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冷的钢筋水泥,难以深入人心;唯有带着温婉的情怀,才能铭于心底。这于人、于事、于摄影,都是相同的道理。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宏大背景下,渐渐地人文情怀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而在我们砥砺前行的路上,这恰恰又是最强大动力和心灵支撑,于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之外,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图片定格的瞬间,对人的心灵形成的震撼,而这也正是摄影本身的迷人之处。
一、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表现在对细节的捕捉上
著名新闻人普利策说:“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上的眺望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注视在地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在我的摄影记者从业过程中,有时候,关注细节,尤为重要。在所有的大的灾难面前,人都是如此的渺小,还记得,内蒙古包头空难的采访任务,当所有人都把镜头对准受难飞机和受难家属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罹难家属背后,拍摄了他们静静站着的背影眼睛凝视着不远处的飞机残骸的画面,在大灾之后抚慰伤者、考虑事件给人们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比空难本身更重要。
细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平凡、具体、零散还有动情。新闻记者的人文情怀意识之所以可以在捕捉细节中实现,其主要的原因还体现在事物的特征上。一件事情的发生,在宏观上,其观众看到的东西基本是大同小异,这些大同小异的事件特征在一定程度针对于新闻播报的一定事件而言均可以称为表象特征,然而如何将其升华,则主要在于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将宏观的表象细节化,是平凡事件得以打动人心的根本所在,也是解释事件特征的重要方式。因此,判断一个新闻记者是否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可以通过衡量其对细节捕捉的水平高低。
二、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表现在对采访对象的人文体贴
随着媒体本身的逐渐发展,对于灾难报道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普遍性,但是对于新闻记者自身来说,灾难报道应该报道什么,怎么报道,应该注意哪些。在人文关怀的谨记下,记者的原则应该是什么。新闻记者在整个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具有“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新闻记者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的尊严、个性、独立的人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意义与价值。而让这些受灾群体走出阴霾的价值,远远大于我们新闻价值本身。所以,在灾难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人本着人文关怀的一颗心,应该将各种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尽量不要去触碰他们的伤痛。另外新闻工作者要成为人文关怀的实践者。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因素,新闻记者在对社会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对大众的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新闻记者要更好的发挥媒体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就要成为人文关怀的实践者。新闻记者对人文关怀新闻的传布、对新闻人物的特殊爱护和抚慰、对泯灭人性恶行的揭露和批判、对冷漠和低俗的拒绝等,都是对人文关怀的践行。其中,抵御冷漠与低俗的侵蚀,是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的重要内容,是新闻工作者实现人文关怀的必要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新闻记者面对的是很多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每一类采访受众都是不同的事迹,不同的遭遇,然而在新闻记者采访时在心态上要保持一视同仁,即不会因为采访对象的身份或者其它特征例如外观、身体情况等发生采访心态上的转变。然而,在采访方式或者内容上要结合不同受众的具体情况,既要挖掘出新闻的内在价值,同时还要体现出新闻记者的人文情怀即以人为本的采访原则,也就是说既要以新闻事件的主人公为本,同时还要避免触碰当事人的痛苦。在这样的基础上,同时还要传递事件的真情实感,传递正能量。只要这样,新闻记者的的个人价值以及工作价值才能体现到最大化。
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要能够准确把握人文关怀的尺度
要正确把握人文关怀的尺度,就要依据一些原则。首先就是忠诚原则,新闻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职业,记者的本职首先就是准确记录事件发生的过程。这些面对事件的新闻记者,忠诚于自己的理想,新闻事业以及自身的职业自觉性。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利用利益最大化原则使得自己正确把握人文关怀的尺度,尽管有人从大众、全民的角度说摄影不应该承担沉重的负担,但我仍然主张,无论是专业的摄影家还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都应该从直面现实的立场来思考所谓的“人文关怀”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人文关怀需要落实于现实之中才能叫人文关怀。
著名记者白岩松在书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平民的时代而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他从现实意义上否定了 “呼唤英雄”的泡沫理想。所以对于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平视的视线而不是一个仰视的视角,平民化的浪潮让新闻人无法置身事外,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视角?白岩松认为,面对的巨大群体不是英雄而是平民,英雄需要敬仰,而平民需要的是关怀,人文性的关怀。
人文关怀这四个字的落脚点主要落在人的身上,然而关怀二字却不是适用在任何人的身上。正如白岩松所说,记者的人文关怀是表现在对平民的关怀,所谓的平民就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特点就是平凡,其不具备轰轰烈烈的动人事迹,同时也没有宏韬伟略的志向,其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小事。有句话说的很好,爱不在表达多少,有一点就好,情不在多深,真一点就好,人不在多金贵,活出自我就好。平民的生活质量就是由一点点的爱,一点点的真情所砌成的,所以其内容要远比精彩人物丰富的多,朴实的多,只要能够掌握适度的人文关怀,就能够将这些小事所形成的力量传递到人间。
人文关怀本身是一个大的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将其范围不断的缩小,不管是人物范围还是事迹范围甚至地域范围,都要尽量使其细化。人文关怀表现出的是记者的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其范围在抽象意义上是不知棱角的,然而表现出来的时候却有一把标尺等待着去量度它。真正意义上的记者就是可以在抽象与形象间自由穿行,同时在空间上也能保持队形。人文关怀的精神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所需要的精神,只有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高度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和对其的把握度发挥到最佳位置。
一群有见识,有素养和识大体的受众,远比一个新闻记者带给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大的多,我们所说的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是作为记者本身所必须的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促进新闻事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相信大众带给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懷,必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和社会前进的。
