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加强学习、提升理念,坚持训练、强化内功,实践反思、改进方法,建立机制、促进成长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促进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极大的热情、丰富的知识、完美的修养、美妙的教学艺术、无私奉献精神的新时代的新型语文教师,让语文新课程改革走向新的征程。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发展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流的师资队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师成长的方向和主题。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对教育的真谛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于青年语文教师,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更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其专业化水平则不容乐观。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青年语文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青年语文教师只有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生存空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促进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根据我区教研室和我区一些学校的做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体会。
一、加强学习,提升理念
1.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层专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特别是我区承担的重庆市教育学会的一级子课题《校本教研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把青年语文教师专业认知水平的提高推上了一个新起点。
但是,部分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仍不到位。在他们眼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写论文,除了必要的奖金福利外,学校管理者再不想在教师身上做投入,认为那些投入都是多余的。还有部分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认识不到位,他们要么是过早的满足于现有状态,要么就是眼高手低,看不上教师这个职业,但又没有能力离开这个职业,还有一些老师对热心专业发展的教师持冷落态度,削弱了这些要求上进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或是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对学校及教师自身的重要意义。
2.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汉语是世界五大语种之一,但相对于母语人数大大小于汉语的英语而言,仍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有至少80多个国家2000多所大学近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中国教育部正筹划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以推动汉语的国际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我国职业技能体系框架8个模块(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造、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把职业汉语能力放在核心技能的首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夯实基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做得怎么样,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如何,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3.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先进教育理念反映并代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揭示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代表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引导人走向成功。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的各个领域必须进行全面的创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的创新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创新。对每个中学青年语文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国内有名的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分析他们的教育思想、理念,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先进的教育理论对他们专业成长的影响。
二、坚持训练,强化内功
1.教学基本功。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职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在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教师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素质,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可定为三大块:①语言基本功(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简明、准确、通俗、富于启发性、层次清楚 )②书写基本功 (钢笔字、粉笔字字体工整,板书规范,设计合理,艺术性强) ③教学媒体基本功(计算机操作熟练,会制作课件)。
2.语文基本功。语文学科的专业特性非常明显。中医的基本功是望、闻、问、切;戏剧演员的基本功是唱、念、做、打;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则是听、说、读、写。要想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打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建立起深厚的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储备。要善于听学生的朗读、复述、问答和讨论。要善于把握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做到清晰、准确、简练、生动。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开拓视野。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朗读,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善于写,包括写字和写文章。课堂板书要精心设计,认真书写,要能写包括常用文体的文章。要有意识地锻炼写作能力,形成良好文风。
三、实践反思,改进方法
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然更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一旦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僵化成为一种“模式”,它的生命力就寿终正寝了。我们提倡“教无定法,选有定则,发挥优势,形成特色”。这个“则”就是夸美纽斯所指出的: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都是好的,凡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都是不好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各种教学法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怎样才能做到“活”呢?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学习掌握古今中外各种教学方法,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使之达到最佳结合。
四、建立机制,促进成长
1.建立导师制,开展帮教互学活动。学校应该公布、考核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名单,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每名青年语文教师都要拜一名指导教师,签订指导协议书,并经学校批准,建立“一对一”帮带关系。指导教师在思想上、工作上要主动关心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加强对青年语文教师的业务指导,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备课及教案书写(第一年新任教师的教案,指导教师要审阅签署意见);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习题选编及命题制卷;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带领并帮助青年语文教师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指导教师与青年语文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20节以上,课后及时交换意见。鼓励青年语文教师每期写出3份以上的优秀教学设计;命一份高质量的语文试题;写一篇较高质量论文;争取和上好各种类型的 “汇报课”或“公开课”。
2.搭建成长舞台,鼓励公平竞争。区教研室或学校每年可举行科研课改活动月、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大比武、评选十佳优秀青年语文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搭建活动舞台,创造条件使青年语文教师脱颖而出。使青年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在竞赛中得到锻炼提高。
3.建立“星级”教师考核制度,提升教师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学校应当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这个制度不仅仅是“奖金”制度,毕竟我们的中学不是富裕的单位,何况绩效工资后,学校的经费支出已经被套上重重的枷锁。既然“奖金”受到了限制,我们就不能在那棵树上吊死。比如可以通过建立“星级”教师考核制度,提升教师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星级”制度建设,和班级的循环红旗一样,作为一种精神鼓励,也会对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领导重视,有了物质奖励制度,有了精神鼓励措施,教师们想不发展自己都难。因为落后了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子上过不去,特别是“星级”教师制度,很可能成为激发青年语文教师自我发展能动性的新引擎。
总之,帮助青年语文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观念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需求,指导他们设计和实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规划,探索促进青年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一个支持性环境以便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极大的热情、丰富的知识、完美的修养、美妙的教学艺术、无私奉献精神的新时代的新型语文教师,让语文新课程改革走向新的征程,是我们学校和教研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3]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
