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使个性的发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得到和谐统一。
就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看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重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能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两年多来,我校教师在课堂分层次口语训练方面作了些探索与改革尝试。
一、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初中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着分化现象,基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学家张向葵认为,“人在气质、性格、能力上都存在着个别差异。”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分别是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成绩和知识基础,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学工作要取得最大的效果,尽快地、高质量地为国家培养人才,就必须针对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材施教。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取消了留级,小学毕业生全部直升初中,这种不可选择性,使初一新生中就包容着分化的“先前性”因素。有些学校学生在小学四年级起就开始学英语,由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在学英语的学习目的、习惯、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出现“分化”。农村生源较差,各班存在相当部分的“学困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把实施素质教育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操作模式,提高“学困生”学英语的积极性,缩小分化,已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程度分组混合编组,以便在学生间开展学习的共同研究,互相合作与监督,实施分层次教学。这对“学困生”是对症下药,对优生是如虎添翼,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二、探索与尝试
1.将教学单位层次化,实行“浮动式”的授课方式
“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能利用调查学生差异所得的结果设计作业与学生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在编制教学单位时,从学生的学习倾向、学习风格和性格特征等方面考虑,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级,学生可以自选小组。A组学生基础扎实,对英语有浓厚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反应敏锐,接受能力较强,即“尖子生”;B组学生对英语学习较有兴趣,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有的比较聪明但不那么努力,有的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对头,即通常所谓的“中等生”;C组学生英语成绩落后,基础知识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强,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改善,掌握语言知识的速度慢,智力活动消极,不善思考,即通常所谓的“学困生”。因此,对A层次学生要求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以深挖英语潜能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B层次学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英语水平一般,则重抓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和基础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其阅读能力。C层学生则以培养自学英语的信心和激发兴趣为主,所选材料应既简单又有趣有益。并有意识编制BC组、AC且、AB组、BB组,这样让学生们互学互助、互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争做“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得懂,人人有所得,人人能提高”。
2.对三组学生分层次训练
一是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二是作业分层;三是课后辅导分层;四是评价分层。
3.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
教师如长期不更换教学形式或手段,学生的兴趣就会下降。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机利用动作、表情、投影、录像、简笔画、讲故事、歌曲、游戏、竞赛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意识地分层次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完结是使得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中至少开口讲两至三次,充分地接受口语训练。
4.重视“培优辅差”,逐步缩小两极分化,让其得到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课上,耐心启发诱导,绝不能有不耐烦的情绪或过多的责备,要想方设法照顾他们,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切忌剥夺他们发言的机会。根据C组的实际水平,变通提问方式,如拼读单词这类训练,要抓住时机提问并及时表扬、鼓励。新授完句型后,让他们朗读,设计简单的问句让他们回答,让他们跃跃欲试,尝到成功的“快乐”,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露一手”的机会,让胜利的喜悦化作进取的激情,驱使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三、实践意义
学生分组后,便于教师提高训练的力度和密度。教师可以不必伤透脑筋,或目光在学生中找来找支找人回答,浪费很多时间。可以成行成组、从难到易或从易到难、从A组—B组—C组、集体和个别相结合、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火车”式地提问,或A组—B组—C组学生之间连环提问,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实行“浮动式”授课后,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面对的不再是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是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授课时更容易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分组后编座位,并经常变换座位,让他们对进行对话表演的伙伴保持新鲜感。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让胆怯的学生和大胆的学生、外向型的学生和内向型的学生、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对子,克服学英语的困难,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分类指导,分层达标。
通过一学年的教改实验,效果良好。我所任教班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提高。尖子生脱颖而出,在全县初一年级英语故事比赛中,我班的学生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八名,得到场师生的一致高度评价。更为可喜的是,在实行分层次口语前,实验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三项指标均低于县平均成绩;实验后,三项指标均超过了县平均成绩。及格率逐年上升,“学困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差生转化率为30%,总之,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语言天赋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这两年来,我们学校教师只是在“分层次口语训练”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分层次英语教学”的模式,需要作业、测试的改革与之配套。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与完善。深深感到,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就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看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重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能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两年多来,我校教师在课堂分层次口语训练方面作了些探索与改革尝试。
