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现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迫切任务。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发展已毋庸置疑,新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专门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发展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新课程中并切实发生作用,作为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新的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使数学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由面向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切实做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教学呢?
1.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所以,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就自然能找到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方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教师自己觉得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但实际却不尽然。像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些学生总是记不牢,常混淆,其实并不是学生不肯动脑筋,而是学生抽象思维差、遗忘快等原因。教师必须得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每堂课都尽力做到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反思等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其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2.循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可能同等,当然解题方法、思路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的创新灵感正是在这种种差异之中孕育的。在教学过程中优等生对某个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不同的思考方法自然很是常见,但千万也不能忽视中差生的某些想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多么贴近生活,可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全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这样经常的讨论、发现中均衡提高了。
二、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今天一提创新,明天就出成果。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长抓不懈,只有久而久之,才会使学生的创新素质有所提高。另外,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因人而异,主动发展,切忌“刮风”,牵强附会。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应如何有效操作实施呢?
1.鼓励多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创造。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使他们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课本挑战。新课程中突出了“算法多样化”,允许并鼓励学生用不同于课本的思路解题,以培养其创新意識。如在教学“线段比例尺”时,有的同学认为课本上先求比例尺的解法并不很简便。他们认为:线段比例尺就是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实际距离,那么,一定的单位长度比上图上距离应该等于一定的实际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因为省了一步的单位换算,解题确实比较快捷。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无论其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都应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从敢问、善问过渡到“会问”。
2.勤操作讨论
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把一个土豆削成一个长方体,让他们在动手削的操作过程中掌握住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操作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又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学生又实现了自我创新,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练习开放题
开放题指条件多而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唯一的題目。精心设计开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重要作用。例如:用96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有几种摆法?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但达到了新课程“强化空间观念”的目的,而且其思维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多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样教学,学生的创新素质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三、改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不是为了给学生编排名次,证明优劣,而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他们学习,促进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对学生做出全面而辩证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健康的发展,使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成为可能。
1.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尤其对于说出的某些创造性想法,全体师生都要予以积极评价,哪怕是有点差错的也决不能让其在萌芽状态就被评价成“谬论”,以至被消灭。
2.评价目标多元化
对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数学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质量两个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思维方式,实际评价时主要应包括:该学生在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什么,取得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像有的学生成绩虽不很突出,但思维方式却很独特,教师则一定要给予他更多的积极发展评价,以保护发展其创新思维。新课程中提及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其中部分内容,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等,其意就在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创新灵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坚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转变教学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新课程在未来课堂中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
【作者单位:淮安市渔沟镇中心小学 江苏】
一、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使数学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由面向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切实做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教学呢?
1.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所以,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就自然能找到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方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教师自己觉得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但实际却不尽然。像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些学生总是记不牢,常混淆,其实并不是学生不肯动脑筋,而是学生抽象思维差、遗忘快等原因。教师必须得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每堂课都尽力做到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反思等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其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2.循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可能同等,当然解题方法、思路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的创新灵感正是在这种种差异之中孕育的。在教学过程中优等生对某个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不同的思考方法自然很是常见,但千万也不能忽视中差生的某些想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多么贴近生活,可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全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这样经常的讨论、发现中均衡提高了。
二、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今天一提创新,明天就出成果。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长抓不懈,只有久而久之,才会使学生的创新素质有所提高。另外,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因人而异,主动发展,切忌“刮风”,牵强附会。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应如何有效操作实施呢?
1.鼓励多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创造。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使他们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课本挑战。新课程中突出了“算法多样化”,允许并鼓励学生用不同于课本的思路解题,以培养其创新意識。如在教学“线段比例尺”时,有的同学认为课本上先求比例尺的解法并不很简便。他们认为:线段比例尺就是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实际距离,那么,一定的单位长度比上图上距离应该等于一定的实际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因为省了一步的单位换算,解题确实比较快捷。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无论其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都应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从敢问、善问过渡到“会问”。
2.勤操作讨论
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把一个土豆削成一个长方体,让他们在动手削的操作过程中掌握住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操作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又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学生又实现了自我创新,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练习开放题
开放题指条件多而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唯一的題目。精心设计开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重要作用。例如:用96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有几种摆法?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但达到了新课程“强化空间观念”的目的,而且其思维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多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样教学,学生的创新素质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三、改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不是为了给学生编排名次,证明优劣,而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他们学习,促进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对学生做出全面而辩证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健康的发展,使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成为可能。
1.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尤其对于说出的某些创造性想法,全体师生都要予以积极评价,哪怕是有点差错的也决不能让其在萌芽状态就被评价成“谬论”,以至被消灭。
2.评价目标多元化
对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数学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质量两个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思维方式,实际评价时主要应包括:该学生在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什么,取得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像有的学生成绩虽不很突出,但思维方式却很独特,教师则一定要给予他更多的积极发展评价,以保护发展其创新思维。新课程中提及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其中部分内容,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等,其意就在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创新灵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坚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转变教学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新课程在未来课堂中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
【作者单位:淮安市渔沟镇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