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手段,“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盈着人文关怀的融洽氛围……毋庸置疑,现在的数学课堂已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我们能站在更高层次来审视、反思课堂教学。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教学现象,发现不少教师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全部封存,另起炉灶,追求花样百出,重形式轻实效。可在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中不理想,便怪罪于学生的素质和检测的不合理等因素。我疑虑了,难道这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要求吗?我认为:否也。
一、疑虑一: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该如何创设?
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一个认识的激活、利用、调整、积累、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间所接触、感受的数学事实,无不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重要资源,并深刻地影响着其数学学习的能力。可一些老师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创设情境,而是一味追求新奇,为的是迎合课堂时尚理念,片面地以为只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就体现了新理念,也不管创设的情境是否适当,是否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二、疑虑二:教学过程中“自主性”和“制约性”怎样把握?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目前“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成为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但是,在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对学生自主性的片面认识,导致了一些片面的教学行为。
在一次課堂教学研讨会上,一位教师课前把全班40名学生分成了10组,让他们4人围桌而坐,每组配备了一个无线话筒。并要求学生,上课要积极发言,声音要响亮。还特别宣布一条:不必等老师指名,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上课一开始,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不管学生回答得如何,都报以赞许的目光和微笑,还不停地给予表扬和奖励。眼看有的孩子得到那么多的“智慧星”,为了争取发言的机会,有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停地摇摆着高高举起的小手;有的为了抢话筒,与同伴争执起来;有的干脆跑到讲台前,抢过老师的话筒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尽管教师想竭力控制课堂,不断发出口令,要求小朋友静下,但她的声音早已被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叫嚷声淹没了。渐渐地,课堂变得无序了……
其实,有不少教师感叹:“我们绞尽脑汁想出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高招”,学生只要一兴奋,就会争相发言,然后秩序混乱。如果听之任之,不予组织,教室里就会乱成“一锅粥”,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板着面维持秩序,就会压制这样“热烈”的气氛,甚至会戴上“违背新课程的理念”的“帽子”所以我深思:新理念下的课堂还要不要强调常规呢?如果需要,那么需要怎样的常规呢?我觉得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常规。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新课堂仍然需要常规,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己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但需要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把握分寸。
三、疑虑三:教学中“多样化” 评价如何进行?
新理念的课程倡导赏识性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肯定每一位学生的质疑和超越。应该说,这种赞赏与肯定可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扬起成功的风帆。我们倡导赞赏,但关键是过程。
一节数学练习课,变成了看图想象说话课,学生就练习了一道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形呢?我想是与教师未即时引导、点拨有关;也与赏识性评价有关。老师一味用“你的想象真丰富!”“你的想象真棒!”“你的想象真奇特!”……这种激励性的语言无形中促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展开想象,使孩子们偏离了教学内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失控。我认为在第一个学生回答后,完全可以对学生这样说:“你的想象真丰富,但是你能用数学语言简洁地描述一下图意吗?”这样既表扬了学生的想象丰富,也不至于打击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把孩子们的思维转向了正确的轨道。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评价上,一定要注意赞赏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一方面要善于赞赏,哪怕是学生出现了错误,对其中点滴的创新思维也要给予肯定。又要把握赞赏的层次、频率以及适度。过多、过滥、无度的赞赏就会失去表扬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应真诚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明确努力方向。如果赞赏失去了针对性、客观性、适度性,对孩子们的错误不加匡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则极易造成概念的混淆和知识的误区,那么赞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包含着猜想与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数学教学是活的、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我认为应在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的课堂气氛中,让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竞争。
一堂生动的数学课犹如一弯清清的泉,一首优美的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设良好的情境,就是探求一个美好的开始;联系生活实际,是寻求一段熟知的经历;适度的评价与刺激,则是最好的动力;主体的体现与适时的引导,则是追求更高目标的方法。我想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定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一、疑虑一: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该如何创设?
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一个认识的激活、利用、调整、积累、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间所接触、感受的数学事实,无不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重要资源,并深刻地影响着其数学学习的能力。可一些老师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创设情境,而是一味追求新奇,为的是迎合课堂时尚理念,片面地以为只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就体现了新理念,也不管创设的情境是否适当,是否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二、疑虑二:教学过程中“自主性”和“制约性”怎样把握?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目前“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成为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但是,在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对学生自主性的片面认识,导致了一些片面的教学行为。
在一次課堂教学研讨会上,一位教师课前把全班40名学生分成了10组,让他们4人围桌而坐,每组配备了一个无线话筒。并要求学生,上课要积极发言,声音要响亮。还特别宣布一条:不必等老师指名,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上课一开始,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不管学生回答得如何,都报以赞许的目光和微笑,还不停地给予表扬和奖励。眼看有的孩子得到那么多的“智慧星”,为了争取发言的机会,有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停地摇摆着高高举起的小手;有的为了抢话筒,与同伴争执起来;有的干脆跑到讲台前,抢过老师的话筒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尽管教师想竭力控制课堂,不断发出口令,要求小朋友静下,但她的声音早已被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叫嚷声淹没了。渐渐地,课堂变得无序了……
其实,有不少教师感叹:“我们绞尽脑汁想出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高招”,学生只要一兴奋,就会争相发言,然后秩序混乱。如果听之任之,不予组织,教室里就会乱成“一锅粥”,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板着面维持秩序,就会压制这样“热烈”的气氛,甚至会戴上“违背新课程的理念”的“帽子”所以我深思:新理念下的课堂还要不要强调常规呢?如果需要,那么需要怎样的常规呢?我觉得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常规。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新课堂仍然需要常规,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己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但需要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把握分寸。
三、疑虑三:教学中“多样化” 评价如何进行?
新理念的课程倡导赏识性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肯定每一位学生的质疑和超越。应该说,这种赞赏与肯定可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扬起成功的风帆。我们倡导赞赏,但关键是过程。
一节数学练习课,变成了看图想象说话课,学生就练习了一道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形呢?我想是与教师未即时引导、点拨有关;也与赏识性评价有关。老师一味用“你的想象真丰富!”“你的想象真棒!”“你的想象真奇特!”……这种激励性的语言无形中促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展开想象,使孩子们偏离了教学内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失控。我认为在第一个学生回答后,完全可以对学生这样说:“你的想象真丰富,但是你能用数学语言简洁地描述一下图意吗?”这样既表扬了学生的想象丰富,也不至于打击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把孩子们的思维转向了正确的轨道。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评价上,一定要注意赞赏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一方面要善于赞赏,哪怕是学生出现了错误,对其中点滴的创新思维也要给予肯定。又要把握赞赏的层次、频率以及适度。过多、过滥、无度的赞赏就会失去表扬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应真诚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明确努力方向。如果赞赏失去了针对性、客观性、适度性,对孩子们的错误不加匡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则极易造成概念的混淆和知识的误区,那么赞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包含着猜想与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数学教学是活的、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我认为应在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的课堂气氛中,让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竞争。
一堂生动的数学课犹如一弯清清的泉,一首优美的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设良好的情境,就是探求一个美好的开始;联系生活实际,是寻求一段熟知的经历;适度的评价与刺激,则是最好的动力;主体的体现与适时的引导,则是追求更高目标的方法。我想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定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