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无界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家皂乡与河北省交界处一块界碑上,一面写着河北省,一面写着山西省。驻足这里,跨过河北只需一步。这一步多四毛钱,同行的几位问我此话怎讲,我说,过去单位出差,本地补助八毛钱,出省补助一块二,这一步出省了,还不多四毛钱。大家都笑了,没有住宿费交通费的票据证明不算。
  那天我们就延着这条路走了一程,不是出省,而是出了县界。
  作家高建英要回家乡为马家皂中学、马家皂乡政府、安家皂学校和定安营村捐书,约我们几个人同行,一来做个伴,二来捧个气场,还兼食客,不用说这是一趟轻松快乐的旅行。
  我开车,还为她们拍照。早晨听高建英说不先回定安营老家,先去安家皂村为她本家哥抓阄分房。
  一听安家皂我就激动,因为那里有我的童年记忆。脑垂体发育还不太成熟时的记忆总是带着太多的神秘,那里的土堡和堡门就像童话里的魔法城堡,海底城堡;公社大院的二大门仅也是一房高,可在一个孩童面前却是高耸的。还有生产大队的木大门和外边的高墙,大戏台、五龙壁、老爷庙、水圪沱和村南的学校,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而现实是没有几处存在的了,大多早已坍塌或拆除。
  还有个好消息,高建英说,阎雪君也在,在乡里等着。这个消息同样让我激动不已,这位身为马家皂村人的老乡、中国金融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名人又是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遇,因此这趟行程,心潮激奋的除了高建英就是我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路上,车内的气氛轻松活泼,就像在上一堂作文课。老师说内容不限,题目自定。路程不长,来不及天上地下的海阔天空,因此留下一路未经整理的散文,不觉得目的地就到了。老师应该用红笔写下评语了:内容丰富,语言凝炼,然后一个“优”字,最后一个大大的“阅”字,再写上日期,2019年11月9日。
  车上的气氛始终没有打断我的思绪。汽车转过弯,从沥青路上了水泥路,这是一段再熟悉不过的路程,今天突然间产生出些许陌生来。我已被折服,人的思想、情感这东西真的可以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产生出超常的灵秀,安家皂村所属的马家皂乡已在2018年2月划归天镇县了。
  以前下乡路过或专程调研,就像行走在自家的田头院落,来来回回次数多了,就像主人,一切活动无拘无束。而这次,生生地有些变扭,就像走亲戚,就像走进了别人家的菜园子,显出不少生分和拘泥。
  我在《安家皂记事》里说,“安家皂曾经离我很近,又曾经离我很远,现在离我很近了,或许还会远去的”。这次,终究是离我远去了,不是或许。安家皂三起三落在阳高与天镇间归来归去,或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或是历史对她的偏爱。这次,大概不会再次划归了,安家皂已稳稳当当地镶嵌在天镇县的版图上。
  我的思绪终将是低沉的,为了一种说不清的理由,一种无奈的纠结与困惑。故乡故土的情结让我陷入到一种别样的思考,别样的念想中。想起那首“篱笆墙的影子”的旧歌: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河也还是那条河……心在吟唱,唱着唱着,唱得酸酸楚楚,满眼模糊。
  1958年10月阳高天镇二县合并,设安家皂人民公社。1961年4月,阳高天镇二县又要分开,安家皂公社撤销。安家皂所属的马家皂公社划归天镇县。 1971年7月,马家皂公社再次划归阳高。到2018年2月,在阳高县版图上存在近半个世纪的马家皂乡又被划归天镇县。
  1961年之前的安家皂公社时期,我父亲在公社当副主任,我们作为家属居住在安家皂。
  安家皂,我的半个故乡,怎就这样的忽远忽近,让我惆怅,让我彷徨。
  安家皂村到了,脚已踏上这片土地,依旧炽热。
  我转不出的思绪被大家调侃的话引了出来,说到人家天镇地界了,规矩着点啊。啊!是的,规矩点。
  在安家皂新村委会门前,摆了几个长条桌,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一个结实一点的纸烟箱的装票箱。
  不一会阎雪君过来了,他招呼我说,先进里边办公室来,他们这事儿还早着呢。这就对了,他是该招呼我一下了,我成了他们的客人。在房间里闲聊,我借机送给阎雪君一部《阳高县志》,雪君还饶有兴趣地翻了翻,说谢谢啊。村支书巩振平,村主任睢秀兵也过来了。有些时日了,他们和这片天地一样,什么也没变,倒有点精神焕发。我们是熟人,我们还是安家皂村志照片里的合影人。但此时的他们,却是应该转过身来,笑脸相迎他们面前的客人了。
  这是一处马家皂乡易地搬迁安家皂安置点,在安家皂村西南方。新盖的瓦房院有三间的,有两间的,传统的椽檩结构,青砖红瓦,大玻璃窗,可出入大马车的红大门。路面全是整齐的沥青路,边缘也都砌着彩砖,分开好几路。分房抓阄的人们来的很多,围在村委会门前,吵吵嚷嚷。有乡干部和村干部在维护着秩序和指导着人们。抓到号的登记,登记过的领钥匙看房。
