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22例脑梗死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8.05±19.67)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33±7.3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23-01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1]。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深入,发现除脂代谢紊乱外,蛋白质代谢紊乱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中蛋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2]。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HCY与脑梗死关系,以期为脑梗死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52~81岁,平均(67.64±9.6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且为首次发病,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涉及下列条件之一均未入组,意识不清、感染、既往有冠心病、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周围神经病等疾病。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50~83岁,平均(64.33±11.41)岁,均经详细问诊及体检排除有脑血管病和上述疾病。两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于清晨(脑梗死组系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入选者静脉血2ml,置EDTA抗凝管中,4℃下离心分离血浆置-70℃贮存待检查,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大型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HCY(正常值<16μmol/L)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脑梗死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比较,脑梗死组血浆HCY为(28.05±19.67)μmol/L,正常健康组血浆HCY为(15.33±7.32)μmol/L,两组比较t=2.15,P<0.05,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HCY水平受遗传、营养、年龄、性别、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遗传、营养因素为主。HCY代谢途径中关键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突变可导致酶活性下降,是导致高HCY血症的重要原因。营养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相对缺乏。由于HCY受饮食及药物因素影响,本研究所有对象均为空腹抽血,且近1个月均未服用善存、21-金维他、氨甲蝶呤、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HCY是脑梗死发生的高危因素,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高浓度的HCY通过产生一系列活性氧中间产物(超氧化阴离自由基、过氧化物、羟基等)抑制NO的合成并促进其降解,从而使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3]。②HCY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促进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4]。③HCY使凝血功能增强:抑制蛋白C活性和血栓调节蛋白表达,增加Ⅴ、Ⅻ活性,降低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干扰内皮细胞硫酸乙酰肝素合成,从而减弱抗凝血酶-Ⅲ的抗凝作用[5];HCY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表达,干扰内皮细胞表面纤维蛋白溶解特性[6];HCY 10μmol/L可诱导单核细胞组织应在表达[7];HCY使血小板对内皮黏附能力增加2~3倍,促进内皮血栓形成;④影响脂质代谢。HCY刺激平滑肌增生,可诱导单核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促进氧化修饰的LDL在泡沫细胞中堆积[8]。因此,采取措施降低HCY水平,有望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预防脑梗死发生。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予以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对临床降低HCY血症是迅速有效的,这种疗效对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能否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桂芝,尹福在,赵学慧,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老年脑梗死短期预后的相关性[J].河北医药,2008,30(8):1173-1174
[2]刘海燕,刘永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8,7(4):232-233
[3]王小娟,彭卫平.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和脂蛋白及血尿酸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B):335-336
[4]陈健,张金枝,程龙献.高同性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21(2):75-78
[5]周炯,张松照,章昀,等.脑卒中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4,10(3):183-184
[6]常颖,邢影,韩雪梅,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3):1296-1298
[7]姜雅秋,宋光熠,谭岩,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2):2169-2170
[8]韩辉,靳轶敏,关秀茹,等.脑卒中发病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82-1883
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22例脑梗死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8.05±19.67)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33±7.3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23-01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1]。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深入,发现除脂代谢紊乱外,蛋白质代谢紊乱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中蛋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2]。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HCY与脑梗死关系,以期为脑梗死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52~81岁,平均(67.64±9.6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且为首次发病,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涉及下列条件之一均未入组,意识不清、感染、既往有冠心病、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周围神经病等疾病。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50~83岁,平均(64.33±11.41)岁,均经详细问诊及体检排除有脑血管病和上述疾病。两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于清晨(脑梗死组系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入选者静脉血2ml,置EDTA抗凝管中,4℃下离心分离血浆置-70℃贮存待检查,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大型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HCY(正常值<16μmol/L)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脑梗死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比较,脑梗死组血浆HCY为(28.05±19.67)μmol/L,正常健康组血浆HCY为(15.33±7.32)μmol/L,两组比较t=2.15,P<0.05,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HCY水平受遗传、营养、年龄、性别、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遗传、营养因素为主。HCY代谢途径中关键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突变可导致酶活性下降,是导致高HCY血症的重要原因。营养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相对缺乏。由于HCY受饮食及药物因素影响,本研究所有对象均为空腹抽血,且近1个月均未服用善存、21-金维他、氨甲蝶呤、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HCY是脑梗死发生的高危因素,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高浓度的HCY通过产生一系列活性氧中间产物(超氧化阴离自由基、过氧化物、羟基等)抑制NO的合成并促进其降解,从而使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3]。②HCY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促进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4]。③HCY使凝血功能增强:抑制蛋白C活性和血栓调节蛋白表达,增加Ⅴ、Ⅻ活性,降低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干扰内皮细胞硫酸乙酰肝素合成,从而减弱抗凝血酶-Ⅲ的抗凝作用[5];HCY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表达,干扰内皮细胞表面纤维蛋白溶解特性[6];HCY 10μmol/L可诱导单核细胞组织应在表达[7];HCY使血小板对内皮黏附能力增加2~3倍,促进内皮血栓形成;④影响脂质代谢。HCY刺激平滑肌增生,可诱导单核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促进氧化修饰的LDL在泡沫细胞中堆积[8]。因此,采取措施降低HCY水平,有望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预防脑梗死发生。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予以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对临床降低HCY血症是迅速有效的,这种疗效对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能否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桂芝,尹福在,赵学慧,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老年脑梗死短期预后的相关性[J].河北医药,2008,30(8):1173-1174
[2]刘海燕,刘永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8,7(4):232-233
[3]王小娟,彭卫平.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和脂蛋白及血尿酸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B):335-336
[4]陈健,张金枝,程龙献.高同性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21(2):75-78
[5]周炯,张松照,章昀,等.脑卒中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4,10(3):183-184
[6]常颖,邢影,韩雪梅,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3):1296-1298
[7]姜雅秋,宋光熠,谭岩,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2):2169-2170
[8]韩辉,靳轶敏,关秀茹,等.脑卒中发病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82-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