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1997年伊始,非遗遗产概念提出,国家开始重视从历史及艺术价值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保护。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民间手工技艺成为重点保护的对象。究其原因,集中在传承模式与保护机制上,国内外的学者竞相探索在新时代下民间手工艺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延续地域的文明特色。本课题以峰峰矿区的陶瓷文化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对磁州窑的流变与传承研究,进而为地域性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制度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磁州窑 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磁州窑制瓷工艺的流变与发展
我国北方最大的陶瓷产区磁州窑,以独特的器型、釉色、纹饰、胎质而闻名。从新石器时代掌握烧制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发明“馒头窑”,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形式一直流传至今。“磁州”的得名正是源于此,盛产瓷器以民窑为主流的“磁州窑系”直到今天仍屹立于瓷器制造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研究价值。
1.磁州窑的历史变迁。考古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先民居住过的峰峰矿区,一些碗、钵、盘、盆、盂、鼎等生活器皿的出土,告知世人经过七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磁州窑工艺一直流传至今。历代的发展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1.1装饰图案的重要性。观史可知今,历代手工技艺的传承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提高。制陶工艺萌芽在磁山文化时代,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出现彩陶,地域性和当时的审美性影响了商代的灰陶、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等工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磁州窑完成了由釉陶向青瓷制作工艺的转化,装饰技法的出现为其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在当时还出现印花与刻花的技法。
1.2独具特色的磁州窑形成。唐朝政治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制瓷技术的完善,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可能性。另外唐朝在服饰造诣颜色种类上追求开放大胆的色泽鲜明,大众的审美已经不满足于平庸,开始追求造型美观装饰图案精湛的艺术品,从而将陶瓷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而到了宋代,磁州窑突破了官窑单色釉的局限性,开启了装饰先河,将造型特点和色彩配置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辨识度。在装饰上融入诗词歌赋,民间谚语,装饰手法不再单一,可以说到了宋代,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磁州窑”。
1.3北方民窑的典范。艺术形式的发展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自元代十国到明代这一时期,受到战乱的迫害,官窑与民窑的发展均出现停滞期。但技艺的传承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手工艺人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制瓷工艺的不得不延续,加之燕赵古都的交通便利及商贸的流行,又使磁州窑进一步复兴发展,一时间形成“南有景德镇,北有磁州窑”的格局。
1.4磁州窑的发展延续。磁州窑早在北宋时期其技艺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其独有的化妆白瓷、黑釉瓷、低温彩釉瓷的伟大工艺技法被很多窑厂借鉴,后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磁州窑的白釉黑花纹样技法也传播到了我国南方地区。丝绸之路促进了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也将吸收了其他派系优点,独具艺术风格的磁州窑器皿带到海外。据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的博物馆都收藏有磁州窑的瓷器。
二、磁州窑制瓷工艺的技艺
磁州窑的制作工艺以质朴反映民间故事为主题,包容了民间精神的人文情怀,古朴流畅的艺术风格清新简洁的纹饰无不折射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
1.制作工艺。磁州窑在宋代成型,制作自由富于创新,正符合了金人的性格特点,也正是源于此,磁州窑成为北方最大窑厂的原因之一。经过走访调查,在宋代工艺的基础上,除盘、碗等采用拉坯之外,人物动物等摆件多采用在模坯上,经过压坯、出模、粘合、晾干后,施以化妆土,上好透明白釉,在1100-1300度的高温下,烧成白釉或白地黑花瓷,再在白釉上用红、绿、黑等釉色料,勾画出各种不同的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有称其为“金加彩”。
2.磁轴窑瓷品的胎质。磁州窑瓷品的胎质有两种,一种呈灰白色的坚细胎质,另一种为较粗松呈红褐色的胎质,往往需要化妆土施加在其表面,掩盖凹凸不平的外表,从而提高外观质量以及白度与光泽度。胎质的不同决定了瓷器的外观装饰不同,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今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很多手工艺的传承以口头相传为主,民间手工技艺很难形成理论常态,存在集体性、地域性的特点,他们大多依附于地域环境,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流逝,产生变异。
