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个月来,上海不少老人家中添置了一项新玩意一一智能垫片,这个大小、厚薄皆和手机相仿的震动感应器在这些家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感知翻身、上下床等动作,甚至包括入睡者的呼吸和心跳,一旦有异常行为发生,即可向感应器另一头的社区管理系统发出警报,从而减少悲剧的发生。这款震动感应器的开发方表示,智能垫片的应用,正是IT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也是上海在健康物联网领域取得的一项进步。
在已经过去的半年里,国家对智慧医疗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曾提出“利用信电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而作为科技大都市的上海,正在试图将科技与医疗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智慧医灯的大踏步前进。目前,上海市政府已将健康物联网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相关工作将在近期发布。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健康物联网处于物联网、养老看护和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交叉点,其中“万亿量级”产业的碰撞令人期待。
对个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管理
不同于广义的物联网,在传感器、“云平台”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健康物联网更注重“以人为本”。通俗来说,健康物联网的重点在于采集生命体征一一这些数据既能救急救命,也能为慢性病、亚健康人群服务,从而为“全程、全员、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创造可能,即“回归到人的整体,从人体功能的调节人手去研究疾病。”
专家认为,健康物联网是对全生命周期个体健康的一种社会化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对待健康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专委会秘书长宋瑜研究员表示,“健康物联网”的核心指导思想始终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要把提高或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身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针对疾病本身”,“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物联网则是解决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宋瑜提及,健康物联网是由各类数据采集感知终端、近远距网络传输系统、健康云平台、健康数据存储处理计算中心、健康智能专家系统、医疗专家、被照料对象和家庭成员、服务模式和管理人员、社会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的政务服务系统等的结合,即借助于移动网络等手段以及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调控技术,对人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监测、辨识和管理,进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去除疾病,增进身心稳态水平的作用。
物联网时代的医疗共振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配置失衡的现状,为了缓解这种医疗矛盾,上海在推行智慧医疗方面下足了功夫。据悉,上海目前正在力推家庭医生制度,但是与庞大需求不成正比的是奇缺的医生数量:平均每位医生要服务2000位居民。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卫生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自己的“物联网时代”。据了解,上海卫生信息系统平均每天产生上千万条数据,已经建立起了三千万份电子健康档案,而每天调阅的信息量已经达到10000次。不断膨胀着的医疗数据使整个医疗界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医疗数据,并将之用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
医护资源的供不应求和医疗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一度成为上海市“智慧医疗”发展的一个难题,健康物联网的出现恰好为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对“老一代”远程医疗,健康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服务也更加透彻。与网络咨询、视频会诊等有所区别,它是对传统医疗的一种创新。一位资深的医改观察者认为,目前医患双方对健康物联网都有所期待,甚至可能因此“倒逼”医改。比如,要让物联网将优质资源从大医院传导到社区,一二三级医院间必须形成梯度服务、双向转诊的模式。
IT界限大佬IBM也从中看到了上海医疗卫生行业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IBM中国有限公司医疗卫生行业总经理刘洪对此表示:“大数据、移动等IT技术正在对医院运营模式、服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上海市已率先与IBM合作,对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闵行、静安、长宁、松江、普陀等区县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使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互通。除此之外,一个覆盖六个区县的健康物联网系统正在试点中,当前已经能够为200多万人提供服务。
市场化普及探索
健康物联网将在智慧医疗领域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资料显示,物联网产业各个垂直领域跟服务市场之和在2012年便已经达到了4.8万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9万亿美元。2020年的全世界物联网经济增加值预计是1.9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15%、保健医疗占15%、保险占11%、银行竞争占11%。可以预见,占据物联网市场大份额的智慧医疗正成为企业的“必争之地”。
虽然健康物联网的前景得到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健康物联网的发展仍属于早期。整个医疗界、科技界乃至监管者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专业人士指出,健康物联网的普及仍存在一定障碍,以健康传感器为例,至今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除了脉搏、血糖、血压、血氧等,如果想要获得比较复杂的生命体征数据,现有设备的采集精度还远远不够。而有些技术问题甚至和物联网无关一一比如电池问题一一传感器要长时间联网,电池寿命必须超越现在的水平。同时,需要长时间无线联网的通信模块,必须保证不会损害健康,不会对其他医疗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而在体制机制层面,则牵涉到更多相关利益方。上海市经信委在调研后认为,健康物联网涉及政府的卫生、民政、社保、药监、科技、产业等部门,需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而且,远程医疗在目前的医疗政策框架中没有明确的地位,因此,许多项目只能以试验的方式运行。
