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新教材的重要特点:是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纯知识性要求的难度,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于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多手段 培养 创新能力
一、增强自主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内心感到学数学乐趣无穷。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依赖性强的不良习惯。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热爱和信任学生,尽量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增强自主意识,克服对他人的依赖心理。
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可提供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1平方厘米的方格,学生很容易数出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8厘米),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格得出面积是80平方厘米;2.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3.成二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8÷2+14×8÷2=80(平方厘米);4.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6+14)×8÷2=80(平方厘米);5.形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14)×(8÷2)=80(平方厘米);6.成二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根据不同算法想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斷涌现出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提供一个友善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环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何等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尽量营造和谐的、民主的教学氛围,用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保护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无谓限制。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慨,象本班王飞同学原是本班中最差的一名学生。开始作业时常不做,书写简直是龙飞凤舞的,课上是一言不发,课堂作业几乎每次都不能按时完成。当然,每次测试数学成绩几乎是一位数。面对这样一个差生,本可以置之不理,后来我就找其谈心,发现他确实对学好数学已失去信心。于是,我鼓励他说:“只要有信心,不懂就问吗,把问题解决了,你就会变好的。”每次课堂上,只要他举了手我便请他回答,答错了问题,我总是说:“没问题,继续努力吧,你一定能搞懂的。”课后我就请那优秀的学生辅导他,并时常搞点题目让他做,逐渐他对数学感兴趣了,还时常对同学说:“你出点题给我做做吧。”当他做对时,帮助他的同学,就激动地告诉我:“老师,王飞会了。”我说:“很棒!其他同学掌声鼓励!”多次的表扬促使他不断进步。目前这个学生已由一名后进生转化为比较好的学生。
对后进生是如此,对那些有独特的想法,新颖的解法的优秀生,我更是多加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目前整个班级正掀起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同学们更是敢想、能想、会想、善想,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
三、激疑促思,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学则须疑”,“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教师想让学生思考创新,必须善于设疑、激疑。“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
如针对平时学生思维问题常常满足于一种解法,一种途径,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引导探索新的方法,寻找新的途径。巧妙激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有利于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列举一些能被3整除的简单的数,如3、6、9、12、15、18……,然后对学生说:无论你们说多大的数,老师都能很快判断得出它能否被3整除。不信你们来考考老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报出一个个数字,老师都能及时很准确地判断出来。同学们跃跃欲试,互相报着数,判断着,一个个都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探索新知的信念。
四、紧扣教材、夯实基础,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创新思维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的品质。为此,我们一直强调紧扣教材,尤其是新编教材,更是继承了那些已被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做法,注意体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反映了新的教育、教学观点。如新教材中应用题选材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表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用了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了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在讲除法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时,我先从应用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的两个解法中,抽象出等式840÷5÷12=840÷(12×5)。然后出示:90÷3÷2=90÷(3×2),420÷6÷5=420÷(6×5),750÷5÷2=750÷(5×2)。让学生观察,在括号内填上“=”、“<”、“>”,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规律,此时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学得更生动活泼。多余条件的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重视并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使教材更充分地发挥其应用的功能,才能让学生在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中自由驰骋。
关键词 多手段 培养 创新能力
一、增强自主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内心感到学数学乐趣无穷。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依赖性强的不良习惯。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热爱和信任学生,尽量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增强自主意识,克服对他人的依赖心理。
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可提供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1平方厘米的方格,学生很容易数出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8厘米),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格得出面积是80平方厘米;2.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3.成二个三角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8÷2+14×8÷2=80(平方厘米);4.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6+14)×8÷2=80(平方厘米);5.形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6+14)×(8÷2)=80(平方厘米);6.成二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得出面积是:8×6+(14-6)×8÷2=80(平方厘米)。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根据不同算法想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斷涌现出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提供一个友善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环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何等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尽量营造和谐的、民主的教学氛围,用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保护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无谓限制。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慨,象本班王飞同学原是本班中最差的一名学生。开始作业时常不做,书写简直是龙飞凤舞的,课上是一言不发,课堂作业几乎每次都不能按时完成。当然,每次测试数学成绩几乎是一位数。面对这样一个差生,本可以置之不理,后来我就找其谈心,发现他确实对学好数学已失去信心。于是,我鼓励他说:“只要有信心,不懂就问吗,把问题解决了,你就会变好的。”每次课堂上,只要他举了手我便请他回答,答错了问题,我总是说:“没问题,继续努力吧,你一定能搞懂的。”课后我就请那优秀的学生辅导他,并时常搞点题目让他做,逐渐他对数学感兴趣了,还时常对同学说:“你出点题给我做做吧。”当他做对时,帮助他的同学,就激动地告诉我:“老师,王飞会了。”我说:“很棒!其他同学掌声鼓励!”多次的表扬促使他不断进步。目前这个学生已由一名后进生转化为比较好的学生。
对后进生是如此,对那些有独特的想法,新颖的解法的优秀生,我更是多加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目前整个班级正掀起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同学们更是敢想、能想、会想、善想,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
三、激疑促思,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学则须疑”,“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教师想让学生思考创新,必须善于设疑、激疑。“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
如针对平时学生思维问题常常满足于一种解法,一种途径,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引导探索新的方法,寻找新的途径。巧妙激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有利于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列举一些能被3整除的简单的数,如3、6、9、12、15、18……,然后对学生说:无论你们说多大的数,老师都能很快判断得出它能否被3整除。不信你们来考考老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报出一个个数字,老师都能及时很准确地判断出来。同学们跃跃欲试,互相报着数,判断着,一个个都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探索新知的信念。
四、紧扣教材、夯实基础,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创新思维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的品质。为此,我们一直强调紧扣教材,尤其是新编教材,更是继承了那些已被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做法,注意体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反映了新的教育、教学观点。如新教材中应用题选材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表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用了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了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在讲除法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时,我先从应用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的两个解法中,抽象出等式840÷5÷12=840÷(12×5)。然后出示:90÷3÷2=90÷(3×2),420÷6÷5=420÷(6×5),750÷5÷2=750÷(5×2)。让学生观察,在括号内填上“=”、“<”、“>”,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规律,此时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学得更生动活泼。多余条件的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重视并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使教材更充分地发挥其应用的功能,才能让学生在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中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