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织绣品按用途或款式可分为:织物类、服装类、装饰品、欣赏品等。织物是指成片状、未经裁剪的纺织品,它既可以是匹料,也可以是织成的巾帕之类的物件,还可以是衣物残破之后的残片。服装根据服用部位可分为衣、裙、裤、帽、鞋袜等。织绣作为装饰品种类很多,如用于居室的地毯、壁挂等,用于身上的佩携品,还有书画装裱用的丝织品。欣赏品织绣以缂丝为主,另有欣赏性刺绣、像景织物、唐卡等。
北京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艺博)收藏近4千件织绣品,南北朝至元代的藏品主要为出土品,文物多为残片,污渍、褪色较为严重(图1、图2)。明清时期的藏品大部分是国家调拨过来的传世品,文物品相较好,色彩艳丽(图3)。由于织绣文物多为棉、麻、丝、毛有机质地藏品,易腐难存,因此,自1987年艺博建馆以来,对织绣品的保护一直是重中之重。
一、博物馆对织绣品的日常保管
艺博的库房是古建筑结构,从建馆之初,博物馆就专门为织绣品特设了一间约30平方米的文物珍品库,根据织绣品的大小,定制了4种规格的铝合金屉柜。织绣品的排架按照时代先后分门别类存放。一级品排架时,每个屉柜内放1至2件文物,减轻织绣间的挤压。对织绣品的日常保管,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做到防灰尘、防污染气体、防虫害、防折叠。随着博物馆织绣收藏品的递增与库房条件的改善,至2011年,织绣库房由一间增至两间。
为防止灰尘,织绣库房专门配备了吸尘器,定期打扫卫生;提取文物时戴口罩和手套,避免了呼气和手上汗液接触到文物。为防止污染气体的侵入,在空气不宜的季节,库房门窗紧闭,拉上窗帘,将文物置于屉柜内,免受外界干扰,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紫外线光照对织绣品的破坏;当室外空气适宜时,利用排风扇通风。为了防止织绣的折叠,尽量将其展平放置于柜中;对于面积较大而必须叠放的,则在叠褶的部位放置卷成筒状的棉纸,使织绣减轻压力,避免出现死褶;单片且较宽大、珍贵的织绣,则用卷筒存放。
影响织绣品保管的诸多因素中,温湿度是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因素。2005年之前,艺博织绣库房还没有恒温恒湿设施,保管员采取了每次入库记录温湿度的办法,从记录结果分析库房的月平均温湿度状况,为下一年织绣品的保管提供室内环境数据。从历史资料显示,冬季三九天时,库房内温度平均1 -3℃,相对湿度为35 - 45%,在这种寒冷干燥的环境下,织绣品脱水,纤维会变得细而脆,因此不宜提取或利用。夏季三伏天时,库房内温度平均34℃,相对湿度为55 - 56%,此时虽然湿度在织绣品保护的正常范围内,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霉腐微生物的生长;因此,为了保证库房内的通风,库房内加大了排风扇的利用率,使空气流畅。2005年之后,库房逐渐配备了暖气、空调,织绣品的日常保管也逐步走向科学性、合理性。
二、博物馆对织绣品防虫、防霉的预防性保护
对库房内的织绣品起到关键性破坏的是动物和微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的细菌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并且会分泌一些有机酸,这些有机酸物质依附在织绣品上,对织绣品产生腐蚀性。艺博对织绣品的预防性保护,采取了药剂防护法、物理防护法、化学防护法。
建馆初期,艺博对织绣品仅采用了樟脑驱虫法。最初几年,樟脑防虫效果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樟脑的驱虫性能越来越弱,即使用药量不断加大,库房中还是出现了虫害的情况。究其原因,这是害虫对樟脑产生了抗药性导致药效下降甚至基本无效。1994年,艺博购入了一批植物香草作为驱虫剂放入库房使用,但之后有消息说其有致癌成分,因此停止了使用。1996年,在文物保护专家们的建议下,织绣库房采用了净霸防虫防霉剂密封杀虫,但从下一年的库房状况看,净霸杀虫也不理想,它只能杀死成虫,对虫卵并没有杀伤力。