[4] 钱威.中学语文教学法[M].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发展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流的师资队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师成长的方向和主题。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对教育的真谛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于青年语文教师,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更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其专业化水平则不容乐观。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青年语文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青年语文教师只有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生存空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促进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根据我区教研室和我区一些学校的做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体会。
一、加强学习,提升理念
1.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层专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特别是我区承担的重庆市教育学会的一级子课题《校本教研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把青年语文教师专业认知水平的提高推上了一个新起点。
但是,部分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仍不到位。在他们眼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写论文,除了必要的奖金福利外,学校管理者再不想在教师身上做投入,认为那些投入都是多余的。还有部分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认识不到位,他们要么是过早的满足于现有状态,要么就是眼高手低,看不上教师这个职业,但又没有能力离开这个职业,还有一些老师对热心专业发展的教师持冷落态度,削弱了这些要求上进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或是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对学校及教师自身的重要意义。
2.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汉语是世界五大语种之一,但相对于母语人数大大小于汉语的英语而言,仍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有至少80多个国家2000多所大学近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中国教育部正筹划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以推动汉语的国际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我国职业技能体系框架8个模块(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造、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把职业汉语能力放在核心技能的首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夯实基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做得怎么样,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如何,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3.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先进教育理念反映并代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揭示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代表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引导人走向成功。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的各个领域必须进行全面的创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的创新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创新。对每个中学青年语文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国内有名的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分析他们的教育思想、理念,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先进的教育理论对他们专业成长的影响。
二、坚持训练,强化内功
1.教学基本功。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职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在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教师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素质,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可定为三大块:①语言基本功(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简明、准确、通俗、富于启发性、层次清楚 )②书写基本功 (钢笔字、粉笔字字体工整,板书规范,设计合理,艺术性强) ③教学媒体基本功(计算机操作熟练,会制作课件)。
2.语文基本功。语文学科的专业特性非常明显。中医的基本功是望、闻、问、切;戏剧演员的基本功是唱、念、做、打;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则是听、说、读、写。要想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打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建立起深厚的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储备。要善于听学生的朗读、复述、问答和讨论。要善于把握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做到清晰、准确、简练、生动。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开拓视野。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朗读,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善于写,包括写字和写文章。课堂板书要精心设计,认真书写,要能写包括常用文体的文章。要有意识地锻炼写作能力,形成良好文风。
三、实践反思,改进方法
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然更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一旦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僵化成为一种“模式”,它的生命力就寿终正寝了。我们提倡“教无定法,选有定则,发挥优势,形成特色”。这个“则”就是夸美纽斯所指出的: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都是好的,凡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都是不好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各种教学法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怎样才能做到“活”呢?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学习掌握古今中外各种教学方法,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使之达到最佳结合。
四、建立机制,促进成长
1.建立导师制,开展帮教互学活动。学校应该公布、考核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名单,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每名青年语文教师都要拜一名指导教师,签订指导协议书,并经学校批准,建立“一对一”帮带关系。指导教师在思想上、工作上要主动关心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加强对青年语文教师的业务指导,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备课及教案书写(第一年新任教师的教案,指导教师要审阅签署意见);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习题选编及命题制卷;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带领并帮助青年语文教师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指导教师与青年语文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20节以上,课后及时交换意见。鼓励青年语文教师每期写出3份以上的优秀教学设计;命一份高质量的语文试题;写一篇较高质量论文;争取和上好各种类型的 “汇报课”或“公开课”。
2.搭建成长舞台,鼓励公平竞争。区教研室或学校每年可举行科研课改活动月、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大比武、评选十佳优秀青年语文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搭建活动舞台,创造条件使青年语文教师脱颖而出。使青年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在竞赛中得到锻炼提高。
3.建立“星级”教师考核制度,提升教师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学校应当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这个制度不仅仅是“奖金”制度,毕竟我们的中学不是富裕的单位,何况绩效工资后,学校的经费支出已经被套上重重的枷锁。既然“奖金”受到了限制,我们就不能在那棵树上吊死。比如可以通过建立“星级”教师考核制度,提升教师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星级”制度建设,和班级的循环红旗一样,作为一种精神鼓励,也会对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领导重视,有了物质奖励制度,有了精神鼓励措施,教师们想不发展自己都难。因为落后了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子上过不去,特别是“星级”教师制度,很可能成为激发青年语文教师自我发展能动性的新引擎。
总之,帮助青年语文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观念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需求,指导他们设计和实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规划,探索促进青年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一个支持性环境以便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极大的热情、丰富的知识、完美的修养、美妙的教学艺术、无私奉献精神的新时代的新型语文教师,让语文新课程改革走向新的征程,是我们学校和教研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3]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
[4] 钱威.中学语文教学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