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高考的各个科目都有相应的改变和革新,特别是文科类的科目,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而高考历史中的开放性试题比例是文科类目中最高的,这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趋势来看,这是高考历史中具有突破性的一种尝试,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关注,提升高中生在历史学科中的综合素养,以此来保证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正确答题。本文将对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分析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教育部要求2010年的高考要进行优化设计,强调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的作用,引导学生减少死记硬背和不动脑刷题的现象。这也就是说,高考历史想要拥有较高的分数,各位考生必须要对问题和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展开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只要解答符合出题人的意图,就能拿到比较好的分数,但想要获取高分就异常困难。以下将根据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背景,展开对高中历史教学建议的具体论述:
一、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特点
高考历史中的开放性试题的比例越来越大,但事实上,这样的开放性试题大多是拥有一个很长的材料,而在如此冗长的材料之中,大多是为了对考生陈述一件事,并且需要考生对事件进行阐述和描写,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也就是大事记的知识点,在完成了世界背景的描写之后,再对整个事件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分析,如果事件与经济有关那就谈经济,与文化有关就谈文化,与政治有关就谈政治,如果与其中两者或者三者都有关系那就都谈,这样一来,开放性试题也就能很好的完成。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建议
(一)认真阅读材料
在高考的答题过程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文字材料以及手写回答会耗费考生大量的考场时间,因此,考生在完成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时候,教师应当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只有对材料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答题的思路其实就在材料之中,高中的历史题目大多都能在材料中找到蛛丝马迹,考生只要能通过对这些提炼出来的信息,就能帮助其回忆相应的课本知识点,在将其融入到答题之中,开放性的历史题目的答题方向就始终不会出错。
例如,考生在考场上解决开放性历史问题的时候,应该具体关注阅读材料,因为材料中势必会涉及到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考生应该根据不同时代背景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归纳和思路的整理。比如,发生在中国古代统治者身上的事情,大多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应该涉及到维护统治和巩固统治的方面,从政治方面而言,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从经济方面而言,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赋税和收入。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和串联,对考题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潜在的答题方向。
(二)看清题目问题
做论述题最忌讳的就是快速阅读,同时审题不清,如果对历史開放性问题没有仔细观察设问,考生在考场中的答题一定不够精准,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偏离题目要求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注意学生在审题上的训练,并要求考生在考场上不可急于一时,一定要认真慎重的看清楚题目所要考察的问题是什么,题目是要求考生结合课本和材料,还是直接按照材料对问题进行回答,考生对此一定要进行精确的把握。因此,良好的审题习惯会帮助考生在历史科目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答题思路,同时保证回答的问题中,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例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势必很多考生都会意识到这一点,并对高考的历史押题会看重共产党的建党时间以及推动过程,但考生在考场上对题目应该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材料中只是提到了遵义会议,并且问题只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而言,考生切不可过多提及上海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反而应该以遵义会议为回答的重点,并对此次会议和事件进行展开和针对性的论述。因此,考生在回答历史开放性问题的时候,必须审清提议,搞懂考官需要考生回答的内容。
(三)答题逻辑清晰
在历史科目的答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保证使用历史的学科术语,同时要保证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的顺序和逻辑,如果在答题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年代的部分,应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一次回答,同时,对于高考中的开放性历史问题,考生应该尽可能对材料中事件的时代背景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展开对事件的全方位分析和阐述,在答题过程中,语言通顺、逻辑清晰,考生只要在考场上,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进行答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2014年的全国卷中,有一道开放性历史题目,要求指出材料中宋应星、牛顿二人的科技成果特点以及它们出现的背景。并且在整张试卷中,历史题目的部分分值占比非常高,从题目来看,此题主要是对两人的特点比较。考生在考场上应该对宋应星进行一个大概的介绍,并说出他的科研成果,同时对牛顿也要这样进行,之后再对两者的科研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说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加以有效论证,观点一定要犀利,论据一定要充分,只有对自己的论点展开论据的论述,才能有效解决此类特点性的开放性问答历史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考中的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占比越来越重,对考生而言,其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景等的了解应该更加清晰明了。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此类题目中的材料应该加以重视和深度思考,并用材料或者课本中的知识点去佐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注意逻辑顺序的表达,最终攻克这一类高考历史开放题。
参考文献
[1] 陈廷岳.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多元分析与解读[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1):109-110.
[2] 薛宏娟. 试论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J]. 考试周刊,2017(78):138.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78.122.
[3] 李志雄. 全国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8(4):85-86. DOI:10.3969/j.issn.1674-6058.2018.04.053.