  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肩挎长带挎包,一会用手机拍照,一会又用笔记着。此刻,我仿佛看见长篇小说《今年村里唱大戏》《天是爹来地是娘》的初始影子。
  安家皂离马家皂乡十多里路,这里也是阎雪君采访采写、组字组稿辛勤耕耘的一片土地。这里都是真正的老家,每当他回来,冬天的豆腐坊,夏天的菜园子,春耕秋收的田野里,都会有他的影子。他把根扎进泥土,把文字洒在家乡的土地上,用家乡的泥土浸润。因此,阎雪君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文字都棱棱角角地沾满了乡土泥巴,满溢着乡村杨柳树的、蒲公英的、和米米蒿的芳香。
  午饭后回到乡里,看来主席是不准备午休了,我们当然更没了睡意。
  一个名作家,中国金融界的文学领军人物,健谈自不必说,他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谈起。我听过阎雪君的讲座,知道他讲座从来都不备稿子,哪怕是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上讲座,亦是如此。在家乡的土地上,接地气的话当然是主题,谈工作,谈生活,谈社会实践,谈人生信条,谈文学创作,还有闯荡社会的经验。他总会谈起上小学差点毕业不了的话题,初中三年、他却念了六年,高中三年、他又念了六年,偏科偏到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一狠心,放下了理数课,最后连本带利一大注全部押在了文学上。我说的连本带利,那时的阎雪君哪里还有什么利哩,就是本也不足。就这样,没有退路,没有选择,只有紧紧抓住文学,砥砺奋进。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文学成了他走向辉煌的天梯。
  从县到市,从市到省,再到北京,成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在国家级、省部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60多万字。长篇小说6部,中、短篇小说50多篇,金融调查研究、新闻报道等200多万字。主编《中国金融文学》杂志,《中国金融作家作品选》等。
  一中午的海阔天空,往事如云。
  阎雪君此时的身份,可以说是个乡下的农民,也可以说和我们一样什么也不是的普通人。这是职业的习惯,常常在最底层体验生活时让他放低身段,躬身腑首,脚踩牛屎泥巴,融入生活现场。这大概就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的风采风度。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他有值得骄傲的理由,同时他还有谦逊的胸襟胸怀。
  阳高、天镇,农村、城市,马家皂、北京,那些往事,那些人,那些岁月里大大小小的故事,充满艰辛,也充满豪迈。
  一个行走在全国各地山山水水间的文化名人,阎雪君储备了极为广阔的人脉关系。他需要面對大大小小的层级,大大小小的人和事,国家级的,省、市、县的,还有乡村农民,进哪家就要说哪家话,他的人生阅历可谓精彩。我说,主席这儿除了书、奖状、证书之外,应该还有一长串的面具。
  下午稍迟时到了高建英的老家定安营村,捐了书,然后到她堂哥高菊文家,家长里短了一通,要回去了,还是给每人塞了一包豆腐干。熟悉的味道,清香诱人。这是家乡的味道,这是异乡的味道,这应该还是原来故乡的味道。
  当我们返回时,界里界外的界限已经不重要了,界限,其实原本就不明显,一边是天镇县马家皂乡安家皂村,一边是阳高县古城镇的古城村,两村之间,可能就是一条小水沟,也可能是一堵墙,还可能是一颗树各占一半。界里,界外,我已无法鉴别。其实,只要乡情在,只要真爱在,就没界限。
  大爱无疆,真情无界。
其他文献
一双手可以做什么?吃饭?写字?工作?可对于抗战疫情的医生来说,这可不是一双平凡的手,而是救助全国人民,与病毒赛跑的双手。  一双手支撑起战斗的信念。  这双手,救死扶伤,呵护生命。他们为了病人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将病人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为生命站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24小时在诸多病房中来回穿梭,不辞辛苦,为了方便穿上防护服,一位位女医生、女护士剪掉了自己的乌黑的长发,她们在家中也是父
期刊
民国二十三年夏,也就是1934年的夏天,应平绥铁路局局长沈昌先生的邀请,北平的几位文化界名人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7月7日,从北平清华园出发,沿平绥铁路,考察中国西北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前后共四十余日。被邀请的文化名人里,女作家冰心在列。  沈昌先生的姐姐沈骊英女士和冰心是留美期间的同学,而沈昌本人和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先生也是留美期间的同学,所以冰心和她的丈夫成了那次旅行的组织者。在冰心的邀请下
