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于2016年启用了新题型新闻听力,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简要分析新题型的主要特征和语言特点,介绍了目前英语学界对于新闻听力的策略研究,并初步探索具体教学中应对这一题型的思路和方法。
[关 键 词] CET 4/6;新闻听力;图式理论;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74-02
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CET4 & CET6)听力部分首次采用了全新的题型设计:放弃了之前的短对话和听写,采取新闻听力理解(News Items)新题型。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对命题组的这一抉择做出了这样的解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考核准绳将由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亦即“通识英语”向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亦即偏向英语实际应用的“特殊用途英语”发生迁移。大学英语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号,对于未来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的转变的讨论一时如火如荼。
宏观上的思考与探索固然重要,然则摆在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的面前有一个更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一兼具难度和陌生度的新题型?如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闻听力的语速、节奏、特点并找出高效、高准确率的解题技巧和思路,以提升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积极灵活的思考,有针对性的分析新闻听力题型的特点和命题组的习惯思路,开辟和创造出能够快速有效提升学生面对这一新题型的表现和成绩的教学手段。
一、新闻听力题型的特点
虽属四六级考试的全新题型,新闻听力理解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却并非新生事物,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新闻听力已经是存在十数年的传统题型。英语专业出身的大学英语教师可以轻车熟路对其进行接触和剖析,以解题为目的导向厘清其特点和出题思路,并以自己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和解读。
新闻英语是一种书面语,不同于文学英语、科技英语和日常口头用语,它的主要特点是信息的高度浓缩。一篇200字左右,播报时间约90秒的新闻,往往可以将政治、经济、体育等某一领域的某一热点事件的方方面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等细节信息全部囊括。四级听力新闻部分一共三篇,题目数量则呈2-2-3分布。应考学生在短暂的几分钟之内,需要对大量的新闻信息点进行辨识、甄别和判断,并整理分析以选出所听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对以往熟悉了旧题型短对话“短、平、快”的特点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
考验。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有着鲜明的两重性:首先,为了精准直接的传递信息,新闻语言往往具有流畅、简洁和实效前卫等特点。譬如政治经济领域内的专有名词,类似WTO、EU等在全称一次之后,往往会以缩略语形式来呈现以示简短;其次,新闻英语的句式则偏重书面语,长句、复合句、从句、插入语、形式主语、形式宾语等不常出现在长短对话中的语法结构在新闻素材中出现频率高。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将自己在平常阅读中的语法分析能力“迁移”到听力中,在众多转瞬即逝的专有名词短语及长短难句的听力材料中定位解题需要的信息。
涉及政治、经济等专门领域,新闻听力素材不可避免的将包含大量的人名、地名、国家、地区、组织机构等专有名词信息。这类信息词汇的发音对于日常不关心时政或者不频繁接触英语新闻的学生而言往往是陌生的,第一次接触到。譬如近几年国际政治的一大热点即为叙利亚难民的安置,很多学生听得懂refugee一词,但对于之前的Serian,则茫然不知其为何物。在传统阅读理解题目中,类似信息可以反复阅读并加以辨认分析,不会对整句或者整段内容的理解造成阻碍,但在只播报一遍的听力材料中,这类专有信息的卡壳有可能会造成恐慌情绪从而引起连锁反应,对下文中提示出解题关键的信息擦肩而过。因此,学生急需拓展自己的听力范围,对热点新闻素材和元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接触和熟悉,同时找出新闻文章结构的共通点和规律,以规避不熟悉的专有名词对理解通篇新闻内容的阻碍。
二、现有相关新闻听力的研究及其提出的对策
将“图式理论”应用到英语新闻听力理解中,是一种流行度颇高的思路。Rumelhart将“图式”定义为“表征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的资料结构”。Bartlett进一步阐述:“图式是人们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者背景知识的重组,是大脑预先储存的知识对新信息起作用并加以储存的过程。”在新闻听力中,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图式组建:头脑中对于新闻内容的预测,通过阅读选择题选项反推问题,预先建立对听力素材的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在听力理解过程,通过捕捉细节,拼接信息和验证预测将大脑中预先建立的图式补充完整。叶珊珊从英语新闻语言图式、新闻内容图式、新闻形式图式三种不同的角度探讨图式构建方法和思路。赵春彦则从新闻的语言和文体的具体特征出发,以语音播报速度、专用名词出现频率及新闻叙述时态等细节说明学生建立新闻理解图式的切入点和思维方式,并进一步指出: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最大化的丰富学生现有的新闻相关文化图式和知识,以契合图式理论“自下而上”的认知构建模式。
