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遵义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历史名城,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将遵义红色文化带进课堂,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出美育的最大作用,更能宣传地方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从而增强地方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红色艺术;美术课
1935年1月,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在遵义召开,使遵义成为了闻名中外的转折之城红色之都。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和拓展美术视野,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尝试将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筛选并整理,转化为红色艺术文化资源,和中小学美术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新课标中建议“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把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最富有创造力的儿童美术教育结合起来,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美术课程结构的新的尝试。
由于遵义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红色革命精神早已融入城市的土壤中,每个遵义人都对生活在这座历史名城感到骄傲与自豪,因此在课程中加入红色文化并不会让学生产生太大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需要不断改进,促进教育成果的优化,做到学有所用。以美术课程的总目标的三个维度为指导原则,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实践层面的操作。
1.美术技法表现
在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中,涌现了无数革命英烈,在遵义也流传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的英勇事迹不应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遺忘,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对英烈光辉事迹进行收集整理,将英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形象塑造引入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和欣赏评述四个学习领域,让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各个领域的学习中自由选择造型的媒材、工具以及表现形式,对英雄人物进行塑造。比如带着学生去红军山上瞻仰卫生员小红的雕塑的同时,可以给学生生动的述说小红的故事,让冰冷的雕塑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虽然雕塑是唯一的,只有眼前看到的这一种表现形式, 但是通过之前生动故事的渲染,每个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脑海中也会有卫生员小红不同的形象,因此,作业可以这样布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材料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这个主题表现出来,对人物进行全新的形象塑造,既增加了学生的创作题材,又丰富了美术课的人文内涵,既丰富了课本的教学内容,又充分利用了我们本土的红色资源,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又升华了民族情感。
2.教学方法的拓展
在方法与过程目标中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新课标中提到“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的建议,是符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备课和学生查找资料都成为较为轻松的事情,如何筛选和查询能对教学能起到辅助作用和价值的红色艺术资源,则是教师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大量红色题材的电视节目,便可以作为影像资料配合中小学美术教材使用,选择合适的影像资料,可以让学生对革命历史更加深刻,从而有感而发,并产生创作的念头。
新课标中还提到“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的建议,打破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学习的传统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等校外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能够把学生的视野从二维空间拓展到了三维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声、光等多元方式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直面雕塑、书法等艺术品的时候,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书本上的图片资料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圆雕、浮雕等的区别,通过实体参观的形式,比如带学生参观红军烈士陵园,不仅能让学生现场感受作品之间的区别,还能对作品的材料、大小、主题、表现形式等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完成一堂生动有效的美术课。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艺术与情感的双重教育,不断开发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也与新课标中“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的建议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宝贵的人文财富,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文化的传承,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以传承优秀红色文化为己任,首先自身要要求自己多了解地方红色文化,其次努力开发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还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拓展,提升学生技法的同时又能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广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出美育的最大作用,更能宣传地方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从而增强地方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红色艺术;美术课
1935年1月,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在遵义召开,使遵义成为了闻名中外的转折之城红色之都。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和拓展美术视野,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尝试将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筛选并整理,转化为红色艺术文化资源,和中小学美术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新课标中建议“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把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最富有创造力的儿童美术教育结合起来,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美术课程结构的新的尝试。
由于遵义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红色革命精神早已融入城市的土壤中,每个遵义人都对生活在这座历史名城感到骄傲与自豪,因此在课程中加入红色文化并不会让学生产生太大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需要不断改进,促进教育成果的优化,做到学有所用。以美术课程的总目标的三个维度为指导原则,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实践层面的操作。
1.美术技法表现
在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中,涌现了无数革命英烈,在遵义也流传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的英勇事迹不应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遺忘,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对英烈光辉事迹进行收集整理,将英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形象塑造引入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和欣赏评述四个学习领域,让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各个领域的学习中自由选择造型的媒材、工具以及表现形式,对英雄人物进行塑造。比如带着学生去红军山上瞻仰卫生员小红的雕塑的同时,可以给学生生动的述说小红的故事,让冰冷的雕塑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虽然雕塑是唯一的,只有眼前看到的这一种表现形式, 但是通过之前生动故事的渲染,每个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脑海中也会有卫生员小红不同的形象,因此,作业可以这样布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材料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这个主题表现出来,对人物进行全新的形象塑造,既增加了学生的创作题材,又丰富了美术课的人文内涵,既丰富了课本的教学内容,又充分利用了我们本土的红色资源,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又升华了民族情感。
2.教学方法的拓展
在方法与过程目标中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新课标中提到“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的建议,是符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备课和学生查找资料都成为较为轻松的事情,如何筛选和查询能对教学能起到辅助作用和价值的红色艺术资源,则是教师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大量红色题材的电视节目,便可以作为影像资料配合中小学美术教材使用,选择合适的影像资料,可以让学生对革命历史更加深刻,从而有感而发,并产生创作的念头。
新课标中还提到“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的建议,打破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学习的传统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等校外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能够把学生的视野从二维空间拓展到了三维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声、光等多元方式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直面雕塑、书法等艺术品的时候,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书本上的图片资料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圆雕、浮雕等的区别,通过实体参观的形式,比如带学生参观红军烈士陵园,不仅能让学生现场感受作品之间的区别,还能对作品的材料、大小、主题、表现形式等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完成一堂生动有效的美术课。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艺术与情感的双重教育,不断开发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也与新课标中“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的建议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宝贵的人文财富,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文化的传承,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以传承优秀红色文化为己任,首先自身要要求自己多了解地方红色文化,其次努力开发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还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拓展,提升学生技法的同时又能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广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出美育的最大作用,更能宣传地方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从而增强地方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