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奥运更大的外宣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的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2006年7月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目开办以来,河南、内蒙古、陕西、河北、广东、江西、西藏、湖北、新疆、重庆、青海、山西、贵州等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文章已相继在此栏目中刊载。感谢各地方的外宣干部关注这个栏目,并请其他省(区、市)外宣办主任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拨冗接受采访。在我们的努力和读者的支持下,愿本栏目越来越朝着大家预期的目标发展下去。
  
  2007年7月4日
  8:30—9:50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的不同部门开了五个小会
  10:00主持北京奥运官方电影新闻发布会
  11:00研究第四届德国“柏林亚太周”期间举办“新北京、新奥运”图片展览事宜
  11:20会见意大利艺术总监洽谈合作
  12:50召集北京新闻办公室处长会议
  13:20接受韩国首尔新闻社采访
  14:05准备稍后的发布会
  14:15就第二天发言人培训班与主办单位商定相关事宜
  14:30与即将出席发布会的发布人沟通,间歇时批文件
  15:00主持北京奥运会媒体运行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
  16:00召集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主任会议
  19:00出席美国驻华大使馆国庆酒会
  
  王惠:“我今天没去奥组委,文件并没因此而减少,怕耽误, 不得不找空隙时间批文,很抱歉,一天了,没跟你说上两句话。”
  《对外大传播》:“这样的工作状态,感觉您不像印象中的官员。”
  王惠:“像个疯子吧?”(笑)
  《对外大传播》:“压力太大时怎么办?”
  王惠:“咬牙。”
  这是记者采访王惠的第一天,也是王惠普通的一天,王惠的“普通”状态。记者被这个总是面带微笑,无论从衣着还是举止都令人赏心悦目的女性吸引了,更被这优雅背后的一份执著和坚定震动了。在几次约访都因她的日程太满而搁浅后,采访王惠这一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经意地成为了记者的一种期待。
  
  站在六年前的莫斯科申奥大厅,她感慨万千
  
  采访王惠,不能不说她的奥运情怀。2007年6月末在莫斯科举行的“北京周”活动是俄罗斯“中国年”的一部分。其中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的“新北京、新奥运”主题展览在莫斯科的世界贸易中心成功举办。
  


  令王惠感慨万千的是,俄方提供给此次展览的场地竟是6年前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大厅。6年前,王惠和她的同事就在这个大厅为北京申奥的新闻宣传工作而奋战。当时的她,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没恢复,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带着壮士不回的决心坚守在莫斯科。6年后,在距北京奥运会400多天的时候,她和她的精兵强将再次来到这里,向俄罗斯人展示北京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形象,并介绍奥运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一晃6年过去了,世界与中国一起,见证了北京的巨大进步和兑现承诺的信心。因为奥运,王惠两次踏进同一个空间却带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坐在当时坐过的椅子上,王惠耳边回响起那永远难忘的欢呼声,她的眼里仍有泪光闪动。
  王惠说,亲历中国申奥成功是她最难忘的经历。那些日子,她每天只睡3个小时,在莫斯科没有花过一个卢布,因为没时间上街。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赵女士也对记者说到了类似的回忆,申奥期间在莫斯科的二十多天里,她们与王惠压根不知道莫斯科的大街是什么样的!从申奥开始,北京市新闻办大密度地与境外媒体沟通,并且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对外宣传工作经验。
  
  一个了不起的外宣团队
  
  2004年11月,北京奥运新闻中心成立。两年间,北京市新闻办的人马都移师新闻中心,因为对于北京外宣而言,没有比奥运更大的舞台。
  现在境外媒体来到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当天就可以办理一系列手续。在一个大办公室里,中央各大部委的行政机构在这里办公,用“一站式”的服务使记者的所有手续“一站式”解决,这是北京市委领导的决策,也是北京奥运会的创新。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综合处在15天中搭建起这个平台,想想其中方方面面的工作,实在有些了不起。
  向外国记者提供服务,是北京新闻办的主要工作之一。目前,中国有710个外国驻华记者,其中580人在北京,而临时来京采访的境外记者达到3000人之多。有时王惠一天就要接受三四批次外国记者的采访。
  如果哪个人在大街上迎面碰上外国记者多少还有些不知所措的话,那么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的记者接待处,一天下来,你就会对出入频繁的外国记者习以为常。这里平均每天接待外国记者5批次,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外国记者4000人,除此,还要组织外国记者去采访。今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外国记者去内蒙古和河北就风沙治理、首钢搬迁等媒体关注的环境问题进行采访,今年的8月8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开始,又组织外国记者去天安门广场采访报道庆典活动。其中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每逢这时,王惠总是出现在最前沿,出任总指挥。
  北京奥运新闻中心除每周三举行例行发布会外,一周还要举办三四次的新闻发布会,这些工作都是新闻发布处组织协调的。今年6月,举办了14场发布会,创造了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建立以来的纪录。
  信息处的舆情工作随着奥运的临近,由最初的月报,发展为周报,后来一周三次,到现在每天一报。用其负责人的话说,原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都做到了,有时想来,实在不敢相信就是这几个人做出来的。
  王惠也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签证处的工作就一个人扛着,我们新闻办的人的确战斗力超强。”
  北京新闻办的肖女士说,这里每天都面临着新的工作,“我们只能往前走,因为奥运等不及,没有时间让我们慢慢学,是奥运催生了一批能打硬仗的工作团队。”
  