Krashen的输入理论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英语教学思路,研究者们也试图将其适用于新闻听力理解题目。输入理论的核心是“i+1”,即语言习得是通过接受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输入形成的。张琴芳认为,训练学生新闻听力理解能力,重点在于增加“i”的量,而并非提升“1”的难度,亦即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阅读输入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在听力理解专项练习中需要重视新闻素材选择的质与量、趣味和关联性等,才能让学生厚积薄发,以更扎实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去面对新闻听力新颖的内容和问题。
三、针对新闻听力理解的具体强化教学策略 无论是图式理论或者输入理论,落实在新闻听力理解的具体教学上,均离不开“内容预测,有的放矢”这一原则。四、六级考试的第一部分是写作和快速阅读,一般到上午9:40左右,开始播放听力。而在播放之前的5分钟,监考教师会允许学生翻阅试题册。另外,听力材料最初会有试听部分和题目说明(directions),时长约3分钟。换言之,学生可得到8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听录音之前用于阅读听力客观选择的选项。这8分钟时间的意义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首当其冲的新闻听力,因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选项的内容对问题乃至即将播放的听力作出有力的预测。譬如一些表示国家、地区、组织、人名、地名等信息,在听力输入之前如果通过阅读事先进入学生的认知和记忆,形成一个初始图式;那么在播放听力时再次出现该类信息时将有更大的可能被学生捕捉到,从而完善之前的图式,达到较高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而非转瞬即逝或者因听不懂而造成相关信息丢失。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讲解新闻听力答题策略时,应着力培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速读听力题目选项、分析出题思路、强化短期记忆的能力。譬如一道题目的A、B、C、D四选项分别是四个内容各异的新闻内容陈述,则非常有可能听到的问题是Which of the 4 states is true/false according to the news item?同时从这些选项中定能透露出新闻素材的若干重要内容。如若四个选项均为数字、时间等细节信息,则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应速记下这些特殊信息出现时的对应内容,如自然灾害受灾人数、事件发生时间等,在最后听到问题时与之前速记下的内容加以验证即可顺利得出正确答案。
提升新闻听力理解能力的另一思路是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量。新闻素材一般选自近年来政治、经济、体育、科技等领域的热点信息,教师应在平常的阅读理解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接触和了解这些新闻热点的英文表述,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或者外文新闻网站下载相关的新闻音频文件,从阅读和听力两种不同的输入方式拓宽学生在这些领域的知识面和词汇量,让其对可能出现的新闻内容形成语音和语义的立体的记忆和认知,让学生能够更为胸有成竹地面对考试中的听力素材。
作为四、六级考试的全新题型,新闻听力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应考学生和教师的重点关注,针对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同样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研究不容忽略的一面。应当指出,新闻题型虽属全新,但解题的思路和策略还是具有相当的共性。例如,速读速记选项、预测听力内容和拓宽相关领域词汇量等技巧同样适用于听力理解的长对话、篇章听力理解等其他题型。策略选择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切切实实的演练和实践,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所有听力理解的解题思路和节奏。
参考文献:
[1]Bartlett,F.C.Remembering[M].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1932.
[2]叶珊珊.图式理论与英语新闻听力教学[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11).
[3]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Longman,1985
[4]张琴芳.Krashen的“输入”理论对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5]赵春彦.图式理论在新闻听力理解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4).
