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河南省既要保证粮食产量,又要实现农民增收,这就要求我们在农业产业发展现有的基础,继续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当前,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保证政府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提高对延伸产业的扶持力度、拓展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营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氛围等形式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高效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2014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中树立了2020年河南省的战略目标:建成一批物质装备条件、科学技术应用、生产经营形式达到现代化水平的高标准粮田,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是解决河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的重要方法。推进建设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现代农业水平和农业机械设备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围的推广,持续提升和改善农业管理,将农业产业集群构建成现代农业的支柱。
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许多传统优势,但是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增值能力不高
除了几个支柱企业所在的产业集群外,河南省当前产业集群主要呈现小规模和零散的特点。企业之间同构现象严重,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导致整个产业链无法做大做强。例如,全国小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河南省,但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多直接将原粮进行外销,在精深加工和原粮加工转化方面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限制了向产业链上各个方向的延伸,使其很难实现产业化。[1]河南省的农产品加工率与增值率都不高,特别是农产品二次以上深加工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更远。
二、产业集群内部龙头企业缺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在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进程中,龙头支柱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动力牵引功能。目前,河南省境内,已经成型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受到规模和经济能力的局限,很难做到对周边地区形成有力的影响牵动效应。并且缺少拥有从拓展市场,组织生产,到最终综合服务的很强的农业龙头支柱企业来高效地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龙头支柱企业和农户是单一的产品买断关系;更有一些则只是与农户签定了产品购销合同,不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价格保护。
三、农业科技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河南省已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中,大多存在农业产业标准化水平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产业化集中程度不强,创新研发能力不高等方面问题。而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应用高新技术。例如在农产品加工业,当前河南省在加工方面处于偏低水平,而精深加工技术更加匮乏。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也非常低。即使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的比重却非常低。[2]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亟待得到解决。
四、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品牌效应
河南省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与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不配套、布局也没有达到要求。部分农田基础设施长时间未加修缮、功能基本老化,存在诸多隐患,而旱灾和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依然严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在逐步影响着耕种面积,其减少的趋势还在持续,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情况是,农田地力下降。在同一时间,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品牌效应还不突出,除了双汇、思念等少数几个品牌比较出名以外,其他大量的品牌都还只是地区性品牌和单独的商品品牌,还没有达到集群品牌,品牌效应也没有实现最大化,不能在产业竞争中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3]
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發展,为了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一)加强对农业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的扶持,扩展产业链条
河南省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进程中,应该向国内外在集群升级方面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扶持相关延伸产业,使整个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推动产业集群由零散式向集约式发展。对于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链不是相对完善这一实际情况,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方面通过政策规定、优惠手段对上下游产业进行扶持,来实现“一条龙”式的产业协调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细化产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产业链条,解决制约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就要首先从资金入手,进一步采取减免企业所得税、建立贷款贴息制度等手段,协调相关部门为龙头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多方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紧紧围绕本地的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优势农业产业。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拓市场,帮助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在指引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前提下,辅助龙头支柱企业增加品牌产品的推荐力度,提高企业产品的认知度,扩大其影响力,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加快科技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河南省要借助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推进产业集群形式从低成本型向创新型的转变,确保产业集群长久持续增加的内在动力。培养和增强企业的研发创新观念,增加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深化产业革新能力,加速培育龙头支柱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且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加快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普及的力度,加大宣传和技术交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尽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4]同时,根据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目标和国家规定的专技术人员的要求,通过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培训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开发农业经济人力资源。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技术水平[5]。
(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农业产业集群的,不仅需要构建优良的产业集群建设硬环境,还要提升软环境。在建设农业产业集群的开始阶段,地方政府应首先根据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周边的市场,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作为重点培养目标,提升本地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进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中,政府在政策、财税、项目等方面,提高对基础设施、高技术的劳动力群体和信息服务层面的投入。对上下游产业也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完善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功能,真正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集群。[6](作者单位: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 赵玉莲.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2] 赵华伟.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培育[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
[3] 周新德.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调研世界,2008,(5)
