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负指挥所战备值班、清点归整演习所用设备、向战友传授陌生恶劣条件下开设野战对空台经验、做好即将展开的陆空联合演习保障准备……酷夏,刚从西北体系对抗场归来的范武,又置身忙碌之中。
“不能松懈!不敢松懈!”44岁的范老兵坦言,眼神里透着对岗位的敬畏,内心把自己的战位牢牢定格:零差错。
电源,就像流动的血液
“你这个电源站技师的职责是什么?”“保障成空指挥所和通信楼电源畅通。”“你怎么看待电源保障岗位?”
“电源,就像流动的血液。人没血液就没有生命,指挥中枢没有电就得瘫痪。”
面对记者的提问,范武讲起让他刻骨铭心的“罚与奖”事件——
那年8月,成空指挥所突然断电。虽运用应急备用电源,几分钟就恢复了供电,但各级依然严肃追查。原因很简单:增加了一个设备,电流超了额定负荷,保险丝熔断。责任很清楚:设备变动后,忘了按操作规定进行测试。事后,一名干部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名士官受到留队察看处分。
时隔不久,成空举办一场实兵演习。演习过程中,值班上士丁海明听到装备声响异常,果断采取措施,避免了一起断电事故。成空通信处领导当场提议,给他荣记三等功!
苛刻的“罚与奖”,都发生在范武所在电源站,两名士官都是他带的徒弟,让他更切身体会到岗位的分量:和平年代,因断电造成通信指挥系统任何一处闪失,都攸关部队战备训练;信息化战争中,指挥中枢断电,三五分钟可能决定一支部队的生死、一场战争的输赢。
这件事,让范武愈加敬畏电源技师岗位,愈加觉得坚守岗位“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真功夫”。
这些年,成空指挥所通信指挥系统进行了5次整治,设备更新多达数十型次,范武坚持不懈自学新知识、新技术,有空就钻进机房不分昼夜摸索设备结构性能,每型设备都和战友探索出一套适合单位实际的维护方法,成为响当当的技术尖子。
2000年隆冬的一个清晨,运送新兵进藏的飞机刚从成空某机场起飞,成空指挥所通信指挥系统市电突发故障倏然中断,指挥所瞬间与飞机失去联络。紧要关头,正在电源站值班的范武,一边沉着果断启动应急电源供电,一边紧急处理故障,不到10分钟就架通了天地之间的联系,确保战机安全平稳飞向遥远雪域……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战友们紧急奔赴抗震救灾一线,范武奉命带领三级士官胡启长坚守配电机房,担负战备和救灾双重保障任务。受地震影响,电网供电不稳定,业务量剧增,他们冒着频繁余震,天天吃住在封闭嘈杂的地下机房,处理台站业务,维修前线发回的故障油机,研究上级紧急调配的新型设备,再向前线战友传授使用方法……100余平方米的机房里,时刻弥漫着紧张的战斗气息。
3个多月里,他们处理特情15起、维修油机40余台次、研究摸索新型装备使用及维修方法8型,被誉为保障西南空防安全和抗震救灾顺利展开的“幕后英雄”。
范武的战场没有硝烟,但与突发特情的战斗从未停息。22年里,他多次在通信设备机线检查中发现并及时处置重大事故隐患,确保成空指挥所通信指挥系统20万小时稳定连续供电“零差错”。
用电波和战机并肩作战
“你的任务是给电台供电,电台的电波负责给战机传递信息,战机的引路人不就是你?”
说这话的,是范武新兵连时一名湖南籍班长。当时,刚入伍的范武正纠结于一个问题:“干通信怎么算当空军呢?”
正是班长的话,让18岁的他茅塞顿开,从此对自己的岗位充满敬畏,生怕干不好影响战机翱翔长空。这感觉,随着兵龄延长愈加浓重。
今年阳春,范武随部队远征西北,参加空军首次在春季展开的体系对抗演练。那时节,戈壁大漠依然飞沙走石,气候寒冷多变,市电不稳定、低气温条件导致油机运行困难等难题接踵而至,确保通信电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落在范武和战友肩头沉甸甸的担子。
演习空域达9万余平方公里。抵达对抗场的第3天清晨6时许,天还没亮,范武和战友们便在两名团领导带领下整装出发。前两天,他们刚刚完成“红军”指挥所和机动合成指挥所的开设任务,此时,要穿越浩瀚沙漠开辟数个野战对空台,以弥补地空通信盲区。
戈壁滩的天气瞬息万变。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10时许便阴沉下来,慢慢飘起雪花,再往前走,暴风雪袭来,路都看不见了,车轮上结满冰凌。范武不顾寒冷,跳下车指挥车辆缓慢前行,23时许才赶到目地的。他们在临时住处搭地铺睡了一觉,天刚亮就开始分组工作。
引接市电,安装装备,调试开通……范武和战友们顶着风雪、沙暴、酷暑这一日四季的恶劣天气,开辟好一个野战对空台,又马不停蹄地穿越沙漠赶往下一个点。
4天3夜里,他们披星戴月,艰难跋涉,饿了啃干粮,天黑了就在车上车下打地铺,让一个个野战对空台珍珠般布满大漠战场。
架设、巡查、检修……演习还没开始,范武的行程已经超过8000公里,皮肤黑了、嘴唇裂了,就像换了一个人,但昂扬的斗志丝毫未减。
第一个演习日展开前一天,演习通信保障大队最后一次对通信指挥系统进行联调联试时,受沙漠恶劣气候条件影响,范武和战友们刚架通不久的3个野战对空台同时报告:“应急通信电源故障!”
