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丈夫乱发脾气的人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nqq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老师您好!我这个人做事总是思前想后,不知怎样表达我的内心感受,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在与同事朋友的交往中我总是没有主见,胆小懦弱,一切都听别人的,结婚几年来,我和婆婆没吵过一次嘴,但是婆婆的话常让我心里很生气,很不满,当时也说不出应付的话来。事后很懊悔,心里特别别扭,堵得慌,恨自己太懦弱了。
  我近来脾气越来越坏,心里特别烦,常对我爱人发火,有时候压不住火就对孩子大发雷霆,把孩子吓得直哭,弄得爱人也很困惑。我这是什么毛病?我该怎么办呀?
  A:我想在回答你的疑问之前先给你讲个故事。有位丈夫在单位里受了老板的气,心里憋着一肚子气回到了家中。没和妻子说几句话,就闹了起来。面对丈夫的大发雷霆,妻子莫名其妙。正好一肚子气的时候,刚好六岁的儿子小建跑回家。“你为什么才回家?”妻子满腔怒火,抬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小建刚才还高高兴兴的,让妈妈一巴掌打得不知如何是好,正不知如何发泄的时候,回头看见了小花猫“喜欢”在院子里正朝自己摇尾巴。小建转身来到院子,一脚踢在“喜欢”的肚子上,踢得“喜欢”跑出去老远,回头朝小建嗷嗷地直叫,那叫声分明是在“表达”强烈抗议和极度困惑:我不是你最喜欢的好朋友吗,今天为什么平白无故踢我?
  想必你看到这里已经暗自好笑了: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小建的爸爸在外面的火气,转来转去,最终转到了小花猫的身上。这是小花猫无论如何也闹不明白的道理,它只有困惑了。可你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你说这不是挺好笑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中的道理在心理学上叫做“转移作用”。
  所谓转移作用,就是把对某一对象的情绪转移到另一对象身上的心理防卫机制。人们常有一种心理倾向,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愤怒或喜爱的感情,由于某种原因无法面对对象直接表达或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为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替代性的对象身上,从而满足情感需求,缓解焦虑和心理压力,这就是转移作用。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前面故事中的丈夫、妻子、儿子就是这样使用了转移作用,虽然怒气没有发在本来的对象身上,却也出了气,消了火,满足了情绪宣泄的心理欲望。当然,转移作用不仅仅转移愤怒这样的消极情绪,有时也转移喜爱等积极的情绪。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说:我是把对婆婆的怨气转移到了丈夫和孩子身上。没错。你的丈夫和孩子也许和那只小花猫一样困惑:为什么让我蒙受了不白之冤?
  转移作用虽然可以让人的心理压力得到一时的缓解,但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你有了切身体会。既然你心病的根源是婆媳关系造成的心理压力,那么还是采取积极的心理自救措施,妥善地调整婆媳关系为好。
  方法之一是进行性格重塑。你和婆婆的矛盾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被动和懦弱。很少有人真正喜欢被动懦弱的人。你应积极塑造良好性格,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学会主动和干练。慢慢的,你会赢得婆婆的喜欢:我儿子娶了一个能干的媳妇!再有,丰富自己的生活也会改变你的性格和心境。但是做之前一定要了解,性格的重塑需要时间和耐心。
  方法之二是学会心理换位。也许你婆婆很可能正处在更年期。女性在更年期会有较大的情绪上的反应和变化,最明显的是情绪不稳、易怒,还可能有性格脾气的改变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她说话让你生气的情况。你应学会心理换位,多站在婆婆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对婆婆有较多的理解。你一定爱你的丈夫和孩子,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你最亲近的人是你婆婆的儿子和孙子,也是她最亲近的人,你们婆媳之间就是这样地亲情相连。仔细想想这些,对婆婆会多些谅解和理解。
  方法之三是增进心理沟通。婆媳吵架当然不足取,但你把怨气都憋在心里,比争吵也许更有害。你的心病主要不是因为婆媳矛盾,而是因为你在人际交往上缺乏表达和沟通而形成了心理压力。因此,要么你在理解的基础上不再抱怨婆婆,要么你就把闷在心里的话说出来。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透。把话说出来,彼此会增进理解,消除误会。人际障碍常常不是我对你错或你对我错,而是缺乏沟通。沟通当然不一定要吵架。退一步说,即使争辩两句,只要对婆婆心存爱意,也比憋在心里好。此外,你还可以和丈夫作些交流,也比拿丈夫出气要好得多。
  方法之四是虚拟宣泄。家庭生活中常常原本不是要找什么是非对错,而是心理调节的问题。你如果还是不愿或不敢把对婆婆的抱怨表达出来,可以通过虚拟宣泄来自我调节。随便画一个人物头像来象征婆婆,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面对头像,尽情地表达你的抱怨,可以说,可以嚷,可以哭。虚拟的对象这时只能低头认输,任你摆布。于是,你心中的压力就宣泄出来了,心情也就轻松了,好比一场大雨之后空气会格外新鲜一样,你的心中也会有一片晴空。
  只要婆媳关系给你带来的心理压力得以化解,你的心病就会随风飘散,你就不用再拿爱人和孩子当替罪羊了,你也就会用灿烂的笑容来面对婆婆、爱人和孩子,面对家庭的温馨,面对生活的阳光。
其他文献
