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职高英语教学的现状
1.中职生普遍英语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基础薄弱的现象,大多数中职生对英语学习没有热情,并存在着明显的“厌学”情绪。透过“厌学”这一表象,笔者认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持续性和积极性成正比。另外,有些中职生主观上也想学点实用的英语,以便将来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但大多数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坚持。
2.传统中职英语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部分英语教师往往以书本为中心,不自觉地将课程内容等同于教材。将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讲解词汇、语法和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使鲜活的语言习得过程陷入呆板的操练程序,课堂缺乏激起学生兴趣的“兴奋源”。教师往往把时间集中在如何将知识向学生讲清楚,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关注学生如何顺利通过“会考”。这种“说教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渐丧失,与英语教师的关系也渐行渐远,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新课标理念下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相长”。
二、学习动机的概念界定
Williams和Burden认为,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可使人们有意识地做出行动决定并维持相当的努力以达到预期目标。学习动机则是激发并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唤醒状态。在外语界较为流行的各种类型的动机,维度划分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从英语使用功能或目的看,Gardner(1985)认为语言学习动机包括个人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的愿望和对待语言学习的态度。从英语学习动机的来源看,Harter(1981)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从英语学习动机的来源来划分的。从英语学习的社会性看,学习动机有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之分。
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1985)教授也曾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由此看来,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就会迸发出对英语学习的极大热情,表现出学习的坚毅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勤学苦练,并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就会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枯燥无味的负担,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恒心和毅力。
笔者根据以上有关学习动机的分类,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实际对台州市三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三所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相对较弱,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都属于“工具型动机”和“外在动机”。而根据动机的相关理论,外在动机不会持续长久,它需要不断强化,而长期的影响来自于内在动机。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方法、教材和学习环境等因素,探索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努力使学生的“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
三、激发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对策建议
1.以爱导航,指明方向
凡是缺乏教师关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肖川 2002)。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学生基础差,而应公平、公正地关爱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要根据中职英语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随时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心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展和身心健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适时的帮助。
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课堂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逐渐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播撒“爱”的英语课堂,最终会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师生之间将会形成真正的“教学相长”。
2.创设情境,寓乐于教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英语学习之间的桥梁。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单元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认知水平和实际英语水平努力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会使用
英语。
课堂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式教学”会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因此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学习动机超过一定的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较低。
就目前台州市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几乎都是普高分数线以下的学生。这些中职生的文化课偏弱,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英语学习较成功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程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如在布置Unit8 Travel in Bangkok(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第一册)的课后作业时,A级作业:Write a short passage with the title “My travel to one place of interest”; B级作业: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ne place of interest in Taizhou;C级作业: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ne place of interest in Bangkok。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三个等级的作业中自主选择,这样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做到因材施教,科学育人。
4.多元评价,维护动机
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曾于1925年做过一个实验,以观察奖励与惩罚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好于批评,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多一些激励性评价,少一些打击性批评。
传统的中职生期末总评成绩评估体系是期末考试 平时作业,其中平时作业占30%,考试成绩占70%。这种传统的评估体系把考试放在首位(期末考试占总评很大的比例),认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测试出学生的英语水平。然而,这种评估体系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导致学生认为平时不努力没关系,只要考试过了就行,因此往往在平时学习时积极性差,到临近考试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在期末考试中垂死挣扎也能混个及格,但这样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掌握所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第二,老师所能控制的分数比例非常小,很难通过课堂作业或者活动给学生打分,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鉴于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仅凭考试成绩和平时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实施多元评价模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进步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要及时做出评价,多使用激励性激励。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科教师评价以及班主任评价;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中的占有比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期末考试是要结合平时的努力程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最后做出综合评定。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期末一卷决定成绩的传统测评方法,如采用等级评价、书写评语、过程评价等,起到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5.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内,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消除厌学现象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能长期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所在的英语组密切联系学校团委和政教处,依托校学生会和团委,在学生中间选拔英语主持人,开设校园英语广播台,鼓励学生用英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校内英语演讲比赛,学唱英语歌曲,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和录像,举办校际之间的英语辩论,英语晚会等。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比赛中的优胜者也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和追赶的榜样,从而以“同辈的影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具体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外语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我们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应根据学习动机产生的机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中职学生重新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中职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职业中专)
