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历这个条件一旦被极端化,结果可能是一些权力文凭得以过关,一些低学历高能力的干部却因此出局。针对网络对其大专学历的热议,新任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公开回应称,其实他已经完成了在苏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他是很爱学习的,不学习会被时代淘汰。但他认为,学历不等于工作能力,没有必要沽名钓誉。
蒋宏坤的升任以及他对学历的看法表明。注重实绩日益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价值取向和行为标杆。不过,这似乎并不意味着学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分量降低。前不久就传出消息。重庆市人社局表示:“对学历未达标人员,一律暂缓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而有关文件也设定最后期限,35岁以下公务员2012年仍无大专学历将被辞退。这样的消息确实让人疑惑: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学历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不能不承认,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学历这个条件常常被矫枉过正,走了极端。一说学历不代表能力,不能把低学历高能力的人挡在门外,于是放宽标准,一些不合格的干部便以此为挡箭牌而被提拔。使真实的学历起不到应有的淘汰把关作用。一说学历必须严格要求,就设定“硬杠杠”,谁也不能触及这条“红线”,结果一些权力文凭得以过关,一些低学历高能力的干部却因此出局。从现实情况看,后者要远重于前者。权力文凭泛滥与此不无关系。一些官员凭手中权力获得文凭、又以文凭谋取更大权力,公众对此深为不满。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现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只有中专学历、蒋宏坤凭大专学历也能升任时,赢得人们一片喝彩的原因。在公众看来,不谋唾手可得的权力文凭表明官员讲诚信,难能可贵。因而关键的问题是,必须防止学历这个条件被走极端。做到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也就是重守格也讲破格,在普遍要求的同时,又留出特殊人才的上升通道。而衡量这个特殊人才的标准就是有没有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其真实水平,也包括其实际业绩。都应是响当当、过得硬的。
由此不禁想起历史上教育界的一些美谈,诸如身为中学生的启功被聘为北师大的副教授、没拿任何学位的陈寅恪成为清华教授、仅有高中学历的梁漱溟当上了北大教师、数学仅得15分的钱钟书被清华破格录取等等。这些文化名人,当年正是通过特殊人才通道得以进入体制轨道,靠的正是公认的真才实学。其实,许多制度规定,都应当讲求这种普遍和特殊的辩证法。但必须清醒的是,之所以讲这个特殊,搞这个破格,网开一面。目的就是要弥补制度的刚性所带来的某种缺陷,以补“遗珠之憾”,而不是使之成为破坏制度的理由,成为毁千里之堤的蚁穴。一些制度同时引入舆论监督、群众公认、公示透明等配套举措,为的正是防止后者的出现。
这在实际操作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选拔特殊人才干部的过程中。如果不坚持群众公认等原则,低能力一样可以蒙混过关。如此,不仅不能彰显社会的宽容与文明,反而可能使制度沦为用人腐败的合法通道。这不能不高度警惕和防范。
教育孩子,应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彭 薇
有两条新闻耐人寻味。一条是某市两所中职校将“尿检”列入学生体检项目,为的是查学生“早孕”;一条是湖北省推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办法,其中规定,未经允许,偷看孩子短信、书信、邮件属违法。两条新闻看全无关系,其实有着共同的指向,即教育是否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推行“尿检”的两所学校也许是出干好心,希望借此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但对所有学生一概推之,其实是在怀疑和否定他们,有学生说“感觉践踏了自尊”。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这种方式不可取,反而会演变成“好心伤害”。
其实,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同样犯了“好心伤害”的毛病。比如,为了解孩子是否早恋,偷看他们的日记和短信;看孩子在房间是不是写作业,隔着门缝观察;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戒孩子网瘾,不和他们商量,直接将其送进“训练营”,孩子遭受了另一种心灵伤害。
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同样有其敏感的一面。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育者和家长都要懂得保护孩子自尊,不能采取触犯孩子自尊的强硬措施,也不应擅自为孩子做主,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最终达不到教育效果。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者和家长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如果我们心中有这根“弦”,就会改进一厢情愿的教育方法、要求和目的。对待任何问题。不妨转换身份,从孩子角度考虑一下,多想几个“孩子会怎么想”“是否让他们觉得不舒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他们平等对话、交流情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问题不在起跑线上的输赢
谢小庆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某媒体上发表题为《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文章说,对于“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对家长们说:“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也许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掉人生”。
笔者完全理解郑渊洁,当他看到许许多多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早早被摧毁时,深感痛心。但是,他虽然尖锐地发现了问题,但做出的诊断却还需推敲。
恰好刚刚收到一封我的学生从美国的来信。她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她在信中说:“美国的小学从来不排名,有时我摆脱不开中国父母的一种习惯性心理,想和老师打听一下孩子在班里的位置,老师只是说:‘她很优秀’。每个孩子州统考的成绩直接寄给家长,家长只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别人的并不知道,也不去打听。孩子只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家长就会非常高兴和满足。”
“赢在起跑线”固然不重要,但“输在起跑线”可能更不好,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其实,问题并不是起跑线上的输赢问题。而是不该过早地让孩子参加“赛跑”。过早地进入赛跑状态,会使孩子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会使孩子失去了欣赏风景的快乐。
