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孔竖笛是人类为创造美好音乐而长期探索与创新的产物,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世界各国的中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八孔竖笛自进入我国以来,由于它价廉,发音准,音色美,易携带,易学习等特点,适宜面向全体学生的器乐普及教育,深受城乡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随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竖笛教学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作用更加明显,如何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竖笛演奏水平得到提高,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与实验。在多年的竖笛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天性决定,只要对某种事物产生爱慕之情,他们就会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其中并下极大的工夫去获得成功。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竖笛,对竖笛的构造、声音等相关信息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因而,教师可在起始课中设计玩玩、看看、听听等环节,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主动性。
所谓玩,即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乐器,如它的形状、特征、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发现乐器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而看呢,即是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简介竖笛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最后一步是听,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适时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旋律进行演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者是学校竖笛乐团比赛时的录像资料,这将更有说服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为竖笛这小小乐器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喜爱竖笛,热爱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初教学生学习竖笛,要重视并加强基础练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切不可操之过急。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单独开、闭某一音孔比较容易,连续不断地开闭若干音孔则常会引起紧张,或顾此失彼,这种情况是由于手形不好造成的。一是因为手形紧张;二是由于握笛姿势不正确。三是指距与竖笛上的音孔距离不相吻合,为了使学生掌握吻合,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多作协调、纠正手形的练习:用右手抓住笛尾,左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孔,并沿笛声方向反复作上下牵拉的活动,使手的姿势和指距完全放松地吻合于这三个音孔上,反复体会并进而记住这一特定的手形感觉。或左右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四孔乃至更多的音孔,再同时松开,如此反复练习并体会达到特定的手形感觉。
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指法,不同音区口风的运用等等,教师则更需要费一番功夫的。学生初学时气息不会控制,则会影响口风的运用,常出现低音吹"冒",中音吹"燥",高音吹"啸"的情况。教师教学时尽量做分解示范动作,如:要求学生看教师的口形,看教师的面部表情,看教师指头的动作等。通过比较口风的强弱,以及不同程度的口风在各音区运用所发出的声音,使学生懂得正确的吹奏方法。同时要求学生一定初学一首乐曲时一定要慢速练习,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个别学困生则采取"一帮一"的办法,让学生做小老师相互检查、督促,逐渐养成良好的呼吸与吹奏方式。
三、学科融合,不断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做好与其它教学形式的结合有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不断强化学生对此种乐器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生吹奏《小雨沙沙》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以音乐之旅为主题,让可爱的音乐小使者美羊羊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欣赏影片,通过观看竖笛队的在比赛中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生动形象的动画人物,富有童趣的语言,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通过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动画游戏,孩子们很轻松地进行了本节课前期的音阶、指法的复习和训练,并初步感受了乐曲情绪,为进一步吹奏乐曲奠定了基础。
当学生第一次接解到一首新的乐曲时,往往会被乐曲中交替出现的音符搞得头昏脑胀,一首新乐曲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唱还可以,让他们看着谱子自己唱出来,那可就困难了。有的学生会在每个旋律音符上写上汉字或拼音;有的学生则对着“小音符”笑着说:“你认得我,我不认得你。”枯燥的音符使学生学习乐谱望而生畏,生怕唱不好,找不着调。如果将音乐制作软件用于课堂教学中,就会产生绝妙的效果。当教学新乐曲时,老师把多媒体电脑打开,再启动“软件”,按旋律将一个个现成的“小音符”用鼠标点到五线谱上,然后再点击播放按钮,学生就会看到枯燥的“小音符”伴随着动听的曲子跳起舞来,多听几遍,跟着哼哼,一首新乐曲不用老师教,学生就学会了。每当学生争着上台操作之前,他就会自觉地做好预习工作,生怕在操作时被其他同学检查出错误。当学生心中对乐曲旋律做到心中有数时,再对照旋律熟练指法,从而做到内心有歌唱性的演奏。所以这种将“玩电脑”与“学乐谱”结合为一体的器乐课,学生越上越有趣,越上越想上。