为了有效防止虫害现象,艺博组织了在京文物保护专家现场调研,制定保护措施。1997年对部分织绣文物,采用了脱氧充氮密封袋保存,以此达到杀死成虫及虫卵的效果。然而,由于当时国内没有专业的聚乙烯密封袋,国内的材料难以使织绣维持缺氧状态;因此购买的是进口材料,这种保护方法既成本高,也不利于文物的提用。至1998年春季,艺博请到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对织绣珍品库进行了全面消毒,当时选用溴甲烷熏蒸杀虫;溴甲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甜味,沸点的4.5℃;其蒸气较空气重,有很大的穿透性。熏蒸后残余量少,散气较快。此后库房连续五年未发现虫害。由于溴甲烷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否则,防护不当,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为了防患于未然,自2003年始,每年惊蛰前后,保管员对织绣库仍然采用传统的驱虫措施,投放樟脑球。2005年5月,保管员检查库房时,发现一“拟裸珠甲”害虫,当时库内温度19℃,相对湿度44%0随后几天发现库房内有个别“皮蠹虫”。造成此虫害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挨着织绣珍品库的瓷器库房从未进行过熏蒸消毒,而瓷器库房的部分囊匣亦有虫蛀现象,时间久了,虫子从库房间缝隙爬过。鉴于以上虫害状况,艺博组织了故宫科技部防治虫害的专家到库房实地查看,并制定防治方案。8月,艺博委托北京东方大地虫害防治有限公司对织绣珍品库房进行了环氧乙烷熏蒸殺虫处理。环氧乙烷沸点是10.7℃,据文献报导,其杀菌功效是溴甲烷的十倍,渗透力强,挥发性好,装入箱内的文物可以不必开箱,药物即可渗入。由于环氧乙烷挥发性强,在熏蒸后的文物上几乎不留任何斑点,而对所灭菌的织绣强度、颜色基本上无不良影响。2010年,为了维持织绣库房的清洁,艺博采用南京博物院文保所研制的丝织物防霉制剂进行保管文物。
2011年,艺博建立了新的库房,配制了恒温恒湿系统。3月份,在织绣文物整体搬库前,对所有织绣在首都博物馆进行了环氧乙烷熏蒸;至今尚未发现虫害现象。
三、博物馆对织绣品的保护性修复
艺博馆藏织绣品,有的破损严重,若不及时采取保护和修复加固措施,不仅很难延续它目前的保存状态,更有加速损坏的可能。从2005年10月起,艺博启动了对已受损或亟待加固、修复的织绣品逐步进行保护性修复工作;至2006年10月,共修复二、三级织绣品11件(图4)。2011年8月10日至10月21日,馆藏16件残破丝织品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图5)。 丝织品的修复和保护是一件非常细致而艰难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修复后作到“不改变文物原状”。艺博修复后的两批织绣,外观效果基本达到了修旧如旧的程度,在保持其历史原貌、技术与艺术特征的同时.细部仍略有区别,这也是修复文物的基本原则。利用针线加固、修复、保护丝织品,使修复具有可逆性、耐老化、手感柔软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明清时期有一定强度的丝织品的加固保护。
四、博物馆藏织绣珍品的特殊性保护
艺博馆藏织绣品以明清时期种类丰富而见长。明代的绫、罗、绸、缎、纱、锦、绒、缂丝,清代帝后的龙袍、皇家御用物品,艺博均有收藏。其中明代金地缂丝灯笼仕女纹袍料(图6)、红织金云蟒纹妆花缎帐料,以面料昂贵、织工精细、纹饰独特、寓意吉祥、保存完好而尤为珍贵。