1.中职生普遍英语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基础薄弱的现象,大多数中职生对英语学习没有热情,并存在着明显的“厌学”情绪。透过“厌学”这一表象,笔者认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持续性和积极性成正比。另外,有些中职生主观上也想学点实用的英语,以便将来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但大多数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坚持。
2.传统中职英语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部分英语教师往往以书本为中心,不自觉地将课程内容等同于教材。将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讲解词汇、语法和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使鲜活的语言习得过程陷入呆板的操练程序,课堂缺乏激起学生兴趣的“兴奋源”。教师往往把时间集中在如何将知识向学生讲清楚,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关注学生如何顺利通过“会考”。这种“说教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渐丧失,与英语教师的关系也渐行渐远,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新课标理念下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相长”。
二、学习动机的概念界定
Williams和Burden认为,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可使人们有意识地做出行动决定并维持相当的努力以达到预期目标。学习动机则是激发并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唤醒状态。在外语界较为流行的各种类型的动机,维度划分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从英语使用功能或目的看,Gardner(1985)认为语言学习动机包括个人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的愿望和对待语言学习的态度。从英语学习动机的来源看,Harter(1981)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从英语学习动机的来源来划分的。从英语学习的社会性看,学习动机有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之分。
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1985)教授也曾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由此看来,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就会迸发出对英语学习的极大热情,表现出学习的坚毅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勤学苦练,并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就会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枯燥无味的负担,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恒心和毅力。
笔者根据以上有关学习动机的分类,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实际对台州市三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三所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相对较弱,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都属于“工具型动机”和“外在动机”。而根据动机的相关理论,外在动机不会持续长久,它需要不断强化,而长期的影响来自于内在动机。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方法、教材和学习环境等因素,探索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努力使学生的“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
三、激发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对策建议
1.以爱导航,指明方向
凡是缺乏教师关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肖川 2002)。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学生基础差,而应公平、公正地关爱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要根据中职英语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随时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心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展和身心健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适时的帮助。
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课堂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逐渐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播撒“爱”的英语课堂,最终会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师生之间将会形成真正的“教学相长”。
2.创设情境,寓乐于教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英语学习之间的桥梁。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单元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认知水平和实际英语水平努力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会使用
英语。
课堂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式教学”会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因此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学习动机超过一定的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较低。
就目前台州市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几乎都是普高分数线以下的学生。这些中职生的文化课偏弱,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英语学习较成功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程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如在布置Unit8 Travel in Bangkok(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第一册)的课后作业时,A级作业:Write a short passage with the title “My travel to one place of interest”; B级作业: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ne place of interest in Taizhou;C级作业: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ne place of interest in Bangkok。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三个等级的作业中自主选择,这样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做到因材施教,科学育人。
4.多元评价,维护动机
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曾于1925年做过一个实验,以观察奖励与惩罚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好于批评,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多一些激励性评价,少一些打击性批评。
传统的中职生期末总评成绩评估体系是期末考试 平时作业,其中平时作业占30%,考试成绩占70%。这种传统的评估体系把考试放在首位(期末考试占总评很大的比例),认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测试出学生的英语水平。然而,这种评估体系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导致学生认为平时不努力没关系,只要考试过了就行,因此往往在平时学习时积极性差,到临近考试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在期末考试中垂死挣扎也能混个及格,但这样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掌握所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第二,老师所能控制的分数比例非常小,很难通过课堂作业或者活动给学生打分,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鉴于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仅凭考试成绩和平时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实施多元评价模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进步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要及时做出评价,多使用激励性激励。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科教师评价以及班主任评价;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中的占有比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期末考试是要结合平时的努力程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最后做出综合评定。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期末一卷决定成绩的传统测评方法,如采用等级评价、书写评语、过程评价等,起到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5.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内,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消除厌学现象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能长期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所在的英语组密切联系学校团委和政教处,依托校学生会和团委,在学生中间选拔英语主持人,开设校园英语广播台,鼓励学生用英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校内英语演讲比赛,学唱英语歌曲,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和录像,举办校际之间的英语辩论,英语晚会等。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比赛中的优胜者也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和追赶的榜样,从而以“同辈的影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具体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外语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我们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应根据学习动机产生的机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中职学生重新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中职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