,他们没有动手的机会,这会降低科学活动的效率。
(四)缺少活动总结
好的活动总结会增加活动的意义,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活动中的问题和幼儿的不足进行总结,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教师也可以通过活动总结,让他们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也可以进行自我总结,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分享自己的收获。但是在目前的科学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教师会进行活动总结,他们不会将活动总结展示给幼儿,甚至一些教师不会在科学活动后进行总结,这对以后的教学是不利的[3]。
(五)教师的能力不足
在幼儿园中,部分教师不是教育专业,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师培训,所以他们不能掌握幼儿的发展和兴趣爱好,也无法根据班级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教师的各项能力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在活动中不能积极调动氛围,这会影响科学活动的开展。
(六)教师对幼儿的认识不够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探究能力。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开朗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让他们积极探讨问题,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特点,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但是在目前科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认识不够,所以不能制订合适他们的活动方案[4]。
三、针对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生活化问题的对策
(一)创设教学氛围
在科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氛围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活动,创设教学氛围在科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作为科学活动的引领者,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接受科学活动知识,应该为他們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开问题,走出困惑。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可以鼓励他们,但是不能批评他们,我们该采取正确的评判方式,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科学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二)选择内容生活化,与幼儿年龄相符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该引用幼儿熟悉的生活和事物,这样让可以让他们全天候的沉浸在科学环境中,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生活中应该善于捕捉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组织科学活动。科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幼儿,但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水平不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很少,只能依赖过往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主动探索。例如,科学活动《吹泡泡》《拍皮球》《万能的肥皂》等,这些都是幼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东西十分熟悉。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活动让幼儿对这些东西有更好的认识,从而进行整理归纳。我们在开展科学活动时,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这样才能让幼儿深入了解科学,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三)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丰富活动材料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该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从不同方面感受科学。为了降低科学活动的成本,我们尽可能使用生活中的物品,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废物进行改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幼儿产生尝试的欲望。科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他们在生活中充满了好奇与疑问,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活动解决他们的问题。
(四)进行活动总结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看教师的操作,然后自己动手,他们会对科学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他们理解的并不规范,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分享结果后对他们进行评论,也应该进行活动总结,让他们知道活动的目的和结果,这样他们可以掌握核心的科学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自我总结,拓展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加科学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第一,教师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定期阅读科学类书籍,收看科学类电视。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阅读有趣的科学小故事,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时,可以进行记录,之后在活动中给幼儿演示。第三,我们可以向其他教师借鉴,学习别人优秀的科学活动方案,不断完善自己的活动方案。
(六)活动形式生活化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开展科学教学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在过去的科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他们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了解科学知识背后的含义,这种教学方式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将活动形式变得生活化,可以让幼儿对事物形成自己的见解,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活动中,不断开发自身的思维,提高自身的科学水平。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活动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如幼儿可以进行自主观察、自主实验、小组实验、调查访问等,从而在不同的科学活动中得到启蒙,促进自身的发展。
(七)科学活动过程体现个性化
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要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该针对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效率。在他们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在他们完成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鼓励。我们应该在整个科学活动中体现个性化,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师应该明确生活化教学在科学活动中的意义。其次,教师应该找到目前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教学氛围,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更加生活化,每次科学活动完成后进行活动总结,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将科学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提高科学活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戴莉丽.浅谈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06.
[2]云燕.论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策略[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2019.
[3]顾青青.幼儿园科学活动开展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9(3):97.
[4]趙斌洁.游戏让科学活动“动”起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