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进生活的亮光(创作谈)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wh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说创作的核心在于“写什么”,也在于“怎么写”。
  这个命题并不新鲜,但却是关于小小说创作的本质叩问。
  写什么?换句话说就是选什么材。课本里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论断,换为“叶氏语录”:艺术来源于苦难,高于苦难。
  这个论断很有诗意。
  论断的前半句很多大家已经论述过了,从尼采到周国平,无一不在强调生活的苦难性,无一不在强调苦难之于艺術的重要意义。后半句似乎少有人提,即便提起,也就三言两语,如水过鸭背。
  高于苦难,这要求一个作家有出入生活的能力。融入生活中,仔细咀嚼个中滋味,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对于生活细部的质地叩击有音,自“初极狭”至“豁然开朗”,需要走出生活,俯视生活中的苦难,冥想生活的真谛,然后将一束光照进生活,艺术诞生了。
  不好意思,这里仅仅诞生了一个艺术的立意,好比徒步荒凉的戈壁滩,你独自品味其中的孤寂、荒僻,进而丈量这种孤寂的深度;走出戈壁滩后,回味那些风餐露宿的昼夜、虎啸猿啼的惊悸时刻,你觉得生活赋予你的每一秒都如此深刻、如此有意义。创作出来,这就是高于苦难的作品。
  好多作家似乎忘记了由入到出的过程。他们急于给作品戴上“意义”的帽子,于是进行倒推演绎,从“意义”倒推失真的生活,像加作料一样添加“苦难”,这严重低估了读者的智商,从而失去了敬畏之心。
  他们在“怎么写”上下足了功夫。疲惫软弱的文字,花里胡哨的技巧——我从不反对技巧,相反,我希望技巧服从高于苦难的那束光。
  那束光是鲜活饱满的文字。
  “叶sir语文创意写作坊”有个规定,写出相同的句子归入“烂梗句式”范畴,惩罚是:将每个“烂梗句”换十种不同的说法。写小小说尤其要注意,很多经典文本在提供写作思路的同时,也提供了“烂梗句式”。怎么让文字鲜活、饱满甚至锐利起来,避开“烂梗句式”,恐怕是写作者的第一要务。
  那束光是接地气的格调。
  格调不仅仅是主题那么简单。这涉及一个小小说作家的修为。痞子写的小说,格调不会很高,再高也是装出来的;心胸狭隘的人写的作品,传递的也只能是狭隘,作品里的宽容一定是装出来的;浅薄的人写的作品,偶遇深刻,驾驭起来无疑四面楚歌;没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作品,看见的是黑暗的天日沉沦的世界,难以卒读……情怀足够大,方能为其“小”。小小说纳大天地,不在技巧,而在接地气的、走心的格调上。
  怀敬畏之心,践行此,何愁写不出佳作?
  [责任编辑 徐小红]
其他文献
风有些大。光秃秃的树干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噼啪的声响。挣扎在通往来年春天的路上,内心越加寒冷。  我裹了大衣,陪男友去火车站接他表妹。  “让你们久等了。”她先看见我们。  她的嘴唇有点儿干裂,头发凌乱,一件起了毛球的驼色大衣上有许多褶皱,手里仅提着一个棕色小包。没有其他行李。  “你出来时他们没说什么?”男友问。  “他们说回就回吧,过段时间来看娃。”表妹回答,脸上掩饰不住欣喜。  这才记起,
期刊
往事随云走,但雷在喊雨。  那个教我用指尖在黑白键上跳舞的人,嘴一张一合,轻松地道出三个星期后有五年一度的钢琴比赛,她说她想给我选一首比较难的曲子去参赛。“惊讶”二字写在我瞪得像铜铃般的眼睛上——没想到钢琴老师竟将重任委予我!嘴巴说让我参加容易,双手练起来难啊!况且我从来没有赏识过自己的琴技,不知老师为何这么器重我。  选曲之际,老师的目光闪电般地掠过所有我认为没有难度甚至有点儿难度的曲目,很快溜
期刊
暴雨下了整整一夜。凌晨,暴雨还在下,没有一点儿停的迹象。  德根老汉坐在自家堂屋当门,一口接一口地抽着老烟袋。望着屋外如注的暴雨,德根老汉紧锁双眉。雨幕中,一个人撑着雨伞匆匆奔进德根的院子。  谁这么早来我家?老汉正在惊诧,雨伞下的人已经奔到眼前,是村支部书记沈明。老汉再次惊诧。  “德根叔,我跟您商量件事!”沈明用手抹了一下脸。尽管打着雨伞,可他浑身依然湿漉漉的。  德根老汉赶紧站了起来,他满腹