对空台负责指挥所与战机之间的通信,战机起飞后一旦通信中断,后果不堪设想。
“立即赶赴抢修。”凌晨5时许,接到紧急命令的范武和战友迅速登上大卡车摸黑出发。
茫茫戈壁寒风刺骨,他们艰苦跋涉7个多小时,中午12时许,先赶到300公里外的4号野战对空台。范武凭着丰富经验迅速排除故障,为确保万无一失又反复试机,同时向驻守战士传授恶劣自然条件下的维护方法,之后,又赶往100公里外的5号野战对空台。 “应急通信电源系统恢复正常。”17时许、21时许,指挥所相继接到5号、2号野战对空台报告。
至此,3个野战对空台全部恢复正常。范武和战友们风尘仆仆返回大本营时,已是次日凌晨1时许,距第一个演练日通信系统试线仅有1个半小时。
演习那一整天,范武都在凝望利剑般刺向天际的战机。那振聋发聩的轰鸣声在他听来与油机的嘈杂一样悦耳。“我用电波和战机并肩作战。”他一脸欣慰,笑容璀璨。
我想把“零差错”保持下去
“向左看齐。”
这是今年阳春,在西北演练场出现的一个特殊口令。
那天晚点名结束后,团参谋长彭江没有下令“解散”,而是下达了这个口令。那一刻,所有官兵都看到了由衷敬佩的一幕:身高只有1.63米的范老兵站在队尾,昂首挺胸,军容严整,仿佛一根标杆、一面旗帜。
那一刻,年轻战友倏然找到了与“兵王”的差距:作为参演人员中唯一的一级军士长,每天早晨,范老兵总是第一个起来启动油机试机;每次集合站队,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每次执行任务,他总是抢着干最重的活……
“打仗无小事,老兵不带头,怎么让新兵冲上去?”范武说着,继续与比自己年轻近20岁的战友并肩作战,从不摆谱。
初春的戈壁,昼夜温差最大时有二三十摄氏度。恶劣的气候考验着参演官兵的意志,也考验着装备性能。因夜间气温太低,油机的运行情况是范武最担心的事。于是,他每天都提前起床,一个人顶着寒风和沙尘,在阵地上忙前忙后,亲自给油机预热、试机。每天清晨,他值守的电源车油机发动的轰隆声,都是准时和起床哨一起响起。
“我冷着没关系,别把油机给冻坏了。”他时常念叨着,在战鹰翱翔、战场出击的“幕后”冲锋在前。
范武对电源一往情深,带起徒弟却是出名的严厉。
“重来”“重来”…… 这是言辞不多的他带徒弟操课时重复最多的两个字。
通信电源分队面对着10KV、380V、220V、48V等多种电压,任何细小失误都可能损坏设备造成系统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即便是高压变压器的简单维护,范武也会亲自示范多次,再监督大家反复练。
在范武的课程表上,油机的课程占去“半壁江山”,有官兵认为,平时没有特情油机基本用不上,没必要占用那么多时间。范武严厉地教育道:“平时用的设备重要,打仗用的设备更重要。”
各型油机操作大同小异,他却严苛地要求大家区分练习。在他眼里,只要厂家不同就是两种设备,“战场恶劣环境下,细微的性能差异都会影响作战效能。”他坚定地认为。
22年坚守一个岗位,范武锻造了一个拥有4名军士长、9名士官的电源台站,带出了60余名业务骨干,成为演习演练、抗震救灾、应急拉动等重大军事行动的中坚力量,其中有抗震救灾模范、三级军士长,还有他的团领导。
“将一件事坚持22年‘零差错’就是伟业,将单纯的梦想执着一生不放弃就是壮志。”范武的老团长这样鼓励他。而这名一级军士长内心的战位清晰执著:“我想把‘零差错’保持下去。”
“不能松懈!不敢松懈!”44岁的范老兵坦言,眼神里透着对岗位的敬畏,内心把自己的战位牢牢定格:零差错。
电源,就像流动的血液
“你这个电源站技师的职责是什么?”“保障成空指挥所和通信楼电源畅通。”“你怎么看待电源保障岗位?”
