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起源于国外的“信贷工厂”模式的提出,为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本文对“信贷工厂”产生的背景、基本流程、未来前景等做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信贷工厂
信贷工厂又称淡马锡模式,是指银行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进行批量处理。具体而言,就是指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从前期接触客户,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到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
一、信贷工厂的基本流程
信贷工厂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其流程主要包括产品开发、流程设计、批量生产等三大部分:
(1)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必须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目标客户群体,然后按照标准化与非标准化两大体系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但设计标准化产品时必须遵循中小企业信贷“六化”原则,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基于客户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化需求进行设计。将“以客户为中心”和“小企业全面金融服务”理念嵌入制度和流程,基于客户细分、市场细分和客户贡献度差异设计多样化需求的产品组合。
(2)作业流程设计。作业流程设计是指针对小企业客户量多和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在信贷业务的作业流程中引进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将小企业信贷操作的前、中、后台业务分离,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按统一的流程标准分岗操作,以提高小企业融资服务和风险控制效率。
(3)批量化生产。小企业个体风险相对较大,但是通过购买组合却可以进行风险分散。因此要用“批发”的理念做小企业业务,以流程和品牌优势拓展市场,以产品带动、客户群挖掘来形成规模效益,通过风险定价和拨备覆盖预期损失。
二、国内商业银行对信贷工厂模式的探讨
(1)建设银行率先引进。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2007年10月,建设银行总行指定镇江分行作为试点机构,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淡马锡信贷工厂业务模式,结合建行专业化经营要求,改革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机制,创新了具有建行特色的“小企业业务镇江模式”品牌,并于2008年6月开始试运营。自信贷工厂模式在江苏镇江取得成功之后,建设银行就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建设银行作为国内对信贷工厂模式的最先尝试者,不仅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方式,也奠定了在小企业金融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2)中国银行全国推广。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除了建设银行之外,中国银行在信贷工厂模式的引入方面较早,而且在全国的推广力度很大,目前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建设银行应用信贷工厂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去年中国银行借鉴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的经验和技术,推出了该行新的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专门搭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组织和人员,从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围绕“人才、产品、流程”三大核心要素,通过“销售、管理、风险”三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式管理而设计出的一套完整模式。
(3)其他银行陆续跟进。继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之后,国内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模式悄然生变,标准化流水作业的“信贷工厂”模式正在陆续被国内银行采用,成为国内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加速器。其中,民生银行、杭州银行是典型代表。
三、信贷工厂模式的前景
(1)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存在较大需求。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调整的重点。一方面,随着竞争 日益白热化,商业银行做大企业的利润正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来进行融资,这样就弱化了银行的资金筹措手段。因此,中小企业融资是商业银行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是商业银行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2)政策层面在推动。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不仅在政策导向方面,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为信贷工厂的引入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多次强调,各商业银行要尽快完成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努力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有明显改善,真正使中小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建行镇江分行成功试点信贷工厂模式之后,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等主要领导均对建设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并且大力支持国内商业银行进行推广。
(3)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信贷工厂模式的引入和推广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由于在信贷工厂模式下采用的是快速审批和流程作业,信贷数量爆炸式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风险监控难度,如何有效控制贷款的质量是在采用信贷工厂模式时要监控的第一风险,引入该模式的关键在于:第一是合理设置小企业经营中心数量;第二是设立独立的评价授信人员;第三是强化全流程职能设计;第四是释放客户经理营销能量;第五是审批人员派驻制;最后是强化抵质押物专人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晓璐.“信贷工厂”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金融财税,2011.
[2]张庆柯.“信贷工厂”在我国的发展路径选择—以区域银行为主导的模式[J].银行管理,2009.
作者简介:陈天友(1990-),男,汉族,安徽蚌埠人,就读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杨军(1986-),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信用管理、小额信贷。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信贷工厂
信贷工厂又称淡马锡模式,是指银行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进行批量处理。具体而言,就是指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从前期接触客户,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到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
一、信贷工厂的基本流程
信贷工厂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其流程主要包括产品开发、流程设计、批量生产等三大部分:
(1)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必须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目标客户群体,然后按照标准化与非标准化两大体系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但设计标准化产品时必须遵循中小企业信贷“六化”原则,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基于客户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化需求进行设计。将“以客户为中心”和“小企业全面金融服务”理念嵌入制度和流程,基于客户细分、市场细分和客户贡献度差异设计多样化需求的产品组合。
(2)作业流程设计。作业流程设计是指针对小企业客户量多和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在信贷业务的作业流程中引进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将小企业信贷操作的前、中、后台业务分离,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按统一的流程标准分岗操作,以提高小企业融资服务和风险控制效率。
(3)批量化生产。小企业个体风险相对较大,但是通过购买组合却可以进行风险分散。因此要用“批发”的理念做小企业业务,以流程和品牌优势拓展市场,以产品带动、客户群挖掘来形成规模效益,通过风险定价和拨备覆盖预期损失。
二、国内商业银行对信贷工厂模式的探讨
(1)建设银行率先引进。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2007年10月,建设银行总行指定镇江分行作为试点机构,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淡马锡信贷工厂业务模式,结合建行专业化经营要求,改革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机制,创新了具有建行特色的“小企业业务镇江模式”品牌,并于2008年6月开始试运营。自信贷工厂模式在江苏镇江取得成功之后,建设银行就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建设银行作为国内对信贷工厂模式的最先尝试者,不仅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方式,也奠定了在小企业金融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2)中国银行全国推广。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除了建设银行之外,中国银行在信贷工厂模式的引入方面较早,而且在全国的推广力度很大,目前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建设银行应用信贷工厂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去年中国银行借鉴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的经验和技术,推出了该行新的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专门搭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组织和人员,从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围绕“人才、产品、流程”三大核心要素,通过“销售、管理、风险”三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式管理而设计出的一套完整模式。
(3)其他银行陆续跟进。继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之后,国内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模式悄然生变,标准化流水作业的“信贷工厂”模式正在陆续被国内银行采用,成为国内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加速器。其中,民生银行、杭州银行是典型代表。
三、信贷工厂模式的前景
(1)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存在较大需求。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调整的重点。一方面,随着竞争 日益白热化,商业银行做大企业的利润正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来进行融资,这样就弱化了银行的资金筹措手段。因此,中小企业融资是商业银行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是商业银行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2)政策层面在推动。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不仅在政策导向方面,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为信贷工厂的引入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多次强调,各商业银行要尽快完成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努力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有明显改善,真正使中小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建行镇江分行成功试点信贷工厂模式之后,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等主要领导均对建设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并且大力支持国内商业银行进行推广。
(3)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信贷工厂模式的引入和推广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由于在信贷工厂模式下采用的是快速审批和流程作业,信贷数量爆炸式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风险监控难度,如何有效控制贷款的质量是在采用信贷工厂模式时要监控的第一风险,引入该模式的关键在于:第一是合理设置小企业经营中心数量;第二是设立独立的评价授信人员;第三是强化全流程职能设计;第四是释放客户经理营销能量;第五是审批人员派驻制;最后是强化抵质押物专人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晓璐.“信贷工厂”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金融财税,2011.
[2]张庆柯.“信贷工厂”在我国的发展路径选择—以区域银行为主导的模式[J].银行管理,2009.
作者简介:陈天友(1990-),男,汉族,安徽蚌埠人,就读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杨军(1986-),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信用管理、小额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