[4] 张礼伟,钟萍.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9):96. DOI:10.3969/j.issn.1674-6813(s).2018.09.079.
关键词: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教育部要求2010年的高考要进行优化设计,强调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的作用,引导学生减少死记硬背和不动脑刷题的现象。这也就是说,高考历史想要拥有较高的分数,各位考生必须要对问题和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展开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只要解答符合出题人的意图,就能拿到比较好的分数,但想要获取高分就异常困难。以下将根据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背景,展开对高中历史教学建议的具体论述:
一、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特点
高考历史中的开放性试题的比例越来越大,但事实上,这样的开放性试题大多是拥有一个很长的材料,而在如此冗长的材料之中,大多是为了对考生陈述一件事,并且需要考生对事件进行阐述和描写,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也就是大事记的知识点,在完成了世界背景的描写之后,再对整个事件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分析,如果事件与经济有关那就谈经济,与文化有关就谈文化,与政治有关就谈政治,如果与其中两者或者三者都有关系那就都谈,这样一来,开放性试题也就能很好的完成。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建议
(一)认真阅读材料
在高考的答题过程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文字材料以及手写回答会耗费考生大量的考场时间,因此,考生在完成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时候,教师应当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只有对材料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答题的思路其实就在材料之中,高中的历史题目大多都能在材料中找到蛛丝马迹,考生只要能通过对这些提炼出来的信息,就能帮助其回忆相应的课本知识点,在将其融入到答题之中,开放性的历史题目的答题方向就始终不会出错。
例如,考生在考场上解决开放性历史问题的时候,应该具体关注阅读材料,因为材料中势必会涉及到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考生应该根据不同时代背景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归纳和思路的整理。比如,发生在中国古代统治者身上的事情,大多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应该涉及到维护统治和巩固统治的方面,从政治方面而言,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从经济方面而言,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赋税和收入。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和串联,对考题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潜在的答题方向。
(二)看清题目问题
做论述题最忌讳的就是快速阅读,同时审题不清,如果对历史開放性问题没有仔细观察设问,考生在考场中的答题一定不够精准,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偏离题目要求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注意学生在审题上的训练,并要求考生在考场上不可急于一时,一定要认真慎重的看清楚题目所要考察的问题是什么,题目是要求考生结合课本和材料,还是直接按照材料对问题进行回答,考生对此一定要进行精确的把握。因此,良好的审题习惯会帮助考生在历史科目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答题思路,同时保证回答的问题中,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例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势必很多考生都会意识到这一点,并对高考的历史押题会看重共产党的建党时间以及推动过程,但考生在考场上对题目应该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材料中只是提到了遵义会议,并且问题只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而言,考生切不可过多提及上海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反而应该以遵义会议为回答的重点,并对此次会议和事件进行展开和针对性的论述。因此,考生在回答历史开放性问题的时候,必须审清提议,搞懂考官需要考生回答的内容。
(三)答题逻辑清晰
在历史科目的答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保证使用历史的学科术语,同时要保证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的顺序和逻辑,如果在答题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年代的部分,应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一次回答,同时,对于高考中的开放性历史问题,考生应该尽可能对材料中事件的时代背景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展开对事件的全方位分析和阐述,在答题过程中,语言通顺、逻辑清晰,考生只要在考场上,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进行答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2014年的全国卷中,有一道开放性历史题目,要求指出材料中宋应星、牛顿二人的科技成果特点以及它们出现的背景。并且在整张试卷中,历史题目的部分分值占比非常高,从题目来看,此题主要是对两人的特点比较。考生在考场上应该对宋应星进行一个大概的介绍,并说出他的科研成果,同时对牛顿也要这样进行,之后再对两者的科研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说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加以有效论证,观点一定要犀利,论据一定要充分,只有对自己的论点展开论据的论述,才能有效解决此类特点性的开放性问答历史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考中的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占比越来越重,对考生而言,其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景等的了解应该更加清晰明了。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此类题目中的材料应该加以重视和深度思考,并用材料或者课本中的知识点去佐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注意逻辑顺序的表达,最终攻克这一类高考历史开放题。
参考文献
[1] 陈廷岳.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多元分析与解读[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1):109-110.
[2] 薛宏娟. 试论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J]. 考试周刊,2017(78):138.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78.122.
[3] 李志雄. 全国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8(4):85-86. DOI:10.3969/j.issn.1674-6058.2018.04.053.
[4] 张礼伟,钟萍.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9):96. DOI:10.3969/j.issn.1674-6813(s).2018.09.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