[6]牟百冶.英语专业四级新闻听力对策[J].外语界,2002(3).
[关 键 词] CET 4/6;新闻听力;图式理论;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74-02
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CET4 & CET6)听力部分首次采用了全新的题型设计:放弃了之前的短对话和听写,采取新闻听力理解(News Items)新题型。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对命题组的这一抉择做出了这样的解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考核准绳将由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亦即“通识英语”向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亦即偏向英语实际应用的“特殊用途英语”发生迁移。大学英语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号,对于未来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的转变的讨论一时如火如荼。
宏观上的思考与探索固然重要,然则摆在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的面前有一个更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一兼具难度和陌生度的新题型?如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闻听力的语速、节奏、特点并找出高效、高准确率的解题技巧和思路,以提升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积极灵活的思考,有针对性的分析新闻听力题型的特点和命题组的习惯思路,开辟和创造出能够快速有效提升学生面对这一新题型的表现和成绩的教学手段。
一、新闻听力题型的特点
虽属四六级考试的全新题型,新闻听力理解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却并非新生事物,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新闻听力已经是存在十数年的传统题型。英语专业出身的大学英语教师可以轻车熟路对其进行接触和剖析,以解题为目的导向厘清其特点和出题思路,并以自己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和解读。
新闻英语是一种书面语,不同于文学英语、科技英语和日常口头用语,它的主要特点是信息的高度浓缩。一篇200字左右,播报时间约90秒的新闻,往往可以将政治、经济、体育等某一领域的某一热点事件的方方面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等细节信息全部囊括。四级听力新闻部分一共三篇,题目数量则呈2-2-3分布。应考学生在短暂的几分钟之内,需要对大量的新闻信息点进行辨识、甄别和判断,并整理分析以选出所听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对以往熟悉了旧题型短对话“短、平、快”的特点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
考验。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有着鲜明的两重性:首先,为了精准直接的传递信息,新闻语言往往具有流畅、简洁和实效前卫等特点。譬如政治经济领域内的专有名词,类似WTO、EU等在全称一次之后,往往会以缩略语形式来呈现以示简短;其次,新闻英语的句式则偏重书面语,长句、复合句、从句、插入语、形式主语、形式宾语等不常出现在长短对话中的语法结构在新闻素材中出现频率高。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将自己在平常阅读中的语法分析能力“迁移”到听力中,在众多转瞬即逝的专有名词短语及长短难句的听力材料中定位解题需要的信息。
涉及政治、经济等专门领域,新闻听力素材不可避免的将包含大量的人名、地名、国家、地区、组织机构等专有名词信息。这类信息词汇的发音对于日常不关心时政或者不频繁接触英语新闻的学生而言往往是陌生的,第一次接触到。譬如近几年国际政治的一大热点即为叙利亚难民的安置,很多学生听得懂refugee一词,但对于之前的Serian,则茫然不知其为何物。在传统阅读理解题目中,类似信息可以反复阅读并加以辨认分析,不会对整句或者整段内容的理解造成阻碍,但在只播报一遍的听力材料中,这类专有信息的卡壳有可能会造成恐慌情绪从而引起连锁反应,对下文中提示出解题关键的信息擦肩而过。因此,学生急需拓展自己的听力范围,对热点新闻素材和元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接触和熟悉,同时找出新闻文章结构的共通点和规律,以规避不熟悉的专有名词对理解通篇新闻内容的阻碍。
二、现有相关新闻听力的研究及其提出的对策
将“图式理论”应用到英语新闻听力理解中,是一种流行度颇高的思路。Rumelhart将“图式”定义为“表征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的资料结构”。Bartlett进一步阐述:“图式是人们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者背景知识的重组,是大脑预先储存的知识对新信息起作用并加以储存的过程。”在新闻听力中,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图式组建:头脑中对于新闻内容的预测,通过阅读选择题选项反推问题,预先建立对听力素材的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在听力理解过程,通过捕捉细节,拼接信息和验证预测将大脑中预先建立的图式补充完整。叶珊珊从英语新闻语言图式、新闻内容图式、新闻形式图式三种不同的角度探讨图式构建方法和思路。赵春彦则从新闻的语言和文体的具体特征出发,以语音播报速度、专用名词出现频率及新闻叙述时态等细节说明学生建立新闻理解图式的切入点和思维方式,并进一步指出: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最大化的丰富学生现有的新闻相关文化图式和知识,以契合图式理论“自下而上”的认知构建模式。