今天,重要的问题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保护。也许我们只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有可能逐步扭转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蒋宏坤的升任以及他对学历的看法表明。注重实绩日益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价值取向和行为标杆。不过,这似乎并不意味着学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分量降低。前不久就传出消息。重庆市人社局表示:“对学历未达标人员,一律暂缓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而有关文件也设定最后期限,35岁以下公务员2012年仍无大专学历将被辞退。这样的消息确实让人疑惑: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学历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不能不承认,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学历这个条件常常被矫枉过正,走了极端。一说学历不代表能力,不能把低学历高能力的人挡在门外,于是放宽标准,一些不合格的干部便以此为挡箭牌而被提拔。使真实的学历起不到应有的淘汰把关作用。一说学历必须严格要求,就设定“硬杠杠”,谁也不能触及这条“红线”,结果一些权力文凭得以过关,一些低学历高能力的干部却因此出局。从现实情况看,后者要远重于前者。权力文凭泛滥与此不无关系。一些官员凭手中权力获得文凭、又以文凭谋取更大权力,公众对此深为不满。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现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只有中专学历、蒋宏坤凭大专学历也能升任时,赢得人们一片喝彩的原因。在公众看来,不谋唾手可得的权力文凭表明官员讲诚信,难能可贵。因而关键的问题是,必须防止学历这个条件被走极端。做到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也就是重守格也讲破格,在普遍要求的同时,又留出特殊人才的上升通道。而衡量这个特殊人才的标准就是有没有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其真实水平,也包括其实际业绩。都应是响当当、过得硬的。
由此不禁想起历史上教育界的一些美谈,诸如身为中学生的启功被聘为北师大的副教授、没拿任何学位的陈寅恪成为清华教授、仅有高中学历的梁漱溟当上了北大教师、数学仅得15分的钱钟书被清华破格录取等等。这些文化名人,当年正是通过特殊人才通道得以进入体制轨道,靠的正是公认的真才实学。其实,许多制度规定,都应当讲求这种普遍和特殊的辩证法。但必须清醒的是,之所以讲这个特殊,搞这个破格,网开一面。目的就是要弥补制度的刚性所带来的某种缺陷,以补“遗珠之憾”,而不是使之成为破坏制度的理由,成为毁千里之堤的蚁穴。一些制度同时引入舆论监督、群众公认、公示透明等配套举措,为的正是防止后者的出现。
这在实际操作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选拔特殊人才干部的过程中。如果不坚持群众公认等原则,低能力一样可以蒙混过关。如此,不仅不能彰显社会的宽容与文明,反而可能使制度沦为用人腐败的合法通道。这不能不高度警惕和防范。
教育孩子,应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彭 薇
有两条新闻耐人寻味。一条是某市两所中职校将“尿检”列入学生体检项目,为的是查学生“早孕”;一条是湖北省推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办法,其中规定,未经允许,偷看孩子短信、书信、邮件属违法。两条新闻看全无关系,其实有着共同的指向,即教育是否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推行“尿检”的两所学校也许是出干好心,希望借此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但对所有学生一概推之,其实是在怀疑和否定他们,有学生说“感觉践踏了自尊”。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这种方式不可取,反而会演变成“好心伤害”。
其实,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同样犯了“好心伤害”的毛病。比如,为了解孩子是否早恋,偷看他们的日记和短信;看孩子在房间是不是写作业,隔着门缝观察;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戒孩子网瘾,不和他们商量,直接将其送进“训练营”,孩子遭受了另一种心灵伤害。
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同样有其敏感的一面。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育者和家长都要懂得保护孩子自尊,不能采取触犯孩子自尊的强硬措施,也不应擅自为孩子做主,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最终达不到教育效果。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者和家长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如果我们心中有这根“弦”,就会改进一厢情愿的教育方法、要求和目的。对待任何问题。不妨转换身份,从孩子角度考虑一下,多想几个“孩子会怎么想”“是否让他们觉得不舒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他们平等对话、交流情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问题不在起跑线上的输赢
谢小庆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某媒体上发表题为《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文章说,对于“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对家长们说:“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也许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掉人生”。
笔者完全理解郑渊洁,当他看到许许多多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早早被摧毁时,深感痛心。但是,他虽然尖锐地发现了问题,但做出的诊断却还需推敲。
恰好刚刚收到一封我的学生从美国的来信。她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她在信中说:“美国的小学从来不排名,有时我摆脱不开中国父母的一种习惯性心理,想和老师打听一下孩子在班里的位置,老师只是说:‘她很优秀’。每个孩子州统考的成绩直接寄给家长,家长只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别人的并不知道,也不去打听。孩子只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家长就会非常高兴和满足。”
“赢在起跑线”固然不重要,但“输在起跑线”可能更不好,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其实,问题并不是起跑线上的输赢问题。而是不该过早地让孩子参加“赛跑”。过早地进入赛跑状态,会使孩子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会使孩子失去了欣赏风景的快乐。
今天,重要的问题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保护。也许我们只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有可能逐步扭转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