可以说,健康物联网要想普及,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三者缺一不可。但现阶段上海的健康物联网市场显然仍处于摸索阶段。 尽管如此,上海市政府仍表示将继续支持健康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根据《上海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草案)》,到2020年,健康物联网产业要在上海形成100亿元规模,重点在便民服务、数字医疗、养老看护、康复治疗、医药物流等5个领域推进示范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很高,但是过去更多依靠政府推动;此次在发展健康物联网方面,上海市打算主要靠市场。
智能垫片的开发方也表示,将边走边摸索,继续设计和研制其他一些有趣的传感器,以初步形成商业模式。
在这一方面,通信大佬电信早已做好准备,于数年前便开始为抢占市场做铺垫。据悉,自2007年起,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立项,并在古美社区率先推行。如今,上海古美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医疗已经初具规模,辖区内所有居民都能享受高效便捷的社区医疗、远程医疗、智慧药房、无线输液、健康档案、家庭随防等“智慧医疗”服务。
这个面积仅有8100平方米,常驻人口只有4.7万的卫生服务中心,其门诊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个小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量,平均每天可达2000-2500次。中国电信无线远程健康服务提供了可用于个人心电、血糖、血压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检测及共享的综合无线网络健康管理平台,患者只需将体征数据采集、上传,就能够得到远程检测中心的专业处理结果和建议。
截至去年底,上海电信已经打造出了超过3000个智慧医疗社区,将健康物联网服务覆盖了上海一半以上的居村委。
健康物联网是社会发展刚需
问题越多的地方,其实意味着商机就越多。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球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达到10亿,其中,6亿以上的老人需要得到监护;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人群也在逐年扩大中,仅糖尿病患者就有3.46亿人口。目前,中国已成为癌症和糖尿病的第一人口大国。尽管我国的人均GDP年增长率攀升,但是基于医疗条件、运动习惯、健康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国在健康方面的问题仍十分显著。因此,如何在增长GDP的情况下提升健康状况是当下紧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逼近,健康物联网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美国有关机构的预测也表明,实施健康管理,将使得脑卒中的发病概率下降75%,高血压的发病概率下降58%,糖尿病的发病概率下降50%,90%的个人或企业的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10%,健康管理每投入l美元,可在医疗费用上节省6-10美元。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做法将成为城镇化在社区保健、社区养老方面的重要尝试,也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探索,将会掀起投资的新热潮。
我们不难预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健康物联网的市场化道路将越走越宽,最终逐渐深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已经过去的半年里,国家对智慧医疗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曾提出“利用信电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而作为科技大都市的上海,正在试图将科技与医疗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智慧医灯的大踏步前进。目前,上海市政府已将健康物联网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相关工作将在近期发布。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健康物联网处于物联网、养老看护和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交叉点,其中“万亿量级”产业的碰撞令人期待。
对个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管理
不同于广义的物联网,在传感器、“云平台”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健康物联网更注重“以人为本”。通俗来说,健康物联网的重点在于采集生命体征一一这些数据既能救急救命,也能为慢性病、亚健康人群服务,从而为“全程、全员、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创造可能,即“回归到人的整体,从人体功能的调节人手去研究疾病。”
专家认为,健康物联网是对全生命周期个体健康的一种社会化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对待健康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专委会秘书长宋瑜研究员表示,“健康物联网”的核心指导思想始终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要把提高或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身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针对疾病本身”,“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物联网则是解决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宋瑜提及,健康物联网是由各类数据采集感知终端、近远距网络传输系统、健康云平台、健康数据存储处理计算中心、健康智能专家系统、医疗专家、被照料对象和家庭成员、服务模式和管理人员、社会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的政务服务系统等的结合,即借助于移动网络等手段以及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调控技术,对人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监测、辨识和管理,进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去除疾病,增进身心稳态水平的作用。