一、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表现在对细节的捕捉上
著名新闻人普利策说:“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上的眺望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注视在地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在我的摄影记者从业过程中,有时候,关注细节,尤为重要。在所有的大的灾难面前,人都是如此的渺小,还记得,内蒙古包头空难的采访任务,当所有人都把镜头对准受难飞机和受难家属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罹难家属背后,拍摄了他们静静站着的背影眼睛凝视着不远处的飞机残骸的画面,在大灾之后抚慰伤者、考虑事件给人们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比空难本身更重要。
细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平凡、具体、零散还有动情。新闻记者的人文情怀意识之所以可以在捕捉细节中实现,其主要的原因还体现在事物的特征上。一件事情的发生,在宏观上,其观众看到的东西基本是大同小异,这些大同小异的事件特征在一定程度针对于新闻播报的一定事件而言均可以称为表象特征,然而如何将其升华,则主要在于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将宏观的表象细节化,是平凡事件得以打动人心的根本所在,也是解释事件特征的重要方式。因此,判断一个新闻记者是否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可以通过衡量其对细节捕捉的水平高低。
二、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表现在对采访对象的人文体贴
随着媒体本身的逐渐发展,对于灾难报道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普遍性,但是对于新闻记者自身来说,灾难报道应该报道什么,怎么报道,应该注意哪些。在人文关怀的谨记下,记者的原则应该是什么。新闻记者在整个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具有“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新闻记者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的尊严、个性、独立的人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意义与价值。而让这些受灾群体走出阴霾的价值,远远大于我们新闻价值本身。所以,在灾难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人本着人文关怀的一颗心,应该将各种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尽量不要去触碰他们的伤痛。另外新闻工作者要成为人文关怀的实践者。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因素,新闻记者在对社会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对大众的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新闻记者要更好的发挥媒体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就要成为人文关怀的实践者。新闻记者对人文关怀新闻的传布、对新闻人物的特殊爱护和抚慰、对泯灭人性恶行的揭露和批判、对冷漠和低俗的拒绝等,都是对人文关怀的践行。其中,抵御冷漠与低俗的侵蚀,是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的重要内容,是新闻工作者实现人文关怀的必要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新闻记者面对的是很多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每一类采访受众都是不同的事迹,不同的遭遇,然而在新闻记者采访时在心态上要保持一视同仁,即不会因为采访对象的身份或者其它特征例如外观、身体情况等发生采访心态上的转变。然而,在采访方式或者内容上要结合不同受众的具体情况,既要挖掘出新闻的内在价值,同时还要体现出新闻记者的人文情怀即以人为本的采访原则,也就是说既要以新闻事件的主人公为本,同时还要避免触碰当事人的痛苦。在这样的基础上,同时还要传递事件的真情实感,传递正能量。只要这样,新闻记者的的个人价值以及工作价值才能体现到最大化。
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要能够准确把握人文关怀的尺度
要正确把握人文关怀的尺度,就要依据一些原则。首先就是忠诚原则,新闻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职业,记者的本职首先就是准确记录事件发生的过程。这些面对事件的新闻记者,忠诚于自己的理想,新闻事业以及自身的职业自觉性。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利用利益最大化原则使得自己正确把握人文关怀的尺度,尽管有人从大众、全民的角度说摄影不应该承担沉重的负担,但我仍然主张,无论是专业的摄影家还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都应该从直面现实的立场来思考所谓的“人文关怀”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人文关怀需要落实于现实之中才能叫人文关怀。
著名记者白岩松在书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平民的时代而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他从现实意义上否定了 “呼唤英雄”的泡沫理想。所以对于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平视的视线而不是一个仰视的视角,平民化的浪潮让新闻人无法置身事外,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视角?白岩松认为,面对的巨大群体不是英雄而是平民,英雄需要敬仰,而平民需要的是关怀,人文性的关怀。
人文关怀这四个字的落脚点主要落在人的身上,然而关怀二字却不是适用在任何人的身上。正如白岩松所说,记者的人文关怀是表现在对平民的关怀,所谓的平民就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特点就是平凡,其不具备轰轰烈烈的动人事迹,同时也没有宏韬伟略的志向,其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小事。有句话说的很好,爱不在表达多少,有一点就好,情不在多深,真一点就好,人不在多金贵,活出自我就好。平民的生活质量就是由一点点的爱,一点点的真情所砌成的,所以其内容要远比精彩人物丰富的多,朴实的多,只要能够掌握适度的人文关怀,就能够将这些小事所形成的力量传递到人间。
人文关怀本身是一个大的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将其范围不断的缩小,不管是人物范围还是事迹范围甚至地域范围,都要尽量使其细化。人文关怀表现出的是记者的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其范围在抽象意义上是不知棱角的,然而表现出来的时候却有一把标尺等待着去量度它。真正意义上的记者就是可以在抽象与形象间自由穿行,同时在空间上也能保持队形。人文关怀的精神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所需要的精神,只有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高度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和对其的把握度发挥到最佳位置。
一群有见识,有素养和识大体的受众,远比一个新闻记者带给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大的多,我们所说的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是作为记者本身所必须的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促进新闻事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相信大众带给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懷,必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和社会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