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能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巧妙设问 激活思维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时机和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探索、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要富于思考,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紧抓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例如:我们在实验教学“物质的密度测量”一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这样的启发,提问:若用纸将体积不同的铝和铁包起来,有谁可以把它们辨别出来?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争论,有的学生用质量大小判断,认为质量大的那一个就是铁,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用体积大小判断,认为体积大的就是铝,等等,意见不一。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不能单凭质量或体积判断它们究竟是哪种物体,而要讨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区分。接着让学生做实验,测量不同形状的铁块的质量和体积,然后算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为铁的密度。
二、热情鼓励,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设疑,引导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发挥,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这样,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地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兴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奉送给学生真理。要善于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设疑,在人们司空见惯又不被注意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思维冲动;也可以在讲授新知识时,插入相关旧问题,然后快速用新知识给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惊异中急于探个究竟。例如:在引入压强知识时,问学生表演气功的大师,为什么能躺在布满铁钉的木板上睡觉?甚至在胸前放一块石板,再用铁锤敲打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还可以让学生想象,若是一根铁钉,这位大师还敢睡在上面吗?这些问题,将会把学生的思维及时带入活跃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
三、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点拨学生思维
所谓问点,就是指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来说,问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之处,这样对问题的解决将有“茅塞顿开”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引入时要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提问,一个好的切入点,会轻易启动学生灵感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石击起千层浪”之效。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可以用玻璃杯、水、纸片做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玻璃杯盛满水,盖上纸片将杯口倒过来时,纸片会掉下来,但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纸片并没有下落。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纸片不会落下来,是受什么作用呢?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迫切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积极地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又如学习动能势能转化时,可用细绳的一端系住一个大苹果,制成一个单摆做实验,先将苹果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鼻子,然后放手,使苹果摆动起来,这时很多学生都会替老师担心,生怕苹果会碰到老师的鼻子,但实验结果出乎学生意料,苹果并没有打到老师的鼻子。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问苹果为什么不会打到老师的鼻子呢?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实验演示后提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发挥教师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再湘.中学理科教师科研论文导写.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
[4]寥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
[5]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6]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7]王海燕.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8]刘惠军,张雅明.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巧妙设问 激活思维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时机和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探索、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要富于思考,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紧抓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例如:我们在实验教学“物质的密度测量”一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这样的启发,提问:若用纸将体积不同的铝和铁包起来,有谁可以把它们辨别出来?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争论,有的学生用质量大小判断,认为质量大的那一个就是铁,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用体积大小判断,认为体积大的就是铝,等等,意见不一。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不能单凭质量或体积判断它们究竟是哪种物体,而要讨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区分。接着让学生做实验,测量不同形状的铁块的质量和体积,然后算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为铁的密度。
二、热情鼓励,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设疑,引导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发挥,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这样,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地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兴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奉送给学生真理。要善于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设疑,在人们司空见惯又不被注意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思维冲动;也可以在讲授新知识时,插入相关旧问题,然后快速用新知识给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惊异中急于探个究竟。例如:在引入压强知识时,问学生表演气功的大师,为什么能躺在布满铁钉的木板上睡觉?甚至在胸前放一块石板,再用铁锤敲打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还可以让学生想象,若是一根铁钉,这位大师还敢睡在上面吗?这些问题,将会把学生的思维及时带入活跃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
三、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点拨学生思维
所谓问点,就是指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来说,问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之处,这样对问题的解决将有“茅塞顿开”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引入时要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提问,一个好的切入点,会轻易启动学生灵感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石击起千层浪”之效。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可以用玻璃杯、水、纸片做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玻璃杯盛满水,盖上纸片将杯口倒过来时,纸片会掉下来,但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纸片并没有下落。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纸片不会落下来,是受什么作用呢?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迫切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积极地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又如学习动能势能转化时,可用细绳的一端系住一个大苹果,制成一个单摆做实验,先将苹果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鼻子,然后放手,使苹果摆动起来,这时很多学生都会替老师担心,生怕苹果会碰到老师的鼻子,但实验结果出乎学生意料,苹果并没有打到老师的鼻子。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问苹果为什么不会打到老师的鼻子呢?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实验演示后提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发挥教师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再湘.中学理科教师科研论文导写.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
[4]寥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
[5]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6]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7]王海燕.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8]刘惠军,张雅明.新课程与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