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思品课培养学生的能力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来那种“说教式”、“灌输式”、“死记硬背式”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真正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教育教学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更多的思想品德教学的弊端,教师结合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确立了把思想政治教学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实验思想,力求通过实验,探索思想品德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沉闷古板的说教式教学提供一条新的出路。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法。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完全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安排体系的,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先讲道德、心理品质,再讲法律,最后讲社会发展常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让学生明确自己肩上的历史重担。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记忆方法。如数字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等。
  1.2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指导学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对象的性质和规律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学科的学习应联系不同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用以指导实践,以达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远大理想的目的。
  1.3 利用标题掌握教材知识体系。初中思想政治的各册都列出了大大小小的标题。例如: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初三教材还在每一框题中列出了不同层次的黑标题。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些标题构成的教材提纲来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例如:初三的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第三课课题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一节节题:我国现阶段的最基本国情;框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分黑标题讲述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和表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理清了各个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就能做到提纲挚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掌握教材的效果。
  1.4 利用序数词了解教材结构。初中思想政治的各册教材都普遍使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等序数来提示教材内容的要点揭示教材的层次,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序数的提示来了解各框题教材的知识结构。
  1.5 利用不同字体理解教材内容。初中思想品德的各册教材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结论性的论断都用黑体字来予以提示、阐释概念,辅助文等都用楷体字或小号字来标示。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字体来有重有轻,有精有粗地学习教材。
  2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1 要教给学生各类题型的做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们各类题型的做法,他们才会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来组织答案,从而避免张冠李戴。
  2.1.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一般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于其他的题型而言比较容易,但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特别是几个选项都正确时,应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答案。
  2.1.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难度要大得多,也是考题中容易失分的题。在指导方法时,最简单的方法是排除法。排除法有两类:一是排错法,即排除错误的选项;二是排异法,就是排除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无关,这两类情况又分两类:一是整句话都与材料无关,二是半句话与材料无关,这两类情况的答案都应排除。
  2.1.3 简答题。简答题选择的出题形式很灵活,有材料型、图画型等。但无论怎样,它的答题范畴一般都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明确了答题范畴,学生们就会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丢分。
  2.1.4 分析说明题。分析说明题是思想政治考题中难度最大的题。首先应明确分析说明题的类型:说明,反映类;理解认识类;打算建议类;启示类等。只要教师把这类题的解题技巧、解题步骤教给学生,学生们就会消除畏惧心理,做到得心应手。总是,只要学生们掌握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就会把已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加以应用,从而提高其解题能力。
  2.2 要指导学生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特别是初一的道德和初二的法律,可以说,这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3 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时代在变迁,世事在发展,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有的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已不可能。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突出的表现。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普及,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体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的身体有赖于自我保健和良好的终身体育健身意识。健康体魄是快乐的源泉,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幸福生活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中学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的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小说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我觉得这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宜的阅读态度。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反映着人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我们必须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中所写到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说里的人和事作“传记”或“新闻报道”式的分析。二是要教给学生读小说方法,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
期刊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对培养学生的数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估算本身具有复杂性、灵活性、情境性等特点,它需要考虑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这就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惑。个人认为,应创设合适的具体情境,让估算孕育在情境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估算教
期刊
英语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崭新教学观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改落到实处,促进课改向纵深发展。在中学英语课改中,着力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英语实践。  1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1.1 现场操作法。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既有娱乐,又比较容易掌握可学知识。教师要发掘不同的材料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如在学习“In the zoo”时,把教室划分成几个区,分别放上
期刊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全面开放,信息传播多元化的社会,各类新闻、公众媒体、文化信息等方方面面范围广、内容多、传播快,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地接受着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这对于正处于一生中敏感时期的幼儿来说,没有正确的幼儿道德教育做引导,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将方向暗然渺茫,甚至会误入歧途。所谓“三岁看透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强调的就是幼儿教育是学做人的奠基期,不言而喻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学能力,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而且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也会为以后的不断学习打下基础。  
期刊
适当地阅读一些课外书,不仅没有坏处,反而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课外阅读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 课外阅读的作用  1.1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中学语文教育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很多问题不能都展开讲,而教材中有的文章是节选自某一长篇小说、文集,因而对文章的理解就不能孤立地看节选的这一部分,而要结合其所在的大环境、大背景理解。但受时间限制,这种背景、环
期刊
中国诗歌有一个传统:言志。就是说诗歌都是诗人心志的表现。这样很好,因为它在给予我们优秀作品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心理状态和作者的心理疾病,从而为我们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疾病:习得性无助。就是作者经过反复的失败之后,已经听任风吹雨打,失去了积极奋斗的锐气了。这在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甚至陆游的诗歌里都存在。  苏东坡在他的《定风
期刊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是关键,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是关键。而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缺少的往往就是实践。应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极佳途径。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1 把握课堂,积极实践。  1.1.1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我们可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但如此,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因为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生物教学中,如何有目的地激发、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呢?  1 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生物教学,使初中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