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江学院根据民办办学体制和生源层次特点,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基本内涵和需求特征,总结提炼出融合“应用知识、创造能力、职业素质”的“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与特点的再认识和新探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有效推动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思考
近年来,三江学院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大众化教育生源层次和民办体制办学特点,深入研究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多次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研讨,坚持从办学实践中总结先进的观点做法加以提炼,并将先进成熟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实践。我校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的办学方针,落实“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提炼出了“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进一步解答了“培养什么样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一、“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1.“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基本内涵
“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是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基础上,并在深入研究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大众化教育的生源层次和民办体制的办学特点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将“德育为首”、“学以致用”、“应用为本”等教育理念有机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二是辨证认识“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内涵及其关系;三是正确处理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方需求”三方面地位及其关系;四是统筹协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模块要求及其关系;五是要科学建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素质教育”三体系及其关系。“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即是强调上述三理念、三要素、三方面、三模块、三体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领域、各环节、各方面中辩证统一的“一体”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维一体”融合式发展,要求建构和实践与之相适应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面向“一线”,让学生既掌握直接而基本的应用知识、又有较强的具体实践能力、兼具较好的职业素养。
2.“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主要内容
(1)理论教育强调获取应用知识。根据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和需求特征,理论教育要强调学生对应用知识的掌握,而应用知识应当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把范围限定在能够为学生打上专业烙印的应用知识方面。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其中公共基础理论强调精而实、基本够用,培养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专业基础理论内容强调宽而实,主要培养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专业技术理论突出应用,按技术主线来组建专业课程,内容强调职业导向,主要培养学生发展的针对性。培养过程形成理论教育课堂中讲授、实践中学习、素质教育中提升的框架体系,同时通过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通过提高理论课程的应用型和系统化,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实践教育突出培养创造能力。实践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通用基础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实践、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为重点的专业教学实践和培养综合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它必须突破实验、实习、设计等传统的能力要求和动手环节的实践概念,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认识规律,把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内容划分为外语、计算机实践、基础、专业实验、生产实习等的专业应用能力模块和德育实践、学科竞赛项目、专业社团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综合创造能力模块。这一体系从整体上进行系统设计,形成一个有梯度、有层次的以创造能力培养为主线,包括“课程教学实践、专业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实践”在内的实践教育体系框架。
(3)素质教育注重强化职业素养。素质教育体系要在一系列实证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构建并完善以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重点,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内的素质教育内容,并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面和课堂教学、实训实习实践、第二课堂等环节,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领域,特别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和就业观教育、毕业设计和加强校企合作渗透企业文化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业务素养。
3.“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基本特征
“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与特点的再认识和新探索,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具有较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性,即在培养思想上,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紧密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如由“知识为本”转为“能力为本”,体现新时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需求。二是应用性,即在培养目标上,要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需求特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既掌握直接而基本的应用知识、又有较强的具体实践能力、兼具较好的职业素养。三是针对性,即在培养面向上,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条件和生源实际,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服务产业行业一线,并把职业标准、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等融入培养内容。四是系统性,即在培养内容上,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融合“三维一体”培养方案,搭建“三维一体”培养体系,做到“应用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不偏颇、不脱离。五是全域性,即在培养空间上,要打破课堂界线,突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等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内外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职业素养等。六是多样性,即在培养方式上,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坚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平台和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选择。 二、“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实现路径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我们结合民办生源特征,以“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通过修订完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融“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及其培养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并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合作育人,找到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民办特色、三江风格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1. 构建“三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要求高校在才人培养上一方面必须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不随意降低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符合自身本科院校特点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三江学院积极构建“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一是在理论学习中,突出学生对应用知识的掌握,形成应用知识“课堂中讲授、实践中学习、素质教育中提升”的体系框架。二是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系统设计形成有梯度有层次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包括“课程教学实践、专业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实践”的体系框架。三是素质教育中,构建完善以职业素养为重点涵盖思想道德素质等在内的素质教育内容,形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面和课堂教学、实训实习实践、第二课堂等环节的体系框架。
学校摆脱传统教学计划一味强调知识系统性、完备性的束缚,对人才培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设计,修订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将“以应用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化、学分化、模块化的形式固定下来,重组“2平台1模块”(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应用知识培养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职业素养培养模块”,力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构建以专业和技术逻辑体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和改革教学内容