物联网时代的医疗共振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配置失衡的现状,为了缓解这种医疗矛盾,上海在推行智慧医疗方面下足了功夫。据悉,上海目前正在力推家庭医生制度,但是与庞大需求不成正比的是奇缺的医生数量:平均每位医生要服务2000位居民。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卫生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自己的“物联网时代”。据了解,上海卫生信息系统平均每天产生上千万条数据,已经建立起了三千万份电子健康档案,而每天调阅的信息量已经达到10000次。不断膨胀着的医疗数据使整个医疗界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医疗数据,并将之用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
医护资源的供不应求和医疗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一度成为上海市“智慧医疗”发展的一个难题,健康物联网的出现恰好为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对“老一代”远程医疗,健康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服务也更加透彻。与网络咨询、视频会诊等有所区别,它是对传统医疗的一种创新。一位资深的医改观察者认为,目前医患双方对健康物联网都有所期待,甚至可能因此“倒逼”医改。比如,要让物联网将优质资源从大医院传导到社区,一二三级医院间必须形成梯度服务、双向转诊的模式。
IT界限大佬IBM也从中看到了上海医疗卫生行业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IBM中国有限公司医疗卫生行业总经理刘洪对此表示:“大数据、移动等IT技术正在对医院运营模式、服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上海市已率先与IBM合作,对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闵行、静安、长宁、松江、普陀等区县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使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互通。除此之外,一个覆盖六个区县的健康物联网系统正在试点中,当前已经能够为200多万人提供服务。
市场化普及探索
健康物联网将在智慧医疗领域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资料显示,物联网产业各个垂直领域跟服务市场之和在2012年便已经达到了4.8万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9万亿美元。2020年的全世界物联网经济增加值预计是1.9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15%、保健医疗占15%、保险占11%、银行竞争占11%。可以预见,占据物联网市场大份额的智慧医疗正成为企业的“必争之地”。
虽然健康物联网的前景得到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健康物联网的发展仍属于早期。整个医疗界、科技界乃至监管者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专业人士指出,健康物联网的普及仍存在一定障碍,以健康传感器为例,至今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除了脉搏、血糖、血压、血氧等,如果想要获得比较复杂的生命体征数据,现有设备的采集精度还远远不够。而有些技术问题甚至和物联网无关一一比如电池问题一一传感器要长时间联网,电池寿命必须超越现在的水平。同时,需要长时间无线联网的通信模块,必须保证不会损害健康,不会对其他医疗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而在体制机制层面,则牵涉到更多相关利益方。上海市经信委在调研后认为,健康物联网涉及政府的卫生、民政、社保、药监、科技、产业等部门,需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而且,远程医疗在目前的医疗政策框架中没有明确的地位,因此,许多项目只能以试验的方式运行。
可以说,健康物联网要想普及,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三者缺一不可。但现阶段上海的健康物联网市场显然仍处于摸索阶段。 尽管如此,上海市政府仍表示将继续支持健康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根据《上海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草案)》,到2020年,健康物联网产业要在上海形成100亿元规模,重点在便民服务、数字医疗、养老看护、康复治疗、医药物流等5个领域推进示范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很高,但是过去更多依靠政府推动;此次在发展健康物联网方面,上海市打算主要靠市场。
智能垫片的开发方也表示,将边走边摸索,继续设计和研制其他一些有趣的传感器,以初步形成商业模式。
在这一方面,通信大佬电信早已做好准备,于数年前便开始为抢占市场做铺垫。据悉,自2007年起,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立项,并在古美社区率先推行。如今,上海古美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医疗已经初具规模,辖区内所有居民都能享受高效便捷的社区医疗、远程医疗、智慧药房、无线输液、健康档案、家庭随防等“智慧医疗”服务。
这个面积仅有8100平方米,常驻人口只有4.7万的卫生服务中心,其门诊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个小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量,平均每天可达2000-2500次。中国电信无线远程健康服务提供了可用于个人心电、血糖、血压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检测及共享的综合无线网络健康管理平台,患者只需将体征数据采集、上传,就能够得到远程检测中心的专业处理结果和建议。
截至去年底,上海电信已经打造出了超过3000个智慧医疗社区,将健康物联网服务覆盖了上海一半以上的居村委。
健康物联网是社会发展刚需
问题越多的地方,其实意味着商机就越多。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球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达到10亿,其中,6亿以上的老人需要得到监护;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人群也在逐年扩大中,仅糖尿病患者就有3.46亿人口。目前,中国已成为癌症和糖尿病的第一人口大国。尽管我国的人均GDP年增长率攀升,但是基于医疗条件、运动习惯、健康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国在健康方面的问题仍十分显著。因此,如何在增长GDP的情况下提升健康状况是当下紧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逼近,健康物联网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美国有关机构的预测也表明,实施健康管理,将使得脑卒中的发病概率下降75%,高血压的发病概率下降58%,糖尿病的发病概率下降50%,90%的个人或企业的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10%,健康管理每投入l美元,可在医疗费用上节省6-10美元。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做法将成为城镇化在社区保健、社区养老方面的重要尝试,也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探索,将会掀起投资的新热潮。
我们不难预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健康物联网的市场化道路将越走越宽,最终逐渐深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