1.当下的生存形态分析。峰峰矿区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文化传播的滞后,加之旅游业的整体环境恶略,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保护产生矛盾分歧。在上世界的八九十年代,陶瓷行业开始细分,工业陶瓷、民用陶瓷、艺术陶瓷分属于不同的陶瓷厂,无形中造成技术分化,创新不前的状况。在2004年以后,通过煤改气工程等新能源的投入,产品的质量与结构有所提高,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开办磁州窑陶瓷文化节,为古老工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传承人的保护。在新旧媒体的交融下,政府大力推进保护的机制与举措,首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学会,由传承人负责,主要从根本上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举办各种活动进行宣传传统技艺。第二,利用节日及庆典活动举办展览。展览期间可以开设展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视频,并聘请磁州窑工艺的传承人做技术指导。第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传承人的制作工艺,便于从学术的角度,将传统手工艺引进课堂,引入高校,甚至走出国门。第四,建立研究和保护基地。传承人可定期开办艺术兴趣班将技艺传授出去。第五,建立健全的地域文化保护机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保护传统工艺。第六,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捐款义卖等活动,筹集资金改善传承人的生活状况。
3.传统制瓷工艺的保护。传统制瓷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列入保护条例。第一,制瓷工艺延续百年,民窑的发展需受到政府的保护,在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政府、大学、民间的力量将制瓷工艺推向世界。第二,城市环境及旅游环境的整治,取缔为了创造经济收益而采用变相营销的手段,把展示陶瓷艺术的博物馆变成陶瓷商店,避免造成文化品位下降。第三,联系高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传统制瓷工艺逐渐渗透理论教学,为磁州窑等民间工艺走入课堂,正式成为当代艺术谋生手段打下基础。第四,陶瓷厂开设参观日等活动,积极做社会宣传。第五,鼓励艺术家开设陶艺工作室,从社会层面培养人才的兴趣爱好。
四、磁州窑制瓷工艺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多次变迁仍能流传下来,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走到今天,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可转化承载媒体,整合理论概念, 将散乱的民间技艺规定为理论高度,指导今天的相关艺术发展。磁州窑的制瓷工艺是很好的文化平台,独特的技艺、技能,很值得用其去进行个人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另一方面,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自己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肩负着把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的责任,他们传授的过程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教育社会的作用。这也是今年再提“匠人精神”的根本。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正如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生活启示,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
参考文献:
[1]陈宝顺、赵立春:《磁州窑文集》,邯郸市峰峰矿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編,2004年版.
[2]马忠理:《磁州窑独特装饰艺术研究》,《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3]邯郸市博物馆:《赵都风韵——邯郸市博物馆陈列与藏品》,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河北磁州窑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课题编号:201604130505.
关键词:磁州窑 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磁州窑制瓷工艺的流变与发展
我国北方最大的陶瓷产区磁州窑,以独特的器型、釉色、纹饰、胎质而闻名。从新石器时代掌握烧制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发明“馒头窑”,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形式一直流传至今。“磁州”的得名正是源于此,盛产瓷器以民窑为主流的“磁州窑系”直到今天仍屹立于瓷器制造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研究价值。
1.磁州窑的历史变迁。考古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先民居住过的峰峰矿区,一些碗、钵、盘、盆、盂、鼎等生活器皿的出土,告知世人经过七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磁州窑工艺一直流传至今。历代的发展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1.1装饰图案的重要性。观史可知今,历代手工技艺的传承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提高。制陶工艺萌芽在磁山文化时代,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出现彩陶,地域性和当时的审美性影响了商代的灰陶、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等工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磁州窑完成了由釉陶向青瓷制作工艺的转化,装饰技法的出现为其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在当时还出现印花与刻花的技法。
1.2独具特色的磁州窑形成。唐朝政治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制瓷技术的完善,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可能性。另外唐朝在服饰造诣颜色种类上追求开放大胆的色泽鲜明,大众的审美已经不满足于平庸,开始追求造型美观装饰图案精湛的艺术品,从而将陶瓷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而到了宋代,磁州窑突破了官窑单色釉的局限性,开启了装饰先河,将造型特点和色彩配置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辨识度。在装饰上融入诗词歌赋,民间谚语,装饰手法不再单一,可以说到了宋代,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磁州窑”。
1.3北方民窑的典范。艺术形式的发展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自元代十国到明代这一时期,受到战乱的迫害,官窑与民窑的发展均出现停滞期。但技艺的传承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手工艺人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制瓷工艺的不得不延续,加之燕赵古都的交通便利及商贸的流行,又使磁州窑进一步复兴发展,一时间形成“南有景德镇,北有磁州窑”的格局。
