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笔者从几个课堂中常见的案例中分析得出:没有留有语言空白的课堂便如同描绘满纸的图画,不能尽善尽美。
【关键词】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细致入微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亦然。
案例1 学生思考时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康乃馨 玫瑰 郁金香
22枝 16枝 10枝
请用7枝康乃馨,3枝红玫瑰,2枝郁金香扎成一束鲜花,这些最多可以扎成 束这样的花束?
一位老师在处理这道题时,读题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好像又不放心,她问:“这道题有几个条件呢?”学生齐刷刷地回答:“3个。”“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沉默了。看到学生沉默了,老师又提示说:“我们要怎样来包扎花呢?”学生的小手举起来,回答说:“鲜花店要用7枝康乃馨,3枝红玫瑰,2枝郁金香包扎一束鲜花。”老师可能是怕学生想错了,又接着提示说:“能不能把花全部合起来,再来12枝包一束呢?”学生机械地摇头:“不能。”老师紧接着说:“那就是要分别去算每种花最多能包几束啦!”这时候学生才似懂非懂地埋头开始计算了。
分析:这位老师在处理练习时,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让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问题。只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对学生不信任,放手不够。设想一下,如果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后再把自己思考的结果用算式表达在草稿本上,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多m不同的解题方法。当然也会出现教师所担心的的方法:用鲜花的总数÷每束鲜花数,出现了这种方法更好,因为这种方法是大多数同学的想法,这时候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这样包扎就能包4束,而康乃馨需要28枝,这种花就不够。说明了这种方法肯定是错误的。即使没有同学发现错误,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结果带入问题去检验一下,这样也能解决问题。
案例2 学生回答时
一位教师在《周长》的教学中,让一个同学总结性地回答 “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这个孩子慢慢地站起来,脑子里收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等待的过程中,老师安慰说:“别怕,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孩子的嘴唇微微地煽动着,当他准备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重复了一遍问题:“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孩子的眼睛骨碌碌地转动了几下,好像是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张了张嘴刚想回答,老师又着急地提示说:“我们刚才讲了封闭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呢?”孩子到嘴边的话就被攆了回去,孩子又得重新思考什么是封闭图形。还没思考完,老师又说:“那么,什么叫做图形的周长呢?”看着孩子一次一次张开又闭上的嘴,这位老师最后只得放弃说:“请哪一位同学来帮助他回答?”这时候,这个孩子满脸通红地坐下了。
分析:不难看出,这位老师是在用自己温暖的话语极力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不停地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每个孩子从站起来到回答问题必须经历:回顾问题→思考问题→组织语言这一系列的内心活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孩子在回答问题时,他的神经中枢会绷得紧紧的。但老师过度热心、着急的话语,和一个个变换的问题让孩子无所适从。有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就是提醒、命令和肯定,老师的肢体语言也能帮助孩子啊!
案例3 学生讨论时
开始讨论了,教室里顿时沸沸扬扬起来,除了孩子们的讨论声,还不时地回响着这位年轻的老师高分贝的声音:“同学们,有的小组很棒,讨论的非常激烈。”“这个小组不错,他们都知道分工了。”“有的小组要加快进度啊,时间已经不多了”......每当老师说话的时候,同学们讨论声音自然就弱了下来,不少的孩子立刻盯着老师,等老师的话一说完又重新回到讨论中来,这样几个回合之后,刚听到老师的声音,有的孩子就发出了无奈的:“哎!”......
分析: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占大多数,好不容易盼来了自己发言的机会,同学们当然积极踊跃,各抒己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当他们在小组内发言时,却要时不时地关注老师,发言还会顺畅吗?也许,到嘴边的意见,却淹没在了老师的表扬声中;也许,别人的意见早也替换成了老师的话语。老师要表扬或是要批评,难道就不能等到学生畅所欲言后再集体评价吗?
案例4 学生练习时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59页1、2、3题”当老师宣布作业后,同学们就忙开了,本子、笔准备好了之后,教室里就鸦雀无声了。老师就在教室里来回走着巡查情况。突然,教室里传来老师洪亮的声音:“同学们要注意书写啊,横平竖直。”有的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的一抖,笔都差点掉到地上。过了一会儿,老师发现了一个格式不正确的,又说:“请同学们看着黑板,是这样的格式。”同学们极不情愿地抬起头来,有的同学还是偷偷地写着自己的作业。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老师又发现了一个同学题意理解错了,这位老师就叫所有的同学把题再读一遍,而且再理解了一遍题意......
分析:其实,在做作业之前,老师就应该集体强调书写,格式。这样,大多数同学就会听的仔细,做的明白。试想一下,同学们已经在聚精会神地作业了,有几个还会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话,如果没有几个人听,那么,老师用的功就变成了“无用功”,既然是“无用功”,老师又何必做呢?而且老师的话语在这个时候还会成为学生作业的一种干扰,学生作业本上一道道只做了一半的题恰好就能证明这一点。
图画描绘满纸,未必尽善尽美,语言溢满课堂,未必收效显著。其实,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也可以像其它艺术一样,如果巧妙的运用“无声”语言,在学生思考、回答、操作、讨论、练习这些环节中布下暂时性的“空白” ,为学生留足独立的空间,通过教师的“无声”,来促使学生的“有声”,从而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细致入微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亦然。
案例1 学生思考时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康乃馨 玫瑰 郁金香
22枝 16枝 10枝
请用7枝康乃馨,3枝红玫瑰,2枝郁金香扎成一束鲜花,这些最多可以扎成 束这样的花束?