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学生对学业课程的研修来完成,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也就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专业和技术逻辑体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学校坚持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突破知识本位的传统框架,构建以专业为导向、以技术逻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努力把人才培养的重心从知识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上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适应基层生产第一线工作需要。例如,艺术专业、动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根据所需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将课程体系划分成若干课程平台和若干选修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一类专业应用能力,每个模块由与该专业应用能力相关的若干门课程和若干个课程设计组成,根据专业能力需要把相关课程融通整合起来,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应用能力。土木工程专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针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技术体系要求,实施了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和地下工程分类培养方案,分别以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和地下工程所需技术和能力体系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 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总纲性的作用,高等院校只有确立了适合自己办学实际并突出自己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计划和措施,学校的育人功能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出来。三江学院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突破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实行“3+1”、“3+0.5+0.5”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
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先后与江苏省软件测试服务中心等联合举办“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试点班”,与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以“3+1”模式合建“软件人才塔塔班”,与江苏省内外数十家媒体签约实行“校媒合作”、与“现代快报社”共建“强化班”合作培养新闻实务人才,等等。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创建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加工作前就能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许多合作育人班学生毕业前已被企业全部预订。
艺术学院通过“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把公司艺术形象设计引入校园,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实践了由作品向产品层的转变,在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纽海文大学、恰达河奇技术学院、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荷兰赛克新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实行“2+1”、“3+1”、“2+2”近十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办学。
4. 构建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创新多类型、个性化的培养途径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法上,要突破千人一面的培养方式。学校从实际出发,实行主辅修制,分类、分层次教学,把职业资格证书列入教学计划。学校推行“双证并举、课程融通”的做法,并增开了一些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广大学生掌握有利于就业的一技之长,力求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并鼓励毕业生面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第一线,与公办院校和国家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进行错位竞争。
20年来,三江学院为江苏和长三角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应用理论基础精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多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等特点得到诸多用人单位的首肯和认可,打出了三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品牌。
[责任编辑:吴芳和]
关键词: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思考
近年来,三江学院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大众化教育生源层次和民办体制办学特点,深入研究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多次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研讨,坚持从办学实践中总结先进的观点做法加以提炼,并将先进成熟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实践。我校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的办学方针,落实“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提炼出了“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进一步解答了“培养什么样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一、“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1.“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基本内涵
“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是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基础上,并在深入研究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大众化教育的生源层次和民办体制的办学特点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将“德育为首”、“学以致用”、“应用为本”等教育理念有机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二是辨证认识“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内涵及其关系;三是正确处理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方需求”三方面地位及其关系;四是统筹协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模块要求及其关系;五是要科学建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素质教育”三体系及其关系。“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即是强调上述三理念、三要素、三方面、三模块、三体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领域、各环节、各方面中辩证统一的“一体”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维一体”融合式发展,要求建构和实践与之相适应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面向“一线”,让学生既掌握直接而基本的应用知识、又有较强的具体实践能力、兼具较好的职业素养。
2.“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主要内容
(1)理论教育强调获取应用知识。根据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和需求特征,理论教育要强调学生对应用知识的掌握,而应用知识应当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把范围限定在能够为学生打上专业烙印的应用知识方面。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其中公共基础理论强调精而实、基本够用,培养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专业基础理论内容强调宽而实,主要培养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专业技术理论突出应用,按技术主线来组建专业课程,内容强调职业导向,主要培养学生发展的针对性。培养过程形成理论教育课堂中讲授、实践中学习、素质教育中提升的框架体系,同时通过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通过提高理论课程的应用型和系统化,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实践教育突出培养创造能力。实践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通用基础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实践、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为重点的专业教学实践和培养综合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它必须突破实验、实习、设计等传统的能力要求和动手环节的实践概念,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认识规律,把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内容划分为外语、计算机实践、基础、专业实验、生产实习等的专业应用能力模块和德育实践、学科竞赛项目、专业社团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综合创造能力模块。这一体系从整体上进行系统设计,形成一个有梯度、有层次的以创造能力培养为主线,包括“课程教学实践、专业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实践”在内的实践教育体系框架。