“电源,就像流动的血液。人没血液就没有生命,指挥中枢没有电就得瘫痪。”
面对记者的提问,范武讲起让他刻骨铭心的“罚与奖”事件——
那年8月,成空指挥所突然断电。虽运用应急备用电源,几分钟就恢复了供电,但各级依然严肃追查。原因很简单:增加了一个设备,电流超了额定负荷,保险丝熔断。责任很清楚:设备变动后,忘了按操作规定进行测试。事后,一名干部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名士官受到留队察看处分。
时隔不久,成空举办一场实兵演习。演习过程中,值班上士丁海明听到装备声响异常,果断采取措施,避免了一起断电事故。成空通信处领导当场提议,给他荣记三等功!
苛刻的“罚与奖”,都发生在范武所在电源站,两名士官都是他带的徒弟,让他更切身体会到岗位的分量:和平年代,因断电造成通信指挥系统任何一处闪失,都攸关部队战备训练;信息化战争中,指挥中枢断电,三五分钟可能决定一支部队的生死、一场战争的输赢。
这件事,让范武愈加敬畏电源技师岗位,愈加觉得坚守岗位“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真功夫”。
这些年,成空指挥所通信指挥系统进行了5次整治,设备更新多达数十型次,范武坚持不懈自学新知识、新技术,有空就钻进机房不分昼夜摸索设备结构性能,每型设备都和战友探索出一套适合单位实际的维护方法,成为响当当的技术尖子。
2000年隆冬的一个清晨,运送新兵进藏的飞机刚从成空某机场起飞,成空指挥所通信指挥系统市电突发故障倏然中断,指挥所瞬间与飞机失去联络。紧要关头,正在电源站值班的范武,一边沉着果断启动应急电源供电,一边紧急处理故障,不到10分钟就架通了天地之间的联系,确保战机安全平稳飞向遥远雪域……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战友们紧急奔赴抗震救灾一线,范武奉命带领三级士官胡启长坚守配电机房,担负战备和救灾双重保障任务。受地震影响,电网供电不稳定,业务量剧增,他们冒着频繁余震,天天吃住在封闭嘈杂的地下机房,处理台站业务,维修前线发回的故障油机,研究上级紧急调配的新型设备,再向前线战友传授使用方法……100余平方米的机房里,时刻弥漫着紧张的战斗气息。
3个多月里,他们处理特情15起、维修油机40余台次、研究摸索新型装备使用及维修方法8型,被誉为保障西南空防安全和抗震救灾顺利展开的“幕后英雄”。
范武的战场没有硝烟,但与突发特情的战斗从未停息。22年里,他多次在通信设备机线检查中发现并及时处置重大事故隐患,确保成空指挥所通信指挥系统20万小时稳定连续供电“零差错”。
用电波和战机并肩作战
“你的任务是给电台供电,电台的电波负责给战机传递信息,战机的引路人不就是你?”
说这话的,是范武新兵连时一名湖南籍班长。当时,刚入伍的范武正纠结于一个问题:“干通信怎么算当空军呢?”
正是班长的话,让18岁的他茅塞顿开,从此对自己的岗位充满敬畏,生怕干不好影响战机翱翔长空。这感觉,随着兵龄延长愈加浓重。
今年阳春,范武随部队远征西北,参加空军首次在春季展开的体系对抗演练。那时节,戈壁大漠依然飞沙走石,气候寒冷多变,市电不稳定、低气温条件导致油机运行困难等难题接踵而至,确保通信电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落在范武和战友肩头沉甸甸的担子。
演习空域达9万余平方公里。抵达对抗场的第3天清晨6时许,天还没亮,范武和战友们便在两名团领导带领下整装出发。前两天,他们刚刚完成“红军”指挥所和机动合成指挥所的开设任务,此时,要穿越浩瀚沙漠开辟数个野战对空台,以弥补地空通信盲区。
戈壁滩的天气瞬息万变。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10时许便阴沉下来,慢慢飘起雪花,再往前走,暴风雪袭来,路都看不见了,车轮上结满冰凌。范武不顾寒冷,跳下车指挥车辆缓慢前行,23时许才赶到目地的。他们在临时住处搭地铺睡了一觉,天刚亮就开始分组工作。
引接市电,安装装备,调试开通……范武和战友们顶着风雪、沙暴、酷暑这一日四季的恶劣天气,开辟好一个野战对空台,又马不停蹄地穿越沙漠赶往下一个点。
4天3夜里,他们披星戴月,艰难跋涉,饿了啃干粮,天黑了就在车上车下打地铺,让一个个野战对空台珍珠般布满大漠战场。
架设、巡查、检修……演习还没开始,范武的行程已经超过8000公里,皮肤黑了、嘴唇裂了,就像换了一个人,但昂扬的斗志丝毫未减。
第一个演习日展开前一天,演习通信保障大队最后一次对通信指挥系统进行联调联试时,受沙漠恶劣气候条件影响,范武和战友们刚架通不久的3个野战对空台同时报告:“应急通信电源故障!”