明代金地缂丝灯笼仕女纹袍料,是一件传世孤品,长179、宽133厘米,若裁成衣服后为圆领对襟式,襟缘饰花卉纹镶边,宽袖。衣身以领口为中心作柿蒂形轮廓,柿蒂内缂织灯笼和仕女纹样,间饰湖石、花卉。柿蒂外缂织有折枝牡丹、梅花等,间隙饰各色杂宝。袍料通身以捻金线缂地,金线直径仅0.2毫米,色纬捻度较强,双股并用,经密16根/厘米,纬密52根/厘米。缂织中使用了长短戗、木梳戗、勾缂等多种表现手法。为了防止袍料捻金线的磨损,在袍料表面及背面放置一层本色蚕丝缎,平铺于特制的柜架内,柜架内层为香樟木,外层为金属材料。放置时不折叠、不挤压;严格控制其提用次数;若在提用时,由两位保管员托着移动,防止袍料受力不均而造成金线、丝线断开。
红织金云蟒纹妆花缎帐料,长243、宽230、幅宽73.3厘米。从帐料的大红色彩、织金云蟒纹饰推断,应为明代皇室成员享用。这件帐料上共织金蟒69条,其中正面织升蟒3条,升蟒上部是两条行蟒呈戏珠状,间以12条界蟒分开,帐沿四周织界蟒52条。蟒纹使用赤圆金、淡圆金两种颜色之金线织制,又用片金线勾轮廓。此帐料由于形制较大,既不适于整体平铺,也不适于卷筒存放;只能折叠放于最大的柜架内。折叠前亦在帐料表面及背面放置一层本色蚕丝缎:折叠处垫上特制的防皱褶物品,即以蚕丝面料包裹海绵呈长条状,均匀地夹于折叠处。
织绣文物为纤维制品,其特征是具有吸水性和吸收其他液体的能力。吸水后纤维则要膨胀,当干燥时又使水分蒸发而恢复原状,有时膨胀超过一定限度,再不能复原。织绣能吸水,且外观上变化不显著。织绣属有机质地藏品,易受霉菌侵蚀、害虫蠹蛀、光线照射而损坏。因此,织绣文物应放置在良好的环境中保存。
在博物馆收藏品中,织绣属于小众,且作为收藏品的历史较短,尤其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织绣,至民国时期才被重视。然而,织绣品在中国古代不仅衣被天下,而且曾经作为贡纳税收;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状况,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保护好古代织绣品,研究、传承古代织绣技艺,让织绣文物活下去,是博物馆的职责。
(責任编辑:田红玉)
北京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艺博)收藏近4千件织绣品,南北朝至元代的藏品主要为出土品,文物多为残片,污渍、褪色较为严重(图1、图2)。明清时期的藏品大部分是国家调拨过来的传世品,文物品相较好,色彩艳丽(图3)。由于织绣文物多为棉、麻、丝、毛有机质地藏品,易腐难存,因此,自1987年艺博建馆以来,对织绣品的保护一直是重中之重。
一、博物馆对织绣品的日常保管
艺博的库房是古建筑结构,从建馆之初,博物馆就专门为织绣品特设了一间约30平方米的文物珍品库,根据织绣品的大小,定制了4种规格的铝合金屉柜。织绣品的排架按照时代先后分门别类存放。一级品排架时,每个屉柜内放1至2件文物,减轻织绣间的挤压。对织绣品的日常保管,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做到防灰尘、防污染气体、防虫害、防折叠。随着博物馆织绣收藏品的递增与库房条件的改善,至2011年,织绣库房由一间增至两间。
为防止灰尘,织绣库房专门配备了吸尘器,定期打扫卫生;提取文物时戴口罩和手套,避免了呼气和手上汗液接触到文物。为防止污染气体的侵入,在空气不宜的季节,库房门窗紧闭,拉上窗帘,将文物置于屉柜内,免受外界干扰,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紫外线光照对织绣品的破坏;当室外空气适宜时,利用排风扇通风。为了防止织绣的折叠,尽量将其展平放置于柜中;对于面积较大而必须叠放的,则在叠褶的部位放置卷成筒状的棉纸,使织绣减轻压力,避免出现死褶;单片且较宽大、珍贵的织绣,则用卷筒存放。
