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即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是建立在真正自我基础上的“能学”、“想学”和“会学”。自主学习能力就是以学生个体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它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
结合我市英语学科提出的“先学后教”理念,笔者决定从培养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习惯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切实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想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去学,谁都能学得好。学生在校的学习是教师“能见”的管理,但课外学习就成了难题。怎么办呢?还是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自己想要学,这样难题自然而然就能克服。
我认为对于三年级初学英语的孩子,在玩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尝试在预习中多布置一些动手的事情。如:布置学生整理家中的玩具,让他们写下这些玩具的英语名字;让学生去寻找不同的颜色,然后学习这些颜色所对应的单词等。由于这些动手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样的自主作业总是能带给老师们意外的精彩。
四、五年级的学生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因而我会用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完成预习作业。即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人数基本一致(一般为6~8人)的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前一天布置的作业,第二天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给每个小组成员打分,完成得好的同学在得到基本分的情况下还能另外加分,而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则要相应扣分。在这样的分数激励机制下,同学们都不愿意给自己小组拖后腿,因此预习工作也都能完成,甚至达到优秀。
六年级学生因为有了成绩的分化,我便利用这个分化,分层布置作业。在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现有英语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几个组,不同组的学生完成的作业各不相同。成绩相对较好的小组布置一些拓展创新类型的题目,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组则以基础单词和句型的掌握为主。而对待后者的教学方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孩子的学习现状随时调整,让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而使他们得到锻炼,获得提升。这样,学生慢慢就会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能学”的方法
仅仅“想学”了还不算,自主学习的高效还需要“能学”,没有较好能力的自主学习也只是无效的学习。“能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它是学生依靠自身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去高效学习。由于学习的能力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因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指导与传授。如何预习单词、如何学习语篇、如何课后复习等都需要执教者慢慢教给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才能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选择,进而做到“能学”。
三、发挥学生“会学”的本领
“会学”是一种本领,是一种值得发扬和学习的榜样,只有会学的人学习才更高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质,他们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时通常会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改变利用。不同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学习能力,但有能力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代表就是“会学”。“会学”表现为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筛选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最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
因此,我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会特意去关注“会学”的孩子,他们对某一类知识的学习总有适合自己并实践后有效的方法。发现这些现象后,我就会利用一节英语课的15~20分钟时间,让这群“会学”的孩子进行学习方法的介绍,这时“会学者”可以自荐好方法(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学习某一类英语知识时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可以是教师推荐小妙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学习某个语言点时的好方法,然后记下来介绍给大家),同时还可以是学生评议好点子(针对这些典型事例进行比较,评一评,说一说,谁的方法更好,谁的学习最有效,哪一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这样,学生在聆听、学习和比较这些方法的时候,便会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而将他人有效学习的能力转变为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也成为“会学”孩子中的一员。
总之,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将其发展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从而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新港小学)
结合我市英语学科提出的“先学后教”理念,笔者决定从培养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习惯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切实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想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去学,谁都能学得好。学生在校的学习是教师“能见”的管理,但课外学习就成了难题。怎么办呢?还是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自己想要学,这样难题自然而然就能克服。
我认为对于三年级初学英语的孩子,在玩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尝试在预习中多布置一些动手的事情。如:布置学生整理家中的玩具,让他们写下这些玩具的英语名字;让学生去寻找不同的颜色,然后学习这些颜色所对应的单词等。由于这些动手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样的自主作业总是能带给老师们意外的精彩。
四、五年级的学生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因而我会用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完成预习作业。即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人数基本一致(一般为6~8人)的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前一天布置的作业,第二天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给每个小组成员打分,完成得好的同学在得到基本分的情况下还能另外加分,而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则要相应扣分。在这样的分数激励机制下,同学们都不愿意给自己小组拖后腿,因此预习工作也都能完成,甚至达到优秀。
六年级学生因为有了成绩的分化,我便利用这个分化,分层布置作业。在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现有英语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几个组,不同组的学生完成的作业各不相同。成绩相对较好的小组布置一些拓展创新类型的题目,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组则以基础单词和句型的掌握为主。而对待后者的教学方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孩子的学习现状随时调整,让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而使他们得到锻炼,获得提升。这样,学生慢慢就会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能学”的方法
仅仅“想学”了还不算,自主学习的高效还需要“能学”,没有较好能力的自主学习也只是无效的学习。“能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它是学生依靠自身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去高效学习。由于学习的能力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因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指导与传授。如何预习单词、如何学习语篇、如何课后复习等都需要执教者慢慢教给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才能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选择,进而做到“能学”。
三、发挥学生“会学”的本领
“会学”是一种本领,是一种值得发扬和学习的榜样,只有会学的人学习才更高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质,他们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时通常会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改变利用。不同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学习能力,但有能力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代表就是“会学”。“会学”表现为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筛选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最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
因此,我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会特意去关注“会学”的孩子,他们对某一类知识的学习总有适合自己并实践后有效的方法。发现这些现象后,我就会利用一节英语课的15~20分钟时间,让这群“会学”的孩子进行学习方法的介绍,这时“会学者”可以自荐好方法(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学习某一类英语知识时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可以是教师推荐小妙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学习某个语言点时的好方法,然后记下来介绍给大家),同时还可以是学生评议好点子(针对这些典型事例进行比较,评一评,说一说,谁的方法更好,谁的学习最有效,哪一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这样,学生在聆听、学习和比较这些方法的时候,便会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而将他人有效学习的能力转变为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也成为“会学”孩子中的一员。
总之,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将其发展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从而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新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