一、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初中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着分化现象,基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学家张向葵认为,“人在气质、性格、能力上都存在着个别差异。”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分别是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成绩和知识基础,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学工作要取得最大的效果,尽快地、高质量地为国家培养人才,就必须针对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材施教。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取消了留级,小学毕业生全部直升初中,这种不可选择性,使初一新生中就包容着分化的“先前性”因素。有些学校学生在小学四年级起就开始学英语,由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在学英语的学习目的、习惯、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出现“分化”。农村生源较差,各班存在相当部分的“学困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把实施素质教育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操作模式,提高“学困生”学英语的积极性,缩小分化,已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程度分组混合编组,以便在学生间开展学习的共同研究,互相合作与监督,实施分层次教学。这对“学困生”是对症下药,对优生是如虎添翼,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二、探索与尝试
1.将教学单位层次化,实行“浮动式”的授课方式
“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能利用调查学生差异所得的结果设计作业与学生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在编制教学单位时,从学生的学习倾向、学习风格和性格特征等方面考虑,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级,学生可以自选小组。A组学生基础扎实,对英语有浓厚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反应敏锐,接受能力较强,即“尖子生”;B组学生对英语学习较有兴趣,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有的比较聪明但不那么努力,有的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对头,即通常所谓的“中等生”;C组学生英语成绩落后,基础知识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强,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改善,掌握语言知识的速度慢,智力活动消极,不善思考,即通常所谓的“学困生”。因此,对A层次学生要求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以深挖英语潜能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B层次学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英语水平一般,则重抓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和基础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其阅读能力。C层学生则以培养自学英语的信心和激发兴趣为主,所选材料应既简单又有趣有益。并有意识编制BC组、AC且、AB组、BB组,这样让学生们互学互助、互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争做“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得懂,人人有所得,人人能提高”。
2.对三组学生分层次训练
一是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二是作业分层;三是课后辅导分层;四是评价分层。
3.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
教师如长期不更换教学形式或手段,学生的兴趣就会下降。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机利用动作、表情、投影、录像、简笔画、讲故事、歌曲、游戏、竞赛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意识地分层次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完结是使得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中至少开口讲两至三次,充分地接受口语训练。
4.重视“培优辅差”,逐步缩小两极分化,让其得到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课上,耐心启发诱导,绝不能有不耐烦的情绪或过多的责备,要想方设法照顾他们,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切忌剥夺他们发言的机会。根据C组的实际水平,变通提问方式,如拼读单词这类训练,要抓住时机提问并及时表扬、鼓励。新授完句型后,让他们朗读,设计简单的问句让他们回答,让他们跃跃欲试,尝到成功的“快乐”,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露一手”的机会,让胜利的喜悦化作进取的激情,驱使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三、实践意义
学生分组后,便于教师提高训练的力度和密度。教师可以不必伤透脑筋,或目光在学生中找来找支找人回答,浪费很多时间。可以成行成组、从难到易或从易到难、从A组—B组—C组、集体和个别相结合、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火车”式地提问,或A组—B组—C组学生之间连环提问,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实行“浮动式”授课后,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面对的不再是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是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授课时更容易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分组后编座位,并经常变换座位,让他们对进行对话表演的伙伴保持新鲜感。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让胆怯的学生和大胆的学生、外向型的学生和内向型的学生、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对子,克服学英语的困难,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分类指导,分层达标。
通过一学年的教改实验,效果良好。我所任教班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提高。尖子生脱颖而出,在全县初一年级英语故事比赛中,我班的学生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八名,得到场师生的一致高度评价。更为可喜的是,在实行分层次口语前,实验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三项指标均低于县平均成绩;实验后,三项指标均超过了县平均成绩。及格率逐年上升,“学困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差生转化率为30%,总之,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语言天赋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这两年来,我们学校教师只是在“分层次口语训练”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分层次英语教学”的模式,需要作业、测试的改革与之配套。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与完善。深深感到,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