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的边缘,有一个热闹的村子。村子没什么突出特点,与其他村子相差无几:唯一的差别,大概就是村口的小塔了吧。
  与村子的热闹不同.平日里的小塔很安静,只会有几声低沉咳嗽。
  塔里住着一位已经八十岁的老人,没有妻子,没有孩子,他是最后一位守塔人。村里的孩子都叫他“塔爷爷”。老人姓吴,家里世世代代都守着这座塔.塔后就是村子。
  晌午与午夜的十二点.塔上的大钟都会准时响起.一分不差。
  总有人来到小塔和老人理论.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总是扰人清梦!
  “我是不会离开这座塔的!”某天小塔里传出了争执的声音。县里来领导了,想要开发这个村子,把小塔当作一个景点;而老人,需要从这里搬出去。争执持续了很久,老人的声音沙哑,却很倔强。争执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很明了——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搬出小塔.并从此闭门谢客。
  小塔的钟声依旧准时.但声音却小了许多。没有人去深究,只在无聊时会嘀咕一句:“这钟声怎么不太一样了……”过后便没了下文。
  县里又来人了.拿着大喇叭在塔底喊着.想让老人给开个门.但回应的只有空中飞过的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孤独又倔强。
  钟声越来越小……
  秋天来了。村里的人都说,今年的树叶怎么都落得这么早,花儿也都萎靡不振。
  晌午,人们都从田地里回到家中,一边三三两两聚着吃饭,一边兴奋地谈论今年的收成。
  “哎,你们有没有觉得哪里怪怪的?”村里有个叫大柱的年轻人说道。
  这话一出.立刻响起了一片的附和声.但谁也说不上来是怎么了.谁也没有去深究。毕竟,下午还有干不完的农活等着他们呢!
  疲劳的一天接近了尾声.大柱躺在床上.本应即刻入睡的他却浑身不舒坦,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就在他迷迷糊糊入睡时.猛然惊醒.他想起来了!
  钟声没了!
  大柱飞奔到小塔下.用力砸着已经生锈的铁门。没有意外,只有铁门被敲响的声音在如墨的夜色中回荡,惊起了远处树上的鸟儿。
  小塔的门在第二天被撞开了,与塔外的破旧不同,塔内虽光线昏暗,但干净整洁。老人躺在藤木躺椅上,看上去很平静,像是睡着了。
  很快,政府又有了新的政策。小塔被拆除了,那个古老的大钟,被搬出了小塔。古老的金属的钟,在阳光下反射出深沉幽暗的光,钟上隽永的纹路,仿佛在诉说这百年的故事。
  点评
  文章叙述了一个关于“守望”的故事.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守塔人对小塔的坚守,情节精彩,值得一读。(郑莉)
其他文献
【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传记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我们应该将传记同作家们假托传记形式创作的小说区分开来。像鲁迅的《阿Q正传》、胡适的《差不多先生》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艺术形象,是作家为了特定需要而创作出来的文学“模特”,是群体形象的集中或幻化。而我们所说的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
期刊
1.掌握语言组织方法:  ①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就是要点),进行压缩;②合并法:在各层意思都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③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2.答案要点:  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  3.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  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
期刊
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曾是一个时代的艺术传奇。可是,在当今这个流行“快阅读”“轻阅读”的时代,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总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玄幻小说,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也是各种花花绿绿的通俗读物,而经典名著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经典文学过时了吗?诚然,经典名著所写的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距离,语言表达方面也可能有些“过时”;然而,它经得起岁月淘洗,它的文学精粹在任何时代都有
期刊
青春如诗,洋溢出朦胧的美意,有时不需细读便已如千盅酒下肚。  诗人的青春,或为三春晖明月光,或为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悲欢荣辱,奇美伤感之至,亦潇洒淋漓之极。然而能歌千秋之未歌的,唯有孟浩然公的三度诗意青春。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这首诗表现了孟公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用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孟浩然》一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诗中作为
期刊
【上山取经】  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  怎样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原因。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两种。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还是社会环境
期刊
【妙文品評】  不扭曲,不变形  【题目紧扣材料,观点明确,富有警示意义。】  “不扭曲,不变形,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档国学节目的开场白。这句话深藏智慧和信条。【开篇引用节目开场白引出论点,呼应题目,又使文章多了厚重之气,富有文化底蕴。精彩!】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的这句话,和前面的开场白不谋而合。【再次引用名人名言,既是对论点的强化,也是作为论据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杜维明教授说过:“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便没有人做,做了也不见得有效果,不见得被人称道,但你做和不做,就是不一样。”  王元化先生说:“一个人太热闹了,这个人就完了。”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里写道:“为了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哭。”  读了上面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
期刊
青春这花,如王阳明先生所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们,对青春寻寻觅觅,千百度后,一无所依。真正偷走青春的,不是岁月,而是我们的虚度。站在终点看起点,细数一生的悲欢离合,蓦然悟到:最初的,才是最美的。可那又怎样?不如趁现在,珍惜与青春的每一次邂逅,让心稍安些罢!  青春恋歌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青春,在我千百度于你的
期刊
【事件概述】  据报道,近日青岛的旧衣物回收箱越来越多,箱子上往往写着“公益”“慈善”“爱心”等字样。当地记者跟拍了李沧区的旧衣物回收过程,没想到说好了给贫困山区捐助的衣物,途经沂水县高桥河南村进行处理后,竟出口非洲,商家因此牟取暴利。  无独有偶,很多城市的社区里都有一些这样的旧衣物回收箱,上面同样也写着“公益”“爱心”等字样,但它们背后或许藏着你不知道的秘密!  多维解读  1.人们的“爱心捐
期刊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因为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题记  梦想是一股清泉,没有它,生命便只剩干涸的河床;梦想是一双船桨,没有它,命运只能任风摆布;梦想是一支画笔,没有它,思想只会苍白无力。因为有了梦想,生命才有了意义。  曾经问,山的那边是什么?有人说是海,是变幻莫测的海。那蔚蓝色的海水,充满了力量,总会掀起千层波浪,向岸边翻滚,咆哮,撞在黝黑的岩石上,碎散成白色的泡沫,发出惊天动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