对空台负责指挥所与战机之间的通信,战机起飞后一旦通信中断,后果不堪设想。
“立即赶赴抢修。”凌晨5时许,接到紧急命令的范武和战友迅速登上大卡车摸黑出发。
茫茫戈壁寒风刺骨,他们艰苦跋涉7个多小时,中午12时许,先赶到300公里外的4号野战对空台。范武凭着丰富经验迅速排除故障,为确保万无一失又反复试机,同时向驻守战士传授恶劣自然条件下的维护方法,之后,又赶往100公里外的5号野战对空台。 “应急通信电源系统恢复正常。”17时许、21时许,指挥所相继接到5号、2号野战对空台报告。
至此,3个野战对空台全部恢复正常。范武和战友们风尘仆仆返回大本营时,已是次日凌晨1时许,距第一个演练日通信系统试线仅有1个半小时。
演习那一整天,范武都在凝望利剑般刺向天际的战机。那振聋发聩的轰鸣声在他听来与油机的嘈杂一样悦耳。“我用电波和战机并肩作战。”他一脸欣慰,笑容璀璨。
我想把“零差错”保持下去
“向左看齐。”
这是今年阳春,在西北演练场出现的一个特殊口令。
那天晚点名结束后,团参谋长彭江没有下令“解散”,而是下达了这个口令。那一刻,所有官兵都看到了由衷敬佩的一幕:身高只有1.63米的范老兵站在队尾,昂首挺胸,军容严整,仿佛一根标杆、一面旗帜。
那一刻,年轻战友倏然找到了与“兵王”的差距:作为参演人员中唯一的一级军士长,每天早晨,范老兵总是第一个起来启动油机试机;每次集合站队,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每次执行任务,他总是抢着干最重的活……
“打仗无小事,老兵不带头,怎么让新兵冲上去?”范武说着,继续与比自己年轻近20岁的战友并肩作战,从不摆谱。
初春的戈壁,昼夜温差最大时有二三十摄氏度。恶劣的气候考验着参演官兵的意志,也考验着装备性能。因夜间气温太低,油机的运行情况是范武最担心的事。于是,他每天都提前起床,一个人顶着寒风和沙尘,在阵地上忙前忙后,亲自给油机预热、试机。每天清晨,他值守的电源车油机发动的轰隆声,都是准时和起床哨一起响起。
“我冷着没关系,别把油机给冻坏了。”他时常念叨着,在战鹰翱翔、战场出击的“幕后”冲锋在前。
范武对电源一往情深,带起徒弟却是出名的严厉。
“重来”“重来”…… 这是言辞不多的他带徒弟操课时重复最多的两个字。
通信电源分队面对着10KV、380V、220V、48V等多种电压,任何细小失误都可能损坏设备造成系统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即便是高压变压器的简单维护,范武也会亲自示范多次,再监督大家反复练。
在范武的课程表上,油机的课程占去“半壁江山”,有官兵认为,平时没有特情油机基本用不上,没必要占用那么多时间。范武严厉地教育道:“平时用的设备重要,打仗用的设备更重要。”
各型油机操作大同小异,他却严苛地要求大家区分练习。在他眼里,只要厂家不同就是两种设备,“战场恶劣环境下,细微的性能差异都会影响作战效能。”他坚定地认为。
22年坚守一个岗位,范武锻造了一个拥有4名军士长、9名士官的电源台站,带出了60余名业务骨干,成为演习演练、抗震救灾、应急拉动等重大军事行动的中坚力量,其中有抗震救灾模范、三级军士长,还有他的团领导。
“将一件事坚持22年‘零差错’就是伟业,将单纯的梦想执着一生不放弃就是壮志。”范武的老团长这样鼓励他。而这名一级军士长内心的战位清晰执著:“我想把‘零差错’保持下去。”