[4] 尹慧君.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5] 赵华伟.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培育[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
[6] 张鹏程,刘从九. 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10(4)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2014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中树立了2020年河南省的战略目标:建成一批物质装备条件、科学技术应用、生产经营形式达到现代化水平的高标准粮田,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是解决河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的重要方法。推进建设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现代农业水平和农业机械设备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围的推广,持续提升和改善农业管理,将农业产业集群构建成现代农业的支柱。
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许多传统优势,但是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增值能力不高
除了几个支柱企业所在的产业集群外,河南省当前产业集群主要呈现小规模和零散的特点。企业之间同构现象严重,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导致整个产业链无法做大做强。例如,全国小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河南省,但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多直接将原粮进行外销,在精深加工和原粮加工转化方面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限制了向产业链上各个方向的延伸,使其很难实现产业化。[1]河南省的农产品加工率与增值率都不高,特别是农产品二次以上深加工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更远。
二、产业集群内部龙头企业缺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在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进程中,龙头支柱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动力牵引功能。目前,河南省境内,已经成型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受到规模和经济能力的局限,很难做到对周边地区形成有力的影响牵动效应。并且缺少拥有从拓展市场,组织生产,到最终综合服务的很强的农业龙头支柱企业来高效地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龙头支柱企业和农户是单一的产品买断关系;更有一些则只是与农户签定了产品购销合同,不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价格保护。
三、农业科技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河南省已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中,大多存在农业产业标准化水平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产业化集中程度不强,创新研发能力不高等方面问题。而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应用高新技术。例如在农产品加工业,当前河南省在加工方面处于偏低水平,而精深加工技术更加匮乏。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也非常低。即使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的比重却非常低。[2]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亟待得到解决。
四、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品牌效应
河南省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与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不配套、布局也没有达到要求。部分农田基础设施长时间未加修缮、功能基本老化,存在诸多隐患,而旱灾和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依然严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在逐步影响着耕种面积,其减少的趋势还在持续,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情况是,农田地力下降。在同一时间,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品牌效应还不突出,除了双汇、思念等少数几个品牌比较出名以外,其他大量的品牌都还只是地区性品牌和单独的商品品牌,还没有达到集群品牌,品牌效应也没有实现最大化,不能在产业竞争中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3]
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發展,为了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一)加强对农业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的扶持,扩展产业链条
河南省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进程中,应该向国内外在集群升级方面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扶持相关延伸产业,使整个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推动产业集群由零散式向集约式发展。对于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链不是相对完善这一实际情况,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方面通过政策规定、优惠手段对上下游产业进行扶持,来实现“一条龙”式的产业协调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细化产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产业链条,解决制约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就要首先从资金入手,进一步采取减免企业所得税、建立贷款贴息制度等手段,协调相关部门为龙头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多方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紧紧围绕本地的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优势农业产业。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拓市场,帮助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在指引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前提下,辅助龙头支柱企业增加品牌产品的推荐力度,提高企业产品的认知度,扩大其影响力,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加快科技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河南省要借助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推进产业集群形式从低成本型向创新型的转变,确保产业集群长久持续增加的内在动力。培养和增强企业的研发创新观念,增加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深化产业革新能力,加速培育龙头支柱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且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加快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普及的力度,加大宣传和技术交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尽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4]同时,根据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目标和国家规定的专技术人员的要求,通过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培训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开发农业经济人力资源。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技术水平[5]。
(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农业产业集群的,不仅需要构建优良的产业集群建设硬环境,还要提升软环境。在建设农业产业集群的开始阶段,地方政府应首先根据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周边的市场,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作为重点培养目标,提升本地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进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中,政府在政策、财税、项目等方面,提高对基础设施、高技术的劳动力群体和信息服务层面的投入。对上下游产业也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完善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功能,真正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集群。[6](作者单位: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 赵玉莲.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2] 赵华伟.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培育[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
[3] 周新德.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调研世界,2008,(5)
[4] 尹慧君. 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5] 赵华伟.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培育[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
[6] 张鹏程,刘从九. 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