1.4磁州窑的发展延续。磁州窑早在北宋时期其技艺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其独有的化妆白瓷、黑釉瓷、低温彩釉瓷的伟大工艺技法被很多窑厂借鉴,后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磁州窑的白釉黑花纹样技法也传播到了我国南方地区。丝绸之路促进了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也将吸收了其他派系优点,独具艺术风格的磁州窑器皿带到海外。据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的博物馆都收藏有磁州窑的瓷器。
二、磁州窑制瓷工艺的技艺
磁州窑的制作工艺以质朴反映民间故事为主题,包容了民间精神的人文情怀,古朴流畅的艺术风格清新简洁的纹饰无不折射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
1.制作工艺。磁州窑在宋代成型,制作自由富于创新,正符合了金人的性格特点,也正是源于此,磁州窑成为北方最大窑厂的原因之一。经过走访调查,在宋代工艺的基础上,除盘、碗等采用拉坯之外,人物动物等摆件多采用在模坯上,经过压坯、出模、粘合、晾干后,施以化妆土,上好透明白釉,在1100-1300度的高温下,烧成白釉或白地黑花瓷,再在白釉上用红、绿、黑等釉色料,勾画出各种不同的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有称其为“金加彩”。
2.磁轴窑瓷品的胎质。磁州窑瓷品的胎质有两种,一种呈灰白色的坚细胎质,另一种为较粗松呈红褐色的胎质,往往需要化妆土施加在其表面,掩盖凹凸不平的外表,从而提高外观质量以及白度与光泽度。胎质的不同决定了瓷器的外观装饰不同,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今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很多手工艺的传承以口头相传为主,民间手工技艺很难形成理论常态,存在集体性、地域性的特点,他们大多依附于地域环境,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流逝,产生变异。
1.当下的生存形态分析。峰峰矿区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文化传播的滞后,加之旅游业的整体环境恶略,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保护产生矛盾分歧。在上世界的八九十年代,陶瓷行业开始细分,工业陶瓷、民用陶瓷、艺术陶瓷分属于不同的陶瓷厂,无形中造成技术分化,创新不前的状况。在2004年以后,通过煤改气工程等新能源的投入,产品的质量与结构有所提高,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开办磁州窑陶瓷文化节,为古老工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传承人的保护。在新旧媒体的交融下,政府大力推进保护的机制与举措,首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学会,由传承人负责,主要从根本上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举办各种活动进行宣传传统技艺。第二,利用节日及庆典活动举办展览。展览期间可以开设展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视频,并聘请磁州窑工艺的传承人做技术指导。第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传承人的制作工艺,便于从学术的角度,将传统手工艺引进课堂,引入高校,甚至走出国门。第四,建立研究和保护基地。传承人可定期开办艺术兴趣班将技艺传授出去。第五,建立健全的地域文化保护机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保护传统工艺。第六,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捐款义卖等活动,筹集资金改善传承人的生活状况。
3.传统制瓷工艺的保护。传统制瓷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列入保护条例。第一,制瓷工艺延续百年,民窑的发展需受到政府的保护,在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政府、大学、民间的力量将制瓷工艺推向世界。第二,城市环境及旅游环境的整治,取缔为了创造经济收益而采用变相营销的手段,把展示陶瓷艺术的博物馆变成陶瓷商店,避免造成文化品位下降。第三,联系高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传统制瓷工艺逐渐渗透理论教学,为磁州窑等民间工艺走入课堂,正式成为当代艺术谋生手段打下基础。第四,陶瓷厂开设参观日等活动,积极做社会宣传。第五,鼓励艺术家开设陶艺工作室,从社会层面培养人才的兴趣爱好。
四、磁州窑制瓷工艺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多次变迁仍能流传下来,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走到今天,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可转化承载媒体,整合理论概念, 将散乱的民间技艺规定为理论高度,指导今天的相关艺术发展。磁州窑的制瓷工艺是很好的文化平台,独特的技艺、技能,很值得用其去进行个人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另一方面,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自己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肩负着把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的责任,他们传授的过程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教育社会的作用。这也是今年再提“匠人精神”的根本。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正如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生活启示,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
参考文献:
[1]陈宝顺、赵立春:《磁州窑文集》,邯郸市峰峰矿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編,2004年版.
[2]马忠理:《磁州窑独特装饰艺术研究》,《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3]邯郸市博物馆:《赵都风韵——邯郸市博物馆陈列与藏品》,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河北磁州窑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课题编号:2016041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