期刊
从前有座大寺庙,大寺庙里有个小沙弥,小沙弥每天只做一种事,准备好洁净的盆子和手巾,接待进山门的施主。  一天早晨,如同过去无数个早晨。这天,有个花农挑着一担鲜花进来了,他的双手沾满了泥巴。  小沙弥猜定花田离寺庙不远。他眼一亮,花瓣还托着亮晶晶的露珠呢。  花农仿佛进了自己家一样随便,他用盆子舀了水洗手,留下一水盆污泥。他拿起手巾擦手,手巾也留下了泥痕。  小沙弥来不及阻止。一个卖花的人,连问也不
期刊
代理指导员带领战友闯进三里湾时,又冷又饿不说,好多战友还身负重伤。三里湾人分头把他们接到家里,挤出自家的口粮招待这些瘦弱的军人,还把私藏的苞谷酒送给伤员消毒使用。  草药伍更是忙里忙外。  有的战友伤势太重了,草药解决不了问题,急需一些西药。三里湾虽是两不管的地方,可垭口已被两边的保安团封锁,任何人不能进也不能出。代理指导员——就是个小红军,21岁的指导员牺牲了,17岁的他顶上——央求草药伍想法子
期刊
第一次去西街村搞贫困户核查时,我跟同事肖梅一组。别看肖梅比我小两岁,但她已经在扶贫一线待了快半年了,稀奇古怪的事儿、难缠的刺儿头,她都应付得头头是道。领导说:“跟着肖梅,抓紧熟悉一下流程,把肩膀磨踏实了。千斤重担,都在那儿等着人挑呢。”  西街村不大,三百多户,一千来口人,却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镇里初次调查摸底,就圈定了五十多户贫困户。厚厚的一沓资料摆上案头,我翻了足足一天,才在密密麻麻的数字蛛
期刊
有一种很古老的测验,目的在于帮你找出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目。测验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上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一段时间,而假設你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当你想象自己被隔绝在一个没有娱乐、没有资讯、没有可以理解的一般事物的世界时,你是否会对自己了解得更多一些?你会觉得这样想象的情况有点儿稀奇古怪,不太真实。当真如此吗?我们不这么认为。在某种程度
期刊
侯德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天鼓: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寂寞的书》《那时候我们长尾巴》等专著、文集十五部,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等多种奖项。  2018年8月8日,我写过一篇关于丛棣也关于小小说的文章,题为《读丛棣:眼花》。我在这篇作品的开头,用二百多字的篇幅,回顾了我和他的友情基础,这里不妨将大意复述一遍。  我和丛棣的交往,始于19
期刊
吃罢早饭刷了锅碗,水玉抓了两把玉米撒到院里,倚着门框,看着鸡们争先恐后地吃。枣红色公鸡叼起来一颗玉米,咯咯咯叫着又放到地上,招呼母鸡们来吃。母鸡们一过去,它就趁机跳到她们背上了。  瞧着鸡冠血红、雄赳赳的公鸡,水玉想起了男人。天阴着,刮起冷冷的风,再过几天就是八月十五了。上次走的时候,男人还穿着单裤短褂,天冷了也不知道回来拿衣裳。  水玉正盯着公鸡母鸡们出神,街上传来锡匠打锡壶的嘹亮吆喝声。想起男
期刊
王麻子佝偻着背,舞着桑树棍,脸上的麻子一颗一颗亮起红晕,像铁枝老梅,咬牙切齿地开着。  “还尿裆不?”  王狗剩摇摇头又点点头。狗剩是王麻子的独儿。  “啥意思,点头摇头的?”桑树棍抽在王狗剩身上啪啪响,狗剩把嘴唇咬得惨白,像抿着一片儿纸。  “码砖有我风光?”  狗剩摇头。  “剃头有我风光?”  狗剩摇摇头。  “吃香的喝辣的,村里谁最风光?”  “村主任……不,是爹。”  “那老实跟我学,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