  


  在外国人的印象中,北京举办的活动就是中国的
  
  王惠告诉记者,由于北京的首都地位和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使北京举办的外宣活动与国家形象更加紧密,甚至在很多时候就代表着国家形象。国外受众参加了北京举办的活动后都会说,北京的活动大气,让他们更加向往中国。不久前在莫斯科举办的“北京周”图片展,对方为北京准备了一个1300多平方米的场地,有人说场地太大了,展览不容易出效果。王惠说,北京不怕大,因为北京古老而彰显魅力,现代而充盈活力。那次图片展的入口内,两侧各一幅巨幅图片,一边是宏伟的紫禁城,一边是现代北京的都市景观,非常震撼。整个展览采用影像、图片、模型、实物,以及外宣品展示等综合手段,充分而生动地展示了北京这座奥运之城的特殊
  魅力。
  的确,北京新闻办每天的工作都与国家形象有关,不仅要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而且还要展示出大国的风采。从北京举办的财富论坛,到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北京文化周”,再到中法文化年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盛装行,还有德国亚太柏林节“北京文化周”活动,很多大手笔活动的承办工作都是北京新闻办完成的。
  北京新闻办制作的大型电视宣传片,因为请国际知名导演参与,传播效果大都不错。每年在签约的国际航空公司播放100余万次。今年为拍城市宣传片,特别组织了“国际名导拍北京”活动,邀请到了世界上的五大导演,包括《天堂电影院》的意大利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和《小鞋子》的伊朗导演基德·马基迪等。
  


  王惠认为,因为北京奥运会临近,世界更关注北京,“北京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大幕正在拉开,灯光正在打亮,我们要抓住机遇,让全世界了解真实的北京。”
  为加大奥运宣传,北京新闻办在原有的7种外宣刊物基础上,又推出了一批北京奥运会的外宣品。其中的图片生动、鲜活,深受外国受众的喜爱。那是因为北京新闻办每年都邀请国际顶级摄影师来北京拍照片。
  《聚焦北京》活动从2004年开始,一下子就轰动了。这缘于王惠的一次“淘宝”。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惠发现了一百多张一百年前由法国摄影师拍摄的北京老照片,当时她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对外宣极其敏感的她,决定为这些照片举办一次展览,就叫“法国摄影师眼中的北京”,但不能只展览这些老照片,于是北京新闻办邀请了一个法国年轻的摄影师来北京,在同一个机位,用同一个视点,再拍北京。当这个百年前后对比、黑白彩色反差的北京图片展在法国展出时,展厅外的法国人排着拐弯的长队,出去一个才能进来一个,场面颇为壮观。
  年轻的法国摄影师拍的照片里,倒茶的、卖糖葫芦的已经物是人非,城墙边的骆驼也已经变成了汽车。展览中,王惠随着观众一起品味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过去和现在,看着看着,她流泪了。“我们十分渺小,但在表述这座伟大的城市时,我们必须先体会她的伟大。”王惠动情地说。
  
  “我们的工作不能出错,出错了,瞬间小小的失误就会被媒体无限放大。”
  