影响织绣品保管的诸多因素中,温湿度是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因素。2005年之前,艺博织绣库房还没有恒温恒湿设施,保管员采取了每次入库记录温湿度的办法,从记录结果分析库房的月平均温湿度状况,为下一年织绣品的保管提供室内环境数据。从历史资料显示,冬季三九天时,库房内温度平均1 -3℃,相对湿度为35 - 45%,在这种寒冷干燥的环境下,织绣品脱水,纤维会变得细而脆,因此不宜提取或利用。夏季三伏天时,库房内温度平均34℃,相对湿度为55 - 56%,此时虽然湿度在织绣品保护的正常范围内,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霉腐微生物的生长;因此,为了保证库房内的通风,库房内加大了排风扇的利用率,使空气流畅。2005年之后,库房逐渐配备了暖气、空调,织绣品的日常保管也逐步走向科学性、合理性。
二、博物馆对织绣品防虫、防霉的预防性保护
对库房内的织绣品起到关键性破坏的是动物和微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的细菌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并且会分泌一些有机酸,这些有机酸物质依附在织绣品上,对织绣品产生腐蚀性。艺博对织绣品的预防性保护,采取了药剂防护法、物理防护法、化学防护法。
建馆初期,艺博对织绣品仅采用了樟脑驱虫法。最初几年,樟脑防虫效果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樟脑的驱虫性能越来越弱,即使用药量不断加大,库房中还是出现了虫害的情况。究其原因,这是害虫对樟脑产生了抗药性导致药效下降甚至基本无效。1994年,艺博购入了一批植物香草作为驱虫剂放入库房使用,但之后有消息说其有致癌成分,因此停止了使用。1996年,在文物保护专家们的建议下,织绣库房采用了净霸防虫防霉剂密封杀虫,但从下一年的库房状况看,净霸杀虫也不理想,它只能杀死成虫,对虫卵并没有杀伤力。
为了有效防止虫害现象,艺博组织了在京文物保护专家现场调研,制定保护措施。1997年对部分织绣文物,采用了脱氧充氮密封袋保存,以此达到杀死成虫及虫卵的效果。然而,由于当时国内没有专业的聚乙烯密封袋,国内的材料难以使织绣维持缺氧状态;因此购买的是进口材料,这种保护方法既成本高,也不利于文物的提用。至1998年春季,艺博请到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对织绣珍品库进行了全面消毒,当时选用溴甲烷熏蒸杀虫;溴甲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甜味,沸点的4.5℃;其蒸气较空气重,有很大的穿透性。熏蒸后残余量少,散气较快。此后库房连续五年未发现虫害。由于溴甲烷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否则,防护不当,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为了防患于未然,自2003年始,每年惊蛰前后,保管员对织绣库仍然采用传统的驱虫措施,投放樟脑球。2005年5月,保管员检查库房时,发现一“拟裸珠甲”害虫,当时库内温度19℃,相对湿度44%0随后几天发现库房内有个别“皮蠹虫”。造成此虫害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挨着织绣珍品库的瓷器库房从未进行过熏蒸消毒,而瓷器库房的部分囊匣亦有虫蛀现象,时间久了,虫子从库房间缝隙爬过。鉴于以上虫害状况,艺博组织了故宫科技部防治虫害的专家到库房实地查看,并制定防治方案。8月,艺博委托北京东方大地虫害防治有限公司对织绣珍品库房进行了环氧乙烷熏蒸殺虫处理。环氧乙烷沸点是10.7℃,据文献报导,其杀菌功效是溴甲烷的十倍,渗透力强,挥发性好,装入箱内的文物可以不必开箱,药物即可渗入。由于环氧乙烷挥发性强,在熏蒸后的文物上几乎不留任何斑点,而对所灭菌的织绣强度、颜色基本上无不良影响。2010年,为了维持织绣库房的清洁,艺博采用南京博物院文保所研制的丝织物防霉制剂进行保管文物。