总之,以上这些都是学习吹奏竖笛的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对音乐的接受能力等因材施教。要掌握慢与快的辨证关系,慢是快的基础,快是慢的积累和飞跃。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竖笛教学中,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无限的教学空间,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让学生尝到学音乐的快乐。
一、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天性决定,只要对某种事物产生爱慕之情,他们就会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其中并下极大的工夫去获得成功。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竖笛,对竖笛的构造、声音等相关信息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因而,教师可在起始课中设计玩玩、看看、听听等环节,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主动性。
所谓玩,即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乐器,如它的形状、特征、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发现乐器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而看呢,即是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简介竖笛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最后一步是听,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适时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旋律进行演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者是学校竖笛乐团比赛时的录像资料,这将更有说服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为竖笛这小小乐器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喜爱竖笛,热爱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初教学生学习竖笛,要重视并加强基础练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切不可操之过急。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单独开、闭某一音孔比较容易,连续不断地开闭若干音孔则常会引起紧张,或顾此失彼,这种情况是由于手形不好造成的。一是因为手形紧张;二是由于握笛姿势不正确。三是指距与竖笛上的音孔距离不相吻合,为了使学生掌握吻合,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多作协调、纠正手形的练习:用右手抓住笛尾,左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孔,并沿笛声方向反复作上下牵拉的活动,使手的姿势和指距完全放松地吻合于这三个音孔上,反复体会并进而记住这一特定的手形感觉。或左右手同时闭严一二三四孔乃至更多的音孔,再同时松开,如此反复练习并体会达到特定的手形感觉。
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指法,不同音区口风的运用等等,教师则更需要费一番功夫的。学生初学时气息不会控制,则会影响口风的运用,常出现低音吹"冒",中音吹"燥",高音吹"啸"的情况。教师教学时尽量做分解示范动作,如:要求学生看教师的口形,看教师的面部表情,看教师指头的动作等。通过比较口风的强弱,以及不同程度的口风在各音区运用所发出的声音,使学生懂得正确的吹奏方法。同时要求学生一定初学一首乐曲时一定要慢速练习,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个别学困生则采取"一帮一"的办法,让学生做小老师相互检查、督促,逐渐养成良好的呼吸与吹奏方式。
三、学科融合,不断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做好与其它教学形式的结合有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不断强化学生对此种乐器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生吹奏《小雨沙沙》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以音乐之旅为主题,让可爱的音乐小使者美羊羊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欣赏影片,通过观看竖笛队的在比赛中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生动形象的动画人物,富有童趣的语言,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通过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动画游戏,孩子们很轻松地进行了本节课前期的音阶、指法的复习和训练,并初步感受了乐曲情绪,为进一步吹奏乐曲奠定了基础。
当学生第一次接解到一首新的乐曲时,往往会被乐曲中交替出现的音符搞得头昏脑胀,一首新乐曲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唱还可以,让他们看着谱子自己唱出来,那可就困难了。有的学生会在每个旋律音符上写上汉字或拼音;有的学生则对着“小音符”笑着说:“你认得我,我不认得你。”枯燥的音符使学生学习乐谱望而生畏,生怕唱不好,找不着调。如果将音乐制作软件用于课堂教学中,就会产生绝妙的效果。当教学新乐曲时,老师把多媒体电脑打开,再启动“软件”,按旋律将一个个现成的“小音符”用鼠标点到五线谱上,然后再点击播放按钮,学生就会看到枯燥的“小音符”伴随着动听的曲子跳起舞来,多听几遍,跟着哼哼,一首新乐曲不用老师教,学生就学会了。每当学生争着上台操作之前,他就会自觉地做好预习工作,生怕在操作时被其他同学检查出错误。当学生心中对乐曲旋律做到心中有数时,再对照旋律熟练指法,从而做到内心有歌唱性的演奏。所以这种将“玩电脑”与“学乐谱”结合为一体的器乐课,学生越上越有趣,越上越想上。
总之,以上这些都是学习吹奏竖笛的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对音乐的接受能力等因材施教。要掌握慢与快的辨证关系,慢是快的基础,快是慢的积累和飞跃。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竖笛教学中,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无限的教学空间,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让学生尝到学音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