  记者8点半来到北京奥组委大楼时,距上班时间还有半小时。看到一个个写字间中,很多员工在吃着简单的早点,他们告诉记者,从没看到王部长吃早点,也不知道她都在什么时候吃的早点,每天这时,她已坐在办公室批、发电子文件,并已经处理了好几件事情。
  往返于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工作的王惠总是表现出精力充沛的状态。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的人说,在这里加班是常态,而深夜回家,对王惠来说,也是常态,而且她中午从不休息。
  有同事说王惠对工作的要求太高,一点错都逃不过她的眼睛,而且记忆力超常。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奥运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在多头工作全线压境的状态下运作,高效的同时还不能出错,怎么办?王惠说:“不是我的记性好,而是我睡不好,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习惯地想工作的事,想到一件,就写下一件,第二天一早就处理。说这是责任感也好,是笨鸟先飞也好,总之,我们的工作就是不能出错,出错了,瞬间小小的失误就会被媒体无限放大,影响的是国家形象。”
  外宣工作是个创新的工作,经常会遇到前所未遇的难题和挑战。有同事评价王惠睿智,不怕挑战。王惠常说,“中国人没办过奥运会,也没有奥运外宣的经验,对我们来说这的确是个挑战,但我们可以在干中学。超越挑战,战胜挑战,才是我们外宣人存在的价值。”
  几年前,王惠的英语口语接近于零,到奥组委工作后,她意识到英语是与国际奥委会沟通的重要工具,开始学习英语。现在的她不仅可以在新年联欢会上用英文致辞,而且在国外的宣传活动中,她也多次用英语介绍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情况。她还用英语接受了英国BBC、美国NBC和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采访。她幽默地告诉记者,她把每三个月一次在国际奥委会协调会议上的陈述当成是她的口语考试。
  
  专业多彩的新闻官
  
  2007年7月29日《参考消息》转载了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报道,文中说,“王惠作为新闻发言人,总是面带微笑,表现得相当专业,她从不回避任何问题。”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随机采访了马来西亚、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驻华记者,他们对王惠的印象与
  《费加罗报》记者描述的几乎一样,认为王惠很专业,对新闻媒体、对发布会都有丰富的经验,她了解记者需要什么,能提供给记者需要的东西,而且还能与记者成为朋友。无论主持新闻发布会,还是做新闻发言人,或是做奥组委的新闻官,境外媒体的记者们都对奥组委这个会说英语的女官员特别瞩目。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时,美国NBC著名主持人Meredith专程来北京采访奥运会筹办工作。她采访王惠后,给王惠寄来一封亲笔信,信中说,“你是一个令我难忘的女性,你的英语太棒了,希望能在2008年奥运会上再见到你。”
  王惠对记者也颇为熟悉。曾经在一个发布会上,黑压压的人群中,王惠请一个举手的记者提问,凭借经验和感觉,王惠猜出他是个日本记者。看到他找不到座位旁边的话筒,王惠意识到他是第一次出席发布会,微笑着告诉他怎么打开话筒,并欢迎他以后常来参加发布会。这位日本记者一定受到了感动,发布会后,他很激动地来到王惠面前表示谢意,王惠也鼓励他,说他的汉语非常棒,应该多提问。
  王惠告诉记者说,她自己以前是媒体人,那时的工作是问问题,而现在作为新闻官员,工作主要是回答问题,服务媒体。她与媒体关系好,是记者的朋友,因为她做过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也有过电台、报纸等媒体的从业经历,所以更了解媒体的需要。她常常在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提醒记者注意多喝水以防暑,注意交通安全等,也常常得到记者们会心的微笑。王惠认为女性更适合做新闻发言人,更善于沟通,更具亲和力,也更容易让记者信任。
  王惠说,做外宣工作的人,代表北京、代表中国在对外交往,如果仪表仪态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很多人与我们只是一面之交,这种情况下,第一印象也就成了唯一印象。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外宣干部应有的素养。”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范先生指着他的袜子笑着告诉记者:“你看我们穿的这种长筒棉袜,都是王部长送给我们的。她说我们每天和外国记者在一起,抬腿的时候不能露出腿。现在我们都穿这样的‘专业’袜子。”的确,在新闻办工作,仪表不过关可不行。王惠对同事们讲,内修气质,外塑形象,不只是文明礼仪和审美需求,也是工作的需要。
  