2011年,艺博建立了新的库房,配制了恒温恒湿系统。3月份,在织绣文物整体搬库前,对所有织绣在首都博物馆进行了环氧乙烷熏蒸;至今尚未发现虫害现象。
三、博物馆对织绣品的保护性修复
艺博馆藏织绣品,有的破损严重,若不及时采取保护和修复加固措施,不仅很难延续它目前的保存状态,更有加速损坏的可能。从2005年10月起,艺博启动了对已受损或亟待加固、修复的织绣品逐步进行保护性修复工作;至2006年10月,共修复二、三级织绣品11件(图4)。2011年8月10日至10月21日,馆藏16件残破丝织品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图5)。 丝织品的修复和保护是一件非常细致而艰难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修复后作到“不改变文物原状”。艺博修复后的两批织绣,外观效果基本达到了修旧如旧的程度,在保持其历史原貌、技术与艺术特征的同时.细部仍略有区别,这也是修复文物的基本原则。利用针线加固、修复、保护丝织品,使修复具有可逆性、耐老化、手感柔软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明清时期有一定强度的丝织品的加固保护。
四、博物馆藏织绣珍品的特殊性保护
艺博馆藏织绣品以明清时期种类丰富而见长。明代的绫、罗、绸、缎、纱、锦、绒、缂丝,清代帝后的龙袍、皇家御用物品,艺博均有收藏。其中明代金地缂丝灯笼仕女纹袍料(图6)、红织金云蟒纹妆花缎帐料,以面料昂贵、织工精细、纹饰独特、寓意吉祥、保存完好而尤为珍贵。
明代金地缂丝灯笼仕女纹袍料,是一件传世孤品,长179、宽133厘米,若裁成衣服后为圆领对襟式,襟缘饰花卉纹镶边,宽袖。衣身以领口为中心作柿蒂形轮廓,柿蒂内缂织灯笼和仕女纹样,间饰湖石、花卉。柿蒂外缂织有折枝牡丹、梅花等,间隙饰各色杂宝。袍料通身以捻金线缂地,金线直径仅0.2毫米,色纬捻度较强,双股并用,经密16根/厘米,纬密52根/厘米。缂织中使用了长短戗、木梳戗、勾缂等多种表现手法。为了防止袍料捻金线的磨损,在袍料表面及背面放置一层本色蚕丝缎,平铺于特制的柜架内,柜架内层为香樟木,外层为金属材料。放置时不折叠、不挤压;严格控制其提用次数;若在提用时,由两位保管员托着移动,防止袍料受力不均而造成金线、丝线断开。
红织金云蟒纹妆花缎帐料,长243、宽230、幅宽73.3厘米。从帐料的大红色彩、织金云蟒纹饰推断,应为明代皇室成员享用。这件帐料上共织金蟒69条,其中正面织升蟒3条,升蟒上部是两条行蟒呈戏珠状,间以12条界蟒分开,帐沿四周织界蟒52条。蟒纹使用赤圆金、淡圆金两种颜色之金线织制,又用片金线勾轮廓。此帐料由于形制较大,既不适于整体平铺,也不适于卷筒存放;只能折叠放于最大的柜架内。折叠前亦在帐料表面及背面放置一层本色蚕丝缎:折叠处垫上特制的防皱褶物品,即以蚕丝面料包裹海绵呈长条状,均匀地夹于折叠处。
织绣文物为纤维制品,其特征是具有吸水性和吸收其他液体的能力。吸水后纤维则要膨胀,当干燥时又使水分蒸发而恢复原状,有时膨胀超过一定限度,再不能复原。织绣能吸水,且外观上变化不显著。织绣属有机质地藏品,易受霉菌侵蚀、害虫蠹蛀、光线照射而损坏。因此,织绣文物应放置在良好的环境中保存。
在博物馆收藏品中,织绣属于小众,且作为收藏品的历史较短,尤其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织绣,至民国时期才被重视。然而,织绣品在中国古代不仅衣被天下,而且曾经作为贡纳税收;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状况,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保护好古代织绣品,研究、传承古代织绣技艺,让织绣文物活下去,是博物馆的职责。
(責任编辑:田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