一位老师在处理这道题时,读题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好像又不放心,她问:“这道题有几个条件呢?”学生齐刷刷地回答:“3个。”“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沉默了。看到学生沉默了,老师又提示说:“我们要怎样来包扎花呢?”学生的小手举起来,回答说:“鲜花店要用7枝康乃馨,3枝红玫瑰,2枝郁金香包扎一束鲜花。”老师可能是怕学生想错了,又接着提示说:“能不能把花全部合起来,再来12枝包一束呢?”学生机械地摇头:“不能。”老师紧接着说:“那就是要分别去算每种花最多能包几束啦!”这时候学生才似懂非懂地埋头开始计算了。
分析:这位老师在处理练习时,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让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问题。只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对学生不信任,放手不够。设想一下,如果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后再把自己思考的结果用算式表达在草稿本上,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多m不同的解题方法。当然也会出现教师所担心的的方法:用鲜花的总数÷每束鲜花数,出现了这种方法更好,因为这种方法是大多数同学的想法,这时候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这样包扎就能包4束,而康乃馨需要28枝,这种花就不够。说明了这种方法肯定是错误的。即使没有同学发现错误,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结果带入问题去检验一下,这样也能解决问题。
案例2 学生回答时
一位教师在《周长》的教学中,让一个同学总结性地回答 “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这个孩子慢慢地站起来,脑子里收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等待的过程中,老师安慰说:“别怕,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孩子的嘴唇微微地煽动着,当他准备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重复了一遍问题:“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孩子的眼睛骨碌碌地转动了几下,好像是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张了张嘴刚想回答,老师又着急地提示说:“我们刚才讲了封闭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呢?”孩子到嘴边的话就被攆了回去,孩子又得重新思考什么是封闭图形。还没思考完,老师又说:“那么,什么叫做图形的周长呢?”看着孩子一次一次张开又闭上的嘴,这位老师最后只得放弃说:“请哪一位同学来帮助他回答?”这时候,这个孩子满脸通红地坐下了。
分析:不难看出,这位老师是在用自己温暖的话语极力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不停地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每个孩子从站起来到回答问题必须经历:回顾问题→思考问题→组织语言这一系列的内心活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孩子在回答问题时,他的神经中枢会绷得紧紧的。但老师过度热心、着急的话语,和一个个变换的问题让孩子无所适从。有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就是提醒、命令和肯定,老师的肢体语言也能帮助孩子啊!
案例3 学生讨论时
开始讨论了,教室里顿时沸沸扬扬起来,除了孩子们的讨论声,还不时地回响着这位年轻的老师高分贝的声音:“同学们,有的小组很棒,讨论的非常激烈。”“这个小组不错,他们都知道分工了。”“有的小组要加快进度啊,时间已经不多了”......每当老师说话的时候,同学们讨论声音自然就弱了下来,不少的孩子立刻盯着老师,等老师的话一说完又重新回到讨论中来,这样几个回合之后,刚听到老师的声音,有的孩子就发出了无奈的:“哎!”......
分析: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占大多数,好不容易盼来了自己发言的机会,同学们当然积极踊跃,各抒己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当他们在小组内发言时,却要时不时地关注老师,发言还会顺畅吗?也许,到嘴边的意见,却淹没在了老师的表扬声中;也许,别人的意见早也替换成了老师的话语。老师要表扬或是要批评,难道就不能等到学生畅所欲言后再集体评价吗?
案例4 学生练习时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59页1、2、3题”当老师宣布作业后,同学们就忙开了,本子、笔准备好了之后,教室里就鸦雀无声了。老师就在教室里来回走着巡查情况。突然,教室里传来老师洪亮的声音:“同学们要注意书写啊,横平竖直。”有的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的一抖,笔都差点掉到地上。过了一会儿,老师发现了一个格式不正确的,又说:“请同学们看着黑板,是这样的格式。”同学们极不情愿地抬起头来,有的同学还是偷偷地写着自己的作业。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老师又发现了一个同学题意理解错了,这位老师就叫所有的同学把题再读一遍,而且再理解了一遍题意......
分析:其实,在做作业之前,老师就应该集体强调书写,格式。这样,大多数同学就会听的仔细,做的明白。试想一下,同学们已经在聚精会神地作业了,有几个还会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话,如果没有几个人听,那么,老师用的功就变成了“无用功”,既然是“无用功”,老师又何必做呢?而且老师的话语在这个时候还会成为学生作业的一种干扰,学生作业本上一道道只做了一半的题恰好就能证明这一点。
图画描绘满纸,未必尽善尽美,语言溢满课堂,未必收效显著。其实,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也可以像其它艺术一样,如果巧妙的运用“无声”语言,在学生思考、回答、操作、讨论、练习这些环节中布下暂时性的“空白” ,为学生留足独立的空间,通过教师的“无声”,来促使学生的“有声”,从而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