(3)素质教育注重强化职业素养。素质教育体系要在一系列实证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构建并完善以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重点,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内的素质教育内容,并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面和课堂教学、实训实习实践、第二课堂等环节,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领域,特别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和就业观教育、毕业设计和加强校企合作渗透企业文化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业务素养。
3.“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基本特征
“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与特点的再认识和新探索,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具有较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性,即在培养思想上,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紧密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如由“知识为本”转为“能力为本”,体现新时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需求。二是应用性,即在培养目标上,要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和需求特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既掌握直接而基本的应用知识、又有较强的具体实践能力、兼具较好的职业素养。三是针对性,即在培养面向上,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条件和生源实际,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服务产业行业一线,并把职业标准、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等融入培养内容。四是系统性,即在培养内容上,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融合“三维一体”培养方案,搭建“三维一体”培养体系,做到“应用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不偏颇、不脱离。五是全域性,即在培养空间上,要打破课堂界线,突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等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内外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职业素养等。六是多样性,即在培养方式上,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坚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平台和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选择。 二、“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实现路径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我们结合民办生源特征,以“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通过修订完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融“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及其培养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并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合作育人,找到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民办特色、三江风格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1. 构建“三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要求高校在才人培养上一方面必须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不随意降低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符合自身本科院校特点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三江学院积极构建“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一是在理论学习中,突出学生对应用知识的掌握,形成应用知识“课堂中讲授、实践中学习、素质教育中提升”的体系框架。二是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系统设计形成有梯度有层次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包括“课程教学实践、专业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实践”的体系框架。三是素质教育中,构建完善以职业素养为重点涵盖思想道德素质等在内的素质教育内容,形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面和课堂教学、实训实习实践、第二课堂等环节的体系框架。
学校摆脱传统教学计划一味强调知识系统性、完备性的束缚,对人才培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设计,修订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将“以应用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化、学分化、模块化的形式固定下来,重组“2平台1模块”(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应用知识培养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职业素养培养模块”,力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构建以专业和技术逻辑体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和改革教学内容
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学生对学业课程的研修来完成,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维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也就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专业和技术逻辑体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学校坚持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突破知识本位的传统框架,构建以专业为导向、以技术逻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努力把人才培养的重心从知识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上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适应基层生产第一线工作需要。例如,艺术专业、动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根据所需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将课程体系划分成若干课程平台和若干选修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一类专业应用能力,每个模块由与该专业应用能力相关的若干门课程和若干个课程设计组成,根据专业能力需要把相关课程融通整合起来,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应用能力。土木工程专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针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技术体系要求,实施了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和地下工程分类培养方案,分别以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和地下工程所需技术和能力体系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 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总纲性的作用,高等院校只有确立了适合自己办学实际并突出自己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计划和措施,学校的育人功能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出来。三江学院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突破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实行“3+1”、“3+0.5+0.5”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
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先后与江苏省软件测试服务中心等联合举办“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试点班”,与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以“3+1”模式合建“软件人才塔塔班”,与江苏省内外数十家媒体签约实行“校媒合作”、与“现代快报社”共建“强化班”合作培养新闻实务人才,等等。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创建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加工作前就能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许多合作育人班学生毕业前已被企业全部预订。
艺术学院通过“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把公司艺术形象设计引入校园,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实践了由作品向产品层的转变,在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纽海文大学、恰达河奇技术学院、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荷兰赛克新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实行“2+1”、“3+1”、“2+2”近十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办学。
4. 构建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创新多类型、个性化的培养途径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法上,要突破千人一面的培养方式。学校从实际出发,实行主辅修制,分类、分层次教学,把职业资格证书列入教学计划。学校推行“双证并举、课程融通”的做法,并增开了一些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广大学生掌握有利于就业的一技之长,力求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并鼓励毕业生面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第一线,与公办院校和国家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进行错位竞争。
20年来,三江学院为江苏和长三角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应用理论基础精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多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等特点得到诸多用人单位的首肯和认可,打出了三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品牌。
[责任编辑:吴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