期刊
得胜口作为明清“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北部关口,一直以来充满传奇色彩,这里讲述的三则与得胜口息息相关的武林往事,风云变幻,惊心动魄。雁门关以北武林魁首李德懋学艺得胜口  晚清時期,大同有一拳师,名叫马德胜,是少林俗家弟子,也是少林派在大同地区的代表人物,江湖上称作“飞刀”马德胜。马德胜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只知他常年在杀虎口、得胜口(现大同市新荣区)一带开拳坊。大约在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前后
期刊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府浑源州人。出仕前曾立下“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的誓言。嘉庆七年(1802)开始步入仕途,在知县这个七品位干了二十二年、轮换了十一个县后,不断被重用,先后出任过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一直到河东河道总督(正二品),为官生涯后期承担起治理黄河的重任。“持躬端谨,办事实心”,“慎厥修防,安
期刊
2020年6月,“人文清華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来到应县木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南与“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小琴教授一同登上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建筑,同时探讨如何通过全面综合的技术手段修缮这座日益倾斜的木塔。  如何结合先进的科学手段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古建筑文化遗产,是非常紧迫而
期刊
无忧无虑的童年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门外操场城的一个大杂院里。前后共有七排平房,房子不是一个时间盖的,有新有旧,有灰有白,七长八短,高低不一。大部分住户为粮食系统家属,有市局、有专局、也有县局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在十九校和四中上学。那时候没听过有择校这一说,也没见过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大家都是一群一伙儿自行搭伴儿去学校,连玩儿带耍、风雨不惧。家庭作业也不多,很少有补课,课余时间大家基本都在玩儿。尤
期刊
乡愁乡恋似乎很凝重,却可能真实地体现为一片田地、一处老院、一棵树、一方井台,或者是一缕缕升起的炊烟。人们更常把浓重的乡愁乡恋寄托在儿时的某些食物身上,因为让它们来承载最具象最亲切。那么,那些年里母亲亲手烙出的米面黄儿便是之一。  每年腊月,一祭过灶王爷,母亲便开始忙乎摊黄儿和蒸馍的事儿了。  摊米面黄儿,本应该是小米面粉做原料,可那些年母亲用的几乎全是玉米面,最多在玉米面里少加一点儿小米面,毕竟小
期刊
十五年前,驾车穿越了青藏线上的天路。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云端路上过昆仑山、穿可可西里、跨楚玛尔河、越唐古拉山,一路驶去,艰险万重,刻骨铭心,犹如昨天的事。  五年前,有了第二条天路,这就是张北的草原天路。一经听说,便驾车去行,一探究竟。那是横亘在锡林格勒草原南缘的一条草原之路,就其平均海拔在1400米上下,最高的桦皮岭是2100米。  两条天路,一条在青藏高原,一条在黄土高原,一条在我国阶梯地势
期刊
吃野菜吃的是什么呢?吃的是过往的回忆,亦是季节的更替、岁月的流逝。说到野菜的食用,总是感慨万千,那些远去的岁月里,有着最初带我们看世界的人和最初对生活的热爱。  南太行山里野菜多,凡是载书谱典籍的野菜野花,大多能在这里找得见。  灰菜,山里的故乡称之为灰灰菜,我就十分喜欢这叠音的野菜名,读起来顺口,看上去亦楚楚有姿,实在是野性又有趣味。它不择地、不拣水,长得到处都是,是山里极普通、极寂寞的一种野菜
期刊
大同诗人王占斌在诗歌《像民歌一样行走》中赞美了家乡的荞麦:  三十三颗荞麦是我蛰伏在村庄的  三十三个弟兄。身材矮小,一脸焦黑  厮守着辽阔天空,习惯于畅想湛蓝  三十三颗荞麦兄弟将干旱植入清贫的身躯  仰天发出苍白的拷问,有如我游走的灵魂  一束偶尔的闪光露出了闪电的肋骨!  我想,诗人赞美的荞麦一定是灵丘特有的苦荞了。  大同灵丘,地处东南一隅,自古苦寒,九分山水一分田,海拔高,日照短,十年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