Krashen的输入理论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英语教学思路,研究者们也试图将其适用于新闻听力理解题目。输入理论的核心是“i+1”,即语言习得是通过接受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输入形成的。张琴芳认为,训练学生新闻听力理解能力,重点在于增加“i”的量,而并非提升“1”的难度,亦即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阅读输入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在听力理解专项练习中需要重视新闻素材选择的质与量、趣味和关联性等,才能让学生厚积薄发,以更扎实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去面对新闻听力新颖的内容和问题。
三、针对新闻听力理解的具体强化教学策略 无论是图式理论或者输入理论,落实在新闻听力理解的具体教学上,均离不开“内容预测,有的放矢”这一原则。四、六级考试的第一部分是写作和快速阅读,一般到上午9:40左右,开始播放听力。而在播放之前的5分钟,监考教师会允许学生翻阅试题册。另外,听力材料最初会有试听部分和题目说明(directions),时长约3分钟。换言之,学生可得到8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听录音之前用于阅读听力客观选择的选项。这8分钟时间的意义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首当其冲的新闻听力,因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选项的内容对问题乃至即将播放的听力作出有力的预测。譬如一些表示国家、地区、组织、人名、地名等信息,在听力输入之前如果通过阅读事先进入学生的认知和记忆,形成一个初始图式;那么在播放听力时再次出现该类信息时将有更大的可能被学生捕捉到,从而完善之前的图式,达到较高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而非转瞬即逝或者因听不懂而造成相关信息丢失。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讲解新闻听力答题策略时,应着力培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速读听力题目选项、分析出题思路、强化短期记忆的能力。譬如一道题目的A、B、C、D四选项分别是四个内容各异的新闻内容陈述,则非常有可能听到的问题是Which of the 4 states is true/false according to the news item?同时从这些选项中定能透露出新闻素材的若干重要内容。如若四个选项均为数字、时间等细节信息,则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应速记下这些特殊信息出现时的对应内容,如自然灾害受灾人数、事件发生时间等,在最后听到问题时与之前速记下的内容加以验证即可顺利得出正确答案。
提升新闻听力理解能力的另一思路是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量。新闻素材一般选自近年来政治、经济、体育、科技等领域的热点信息,教师应在平常的阅读理解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接触和了解这些新闻热点的英文表述,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或者外文新闻网站下载相关的新闻音频文件,从阅读和听力两种不同的输入方式拓宽学生在这些领域的知识面和词汇量,让其对可能出现的新闻内容形成语音和语义的立体的记忆和认知,让学生能够更为胸有成竹地面对考试中的听力素材。
作为四、六级考试的全新题型,新闻听力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应考学生和教师的重点关注,针对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同样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研究不容忽略的一面。应当指出,新闻题型虽属全新,但解题的思路和策略还是具有相当的共性。例如,速读速记选项、预测听力内容和拓宽相关领域词汇量等技巧同样适用于听力理解的长对话、篇章听力理解等其他题型。策略选择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切切实实的演练和实践,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所有听力理解的解题思路和节奏。
参考文献:
[1]Bartlett,F.C.Remembering[M].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1932.
[2]叶珊珊.图式理论与英语新闻听力教学[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11).
[3]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Longman,1985
[4]张琴芳.Krashen的“输入”理论对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5]赵春彦.图式理论在新闻听力理解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4).
[6]牟百冶.英语专业四级新闻听力对策[J].外语界,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