  多元的外宣人
  
  多元的信息时代对外宣人才提出了很多挑战,王惠眼中的外宣人才是三个形象的统一体。
  首先是官员形象,即政府代表。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和协调能力;二是新闻形象,即新闻人。必须具备新闻素质,了解媒体,懂得给记者们什么,什么时候给,怎么给;三是文化形象,即文化使者。文化交流与外宣工作有着天然的联系,西方了解的中国多是表面的、片面的,所以产生了很多误解。外宣工作需要一批懂得国际受众需求、了解东西方文化的专业人才来搭建理解的桥梁。
  北京新闻办的一半人都有留学或在国外研修的经历,到奥组委工作的时候,每个人都参加了统一考试,考卷中的综合知识和外语成绩70分是及格,他们不仅都通过了,还有3个人考了100多分,令奥组委的人刮目相看。说到这事儿,王惠说“我很为他们自豪。”
  记者也曾领略王惠多重角色转换的风采。那天,她做了两个半小时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面对的外宣形势及媒体应对策略》专题讲座,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在专业中还不乏幽默。听众也表示,王惠的讲座实用性和针对性都比较强,拿来即可用。也让大家从中看出,作为中国发布信息最多、面对外国媒体最多的新闻办主任,王惠的确身经百战。紧接着,王惠就与电影学院的专家教授讨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宣传片脚本。让专家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奥组委官员对电影的专业语言和画面不仅在行,而且还很有见地。策划会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听王惠讲话很过瘾,她往往会让高水平的对话再添亮色。
  王惠也坦言,作为发言人,在面对棘手的问题时必须表现出沉稳,其实压力很大。但正是因为这份工作,使得她在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懂得了自己所从事的——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工作有多重要;在“非典”——那个北京最艰难的时期,知道了自己的一言一行关乎城市和国家的形象。当时有媒体报道说,从王惠脸上的笑容中,看到了北京治理“非典”的信心。外宣工作让她亲身经历了中国最难忘的故事,也见证了中国精彩的历史瞬间。
  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面对将有3万名外国记者来到北京,王惠呼唤每一个人都应有外宣意识,每个新闻发言人都能微笑着面对媒体。
  (信息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欢迎交流。)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2006年7月24~30日,本刊记者和另外近十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外宣办的邀请,组团赴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赤峰市采访“十五”建设成就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在一周的采访时间里,记者团乘车先后走访了两市的七个旗县,两个国有林场,一个示范牧场,八个嘎查村,行程超过3000公里。在这次距离长而时间短的采访中,内蒙古的美丽风景、淳厚民风和正在崛起的经济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奋
期刊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了解西方读者的思维模式和当今世界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了解国际市场对中国图书的需求,借用外脑,策划一批符合外宣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对外图书选题,7月31日至8月6日,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召开了2006年度“对外出版选题策划会”。  此次会议共邀请到10位外国专业人士,他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墨西哥、英国、美国7个国家,涉及英文、法文、德文和西班
期刊
20世纪早期,世界上建立了代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组织中最先进的联合体,这就是国际大城市图书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ropolitan Libraries)简称INTAMEL。协会诞生之后,为图书馆信息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大城市图书馆协会1927年成立于苏格兰爱丁堡,总部设在荷兰海牙。创建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高标准,鼓励对优秀
期刊
安永玉大使从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任上回到祖国已经6个年头了,但讲起在非洲长达25年的职业外交生涯,许多往事宛如发生在昨日,尤其那些他亲自处理过的重大外交事件,更令这位职业外交官内心难以平静。采访是在北京东城外交部街33号大院里一栋极其普通六层楼房进行的。说它普通,就像电影《邻居》里的筒字楼。房子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住房,很可能是原来的单身宿舍改造的。房主人选择在这个地方接受采访,甚是意味深长
期刊
编者按:马安德(Andrew Ch. Mckillop),英国出版商,拥有剑桥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他涉足出版业的第一份工作是1976年到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担任了一年多的外国专家,后辗转于柯林斯和哈伯柯克林斯、兰登书屋等大型出版公司,担任过编辑总监、发行总监,目前他是图书咨询网book2book发行总监。他一直心系中国的对外出版事业,给中国出版界的同仁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中国震撼世界”
期刊
曾建徽一生几乎都行走在外宣的路上。1949年春天北平解放以后,一个偶然的因素,他被调入新华广播电台英语广播部,从此开始了长达50年的党的新闻和对外宣传工作。他的工作经历几乎见证了新中国对外宣传事业从小到大发展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一段重要历史。  最近,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曾建徽的一套文集《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讯文集》、《融冰·架桥·突围——曾建徽论对外宣传》、《议会外交——交流与交锋
期刊
这是一场令人难忘的新闻发布会。  2007年6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向巴平措简单地用一系列数据介绍西藏经济、社会的情况之后,便开始回答记者的例行提问。本来只准备回答两三个问题的本场新闻发布会,却因记者频频举手,而不得不一再增加提问机会。  发布会上,外国记者问了他们想问的、并只有问了中国发言人才能得到有的放矢的问题,其他记者也只有通过这种直截了当的问答,才
期刊
2007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将举行  9月12日至16日,由云南省农业厅、商务厅、昆明市政府等主办的2007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将举行。 本届农博会将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为主题,利用展会充分反映新农村建设、农村农业发展成果,集中展示名、特、优、新农产品。展会期间还将组织农产品食品安全论坛、特色农产品及农业新技术推介、展洽活动、招商引资信息发布、普洱茶发展论坛、省市名优农产品推荐、
期刊
作者的话:  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2003年出版,编者注)一书,最早以法文出版,后来又分别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书出版后,时间又过去了几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国,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一个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国家,我们充满了乐观。如今,这种乐观是很多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期刊
编者按: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  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