古人称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件事我都经历过了。乐则乐矣,却很有限。到了老年,什么人生滋味都尝过了,回首往事才知道,人生最大且最长远的乐事莫过于读书。  北宋哲学家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是深得读书之味的至理名言。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这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  人老了,害怕孤单和寂寞,而书是老人的良师益友,有书做伴,老人便永不寂
期刊
幼年时,生长在依山傍水的小城,那时的我就爱上了涂鸦,随手拾起个碎砖头瓦块什么的,就在地上画远处的青山飞瀑,梧桐树上的喜鹊,房前的鸡冠花,屋后的向日葵,还有邻居那梳冲天髻的妞妞和流鼻涕的狗子。偶有路过的大人,驻足观后微微笑道:“还真像那么回事。”大人们虽不经意的赞赏,却使我洋洋自得,便在心中做起了美好的画家梦。  后来当兵上了青藏线,天天车轮滚滚碾轧千里高原飞雪,也就不得不收起了儿时的甜蜜之梦。待解
期刊
某大学曾举行过一场被寄予了美好期望的“图书漂移”活动,其结果令人瞠目结舌:140多册贴有“图书漂移”标签的图书一周之内竟全都不翼而飞!这些书的读者显然并未遵守“阅后请放回原处”的游戏规则。对此,一些师生评价说,这次开展的小游戏是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一次尝试,也是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一次挑战,是学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诚信”可谓是时下流行语。但从大学生求职信造假、大学生毁约跳槽、再到
期刊
“四有新人”第一个便是“有理想”,而下面的调查却让人很尴尬: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应届毕业生在回答“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是怎么看的”这一问题时,10%的选择“没想过”,47%的同学表示“想过,但是没想清楚”。  对即将到来的就业或者没有想过,或者没想清楚,这是职业定位的不清晰造成的就业迷茫。问题不只是如此,深层原因是理想的迷失,是人生目标的迷茫。逆向看,如果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大学
期刊
Q:我是一名大学生,我很相信缘分,在我踏进大学不久,偶然的机会让我遇见了一位女生,她善良可爱,活泼大方,学习成绩又好,学校活动等都有她的份儿。那时我心中认定她就是我所寻觅的人。我开始向她走近。起先很谈得来,也很融洽。当她生病的时候,我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三个月下来,她没有我那么热情,常在我耳边唠叨我的学习。我是个差生,不习惯别人总是唠叨学习。而她非常注重学业,自尊心、上进心都很强。我越来越发现我
期刊
一位朋友到处打听,要为儿子找一所有“人脉”的小学,不论多贵也不论多远,因为他想给他的儿子存一张“黄金人脉存折”。  关于人脉的说法实在太多了:人脉是金、人脉就是钱脉、人脉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有钱比不过“有人”、人脉如命脉、人脉是无形的存折等等。拥有人脉就真的会这么神通广大吗?  人脉之重要是谁也不能否认的,除非你想当鲁滨孙,就是鲁滨孙还有个星期五。因为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动物,大家互相帮忙而赖以生存
期刊
余水的生活一直是阳光灿烂的,直到上初二的某一天,她忽然发现自己脸上居然有两处疤,她不明白自己以前怎么从没注意到。余水问妈妈,妈妈说这是她小时候落下的,一次是她拿剪刀玩儿,不小心插到了左脸上,留下了一个小三角形的疤;另一个是玩儿小玻璃喇叭,摔了一跤,喇叭碎了,留下了一个小花儿一样的疤,但是两个都很小,不近看是看不出来的。  自从知道了这两个疤的由来,余水更关注它们了,她越来越频繁地照镜子,而照镜子也
期刊
不知不觉,竟到了退休年龄,我一度懊恼:人怎么这么快就老了呢?这老来的“日子”又怎样过呢?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嘿,才知这“老”也有不少好处。  感受最深的,恐怕要算人老后精神上得到的那从未有过的轻松了。细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懂事,就背上了沉重的书包,接着便是忙工作,然后又是结婚、生子、养老育幼,重担从未离肩。几十年的坎坎坷坷,不懈奋斗,随着步入老龄队伍,体会到一种自由闲在的感觉:工作担子卸了,经济
期刊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因顾此失彼、犹豫不决而导致择业失败的现象,国外称为“艾尔维斯”干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一步到位与循序渐进的矛盾。许多求职者希望一开始就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学毕业就想应聘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助理,不愿意从基础性的工种干起。这样就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从而一开始就挫伤了自信心。  二是理想职业与现实需求的矛盾。这两年,新经济产业如网络企业和IT产业成为求职者的热门,但这些行业的门
期刊
谁都希望能得到上司的赏识,以便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途。一个有才华的人,照理会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但在我们职场生涯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些才华横溢的人反而得不到重用。这时,该怎么办?  当各方面情况已充分证明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而上司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欣赏、重用你,这会让你大感意外、大失所望,你也难免不满和发牢骚。其实不必少见多怪,从解决问题及人格修养的角度出发,你也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冲动的情绪、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